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肺栓塞-深静脉血栓形成相关基因群表达谱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Cheng KB  Wang LM  Gao HJ  Hu Y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34):2420-2422
目的 研究肺栓塞患者与正常对照者基因表达谱的差异,探讨肺栓塞发生的分子机制。方法 收集9例肺栓塞患者和33例正常对照的新鲜血样,分离血总RNA。合成9个Cy3标记的肺栓塞患者cRNA探针和1个Cy5标记的标准对照探针,与44K人全基因组(Oligo)芯片杂交,且行实时荧光PCR验证。结果 9张芯片筛选出共同差异表达基因434条,涉及血液凝固36条、免疫炎症20条、代谢29条、分化凋亡26条、细胞生长维持25条、细胞信号传递22条、细胞骨架和运动14条、离子通道和运输15条、转录14条、RNA/DNA结合6条及其他。随机选取其中11条基因进行FQ-PCR扩增,结果与芯片相符。结论 肺栓塞-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和演变过程中,体内有多种基因出现了差异性表达。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并发肺栓塞的治疗效果。方法:对32例下肢深静脉并发肺栓塞患者,根据患者病情分别置入下腔静脉滤网;行局部和全身溶栓、抗凝等治疗,分析术后生命体征、血气分析变化及其疗效。结果:32例患者经综合治疗后24h,患者生命体征及动脉血气分析明显好转;肺栓塞治愈13例,有效16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0%。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并发肺栓塞应进行综合治疗,方能做到早期有效。  相似文献   

3.
程克斌  王乐民 《上海医学》2005,28(6):529-532
目前,人们普遍认为肺栓塞(PE)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静脉血栓症(VTE)的两个不同阶段。大样本调查显示,PE的年发病率约为60/10万~70/10万。因此,了解PE-DVT的病因至关重要。近年来,众多学者提出了VTE是由于遗传和(或)环境异常造成的一种多基因、多因素疾病。现对静脉血栓形成的一些重要遗传因素及生物芯片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并发肺栓塞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武警河南总队医院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共180例,并发肺栓塞患者34例为观察组,其他患者为对照组,对可能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年龄<60岁肺栓塞发生率为9.8%,年龄≥60岁为32.1%,两组年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伴随肿瘤及制动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下肢骨折发生肺栓塞共11例(9.5%),骨性关节炎发生肺栓塞共21例(39.6%)。结论:年龄在60岁以上、伴有肿瘤、制动及骨科疾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并发肺栓塞风险较高,应定期行影像学检查,尽可能减少并发肺栓塞的概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栓前状态(PTS)血浆D-二聚体(D-dimer)、纤维蛋白原(FIB)含量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全自动血凝仪和全自动血液粘度分析仪分别检测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24h内及60例健康对照组血浆D-dimer、FIB和全血粘度(高切、低切)、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含量和全血粘度(高切、低切)、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明显增高,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结论: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测定可以作为脑梗死患者血栓前状态初筛试验,血浆D-dimer测定可作为脑梗死患者血栓前状态特异而敏感的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DVT)与肺栓塞(PE)之间的相关性研究。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来我院住院治疗的下肢DVT引起的非高危型PE患者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DVT的诊断方式为HDI 5000超声诊断仪。结果 PE危险分层、性别等因素的DVT引起非高危PE患者CT阻塞系数(computerized tomographic obstruction in-dex,CTOI)的相关因素,其中上述两个因素中PE危险分层是非高危PE患者CTOI的危险因素,性别是非高危PE患者CTOI的保护因素。结论 DVT引发PE的几率甚高,需予以重视,特别对于PE危险分层级别高的人和女性患者而言。对于已经确诊的由下肢静脉血栓引发的有症状性PE的患者而言,要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长时间卧床住院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07年6月—2009年6月住院绝对卧床时间1周以上确诊为下肢DVT的患者83例作为病例组,同期住院绝对卧床1周以上但未发生下肢DVT的患者111例作为对照组。收集相关临床资料,分析各因素与下肢DVT的关系。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构成、体质指数、住院天数、绝对卧床天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病例组患者的年龄低于对照组、吸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史、创伤史、心血管疾病史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的其他疾病史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患者的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及活血化瘀药物的使用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例组高纤维蛋白原血症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纤维蛋白原血症〔OR=12.700,95%CI(1.946,82.894),P=0.008〕是住院患者下肢DVT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抗血小板药物〔OR=0.031,95%CI(0.004,0.247),P=0.001〕、抗凝药物〔OR=0.059,95%CI(0.005,0.690),P=0.024〕、活血化瘀药物〔OR=0.005,95%CI(0.001,0.046),P=0.000〕是其保护因素。结论高纤维蛋白原血症是住院长时间卧床患者下肢DVT的独立危险因素,长期卧床患者应注意降纤治疗。