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前S1抗原在乙型肝炎5项常见模式中的检测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病毒前S1抗原在乙肝5项常见模式中的表达,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用ELISA法同时检测乙肝病毒前S1抗原和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表面抗体(HBsAb)、e抗原(HBeAg)、e抗体(HBeAb)、核心抗体(HBcAb)等5项指标(称为乙肝5项),以乙肝5项模式进行分组,比较不同模式乙肝病毒感染者前S1抗原的阳性率。结果前S1抗原在大三阳(HBsAg+/HBeAg+/HBcAb+)和小三阳(HBsAg+/HBeAb+/HBcAb+)模式中的阳性率显著增高,分别为87%、66%。HBsAg阴性的各模式组的前S1抗原阳性率均≤2%。100份乙肝5项阴性血清的前S1抗原阳性率为8%。结论乙肝病毒前S1抗原可补充和完善乙肝5项检测的不足,尤其对HBeAg阴性或者变异的乙肝病毒感染者能更好地反映病毒的复制状态和传染性。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乙型肝炎的高发地区,乙肝病毒(HBV)人群携带率大约为10%。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目前已确认的病毒性肝炎中对人类健康危害最为严重的一种肝炎。目前检测的乙型肝炎病毒(HBV)特异血清标志物主要有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体、乙肝病毒e抗原及其e抗体和核心抗体(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五项(俗称两对半)。急性和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及血液HBsAg阳性无症状的携带者是HBV的主要传染源。  相似文献   

3.
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2004~2006年在本院产前门诊筛选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孕妇89例为研究对象,其中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BcAb)均阳性(简称大三阳)的孕妇47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HBeAb)、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BcAb)均阳性简称小三阳)的孕妇42例。  相似文献   

4.
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2004~2006年在本院产前门诊筛选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孕妇89例为研究对象,其中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BcAb)均阳性(简称大三阳)的孕妇47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HBeAb)、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BcAb)均阳性简称小三阳)的孕妇42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前S1抗原与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的关系,以及诊断乙型肝炎、判断预后的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290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病例进行前S1抗原测定,并对30例住院患者进行动态观察。结果 HBsAg、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BcAb)阳性组与前S1抗原高度符合,符合率为88.6%。结论 前S1抗原能够敏感地反映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情况,尤其可以反映HBeAg阴性患者是否有病毒复制。与HBV-DNA PCR法相比,方法直接、操作简单、价格低廉,可作为HBV感染及复制的标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临产妇前S1抗原和乙型肝炎“两对半”组合模式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394例临产妇血清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PreS1)、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抗-HBs)、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抗-HBe)和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抗-HBc)6种免疫指标的表达。结果HBsAg阳性血清141例,PreS1 99例(70.2%)。其中HBeAg阳性44例,PreS1检出39例(88.6%);HBeAg阴性97例,PreS1检出60例(61.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8,P〈0.005)。HBsAg阴性血清中未检出PreS1。结论PreS1与HBeAg具有较好的相关性,是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可靠指标之一,与乙型肝炎“两对半”联合检测可更准确反映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复制状况。  相似文献   

7.
慢性乙型肝炎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检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乙肝病毒(HBV)血清标志物检测,分析结果,评价感染复制状况,选择适合临床防治需要、容易普及开展的标志物。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乙肝5项标志物[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抗-HBs)、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抗-HBe)、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抗-HBc)]、前S1抗原、前S2抗原及前S2抗体,实时荧光定量检测HBV-DNA。28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HBeAg阳性组(126例)和HBeAg阴性组(160例),比较各组前S1抗原、前S2抗原、前S2抗体和HBV-DNA检出率。结果HBeAg阳性组,前S1抗原、前S2抗原、前S2抗体和HBV-DNA阳性率分别为:93.7%、77.0%、0和95.2%。HBeAg阴性组,前S1抗原、前S2抗原、前S2抗体和HBV-DNA阳性率分别为:55.0%、36.3%、0和58.1%。组内比较,HBeAg阳性组或HBeAg阴性组,前S1抗原与前S2抗原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S1抗原与HBV-DNA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S2抗原与HBV-DNA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相同项目比较,前S1抗原检出率、前S2抗原检出率、HBV-DNA检出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前S1抗原与HBV-DNA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实验室常规开展乙肝5项和前S1抗原检测,可以判断乙肝病毒感染复制状况,为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8.
