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蔚  裴飚 《医学综述》1996,2(7):379-380
本文通过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探讨冠心病患者室性早搏的临床特点。1 对象和方法病例选用近年在我院住院的冠心病患者112例,男86例,女26例,年龄36岁~82岁,平均60.5岁±10.8岁。对照组为门诊或住院患者,经全面体格检查、胸部X线、静息心电图等检查除外冠心病者44例,男25例,女19例,年龄32岁~74岁,平均54.3岁±11.6岁。冠心病的诊断采用1979年ISFC/WHO的诊断标准,并除外已接受抗心律失常治疗者,也不包括合并房颤者和急性心肌梗塞者。全部病例记录24小时动态心电图,观察其室性早搏的发生情况,室性早搏的严重程度根据Lown分级标准,并以此…  相似文献   

2.
由于患者心律失常发作的时间不定.故常规心电图的检出率不是100%。而动态心电图(DCG)24小时连续记录统计单个室上性早搏、室性早搏、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的总数,以及发作时间和次数,对于给临床医生提供准确的信息,以及患者的治疗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50例常规心电图检出早搏的患者进行动态心电监测。具体如下。  相似文献   

3.
65例阵发性胸痛患者动态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阵发性胸痛患者的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变化情况。方法:对65例阵发性胸痛患者进行24小时心电图连续监测,并详细记录监测时间内的生活及活动情况。结果:65例患者休息、活动时均有ST段压低,但以活动时发作较多,ST段压低时快频依赖者占64.6%,发生心律失常占70.8%,其中室上性早搏和室性早搏占92.6%。结论:动态心电图是诊断短暂或持续心肌缺血的可靠指征。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检出频发室性早搏伴短阵室性心动过速与心肌缺血性改变的关系及潜在性心肌病的作用.方法 对560例住院患者采用美高仪公司生产的动态心电监护仪进行24小时监测,并对检出的33例频发室性早搏伴短阵室性心动过速患者就其临床和心电图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动态心电图共检出单源室性早搏26例、多源室性早搏7例、成对室性早搏21例,RonT 2例,共检出短阵室性心动过速601阵,其中24小时发生1阵室性心动过速5例、2~10阵23例、10阵以上15例,ST-T改变28例,其中呈缺血性ST-T改变的有26例.结论 短阵室性心动过速或频发室性早搏的同时存在严重的心肌缺血,心肌缺血是短阵室性心动过速或频发室性早搏的诱因,改善心肌供血是预防短阵室性心动过速或频发室性早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我院从1993年9月至1994年7月共监测了181例病人的24小时动态心电图,其中发生短阵性房性心动过速35例,检出率为19.3%。35例中,男性29例,女性6例。年龄为24岁一sl岁,平均年龄为62岁。采用仪器为深圳粤海世亨电子有限公司生产的世亨三导联动态心电图系统,选用模拟三通道VlV3V。做为监护导联,记录24小时心电活动信息,经286电脑主机回放,并打印结果。将35例病人24小时内短阵性房性心动过速发作阵次按4小时为一时程进行统计,其结果表明:短阵性房速夜间发作次数逐渐减少,午夜最少,白天逐渐增加,中午达最高峰,具有明显的集中趋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12导联动态心电图对心源性晕厥病因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58例不明原因晕厥的患者进行12导联动态心电图的检查,在检查期间嘱其诱导晕厥发作,同时记录下心电图,仔细分析其晕厥时的心电图情况.结果在58例患者中,通过12导联动态心电图检出与心律失常发作时间一致的晕厥16例(占27.59%).有5例患者记录到单纯房性早搏或室性早搏,无晕厥发作.结论12导联动态心电图价格低廉、方法简便,对排查心源性晕厥的可能病因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检查阴性者尚不能完全排除心源性晕厥,还需多次排查,以提高阳性检出率.  相似文献   

