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灌县红光厂的井水从1985年11月~12月受到六价铬污染,饮用的一个月内职工发生某些健康危害。现将有关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井水受六价铬污染的原因调查 1985年11月,红光厂反映饮用的井水有特殊颜色呈淡黄绿色。现场调查:该厂水井为  相似文献   

2.
矿山废水对饮用水水质及人群肿瘤死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某矿山废水对农村居民饮用水水质及肿瘤死亡的影响。方法对观察村和对照村分别进行家庭自用井水的水质分析和全人口死因调查。结果 某矿山废水在污染附近河流的同时,也对附近农村居民饮用井水水质产生影响,其铅、砷、汞元素含量分别高于对照点;观察村居民5a死亡率(3.09%)是对照村(1.55%)的1.99倍,其中观察村死亡以肿瘤为主(占50%),食道癌死亡占肿瘤死亡的54.24%;而对照村死亡以其他原因为主,肿瘤死亡仅占20%,多见于肝癌。结论 矿山废水已对附近农村居民饮用水水质和健康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3.
洛阳市西工区大量开采地下水形成下降漏斗,区内50眼井水多检出六价铬。本调查证实污染来自洛阳电镀厂。该厂污水井长期渗漏致厂内土壤六价铬高达6mg/kg;该厂东北方向900米范围内7口井水污染最重,六价铬检出均值为0.063mg/L,4眼井水超标,最高值达0.227mg/L,为饮用水标准的4.54倍。  相似文献   

4.
1994年11月间,本市店口镇某自然村金属加工厂,在金属酸洗过程中,将未经处理的含铬废水任意排放,结果污染了附近井水,导致村民发生恶心、呕吐、腹痛等铬中毒症状.据查,该口水井位于厂下游60m左右处,水体外观混浊呈黄绿色,PH6.4,检出六价铬含量3.1mg/L,硫酸盐190.0 mg/L,进而对附近其它11  相似文献   

5.
由于井水受到电镀废水的污染,致使六价铬含量增高,污染区平均含量达1.68μmol/l(0.087mg/L),显高于对照区(P<0.05)。污染区居民健康状况较差,头晕、乏力、纳差、腹隐痛、皮炎等发生率比对照区高;污染区居民血压普遍低于对照区;36名居民尿铬含量达0.13μmol/L(6.5μg/L)显高于对照区(P<0.05)。通过调查说明,居民长期饮用高铬水对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危害。  相似文献   

6.
某造纸厂废水排放污染周围环境的调查锦州市卫生防疫站(121001)刘旭华陆斌蒋宏岩某造纸厂位于锦州市锦县城内,其生产废水直接排放到大凌河内。近年来,该厂职工及附近居民反映饮用井水有异味,煮饭发黑;菜地农作物不生长。为此,我们在丰水期(七月),枯水期(...  相似文献   

7.
六价铬污染井水的事件,在日本各地常有散在发生,但有关影响健康的报告却很少。有三家十五人长期用六价铬污染的井水作饮用水和洗浴用水,作者对这些人做了较为详细地体检和调查。在1976年3月末,从草津市三家居民(甲、乙、丙)的井水中,分别检出铬为7.5、6.0、1.0 ppm,表明井水已受到铬污染。甲、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重庆市某电镀厂聚集区域环境中铬污染状况。方法采集重庆市某电镀厂聚集区域电镀厂排污口废水及其附近的河水、底泥、土壤样品,检测各样品中总铬和六价铬浓度。结果电镀厂排水沟中有大量金属镀层;电镀厂排污口废水中六价铬和总铬最高浓度分别为13.53 mg/L和20.59 mg/L,分别超过国家标准26.0倍和12.7倍;该区域附近河水、土壤、底泥中也存在严重的铬污染,都远高于对照区域。距离污染区越远,铬污染程度越低;土著菌群对铬(Ⅵ)的去除有一定效果。结论电镀厂聚集区域的铬污染情况严重,应采取有效的办法治理。  相似文献   

9.
五华县农村井水中砷含量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华县位于广东省东北部,矿产资源较丰富,钨、锌、铅、钼矿均已被开采,其选矿废水或尾砂等有可能含有砷元素。五华县农村多数群众饮用井水,若井水被砷污染,长期饮用高砷的井水,可引起地方性砷中毒。作者旨在查清全县乡村饮用的井水中砷含量水平、分布规律,为预防、控制地方性砷中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据群众举报 ,我县某镇因某煤矿露天采矿 ,引起附近的水井、水沟严重污染。接到举报后 ,我站监督人员即对该煤矿附近的井水、沟水进行采样检测 ,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对露天采矿场附近的井水、沟水采取检测 ,共采井水4个样品、沟水 1个样品 (井水为生活饮用水 ,一部分家中没有水井的居民饮用沟水 )。按GB5 74 9- 85《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评价。结  果根据污染情况 ,共检测三类指标 :感官指标、有毒有害物质指标及细菌学指标 ,结果见表 1。表 1 某露天煤矿附近的井水、沟水检测结果井水 1#井水2 #井水3#井水4 #沟水色度 (度 ) 2 2 0 2…  相似文献   

