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卷首语     
8月24日晚,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三人民医院手术室发生火灾,造成一名正在进行手术的全身麻醉患者死亡,事件发生后引起了媒体和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经公安、消防和卫生部门核查,事故为手术室内一处挂壁式空气净化器故障所致,患者系因一氧化碳中毒死亡。调查认为火灾根源在于医院消防安全管理中存在薄弱环节,手术室等特殊区域应急预案缺失,  相似文献   

2.
神经外科手术后医院感染的预防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手术后医院感染的途径及预防方法。方法 对5例神经外科手术后患者同期发生呼吸道感染的防治进行分析。结果 4例感染得到控制,1例因应激性溃疡上消化道大出血死亡。结论 神经外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因素较多,采取合理的综合性预防措施是防治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胸外科主刀医生手术切口感染专率监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胸外科主刀医生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及引起感染的原因,研究减少手术切口感染对策。方法:结合综合性常规监测,选择4项感染危险因素作为每位主刀医生手术患者感染危险指数比较的依据,对1999年11-12月胸外科8位主刀医师收治的149例择期手术患者,进行手术切口感染专率跟踪调查分析。结果:149例择期手术患者中发生手术切口感染7例,切口感染率4.7%,无感染死亡发生。结论:胸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主要控制措施是改善患者全身状况、积极做好术前准备、改进手术操作方法、缩短手术时间,加强术后护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相关死亡患者的基本资料,探讨医院感染对死亡的影响。方法对2008年1月-2010年12月某地区所有住院患者中的6023例医院感染死亡病例进行调查,将死亡病例分为3组,即与医院感染直接相关组、间接相关组、无关组;利用北京市医院感染监控系统收集数据,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部因感染死亡病例共6023例,与医院感染有关的死亡病例3959例,占全部感染死亡病例总数的65.7%;6023例患者中,男3636例,女2387例,年龄0~98岁,平均(71.72±16.20)岁;住院天数(0~291)d,平均44.56d;>60岁的老年患者为4547例,其所占医院感染死亡比例最高,达75.5%;住院时间越长,发生感染死亡比例越高,其中住院时间>31d者发生感染死亡比例最高,达54.7%。结论 >60岁患者、住院时间>31d、手术、长期留置导尿与机械通气是医院感染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氏不动杆菌、白色假丝酵母菌是医院感染死亡病例的主要致病菌。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肝移植术后患者医院内毛霉菌属感染的发生率、临床表现及其预后.方法 对医院的肝移植手术患者术后所有发生毛霉菌属感染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研究.结果 750例肝移植患者手术中共发生毛霉菌属感染8例,发生率为1.1%,其中手术切口感染6例,表现为伤口延迟不愈及迅速增多的表面分泌物;经抗真菌治疗后均痊愈,肺部毛霉菌属感染2例,表现为与其他细菌的混合性肺部感染,该两例并发多器官衰竭而死亡.结论 肝移植术后的毛霉菌属感染最常见的表现为切口感染,患者均获得治愈,而并发肺部毛霉菌属感染者治疗困难,其预后极差.  相似文献   

6.
