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分层管理在精神科会质量控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精神科病区的护理人员进行分层管理,改变传统护理模式,加强对护理服务的质量控制。比较精神科病区实施分层管理前后的护理质量。结果:实施分层管理后我病区安全质量、专科护理质量、基础护理质量、护理文件质量、急救物品质量、消毒隔离质量等方面内容评定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实施分层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护理质量的临床控制管理中应用参与式分层管理模式,能有效调动护士的主观能动性,提升护士的科研素质,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多种沟通方式对科内沟通和科室管理的影响。方法:在科室管理中采用以排班本、本上论坛、科室会议本为主,QQ群、白板、个别交流为辅的多种沟通模式,并与单一沟通方式进行比较。结果:多种沟通方式可以互补,使各自的不足得到弥补,科内有效沟通加强,增强了科室的凝聚力,提高护理质量,使护理部的政令上通下行,提高护士的满意度,稳定护士队伍。结论:多种沟通方式比单一的沟通方式更有利于科内沟通,便于科室管理。  相似文献   

3.
龚美芳  朱晓萍 《社区卫生保健》2005,4(5):352-352,356
通过建立护理安全管理监控网络,形成严密有效的护理部监控、科室互控、科内自控的护理安全管理体系。变自上而下管理为上下结合管理;变护理人员被动受控为主动参与;变事后补救为前馈控制,最大限度减少护理差错事故纠纷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实施方法与效果。方法成立专门的风险管理小组,制定护理规章制度,完善急诊科护理流程,加强科内护士的培训工作,对比风险管理前后科室护理缺陷和患者的满意程度。结果 2010年6月—2011年6月共治疗患者2035人次,护理缺陷率为0.84%,差错率为0.44%;科内进行风险管理后,2011年7月—2012年7月共治疗患者2348人次,其中护理缺陷率0.34%,差错率0.04%,且患者满意度较上年有所提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险管理对科室护理人员提升护理质量,减少工作失误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提升血透室护理管理质量的方法。方法:引用互动管理模式,根据科室特点成立各项工作质控员与质控小组,互动讲评,全员参与,对护理工作实行全方位、全过程质量控制。结果:1年后与未应用互动管理模式的同期相比,护理质控成绩及病人满意度有明显提高。结论:科室管理中运用互动管理模式可激发护士的责任感及积极性,提高护士工作能力,提升护理管理效率和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绩效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2011年1月开始在各临床科室实施绩效管理,通过制定绩效计划,护理绩效三级管理,实行整体护理责任包干制和APN排班,采用逐级考核方法对完成的工作量、工作质量、服务效果进行绩效考核,将考核结果与薪酬分配、评优评先、职称晋升等挂钩。比较实施前后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护士工作满意度。结果实施绩效管理,整体护理、病室管理、基础护理、护理文书、健康教育等较实施前显著提高(P<0.05);患者满意度、护士工作满意度与实施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在护理管理中应用绩效管理可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和护士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标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通过目标管理的实施与效果评价,全面提高护理质量和护士的综合素质。方法:借鉴企业管理中常用的目标管理的方法,制定出护理管理中实施目标管理的制度,并组织实施评价。结果:实施目标管理一年半,取得了护士、患者双互利的效果。促使护士自我成长,发掘了人才,提高了控制的功能,护理质量提升。结论:在护理管理中应用目标管理是完全有必要的,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促进静脉输液治疗护理的专业化进程,为病人提供安全、有效的输液护理。方法:建立护理部和各科室的二级静脉输液质量监控组织。护理部专门设立输液质量控制委员会,负责全院静脉输液质量的标准制定、质量监控、专业知识培训与提高;各科室设立相对应的质控小组,负责对科内静脉输液质量进行连续监控,以控制环节质量,进行层层质控。结果:病人对静脉输液的满意度提高;外周和中心静脉输液操作规范的执行率明显提高;化疗药物、高营养药物输入方式更加合理;输液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加强静脉输液治疗的质量监控,能全面提高临床静脉输液的质量和内涵,分层级管理是静脉输液治疗专业化管理的有效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9.