7.
24小时动态心电图是捕捉短阵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定速)的有效手段之一。作者对室速的特征、分类、频率、指数及发作时间作了分析,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995年12月~1997年11月间本院共检查动态心电图1000例。具备连续3次以上室性早搏22例(2.2%),计63阵。年龄最小20岁,最大76岁。男16例,女6例。临床诊断:冠心病6例,心肌炎3例,心律失常2例,肥厚性心肌病Z例,肺心病1例,昏厥待查2例,胸闷待查6例,仪器使用美国HP公司4342AB携带式双过程24小时记录仪。结果1室速频率与持续时间63阵室速均自行终止。以连续3次室性早搏形式出现44…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 将62例无痛性心肌缺血冠心病患者分成2组,均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对照组予以复方丹参滴丸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补中益气丸,两组均服用8周.结果 62例患者中共出现230次缺血性发作,ST段改变幅度0.1~0.4mV;发作是具有典型心绞痛、胸闷等症状者22例,余40例无明显症状,占64.5%.当ST-T段改变时,心率增快占79.0%,心率失常占95.2%,其中以室性早搏最常见,占88.7%.治疗组相对应治疗组看,心电图的改善情况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4小时动态心电图是诊断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的最有效检查,复方丹参滴丸和补中益气丸共同服用对无痛性心肌缺血疗效理想.  相似文献   

9.
<正> 近年来,我们应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记录,对100例室性快速心律失常患者观察了肌苷的疗效,现将结果服告如下。 1对象和方法 本组100例患者,男性40例,女性60例;年龄15—75岁,平均40±16岁。临床诊断:心肌炎或其后遗症可能50例,冠心病50例,所有患者均有较频繁的室性早搏(室早),部分有成对、成串、多源室早及短阵室速;病程10天至10年不等,平均30.2±4.8个月。在应用肌苷前1周停用其它抗心律失常药物,且均作24小时动态心电图。服药后1周作第2  相似文献   

