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WBC、血液流变性变化的意义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 探讨外周血白细胞 (WBC)、血液流变性在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因、病理中的作用及其关系。方法 对 46例脑出血患者、5 0例脑梗塞患者和 40例正常人 ,测定外周血WBC计数、血液流变学指标并作相关分析。结果 脑出血组WBC、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高于脑梗塞组 ,同时亦显著高于正常组 (P <0 .0 5或P <0 .0 1)。结论 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存在WBC增多及血液流变性异常 ,后者是出血性和缺血性脑血管病二者发病的共同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30例男性吸烟脑梗塞患者血流变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吸烟脑血栓形成患者血液流变学特点。方法:常规检测脑血栓患者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并设正常对照组。结果:吸烟脑血栓患者全血粘度(高、中、低切),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均高于正常对照组,脑血流量低于正常对照组。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和脑血流量呈负相关。结论:吸烟是导致脑血栓的重要原因之一,戒烟能降低脑血栓的发病率,也是脑血管病一级预防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脑血管病急性期血液流变性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出血和脑梗死急性期血液流变性变化与发病机理的关系,以及两者之间的差异。方法:测定58例脑出血患者、62例脑梗死患者和40例健康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病例组各项指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0.01),脑出血级各项指标比及脑梗死组更高(P<0.05-0.01)。结论:血液流变性异常是脑出血和脑梗死发病的共同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115例脑梗死、脑出血和短暂性脑供血不足(TIA)患者血液流变学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脑梗死和TIA患者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和红细胞压积均较正常对照组升高,并和疾病严重程度相关.脑出血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无明显变化.结论:血液的浓缩和高黏状态是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脑血栓形成患者血液流变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目的 探讨湛江市男女脑血栓形成患者血液流变学的特点。方法 常规检测脑血栓形成患者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 ,并设正常对照组。结果 男性脑血栓形成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 :EPT、K值、ESR、ηb、ηp、FAD、L、MW、DW与对照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 ;女性脑血栓形成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 :FIB、FAD、L、MW、DW与对照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结论 湛江市男女脑血栓形成患者血液流变学异常特征基本一致 ,但引起的原因不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和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观察86例急性脑出血患者(急性脑出血组),83例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和120例健康人群(对照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急性脑出血组和脑梗死组的血浆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急性脑出血组全血黏度(低、中、高切)和红细胞沉降率均明显高于脑梗死组和对照组(P<0.05),脑梗死组红细胞沉降率高于对照组(P<0.05)。急性脑出血组血小板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和大血小板百分率4项指标均低于脑梗死组(P<0.05);急性脑出血组和脑梗死组血小板计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急性脑出血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为(785±332)μg/L ,明显高于脑梗死组[(365±234)μg/L ]和对照组[(163±79)μg/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高切全血黏度( r=0.812,P<0.01),中切全血黏度( r=0.917, P<0.01),血浆黏度( r=0.893,P<0.01)呈正相关。结论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可作为急性脑出血和脑梗死的诊断依据之一,脑出血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情况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血栓形成患者血液流变性的改变及溶栓疗法对血液流 变性的影响。方法:选择确诊为脑血栓形成的患者,于治疗前和溶栓治疗后分别测 定全血与血浆粘度等指标。结果:治疗前后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差异显著,治疗前 显著异常。结果:血流变性异常在脑血栓形成的发病中有重要作用,改善血流变性 和脑组织供血,减轻脑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血液流变学检查客观评价脑血栓患者与正常对照组的差异。方法通过100例脑血栓患者和100例正常对照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测定,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脑血栓患者与正常对照组血液流变学有显著差异。结论血液流变学检查对于脑血栓的防治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9.