医院感染相关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医院感染死亡患者的基本资料,探讨医院感染对死亡的影响.方法 对2008年1月-2011年12月某地区住院患者中感染死亡病历进行调查,并利用北京市医院感染监控系统收集数据,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因感染死亡共7855例,与医院感染有关的死亡病例5192例,占66.1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性别、年龄、手术、入住ICU、泌尿道插管、应用人工呼吸机为医院感染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 ≥60岁患者、手术、入住ICU、有泌尿道插管、使用人工呼吸机是医院感染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一种适应基层医院并切实有效的模式或治疗策略,以改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预后和延长生存期。方法:收集实施医院-家庭-病友的新管理模式前、后3年患者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确诊时间、发生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和严重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的次数,手术史,病情转归,死亡时间和原因等。对比分析实施新管理模式前后患者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的例数或次数、住院次数、内镜介入和手术治疗例数等指标。结果:与新模式运用前相比,严重并发症(肝性脑病和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患者住院次数明显下降,内镜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的数量明显增加,病死率明显下降,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模式的实施改使患者受益匪浅,降低了患者就医成本和经济负担,节约了医疗资源、提高了医疗质量,也形成了良好的医患关系,值得推广和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麻醉科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及相应的预防治疗策略,以期为临床早期预防控制提供一定数据支持。方法对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在医院行麻醉手术1 492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医院麻醉科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并分析研究预防策略。结果 1 492例麻醉科患者中,87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5.83%;其中感染发生的主要部位为呼吸道感染,其次为手术部位和泌尿道感染;恶性肿瘤患者感染率最高,其次为消化系统疾病和循环系统疾病;经单因素分析,患者年龄≥60岁、合并基础疾病、侵入性操作、意识障碍、手术类型、手术时间、手术切口是麻醉科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经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患者的年龄、合并疾病、侵入性操作、意识障碍、手术类型、手术时间、手术切口分型均是麻醉科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麻醉科患者医院感染率较高,临床须加强对麻醉科患者相关危险因素的管理,以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450例机器人手术术中感染控制的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控制机器人手术患者术后感染的发生,保证手术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与总结2007年1月-2010年6月医院完成的450例机器人手术,通过对人和物的流线、器械物品的消毒与检测及手术中的感染控制以杜绝医源性感染。结果 450例机器人手术患者均顺利康复,无一例术中感染。结论机器人手术间仪器设备的合理放置、医护人员的感染管理、手术室监测和管理是控制机器人手术患者术后感染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诊手术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HAP)与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危险因素,为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某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急诊手术和择期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术后HAP与VAP的发病率及其病原菌分布,探究急诊手术患者HAP和VAP的危险因素。结果共选取急诊手术患者3 526例,发生医院感染123例次,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为3.49%;急诊手术患者发生HAP、VAP分别为55例次、20例次。共选取择期手术患者6 904例,发生医院感染192例次,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为2.78%;择期手术患者发生HAP、VAP分别为53例次、17例次;急诊手术的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HAP和VAP发病率高于择期手术,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手术后患者HAP和VAP检出病原菌主要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性别(男)、年龄(≥60岁)、昏迷、气管切开/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联合使用抗菌药物、口腔护理、曾入住ICU、手术次数≥2次是急诊手术患者发生HAP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昏迷、手术次数≥2次是急诊手术患者发生VAP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急诊手术患者的HAP与VAP的发病率较高,各有相关独立危险因素,应根据相关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预防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有效的预防策略,以降低医院感染率。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1月-2016年3月行胆囊切除术的住院患者200例,观察患者的各项自身指标和手术相关指标,统计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率,并对术后感染患者进行病原学检测,分析导致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探讨可行的预防措施。结果 200例胆囊切除术患者中13例术后发生感染,感染率6.50%;病原学检测结果显示,在感染患者分泌物中共培养出病原菌46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6株,革兰阴性菌27株,真菌3株,分别占34.78%、58.70%及6.52%;患者的年龄、性别等各项自身指标及术中出血量、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时间等因素与是否发生术后感染无明显相关性,但手术时间>90min、开腹手术、急诊手术、术中进行胆总管探查和发生胆囊破裂为术后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时间、手术方式、手术时机及手术中进行胆总管探查和发生胆囊破裂均为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胆囊切除患者发生术后感染的因素主要为手术时间过长、开腹手术、急诊手术、术中进行胆总管探查和发生胆囊破裂,患者自身因素对感染的发生影响较小,临床上可在术中针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预防,降低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12.
116例恶性肿瘤死亡病例医院感染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为了解恶性肿瘤死亡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1998年1月~1998年6月恶性肿瘤死亡病例进行医院感染回顾性调查。结果 116例死亡病例发生医院感染52人,感染率为44.8%;其中发生多次感染者占34.6%;感染因直接和间接原因加速死亡者23人,占44.2%。结论 医院感染的发生与原发癌、住院时间、感染部位、感染例次有关,直接和间接地加速患者死亡。  相似文献   

13.
135例肿瘤死亡病例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死亡病例与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135例恶性肿瘤死亡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针对死亡患者年龄、肿瘤类型、血白蛋白水平、肿瘤治疗方式、感染部位等方面分析与医院感染之间的关系。结果 135例恶性肿瘤死亡患者中,73例发生医院感染率,感染率为54.07%;呼吸道、泌尿道感染居首位,感染率分别为53.42%、21.92%;患者的年龄、血白蛋白水平、肿瘤既往治疗方式与感染发生率呈正比。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与既往治疗方式、年龄、血白蛋白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4.