护理人员绩效考核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客观、科学、公正地评价护理工作绩效,是有效推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提高患者满意度的重要举措,也是当前我国医院管理者普遍关注的问题。结合绩效管理的思想,探索建立有效的护理人员绩效考核方法。结合实际情况,对护理工作质量、理论操作考核成绩、科内成员间评议以及护理安全、医德医风等方面实施综合计分,使之与护士晋级、评优评先、进修学习等激励手段挂钩,能够有效地激发护士的竞争意识和质量意识,促进护理工作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根据ICU工作的需要,采取合理的排班模式,提高科室护理质量、护理安全及护士的满意度。方法:对科内在岗护士进行“APN”排班及“上下前后”两种排班模式,通过自行设计的“护士排班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自2011年10月~2012年4月,采取“上下前后”排班模式,调动了护士工作积极性,提高了工作效率及满意度,科室护理工作维持高质量。结论:任何一种排班模式都有优点和缺点,在临床护理管理过程中,应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及工作需要,充分考虑护理质量、护理安全及护士健康的需要,寻求一种适合的排班模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析护理质量管理中护理部区域划分负责制的方法及效果。方法:本院护理部总计设置35个护理单元,10个特殊护理单元,564张开放病床,30名护士长,5名区域科护士长,自2018年1月开始进行护理部区域化负责制质量管理,对实施前、实施后各项评分进行比较。结果:实施后重症患者护理、基础护理、护理文书、消毒隔离和护理安全管理评分均比实施前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护理部区域化负责制管理的实施,有助于各区域可护长协调领导能力提高,同时也为质量控制护士与护士间的交流和学习奠定了基础,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最终实现安全护理。  相似文献   

12.
发挥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   总被引:20,自引:5,他引:20  
目的探讨如何充分发挥护理管理部门的职能作用,确保医院感染控制措施在临床工作中的实施,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方法将对护理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和教育纳入常规业务学习计划;提高护士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意识、规范护理行为;发挥护理部在护理质量监控指导的管理体系,参与医院感染管理的监控,将科室医院感染控制工作作为医疗护理质量的评价指标之一。结果通过测评我院护理队伍整体对医院感染控制知识的了解有较大提高,护士遵守消毒隔离制度的自觉性增强,全院医院感染控制质量和医疗护理质量均有大幅提高。结论护理工作贯穿于预防医院感染控制的各个环节,充分发挥护理管理部门的职能作用,可有效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科室内部二级护理质控方式,有效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方法在神经外科实行科室二级质控管理,成立科室质控小组。采用护士长一级质控与绩效奖金挂钩,质控小组二级开放式质控不纳入绩效的考核模式对护理质量进行管理。结果改进后的质控模式极大地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质控成绩较改进前有明显提高。结论科室内部二级质控模式的实施能够切实促提升护理质量,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社会化护理服务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效果。方法:制定规范执行制度、节约成本、加强护士教育和培训工作、改善工作模式,实施集中式管理、提高消毒供应中心工作细节管理,提高科室护理质量。结果:消毒供应中心满意度明显提高,与应用前对比P0.05。护士具有高度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并能够与临床科室保持良好合作关系,沟通能力得到提高。结论:在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中实施社会化护理服务措施,加强消毒供应中心区域管理制度执行力度,可有效控制院内感染,节约供应成本,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应用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护理管理质量产生的具体影响。方法:随机从我院各科室选取46例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比实施前后的护理质量评分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①实施后,病房管理、基础护理、整体护理、护理文件和健康教育评分均明显高于实施前,各项指标的前后差异具有意义(P<0.05)。②经对比,实施后的护理满意度为95.24%,明显高于实施前的82.14%,前后差异显著,经统计学分析有意义(P<0.05)。结论:对护士进行分层级管理对于护理管理质量具有积极影响,可以显著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助于提高护理水平,改善护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护士例会是由护士长定期召开,组织学习、讨论、分析,并评价每月的护理质量,所以护士例会对科室护理管理和护理工作具有重要作用.自从我科室实行护士例会后,护理质量及管理收到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科室综合护理质量排名的管理效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探讨护理质量的管理效能,全面提高护理质量,本介绍了该院在实施科室综合护理质量排名的方案和实施科室综合护理质量排名的体会,为全面提高综合护理质量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护士分层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选择6个科室实施护士分层管理,根据护士不同能级设立5个层级:助理护士(N0)、初级责任护士(N1)、高级责任护士(N2)、责任组长(N3)、专科护士(N4),界定各级护士工作职责;优化护士人力资源配置;实施分层培训;采取扁平化责任包干制的工作模式。比较实施分层管理前后6个月的护理质量指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实施护士分层管理后,基础护理、护理安全、病房管理和健康教育4个护理质量指标平均得分明显高于分层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满意度平均得分明显高于分层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护士分层管理有利于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100名护士实施分层级管理,对比实施前后护理的质量以及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实施分层级管理后护理的质量以及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都比实施前高,并且前后差异明显(P0.05)。结论:为了提高护理管理的质量,使用护士分层级管理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值得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护士分层管理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总结基层医院护士分层使用管理的方法。方法2013年5月-2013年10月在大内科16名护士,根据护理人员的资历、能力分四层进行培训后使用,不同岗位职资不同,层次间相互协作,层层指导。结果实施护士分层管理模式操作技能和对病人病情掌握程度提高(P〈0.05);整体护理、病室管理、基础护理、护理文件、护理差错缺陷、健康教育各项护理工作质量较实施前显著提高(P〈0.05);患者的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护理管理质量,保障病人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