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与血清胆红素浓度的关系。方法观察21例CHD患者血清胆红素浓度,同时观察22例健康体检组血清胆红素浓度。结果冠心病组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浓度均降低,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血清胆红素浓度降低可能是冠心病发生的危险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血清胆红素浓度与冠心病(CHD)发生的危险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观察79例CHD患者血清胆红素浓度,再据冠心病分型将其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1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37例,不稳定型心绞痛并心律失常组30例。同时观察30例健康体检组血清胆红素浓度。结果 冠心病组及不同类型冠心病组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浓度均隆低,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而不同类型冠心病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血清胆红素浓度与冠心病发生的危险性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血清总胆红素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 60例冠心病患者及健康对照60例,用钒酸盐氧化法测定总胆红素,用透射比浊法测定hs-CRP浓度并做结果分析。结果冠心病患者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与健康对照组相比降低(P〈0.05),hs-CRP水平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增高(P〈0.01)。结论血清总胆红素与冠心病的发生率呈负相关;血清C-反应蛋白与冠心病的发生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王小娟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23(11):1916-1917
随机抽取2011年3月~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76例以及同期健康体检者80例,分别对其进行血清C反应蛋白、尿酸和总胆红素水平检测,并比较分析。结果冠心病组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尿酸水平高于健康组,总胆红素水平低于健康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血清C反应蛋白、尿酸和总胆红素水平进行检测对于冠心病的诊断、病情评估、病情监测、疗效观察以及预后判断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血清尿酸、胆红素和血浆纤维蛋白原与冠心病关系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冠心病(CHD)患者血清尿酸(UA)与胆红素(BIL)和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与冠心病(CHD)发生的关系。方法符合条件并经冠脉造影确诊的112例冠心病(CHD)患者为冠心病组,正常健康体检者150例为对照组,空腹抽血检测两组的血清UA与TBIL、DBIL及血浆Fib浓度,应用公式计算出IBIL浓度,并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CHD组UA较对照组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Fib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TBIL、IBIL浓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DBIL变化不明显。结论血清尿酸(UA)与胆红素(BIL)和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同冠心病(CHD)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是导致CHD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血清尿酸 胆红素及血浆纤维蛋白原与冠心病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冠心病(CHD)患者血清尿酸(UA)、胆红素(BIL)和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与CHD发生的关系。方法符合条件并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112例CHD患者为冠心病组,健康体检者150例为对照组,空腹抽血检测两组受试者的血清UA与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及血浆Fib浓度,应用公式计算出间接胆红素(IBIL)浓度,并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CHD组UA较对照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Fib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BIL、IBIL浓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BIL变化不明显。结论血清UA、BIL及Fib与CHD的发生和发展关系密切,是导致CHD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水平和血脂变化与冠心病(CHD)的关系,为CHD的预防、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以87例CHD患者作为观察组,87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分别检测其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CHD观察组对比健康对照组血清TBIL、DBIL、HDL-C浓度明显降低,TC、TG、LDL-C浓度CHD观察组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BIL、DBIL、HDL-C浓度降低和TC、TG、LDL-C浓度增高是影响CHD发生和发展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冠心病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检测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并探讨其在冠心病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对91例冠心病患者和45例健康志愿者进行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的检测,并按照常规方法测定血脂水平.结果 冠心病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20.9±6.7mg/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2.6±1.8mg/L,P<0.01),而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敏C-反应蛋白在冠心病患者中明显增高,它是冠心病的一个很好的预测因子,并且hs-CRP和血脂的联合检测较单独进行血脂检测对于冠心病的危险性具有更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与血脂浓度变化的关系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采用OLYMPUS AU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65例CHD患者及50例健康者(对照组)血清胆红素与血脂水平.结果CHD组发作期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血清TBIL、IBIL均显著减少(P<0.01),LDL-C显著升高(P<0.01),TG有明显升高(P<0.05),DBIL、T℃均无明显性差异(P>0.05);CHD组恢复期血清TBIL、IBIL较发作期明显升高(P<0.05);CHD组恢复期血清TBIL、IBIL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明显性差异(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胆红素及血脂水平联合检测对冠心病的临床诊断、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冠心病 (CHD)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与血脂浓度变化的关系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OLYMPUSAU60 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 65例CHD患者及 50例健康者 (对照组 )血清胆红素与血脂水平。结果 CHD组发作期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血清TBIL、IBIL均显著减少 (P <0 .0 1 ) ,LDL -C显著升高 (P <0 .0 1 ) ,TG有明显升高 (P <0 .0 5) ,DBIL、TC均无明显性差异 (P >0 .0 5) ;CHD组恢复期血清TBIL、IBIL较发作期明显升高 (P <0 .0 5) ;CHD组恢复期血清TBIL、IBIL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明显性差异 (P >0 .0 5)。结论 冠心病患者血清胆红素及血脂水平联合检测对冠心病的临床诊断、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与不稳定型性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两类冠心病发生的危险性关系。方法: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定量检测健康对照组12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6例,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结果: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及急性心肌梗死组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均升高,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1),并且两种不同类型冠心病组间比较也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1)。结论: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与冠心病发生的危险性之间存在显著性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低浓度胆红素(Bil)与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检测60例CHD患者和60名正常人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并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CHD组血清TBil和DBil浓度均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Bil降低是CHD的又一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胆红素和尿酸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CHD)患者55例(冠心病组),冠心病患者再根据病变血管支数分为单支病变组和多支病变组,另选择健康者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总胆红素(TB)、直接胆红素(DB)、血清尿酸(UA)及间接胆红素(IB)水平。结果冠心病组患者血清TB、DB和IB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但血清U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多支病变组患者血清TB、DB和IB水平显著低于单支病变组,但血清UA水平显著高于单支病变组(P<0.05)。结论血清胆红素水平减低和UA水平升高可能与冠心病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14.