外科手术是治疗结直肠癌的主要治疗手段,由于结直肠肠腔内细菌含量高且菌群复杂,结直肠手术后SSI发生率高;SSI是加重患者病情、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结直肠手术SSI的危险因素,及时采取控制措施能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笔者综合评述国内外现有循证证据,对比手术部位感染控制的国际指南,从患者自身因素和医疗干预相关因素的角度分析结直肠术后发生SSI的危险因素,并通过阐述结直肠术后SSI预防措施的最新研究进展,提出该领域未来可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医院感染与住院死亡患者关系的调查   总被引:28,自引:6,他引:22  
目的 探讨医院感染与住院死亡患者间内在联系。方法 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1997年213例死亡病例进行系统的医院感染调查及死亡患者医院感染增加住院费用的分析。结果 43.2%的死亡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因医院感染直接引起死亡者占7.0%,手术后患者,住院31-60天的死亡患者医院感染率最高;医院感染死亡患者是无医院感染死亡的3.48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医院感染直接相关死亡患者的危险因素,为控制医院感染,降低医院感染病死率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2015年3月医院感染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医院感染直接相关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 2010-2015年3月医院感染死亡患者304例,其中与医院感染直接相关死亡患者37例,占12.17%;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占68.29%,其次为血液占12.20%;单因素分析:ICU、使用呼吸机、年龄>75岁、长期住院、透析、免疫功能低下对医院感染相关死亡的影响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高龄、长期住院、免疫功能低、使用呼吸机和透析是发生医院感染相关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医院感染相关死亡患者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预防下呼吸道感染,有助于降低感染死亡风险;应重点关注有高风险因素的患者,防范医院感染的发生,从而降低医院感染病死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骨折手术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83例医院感染患者的资料,并与同期骨折手术未发生感染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感染部位主要为呼吸道占68.7%、手术切口占18.1%;病原菌分布主要包括铜绿假单胞菌占37.3%、金黄色葡萄球菌占19.3%;感染与住院时间、开放性骨折、急诊手术和糖尿病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折住院患者手术后易发生呼吸道和手术切口感染,并与多种因素相关,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降低患者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18.
103例老年死亡病例死因与医院感染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老年住院死亡病例与医院感染及死因情况,为防治老年患者的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回顾性调查研究方法,对某三甲医院2005-2007年≥60岁住院死亡病例进行了医院感染分析。结果 103例住院老年死亡病例中,发生医院感染46例,感染率为44.66%,因医院感染造成的直接和间接死因分别占19.56%、58.70%;不同基础疾病发生医院感染最高的为血液病达100.00%,恶性肿瘤为60.61%;46例医院感染病例中检出病原菌占39.13%。结论老年性住院患者是医院感染的高发人群,医院感染加重了老年患者病情,是造成死亡的直接或间接原因,提示今后针对老年住院患者要制定行之有效的医院感染监控措施,降低感染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9.
我院是深圳市唯一收治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的医院,至2003年6月10日最后一例SARS确诊患者出院,共收治确诊患者46例(其中有25例重症患者),疑似患者92例(经隔离治疗观察,排除SARS诊断),住院观察患者226例(此类患者入院后也同样上报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并对其家居进行疫点消毒处理,后经观察治疗,排除SARS诊断);全院无一例医护人员发生医院感染,收治患者无一例死亡.现将我院预防控制SARS医院感染的综合措施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白内障患者不同手术时机与医院感染发生相关性研究,为减少白内障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97例白内障患者进行研究,按照白内障手术时机将患者分为3组,其中早期手术组33例、中期手术组30例,成熟期手术组34例,分别收集患者的血液及眼内分泌物进行病原菌培养,观察患者手术后医院感染发生率,数据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组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的分别有2、4例和9例,发生率分别为6.06%、13.33%和26.47%,早期手术组显著低于中期和成熟期,中期显著低于成熟期,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手术患者其视功能指数问卷分值为63.44分,显著低于其他两组的68.38分和79.7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成熟期患者VF问卷评分79.72分显著优于中期手术者68.3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手术不同时机其发生医院感染的概率有显著的差异,临床医师应根据患者的视力及患者要求及时手术,降低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