2008年大学新生乙肝病毒感染状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新入学大学生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状况,为我校的预防保健提供依据。方法对2008级全体新生进行肝功能及乙肝两对半测定。结果本校2008级新生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感染率为5.5%,低于社会人群的感染率,但男女之间有差异,男性感染率高于女性感染率;HBV感染模式均以小三阳[HBsAg、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HBeAb)、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BcAb)阳性]和大三阳[HBsAg、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HBcAb)居多,HBsAg阳性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者大多存在于小三阳的人群中。结论为了很好地控制传染病的流行,加强乙肝疫苗注射,对大中小学生从入学开始进行加强防病知识的宣传教育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了解乙肝血清免疫标志物的各种表达模式与乙肝病毒含量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TRFIA)检测乙型肝炎免疫标志物,同时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技术定量监测乙型肝炎病毒(HBV-DNA).所有检测标本乙肝血清免疫标志物和乙肝病毒含量同时检测.结果 乙肝血清免疫抗原标志物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HBeAb)阳性其HBV-DNA均为阳性,且含量较高;乙肝血清免疫标志物大三阳[HBsAg阳性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阳性、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BcAb)阳性]模式中其HBV-DNA阳性率为94.61%;乙肝血清免疫标志物小三阳[HBsAg阳性、HBeAb阳性、HBcAb阳性]模式中其HBV-DNA阳性率为39.26%;乙肝血清免疫抗体标志物HBsAb+、HBcAb+模式中HBV-DNA阳性率显著减少.结论 在乙肝检测中应联合应用两种方法进行检测,提高检出率,避免漏诊,为临床HBV感染、复制及传染性的判断以及疗效分析提供更为可靠的判断依据.  相似文献   

10.
白淑芬  杨立新  唐迅  王艳 《临床荟萃》2011,26(14):1244-1245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状态可以通过免疫标志物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乙型肝炎e抗体(HBeAb)、乙型肝炎核心抗体(HBcAb),即乙型肝炎"两对半"的不同组合形式反映出来,称为HBV标志物(HBV M),对于成人HBV感染者主要表现为2种模式,即HBsAg、HBeAg、HBcAb阳性模式,被称为"大三阳"和HBsAg、HBeAb、HBcAb阳性模式,被称为"小三阳".本研究对这2种模式的孕妇的新生儿出生时HBV M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王俊  安良  王朋斌  赵晓军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1,18(17):2533-2535,2540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前S1抗原与HBV-DNA在判断HBV感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7年6月至2019年3月在西安高新医院与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人民医院住院的乙型肝炎患者与门诊体检者206例为研究对象,其中HBV-DNA阳性125例[41例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阳性患者纳入HBeAg阳性组,84例HBeAg阴性患者纳入HBeAg阴性组].分析不同阳性标志物人群血清HBV前S1抗原、HBV-DNA的检测结果,比较HBeAg阳性组与HBeAg阴性组HBV前S1抗原、HBV-DNA的检测结果,以及部分乙型肝炎患者接受拉米夫定治疗前后的情况.结果 治疗前,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HBeAg、乙型肝炎核心抗体(HBcAb)同时阳性人群中,HBV-DNA、HBV前S1抗原、HBV前S1抗原联合HBV-DNA阳性率高于其他各项标志物阳性组合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HBeAg阳性组HBV-DNA、HBV前S1抗原、HBV前S1抗原联合HBV-DNA阳性率高于HBeAg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HBeAg、HBV前S1抗原、HBV-DNA检测阳性的例数少于治疗前,治疗后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HBeAb)检测阳性例数多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乙型肝炎诊断中,可以将HBV前S1抗原作为判断HBV感染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检测乙肝病毒前S1蛋白(PreS1)在乙肝病毒感染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5160份血清同时用ELISA法测定血清HBV标志5项HBsAg、HBeAg、HBsAb、HBeAb、HBcAb(以下简称乙肝二对半)及乙肝病毒前S1蛋白。结果5160例标本中检出HBsAg(+)943例,占18.3%:乙肝病毒PreS1抗原阳性507例,占98%:HBsAg(+)943例中PreS1阳性501例,阳性率53.1%:血清乙肝二对半全阴性3420例中PreS1抗原阳性0例。