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活血化瘀药物的应用可减少住院患者下肢DVT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肺血栓栓塞症(PTE)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流行病学资料,探讨PTE和DVT的危险因素,为PTE和DVT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分析PTE和DVT住院患者近10年内发病趋势、人口学特点、伴随疾病、获得性危险因素和血型.结果:PTE和DVT住院人数呈上升趋势;患者的男女比例为1.45∶1,45岁以后男女构成比基本相等;PTE和DVT主要的危险因素为3个月内手术、创伤、骨折,但这些因素在复发者与未复发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TE和DVT住院患者非O血型的构成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PTE和DVT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手术、创伤和骨折是PTE和DVT主要的危险因素.女性雌激素水平和红细胞膜上的凝集素可能与PTE和DVT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滤器(VCF)置入术对预防肺栓塞(PE)的意义及并发症的预防与控制。方法:术前经彩色超声确诊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患者32例,经股静脉放置永久性下腔静脉滤器。术中常规行下腔静脉造影,确定下腔静脉和释放途径静脉无血栓形成,将滤器放置于平肾静脉开口之下的下腔静脉。结果:本组32例VCF均成功释放,无滤器放置术相关死亡发生。术后无动静脉瘘形成,无穿孔、脱落、移位。滤器释放不全1例,经3个月后复查完全打开;穿刺局部假性动脉瘤1例,加压包扎后血肿消失;下腔静脉血栓形成者1例,为滤器放置术后2个月,停用华法林,给予尿激酶溶栓、肝素钠抗凝治疗,继续口服华法林后血栓消失。随访时间为术后1~36个月。随访期间无PE发生,无严重出血性疾病发生,无滤器相关死亡。结论:永久性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可以有效地预防PE。严格掌握VCF的指征,术前行彩超和术中下腔静脉造影,了解下腔静脉和滤器放置通路的情况;术中操作要点的实施,以及术后严格的抗凝治疗,是确保放置成功、有效预防PE、避免或降低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发生肺栓塞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至2021年9月辽宁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64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是否发生肺栓塞将其分为发生组62例和未发生组102例。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肺癌患者发生肺栓塞的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体质量指数>24 kg/m2、腺癌、静脉血栓史、手术治疗、白细胞计数>10×109/L、血红蛋白>140 g/L、D-二聚体>0.50 mg/L、白蛋白<35 g/L占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性别、年龄、腺癌以外病理类型、手术以外治疗方式等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静脉血栓史、手术治疗、白细胞计数>10×109/L、D-二聚体>0.50 mg/L均为肺癌患者发生肺栓塞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有静脉血栓史、手术治疗、白细胞计数>10×109/L、D-二聚体>0.50 mg/L均为肺癌患者发生肺栓塞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D—二聚体在深静脉血栓形成和急性肺栓塞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的降解产物,它是体内反映纤溶和凝血活性的分子标志物,在静脉血栓性疾病的筛选诊断中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本综述了D-二聚体在深静脉血栓形成和急性肺栓塞诊断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抗凝血酶(AT)、蛋白 S(PS)、蛋白 C(PC)及活化蛋白 C 抵抗(APC-R)在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患者中的变化,探讨其与 DVT 的关系。方法采用发色底物法、ELISA 法、免疫浊度法检测100例 DVT 患者和 100例健康人的 AT 活性及含量、总 PS 含量、PC 活性及 APC-R。结果 DVT 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T 活性及含量、总 PS 含量、PC 活性均明显降低,差异呈显著性(P<0.01~0.001);本组100例 DVT 患者中共有25例患者存在有抗凝蛋白缺陷,以 PS 缺陷的总发生率最高,为13%(13例),PC 缺陷为8%(8例),AT 缺陷占5%(5例),APC-R 的总发生率最小,为4%(4例)。结论先天性或获得性抗凝蛋白缺陷是中国人 DVT 发病和复发的重要机制之一。中国人静脉血栓易栓症的病因组成比与西方国家不同,因此对每一 DVT 病人均应进行抗凝蛋白检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口腔癌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某三甲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274例口腔癌患者术后的临床资料,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资料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 104例口腔癌患者术后发生下肢DVT,发生率为37.96%.多因素lo...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并发肺栓塞(PE)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并分析下肢DVT合并PE病例资料(包括一般资料与血液生物化学指标),同期单纯下肢DVT病例资料作为对照组。总结下肢DVT合并PE的临床特点,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危险因素分析,最后进行相关因素的诊断价值分析。结果 合并心脏病史(x2=5.886,P=0.015);近2月内有手术史(x2=4.227,P=0.040);CRP异常增高(x2=4.126,P=0.042);DD异常增高(t=2.914,P=0.004);年龄较小(t=-2.060,P=0.042)与下肢DVT并发PE密切相关。年龄(OR=1.050,95%CI=1.015-1.085)、DD(OR=0.934,95%CI=0.875-0.997)及合并心脏病史(OR=0.061,95%CI=0.007-0.545)是下肢DVT并发PE的独立危险因素。DD及年龄对其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39、0.601。 结论 下肢DVT常常伴有多个PE的危险因素,合并心脏病史、年龄小及DD较高增加PE的风险,对此类患者应高度重视,积极诊治。  相似文献   

15.