心血管病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在心血管病变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对30例确诊的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组),31例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和35名体检健康者(对照组)进行血清hs-CRP检测。结果高血压组、冠心病组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高敏C-反应蛋白可作为未来发生心血管疾病的一项强有力的独立预测因子,对健康人心血管病变的存在和发生心血管意外预测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冠心病(coronaryheartdisease,CHD)患者血清胆红素和尿酸水平的变化及在疾病康复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方法研究对象均为2002年至2004年在邯郸市中心医院心内科行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的患者,对照组为同期冠状动脉造影阴性者。所有研究对象禁食12~16h于次晨空腹抽取静脉血,AU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胆红素测定采用钒酸盐法,尿酸测定采用酶比色法。观察CHD组和对照组血清中胆红素和尿酸的变化规律。结果CHD患者血清中的胆红素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CHD组的尿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男性尿酸水平明显高于女性(P<0.05)。结论血清胆红素偏低和尿酸水平升高都是CHD的危险因素,动态检测血清胆红素和尿酸的水平对CHD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血清胆红素与尿酸检验对诊断冠心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冠心病患者54例(2017年6月-2018年12月)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4例作为对照组,均进行血清胆红素与尿酸检验,观察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血清总胆红素(11.44±3.15)μmol/L,血清直接胆红素(4.67±0.75)μmol/L,血清间接胆红素(6.72±1.16)μmol/L,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尿酸(372.81±31.83)μmol/L,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冠心病诊断中,可将血清胆红素与尿酸检验结果作为观察指标,为疾病鉴别提供依据,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清脂联素水平与不同类型冠心病(CHD)的关系,并分析其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测定90例CHD确诊患者[稳定型心绞痛(SAP)2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32例、急性心肌梗死(AMI)36例]及30例体检健康者(对照组)血清脂联素、hs-CRP、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胰岛素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RI)并测算体质量指数。结果 CHD组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降低(SAP、UAP、AMI依次降低),但SAP组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HD组hs-CRP浓度高于对照组,AMI组高于UAP组和SAP组,UAP组高于SAP组(P<0.05)。血清脂联素水平与hs-CRP、IRI呈负相关。结论血清脂联素和hs-CRP水平检测对CHD的预防、疗效判断和预后判断均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非特异性炎性因子高敏C-反应蛋白、动脉粥样硬化稳定斑块中的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及参与斑块破裂活动的基质金属蛋白酶3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选择2003-10/2004-03在解放军总医院住院治疗的70例冠心病患者为冠心病组,其中稳定心绞痛12例,不稳定心绞痛20例,发病6h内急性心肌梗死38例。对照组20人为健康体检者。均清晨空腹采肘静脉血5mL,离心分离血清后分为2份置-80℃,检测冠心病组和对照组的外周血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基质金属蛋白酶3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冠心病组70例及对照组20名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浓度比较:对照组低于稳定心绞痛组犤(0.7,1.1)mIU/L,(P<0.05)犦。②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浓度比较:对照组明显低于不稳定心绞痛组犤(2.0,6.0)mg/L,(P<0.01)犦。③基质金属蛋白酶-3浓度比较:对照组明显低于急性心肌梗死组犤(48.5,63.6)ng/L,(P<0.01)犦。④冠心病患者3种不同类型的3项指标相关分析显示: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基质金属蛋白酶-3水平无相关性(r=0.099,P=0.539),与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水平无相关性(r=0.017,P=0.210),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3水平与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水平有显著相关性(r=0.250,P=0.046)。结论:冠心病的发生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基质金属蛋白酶-3水平的变化相关联,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不稳定只与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及基质金属蛋白酶-3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CHD)与合并原发性高血压(EH)和/或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炎症及血栓前状态的变化.方法CHD合并EH患者86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84例、合并EH及2型糖尿病患者80例、单纯CHD患者91例,健康体检者79例,分别检测其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D-二聚体、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浓度,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各组患者血清hs-CRP、D-二聚体、VWF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均降低(均P<0.05),且CHD合并EH及2型糖尿病组患者hs-CRP、D-二聚体、VWF水平高于单纯CHD组、CHD合并EH组、CHD合并2型糖尿病组(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示单纯CHD组患者血清hs-CRP与D-二聚体、VWF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CHD同时合并EH及2型糖尿病的患者体内炎症及高凝状态更显著,检测其血清h8-CRP、D-二聚体、VWF对临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与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与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356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和356例健康者的血清hs-CRP浓度和血脂、尿酸浓度.结果 AMI患者血清hs-CRP浓度[(18.6±6.9)mg/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2.5±1.7)mg/L](P<0.01),而TG和LDL-C浓度在两组间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不如前者差异显著.结论 血清hs-CRP浓度可预测AMI的发生,其预测价值甚至大于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