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鼻咽癌症状与远处转移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鼻咽癌(NPC)远处转移是其死亡最常见的原因,如果能从临床角度来预测远处转移发生的可能性,对临床医生的治疗措施将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笔者收集1991-2002年经随访5年以上证实放疗后无复发转移的NPC患者192例,放疗前已发生远处转移的103例及放疗后在1个月~10年发生远处转移的138例,对此3类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统计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鼻咽癌的误诊误治病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鼻咽癌远处转移发生的时间规律。方法:对确诊后未经根治性治疗即已远处转移的患者(自然转移组)103例及放疗开始后出现远处转移的患者(放疗后转移组)138例的临床资料及远处转移发生的时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自然转移组从首发症状至发生远处转移的时间平均为10.78个月(95%CI:8.68~12.88个月),放疗后转移组为20.77个月,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自然转移组远处转移发生于2年内者占91.26%,而放疗后转移组至第4年才达到93.48%;自然转移组1、2年内发生远处转移比放疗后转移组分别高34.41%和28.94%;自然转移组远处转移100%发生于5年内,放疗后转移组远处转移有2.9%超过5年。自然转移组和放疗后转移组患者的性别、首发症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放疗后转移组患者年龄偏小,T、N分期偏早(P〈0.05)。结论:放疗后转移者发生远处转移的时间比未经放疗而自然转移者至少推迟1~2年,可能与患者年龄偏小、病期偏早有关。  相似文献   

4.
鼻咽癌微血管与远处转移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肿瘤血管参数改变在鼻咽癌远处转移中的及其评价预后的作用;并由此探讨抗篾这生成治疗预防鼻咽癌远处转移的可能性。方法 选择52例初治转移鼻咽癌,与另52例初治无转移且长期无瘤生存的鼻咽癌在性别、年龄、T分期和N分期方面进行一对一配对,取其组织进行微血管的免疫组化染色和计算机图象分析,配对比较4个参数;微血管计数、微血管相对面积、平均血管面积和平均血管周长。并分析这些参数在各型转移鼻咽癌中的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鼻咽癌扩散类型与远处转移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60例初治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发生远处转移(转移组)162例,放疗后≥5年无复发或远处转移(无瘤组)98例.结合治疗前CT或MRI,重新确定T、N分期,把所有患者分为局限型(T1~2N0~1)36例、上行型(T3~4N0~1)68例、下行型(T1~2N2~3)75例和混合型(T3~4N2~3)81例,对两组间差异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转移组患者中,局限型和上行型仅占25.3%,下行型和混合型占74.7%,无瘤组则分别为64.3%和35.7%(均P<0.01).在原发灶为局限病变的患者中,N2~3患者占转移组的84.4%,无瘤组为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原发灶严重扩散的患者(T3~4)中,无瘤组N0~1为60%,N2~3为40%,转移组则分别为31.6%和68.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颈部淋巴结转移程度与鼻咽癌发生远处转移密切相关,原发灶的严重扩散也不可忽视;即使是局限性病变,一旦发生严重颈部转移,其远处转移危险性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6.
鼻咽癌局部扩散与远处转移的相关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鼻咽癌局部和区域扩散与远处转移的相关性。方法:分析204例鼻咽癌初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放疗后无瘤生存≥5年者101例,为无瘤组;放疗后远处转移者103例,为转移组),重新阅读其治疗前CT片,确定局部扩散范围和方式,并进行单因素和Cox模型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表明,鼻窦侵犯,颅底破坏,脑神经损害,咽旁间隙侵犯程度,颈淋巴结转移侧数、个数、大小及活动度,临床分期,T分期与N分期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分析只显示鼻窦侵犯,脑神经损害,颈淋巴结转移侧数、个数和大小,临床分期具有统计学意义;对局部扩散各种因素与区域扩散相关性分析显示,无论是局限性病变,还是颅底、咽旁间隙等扩散,转移组并区域淋巴结转移及其转移程度(N2,3)均明显高于无瘤组(P<0.05或P<0.01)。结论:区域淋巴结转移及其程度是鼻咽癌放疗后远处转移最主要、最恒定的因素,原发灶局部扩散主要是通过区域淋巴结转移来影响远处转移。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肿瘤血管参数改变在鼻咽癌远处转移中的意义及其评价预后的作用;并由此探讨抗血管生成治疗预防鼻咽癌远处转移的可能性。方法选择52例初治转移鼻咽癌,与另52例初治无转移且长期无瘤生存的鼻咽癌在性别、年龄(相差不大于5岁)、T分期和N分期方面进行一对一配对,取其肿瘤组织进行微血管的免疫组化染色和计算机图象分析,配对比较4个参数:微血管计数、微血管相对面积、平均血管面积和平均血管周长。并分析这些参数在各型转移鼻咽癌中的差异。结果转移鼻咽癌的微血管计数与微血管相对面积均显著高于非转移组,而转移鼻咽癌的平均血管面积和平均血管周长均显著小于非转移鼻咽癌。上述4个参数在单纯型转移和复合型转移之间,以及单纯骨转移、肝转移、和肺转移之间并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肿瘤血管参数的改变与鼻咽癌转移密切相关,可作为预后因素进一步研究,并为预防远处转移的临床综合治疗以及抗血管生成治疗的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雌孕激素受体——雌激素受体(ER)和孕酮受体(PR)表达与鼻咽癌远处转移的相关性,为预后判断提供参考指标。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1例鼻咽癌患者的组织标本。结果:①ER和PR在鼻咽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5.8%和53.1%;②PR在T分期中其表达强度有统计学意义(P〈0.01),PR在Ⅳ。阳性表达率和表达强度均明显高于其他各期(均P〈0.01);③ER和PR在远处转移患者(包括放疗前和放疗后)中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放疗后无瘤生存5年以上患者(P〈0.01和P〈0.05)。结论:鼻咽癌组织中ER和PR阳性表达与远处转移呈正相关,阳性表达尤其强阳性者提示预后不良。内分泌治疗有可能减少或推迟远处转移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鼻咽部恶性肿瘤在我国南方地区多见。因其解剖部位较深而隐蔽,早期症状不典型,目前还没有一项确实可靠的方法能在原位癌或更早的阶段做出诊断,因此,临床上误诊病例仍较常见。  相似文献   