结论乙肝病毒PreS1抗原可与HBsAg、HBeAg、HBV-DNA同时作为HBV在机体内存在的标志,可以反映HBV病毒的感染与复制情况,是乙肝二对半与HBV-DNA检测的有效补充,可作为乙型肝炎旱期诊断、疗效评估、预后判断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用于定量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TRFI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同时对196例患者HBV血清标本进行5项指标检测。结果 TRFIA法检测患者标本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HBsAb)、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HBeAb)、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BcAb)的阳性率分别为59.7%、24.5%、25.5%、29.1%、78.6%。ELISA法检测患者标本HBsAg、HBsAb、HBeAg、HBeAb和HBcAb的阳性率分别为52.1%、18.4%、21.4%、23.5%、67.9%。TRFIA法检测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ELISA法(P<0.05)。结论 TRFIA法测定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的相对灵敏度高,的可为临床疗效观察及乙肝疫苗的接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前S1抗原与HBV五项标志物的关系及检测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前S1抗原的检测,探讨与乙型肝炎病毒(HBV)血清五项标志物(乙肝五项)的关系及检测前S1抗原的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前S1抗原和HBV标志物,并将前S1抗原与HBV五项标志物的十种不同模式进行比较.结果 176例HBsAg阳性血清前S1抗原阳性113例,而176例HBsAg阴性血清前S1抗原全部阴性;HBsAg阳性的三种模式,即模式1:HBsAg( )HBeAg( )HBeAb( ),模式2:HBsAg( )HBeAb( )HBcAb( ),模式3:HBsAg( )HBcAb( ),前S1抗原阳性率分别为71.43%(15/21),63.50%(87/137),61.11%(11/18),经χ2检验,P>0.05,三种模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HBsAg阳性血清中,HBeAg阳性率为11.93%(21/176),前S1抗原阳性率为64.20%(113/176),经χ2>检验,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结论 前S1抗原与HBV五项标志物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只存在于HBsAg阳性血清中,其阳性率明显高于HBeAg阳性率,是反映HBV复制的重要指标,因此,检测前S1抗原在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上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乙型肝炎前S1抗原与HBV-DNA和HBeAg检测结果对比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对比分析检测HBV前S1抗原、HBV-DNA和HBeAg在乙型肝炎感染期主要模式组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检测HBV前S1抗原和乙肝血清标志物“五项”,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HBV-DNA,对308例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08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标志物“五项”4种模式组即“HBsAg、HBeAg、HBcAb”阳性模式组、“HBsAg、HBeAb、HBcAb”阳性模式组、“HBsAg、HBeAg”阳性模式组和“HBsAg、HBcAb”阳性模式组。前S1抗原总阳性率为62.34%(192/308),HBV-DNA总阳性率为78.90%(243/308)。在HBe阳性模式组与HBeAg阴性/抗HBeAb阳性模式组对比,前S1抗原总阳性率分别为71.65%(139/194)和46.49%(53/114),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8.30,P<0.01)。HBV-DNA阳性组和HBV-DNA阴性组前S1抗原阳性率分别为74.90%(182/243)和15.38%(10/65),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4.85,P<0.01)。前S1抗原与HBeAg检测符合率为64.94%,与HBV-DNA检测符合率为76.95%。结论检测HBV前S1抗原阳性率在HBe阳性模式组中明显高于HBeAg阴性/抗HBeAb阳性模式组;前S1抗原与HBV-DNA和HBeAg检测有显著相关性和互补性;前S1抗原可作为检测HBV复制新的血清标志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患者病毒学检验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02例乙肝患者作为病例组,另取102例同期体检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对2组实施乙肝病毒五项检查,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病例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表面e抗原(HBeAg)、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HBsAb)、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HBeAb)和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BcAb)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中,乙肝大三阳者56例,占54.90%,乙肝小三阳者33例,占32.25%。