11.
民国时期,杭州城市居民的饮用水源主要有井水、河水、西湖水以及池塘水等。随着城内市河缺乏治理,污染日益严重,居民对河水的依赖降低。因受地理环境、水质卫生以及取用便捷性等因素的影响,人们的饮水习惯存在一定的区域差异性,主要表现为城南靠近山麓和西湖的居民多饮用井水和西湖水,城北居民多饮用河水和井水;城外因缺少水井,加上地下水水质恶劣,人们往往饮用河水和江水。  相似文献   

12.
唐山市农村电镀厂六价铬废水对地下水污染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我市农村电镀厂六价铬废水对地下水污染的现状,提供确定农村水源卫生防护距离的依据,我们于1987年4~9月份,对41家农村电镀厂及77眼水源井进行了铬污染调查。 按拟订的“调查表”所列项目,以询问、查阅资料、实地勘察等方法,对厂家及水源井进行调查;以500mL玻璃瓶采集出厂废水及水源水样品;用“二苯碳酰二肼”法进行六价铬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3.
1992年10月22日某化工厂汽车装有7吨红矾钠(主要成份为六价铬)途经距图们口岸约20km处翻车,造成其中1.5吨红矾钠随既外泄,污染了地下水源使该村饮用压井水的52人中37人发生六价铬中毒事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一起中学甲型肝炎(简称“甲肝”)暴发的原因和流行特点,为制定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个案调查与病例对照研究,采集水样进行实验室检查。结果疫情持续53 d,共发病132例,罹患率为6.46%。初中发病高于高中,男生发病高于女生。喝过学校附近居民家中井水的师生,甲肝发病危险性显著高于未喝者,OR值为18.82,χ2=269.76,P<0.01。学生饮用的6户居民井水细菌总数、大肠菌群均严重超过国家标准,其中开办饮食店的2家井水大肠菌群均达到了1 600 MPN/100 ml,氨氮也超过国家标准4倍。疫情报告不及时,未能在最佳时期采取有效控制措施。结论该校甲肝暴发的原因以饮用污染的井水为主。改善办学条件,强化“四早”,是防止学校甲肝暴发流行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本县一家小型电镀厂,废水未处理即排入水池,渗透地下,使周围8000m~2内六口水井严重污染,水变黄,为此笔者对污染井水进行长期分析观察,以探索六价铬在水中  相似文献   

16.
饮用不同饮用水居民的食管癌发病死亡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探索不同类型生活饮用水对食管癌发病的影响,对林州市生活饮用水情况和居民食管癌发生、死亡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饮用山泉水的居民食管癌发病率最高,为141.98/10万;其次为饮用库渠河水和手压井水的居民;饮用机井水的居民发病率最低为86.06/10万。饮用山泉水、手压井水的居民改用机进水后,随着时间的延长,居民食管癌发病率显著下降,在饮用不同深度地下水的居民中,饮用小于50米和大于250米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制定无锡市农村安全饮用水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调查农村居民饮水状况,饮用水习惯和理念以及水井结构、粪便处理的建筑设计及肠道传染病发病等情况。采用现场询问填表、水质采样检验、危害性分析及因果分析图,寻找关键控制点和控制措施。结果无锡市的危险水型为井水,井水的危险指标是致病菌、粪大肠菌群、硝酸盐氮;接触危害因素的途径是人饮用井水;造成井水生物及有机物污染主要环节为窨阱、阴沟、化粪池的漏水渗水问题;导致这么多居民饮用井水原因是不良饮用水习惯和观念。结论不安全井水影响着农村居民身体健康,必须采取综合性的控制措施,以预防井水中致病生物和硝酸盐氮污染。  相似文献   

18.
2004年4月杭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报某电镀铁丝厂工业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附近的溪流,致使该溪下游两岸的井水变黄,井水中六价铬超标;据调查该厂已持续5年排污,污染涉及的人口多、范围广,为此村民生活饮用水受到限制。该溪下游两岸分布6个村庄,共1569户5166人。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观察打井深度对水中氟化物、六价铬的含量的影响,有效的防止水中氟化物、六价铬含量过高,改善当地居民生活用水质量.方法 分析秦都塬区的双照镇、马庄镇防氟改水监测结果,寻求居民生活用水打井最佳深度.结果 氟病区打井深度在150 m~200 m之间,井水中氟化物及六价铬含量均在正常水平,井水合格率为100.00 %....  相似文献   

20.
某钢管厂工业污水渗漏致井水铬污染张楠崔晶谭琳琳1995年10月6日,某钢管厂附近的居民发现井水呈浅黄色,并伴有异味。我们当即采集距厂30m内的6口井水化验,经检验,铬的含量在1.27~7.65mg/L,超标25.4~153位。该次污染引起中毒的症状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