10.
鼻咽癌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鼻咽癌早发现、旱治疗至关重要.有些患者有鼻咽癌症状,但鼻咽部一直未能发现明显的原发病灶,或经过长期门诊随访未发现原发病灶而造成误诊.现将我科诊治的4例患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Tiam1基因表达与鼻咽癌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RT-PCR技术,对41例鼻咽癌组织和20例正常鼻咽部组织进行Tiam1mRNA表达水平的检测。结果:41例鼻咽癌组织的Tiam1mRNA平均表达水平(1.83±0.73)明显高于正常鼻咽部组织(0.87±0.45)(P<0.01);鼻咽癌组织中Tiam1mRNA高表达率与临床分期、T分级呈正相关;有淋巴结转移者Tiam1mRNA高表达率为59.3%(16/27),无淋巴结转移者为21.4%(3/14),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iam1基因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鼻咽部组织,其过表达与鼻咽癌浸润转移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鼻咽癌细胞表面糖蛋白结构的改变与其转移间的关系,测定了15例正常鼻粘膜和102例鼻咽癌(84例原发性癌和18例转移淋巴结)细胞的花生凝集素(peanutagglutinin)受体、荆豆凝集素(ulexeuropeans)受体和刀豆凝集素(concanavalinensifomisagglutinin)受体的改变。结果发现大多数(91.6%)鼻咽癌细胞的花生凝集素受体阳性,其与癌细胞的组织类型、细胞分化程度和转移无关。转移鼻咽癌细胞的荆豆凝集素受体明显增多,而刀豆凝集素受体明显减少。因此,鼻咽癌细胞荆豆凝集素受体增多和刀豆凝集素受体减少可能与其转移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13.
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和MMP2与鼻咽癌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在鼻咽癌表达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26例鼻咽癌组织进行标记及分析。结果显示MMP9和MMP2鼻咽癌的侵润及转移密切相关。MMP9和MMP2阳性表达率,淋巴结转移组明显高于无淋巴 结转移组;低分化鳞癌高于高分化鳞癌。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82例鼻咽癌的临床表现和误诊原因。方法 收集2002年11月至2009年11月我科收治、经病理确诊的82例鼻咽癌患者的病史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及误诊率。结果 本组鼻咽癌病例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涕血、鼻塞、耳鸣、听力下降、头痛、颈部包块、颅神经损害和Horner′s征。EBV-VCA-IgA阳性率为93.90%。首诊时的误诊率为67.07%。结论 鼻咽癌的临床表现复杂,误诊率高,出现以上症状者宜进行仔细的耳鼻喉科检查。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PET/CT与常规检查(CWU)评估鼻咽癌远处转移的诊断效能。方法:将514例鼻咽癌患者分为PET/CT及CWU两组,CWU组采用胸片、B超及全身骨扫描评估远处转移病灶,分析对比两组检查结果。结果:PET/CT组216例中报告远处转移32例,均证实报告准确;CWU组298例中报告可疑转移患者42例,其中28例证实为远处转移,另有3例远处转移未检出。两组检查敏感性分别为100.0%(32/32)和90.3%(28/31),特异性分别为100.0%(184/184)和94.8%(253/26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ET/CT组N2~3分期远处转移率、多发转移及多器官转移患者比例均高于CWU组(P<0.01或0.05)。结论:PET/CT检查稍优于CWU,但临床实践中CWU仍是价廉、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微血管密度与鼻咽癌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鼻咽癌血管生成与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了65例NPC、15例鼻咽良性肿瘤、15例无瘤者鼻咽部石蜡标本组织中的微血管密度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表达。  相似文献   

17.
性激素受体表达与鼻咽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索性激素受体的表达与鼻咽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LSAB法,对71例NPC组织标本作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进行测定,并结合CT扫描结果,临床表现进行分析,结果:71例中,ER的-、+、例数分别为4例、19例,27例和21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