肺栓塞(PE)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最危险的并发症,是临床上猝死的常见和重要原因。据文献报道,肺栓塞患者的栓子大多来源于DVT,占50%~90%。所以应对DVT患者给予足够的重视。该文对近一年我院血管外科收治的两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并发肺栓塞的护理进行记录。  相似文献   

16.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发生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和诊治下肢DVT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2006-05-01—2011-05-01确诊为DVT的患者161例为病例组,随机选择同期入院的非下肢DVT患者158例为对照组,调查患者的姓名、年龄、性别、凝血时间、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纤维蛋白原(FIB)、血糖等实验室检查指标和有无下肢深静脉开放性手术、留置中心静脉置管、下肢深静脉注射有刺激性的药物、血管外伤、既往血栓形成、肿瘤、下肢创伤、妊娠期或产褥期、下肢瘫痪、下肢制动及腰椎、髋关节、骨盆、腿部骨折或脱位、除关节置换的下肢手术、非下肢DVT导致的下肢水肿情况。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患者年龄、RBC、Hb、FIB水平和下肢深静脉注射有刺激性的药物使用率、既往血栓形成率、下肢创伤率、下肢制动率及腰椎、髋关节、骨盆、腿部骨折或脱位发生率,除关节置换的下肢手术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性别、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WBC、PLT、血糖水平和下肢深静脉开放性手术率,留置中心静脉置管、血管外伤、肿瘤、妊娠期与产褥期、下肢瘫痪、非下肢DVT导致的下肢水肿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下肢深静脉注射有刺激性的药物、RBC升高是下肢DVT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DVT与年龄、下肢深静脉注射有刺激性的药物、RBC升高等有关,针对存在这些危险因素的住院患者,医护人员应该及早采取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急性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在深静脉血栓合并肺栓塞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09年3月-2010年3月之间收住院的经过顺行性静脉造影或下肢静脉超声临床确诊的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268例进行统计,分为单纯深静脉血栓组(198例)和深静脉血栓合并肺栓塞组(70例),常规测定血浆C反应蛋白含量,分析两组C反应蛋白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并进行独立样本的t检验,结果表明深静脉血栓合并肺栓塞组C反应蛋白(72.780±33.724)mg/L明显高于单纯深静脉血栓组(39.220±49.633)mg/L,P<0.05。结论 C反应蛋白显著异常患者肺栓塞的可能性较大,C反应蛋白可以作为深静脉血栓住院患者合并肺栓塞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8.
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ost-thrombotic syndrome,PTS)是一种慢性状态,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患者有23%~60%发展到此状态[1],是DVT最常见的并发症,PTS可降低生活质量,增加患者和社会的经济负担.迄今为止,PTS在静脉血栓栓塞研究领域仍受到很少的关注,可能的原因是缺少PTS高发生率的知识、没有“金标准”诊断PTS,或者认为PTS不能治疗、不可避免、需要数年才能由DVT发展到PTS.本文就PTS最近的临床现状、病理生理学、诊断、危险因子、流行病学和PTS的管理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房艳红 《当代医学》2010,16(32):11-12
目的观察急性肺栓塞(PE)患者溶栓抗凝治疗后深静脉血栓(DVT)的变化。方法从急性PE溶栓与抗凝治疗多中心研究中选取确诊的于溶栓抗凝治疗前后行下肢静脉超声检查的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TE)患者362例,观察治疗前后深静脉血栓的变化。结果溶栓抗凝治疗后14d与治疗前相比,DVT明显减少(x2=22.667,P〈0.001),但有11.6%的患者出现新发或再发DVT。溶栓治疗者血流改善率为56.5%,抗凝治疗者为47.8%,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435,P=0.231)。3个月随访,有30.4%的患者DVT仍未恢复正常,另有10.4%的患者经超声检查发现DVT。结论溶栓抗凝治疗后14dDVT的治愈率较低,新发或再发率较高,溶栓治疗的血流改善与抗凝治疗相仿。短期治疗尚不能显著改善DVT的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DVT)患者的发病机制,研究抗凝血酶(AT)、蛋白S(PS)、蛋白C(PC)、活化蛋白C抵抗性(APCR)在LDVT患者中的变化。方法:用ACL Puturn 型全自动血凝仪检测LDVT患者100例(初发、复发患者各73、27例)和健康者100例的AT、PS、PC活性及APCR。结果:LDVT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LDVT复发组与初发组相比,AT、PS、PC活性明显降低,APCR阳性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001);100例LDVT患者中,25例有抗凝蛋白缺陷,以PS缺陷的总发生率最高,占13%(13例),其次是PC缺陷,占8%(8例),AT缺陷占5%(5例),APCR缺陷的总发生率最小,占4%(4例)。结论:先天性或获得性抗凝蛋白缺陷是LDVT发病和复发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