10.
24小时动态心电图对诊断心源性晕厥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24小时动态心电图在心律失常引起的心源性晕厥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20例不明原因黑朦、晕厥的患者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并嘱其尽量以诱因促使晕厥发作,并记录下患者黑朦、晕厥等症状发作时的心电图情况。结果 120例中发生黑朦、晕厥49例,其中有39例晕厥发作与严重心律失常发作的时间一致,主要为心室停搏,且与长R-R间期〉3.0秒及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有关,另有10例未记录到晕厥时有心律失常。结论动态心电图检查对心源性晕厥可作出可靠的病因诊断;检查阴性者尚不能排除心源性晕厥,应给予多次检查,以提高诊断阳性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24小时动态心电图在心律失常引起的心源性晕厥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20例不明原因黑朦、晕厥的患者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并嘱其尽量以诱因促使晕厥发作,并记录下患者晕厥等症状发作时的心电图情况。结果 102例中发生晕厥30例,其中有28例晕厥发作与严重心律失常发作的时间一致,主要为严重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窦房阻滞、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房颤、阵发室上性/室性心动过速和室颤,且与长R-R间期〉3.0秒及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有关,另有2例未记录到晕厥时有心律失常。结论动态心电图检查对心源性晕厥可作出可靠的病因诊断,检查阴性者尚不能排除心源性晕厥,应给予多次检查,以提高诊断阳性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心律失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09年4月~2011年12月来我院检查的患者384例,分别使用常规心电图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并对心律失常进行归纳和统计.结果 384例患者24小时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检出率(100%)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的心律失常检出率(56%).动态心电图检出室性早搏276例,占71.9%,其中含室早二、三联律147例,占38.3%;房性早搏311例,占81.0%,其中房早二、三联律112例,占29.2%;短阵室速14例,占3.6%;短阵房速71例,占18.5%;心房纤颤57例,占14.8%;窦性停搏7例,占1.8%;窦房传导阻滞4例,占1.0%;房室传导阻滞51例,占13.3%;束支传导阻滞31例,占8.1%.普通心电图检出室性早搏173例,占45.1%,其中室早二、三联律29例,占7.6%;房性早搏187例,占48.7%,其中房早二、三联律59例,占15.4%;短阵房速17例,占4.4%;心房纤颤31例,占8.1%;房室传导阻滞14例,占3.6%;束支传导阻滞检出13例,占3.4%;短阵室速、窦性停搏、窦房传导阻滞未检出.24小时动态心电图对室性早搏、房性早搏、短阵室速、短阵房速、心房纤颤、窦性停搏、窦房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束支传导阻滞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检出率,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4小时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检出与评估有重要意义,并可用于评价心律失常药物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体表心电图的QTd与接受 2 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检出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 :采用 12导同步心电图分析计算出QTmax、QTd、QTCmax、QTcd ,同时应用心电图仪记录室性心律失常发作情况。结果 :无室性早搏组、室早 <2 0 0次组 ,室早≥ 2 0 0次组病人的QTd、QTcd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QTd、QTcd与 2 4小时动态心电图中的良性心律失常发生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正>室性早搏(Ventricular Prematlure beat,VPC)在临床上极为常见,但24小时VPC在1万次以上者并不多见。本文总结24小时动态心电图(DynamicEleltrocareliogram,DCG)室性早搏1万次以上53例患者,根据不同病因,探讨其临床意义,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动态心电图主要是应用于心律失常的检出,诊断和药物的疗效观察,我院应用乙胺碘呋酮治疗40例室性早搏患者,经动态心电图观察收到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情况:我院于1983年9月至1985年5月应用动态心电图共检查住院患者753例(1,043人次),其中室性早搏>1,000次/24小时且有完整治疗资料者40例,在40例中,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12导同步动态心电图监测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及特点.方法:分析1200例患者24小时12导同步动态心电图资料.结果:房性早搏发生率名列第1位(81%),室性早搏发生率60 41%,短阵房性心动过速42 25%,心房颤动发生率8 08%,交接性心律和交接性逸搏心律发生率分别为6 4%、19 67%,室性心动过速和室性逸搏心律发生率分别为2 6%、2 9%,房室传导阻滞和束支传导阻滞发生率分别为3 92%、5 83%,心脏停搏1 41%,老年人在各类心律失常中发生率居首位.结论:通过对1200例心律失常患者其12导同步动态心电图记录诊断显示,房性早搏发生率高于室性早搏,房性心动过速发生率又高于心房颤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监测窦性心动过缓老年人的24小时动态心电图,对窦房结功能进行评价.方法 选取137例窦性心动过缓的老年病人,男性65例,女性72例,年龄60~89岁,监测他们的24小时心电图,并对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以动态心电图诊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诊断标准为依据,符合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病例41例,占29.92%.结论 24小时心电图可以对老年人窦性心动过缓进行监测和评价.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监测窦性心动过缓老年人的24小时动态心电图,对窦房结功能进行评价.方法 选取137例窦性心动过缓的老年病人,男性65例,女性72例,年龄60~89岁,监测他们的24小时心电图,并对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以动态心电图诊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诊断标准为依据,符合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病例41例,占29.92%.结论 24小时心电图可以对老年人窦性心动过缓进行监测和评价.  相似文献   

19.
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临床常作为对心律失常的定性及定量诊断、晕厥病因鉴别、心肌缺血的辅助诊断、评价抗心律失常治疗效果等。临床上大多数心律失常为间歇或者偶然出现,心律失常病人以心悸为主诉就诊时,常常并不在正当发作时,因此常规心电图很难发现。动态心电图连续记录24小时心电活动,对检出偶发或阵发心律失常具有优越性,对于有心悸症状者,对照病人日记中所记录的出现心悸的时间与相应时间的心电图改变,可以判断病人的心悸症状是否由病理性心律失常所致。而以心悸就诊的患者以老年人较常见。本文对200例常规体表心电图正常的老年人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来明确症状与心律失常的关系,以便明确诊断,协助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20.
<正> 在常规心电图中难以测得短阵房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因此,我们对400例24小时动态心电图资料中20例房速、15例室速患者进行系统分析,探索房带、室速发生及临床症状的规律。 资料和方法 从1990年2月至1994年6月收集24小时动态心电图记录400例,其中,房速20例(占1.6%)计男性13例,女性7例,年龄21—80岁,室速15例(占1.3%)计男性10例,女性5例,年龄30—70岁,平均每例均在动态心电图监测记录中发现连续3次以上房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