老年脑卒中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探讨老年脑卒中不同类型及其不同阶段的血液流变学特点。检测104例老年脑卒中患者急性期及恢复期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急性期及恢复期脑出血组与脑梗塞组的血液流变学多项指标有明显差异。主要表现为急性期脑出血患者血液粘度明显降低,而脑梗塞患者因液粘度明显增高;恢复期脑出血患者血液粘度较急性明显增高,而脑梗塞患者的血液粘度明显降低。经统计学处理,二者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0.05)。结论:血液流变学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与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细胞参数之间的关系,为临床康复干预措施的实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急性心肌梗死29例,不稳定心绞痛37例共66例冠心病患者进行血液流变学和血细胞参数及血清Epo含量检测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患者组血液流变学指标、血红蛋白浓度、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及血清Epo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01),平均红细胞体积和平均血红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0.01),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结论:血液流变学及血细胞参数异常与冠心病的发生有关,而Epo的增高极有可能是导致细胞参数异常进而促使血液流变学异常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脑出血患者血液流变性进行分析,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97例脑出血患者进行血液流变学测定,另选健康体检者100例作对照。结果脑出血患者全血黏度、全血低切还原黏度、全血低切相对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脑出血患者广泛存在着血液流变学异常,改善血液流变性的异常对预防动脉硬化及脑血管疾病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测定及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方法 0选择经头颅CT和/或MRI证实的80例脑梗死患者和8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与对比分析。结果脑梗死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脑梗死患者大多存在血液流变学的异常,提示血液流变学的异常是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主要是探讨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病变性质、严重程度与血浆内皮素-1(ET-1)浓度的关系。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87例急性脑血管病人血浆ET-1浓度并与42例正常人进行比较。结果:脑出血与脑梗塞组血浆ET-1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而脑梗塞组血浆ET-1浓度比脑出血组升高,但未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脑血管病重型者比轻型者血浆ET-1浓度明显升高(P<0.01),合并高血压者血浆ET-1浓度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01),而与血压正常组相比较二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提示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浆ET-1浓度升高与病变严重程度、血压升高有一定关系,与病变性质虽无统计学意义,但脑梗死者也较脑出血组升高,表明ET-1作为一种内源性血管活性肽在急性脑血管病的预后和发病机制方面是一种有害的介质。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研究脑血管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的表达水平,探讨Hcy与脑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9月至2014年1月来我院治疗的脑血管病患者91例,设为脑血管病组,其中60例脑梗死患者设为脑梗死组,31例脑出血患者设为脑出血组,另选择30例健康查体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免疫分析仪测定受试者空腹血浆Hcy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脑梗死组患者及脑出血组患者血浆Hcy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梗死组患者与脑出血组患者血浆Hcy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脑梗死组与脑出血组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脑血管疾病密切相关,脑血管病患者需要及时检测Hcy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考查脑出血与脑栓塞后患者的血糖与胰岛素水平,从而指导临床对卒中的治疗及预防.方法 从临床入选32例脑出血患者,纳为脑出血组,27例脑栓塞患者,纳为脑栓塞组,33 例排除了脑血管病的其他患者作为对照组.入院时测其空腹血糖及胰岛素水平,根据测得的血糖及胰岛素水平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比较这3组间的差异.结果 脑出血组和脑栓塞组患者血糖、胰岛素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胰岛素敏感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脑血管性卒中后血糖水平、胰岛素水平升高及胰岛素敏感性下降.  相似文献   

16.
脑血管病患者血清瘦素水平研究及其对健康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血清瘦素水平与脑血管病的关系及其对护理健康宣教的启示。方法选取脑血管病患者92例,其中急性脑梗死30例,急性脑出血31例,脑梗死后遗症31例,另外选取健康对照组30例,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分别测定各组的血清瘦素和血脂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急性脑梗死、急性脑出血、脑梗死后遗症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3组脑血管病患者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均高于对照组,P<0.01,3组高密度脂蛋白则低于对照组,P<0.01。急性脑梗死、急性脑出血的血清瘦素水平与高密度脂蛋白呈负相关(r=-0.31,r=-0.39,P<0.01)。结论血清瘦素水平在急性脑血管病中起重要作用,是急性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并与高脂血症密切相关,应通过健康宣教进行积极干预,有效防治急性脑血管病。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TNF-α在急性脑梗死发病过程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动态检测20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血清CRP、TNF-α浓度,分析其与梗死灶大小、病程、病情的相关性,并分别与96例脑出血患者(脑出血组)、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相应值作比较。结果:脑梗死组血清CRP、TNF-α浓度急性期升高,明显高于另外2组(P<0.01);发病3d达高峰,7d开始下降,21d明显下降,但仍未接近正常水平。梗死灶体积大、病情重则血清CRP、TNF-α浓度高(P<0.01)。结论: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存在神经-炎症/免疫-内分泌功能紊乱,CRP、TNF-α参与炎症/免疫发生发展过程,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葛根素对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葛根素对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对56例脑梗死患者进行葛根素治疗,药物用量为0.5加入250mL液体中静脉点滴,每日1次,共治疗14d。采用北京普利生LBY-N5A锥板式血液流变学测定仪对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各指标进行观察、比色法测定血纤维蛋白原含量。同时选取查体健康者38名进行对照研究。结果脑梗死患者存在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和血纤维蛋白原增高,葛根素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各指标有显著性改善和纤维蛋白原降低。结论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和血液纤维蛋白原增高是急性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葛根素对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和纤维蛋白原有改善作用,其疗效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HICH)患者急性期血浆D-二聚体(D-dimer)、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磁珠法对6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血浆D-二聚体、FIB水平进行检测,并与40例健康人进行比较。结果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发病后24小时及第3天,血浆D-二聚体水平显著升高,第3、7天纤维蛋白原水平显著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预后不佳组血浆D-D水平明显升高,与预后佳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且预后不佳组均为血肿破入脑室或蛛网膜下腔者。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急性期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升高,提示在发病早期可能存在暂时性的、纤溶活性增高的倾向。血浆D-D水平的高低与出血部位、病人的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