结论对于乙肝患者在进行诊断和治疗的过程中,实施病毒学检测,能够提升其疾病诊断准确性,可为乙肝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TRFIA)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血清标志物的准确性及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在该院就诊的乙型肝炎(乙肝)或疑似乙肝患者180例,分别采用TRFIA定量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定性两种方法检测患者的临床血清标本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HBsAb)、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BcAb)、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HBeAb)5个指标,将TRFIA设为治疗组,ELISA设为对照组,通过κ检验对两种方法间的一致程度进行评价。结果采用TRFIA检测HBV血清标志物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的阳性率分别为47.1%、41.1%、44.4%、58.9%、48.9%,采用ELISA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48.3%、42.2%、42.2%、57.8%、52.2%,两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检测5个指标的效率均表现高度的一致,其中HBsAb指标表现为极强的一致性,其他指标表现为高度一致。结论在检测HBV血清标志物方面,传统的ELISA可靠性也较高,与TRFIA一致性较高,都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前S1抗原与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的关系,以及诊断乙型肝炎、判断预后的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290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病例进行前S1抗原测定,并对30例住院患者进行动态观察。结果HBsAg、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BcAb)阳性组与前S1抗原高度符合,符合率为88.6%。结论前S1抗原能够敏感地反映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情况,尤其可以反映HBeAg阴性患者是否有病毒复制。与HBV-DNAPCR法相比,方法直接、操作简单、价格低廉,可作为HBV感染及复制的标志。  相似文献   

19.
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与前S1抗原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对9018例血清标本的血清标志物与前S1抗原检测,观察前S1抗原在乙型肝炎诊断与治疗中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与前S1抗原,并对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不同组合模式的前S1抗原阳性率加以比较与分析。结果在9018例标本中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866例,占总例数9.60%,大三阳模式的前S1抗原检测阳性率达87.55%,小三阳模式的前S1抗原检测阳性率为64.24%,其他模式也有不同前S1抗原检出率。结论前S1抗原检测比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更敏感,可作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复制以及治疗和预后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20.
黄静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8):706-707,709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前S1抗原在感染者不同模式血清标志物(HBV-M)中的阳性表达情况,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386例乙型肝炎(下称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血清标本的乙肝病毒前S1抗原和HBsAg、抗-HBs、乙肝病毒e抗原(HBeAg)、抗-HBe、抗-HBc,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前S1抗原在HBsAg阳性、HBeAg阳性、抗-HBc阳性和HBsAg阳性、HBeAg阳性组的阳性率显著增高,分别为87.1%和84.6%;在HBsAg阳性、抗-HBc阳性、和HBsAg阳性、抗-HBe阳性、抗-HBc阳性以及HBsAg阳性组前S1抗原的阳性率依次为60.0%、49.8%和33.3%;HBeAg阳性组的前S1抗原阳性率86.7%,明显高于HBeAg阴性组51.0%(P0.01);386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中,前S1抗原阳性率为60.1%,HBeAg阳性率为25.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前S1抗原作为HBV感染、复制的指标较HBeAg更敏感,可补充和完善乙肝五项检测的不足,尤其对HBeAg阴性的血清,检测前S1抗原,能更好地反映病毒的复制状态和传染性,同时对病情的预后和疗效的判断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