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目的 探讨采取椎管内麻醉联合静脉推注盐酸利托君注射液应用于臀位外倒转术的效果及对母儿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行臀位外倒转术的孕37 ~40周单胎孕妇的临床资料,分为药物组(101例)和对照组(261例).两组均在椎管内麻醉后超声监测下行外倒转术,药物...  相似文献   

2.
输卵管结扎术是计划生育工作中的重要一环,传统的做法是在局部浸润麻醉下经腹手术,往往存在术中麻醉不全的情况,特别是在提夹输卵管时的牵拉反应,受术者很难忍受,有时不得不中断手术;而椎管内麻醉又易引起术后尿潴留,插尿管又会造成尿路感染的机会。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妊娠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PAH)患者剖宫产妊娠结局及术后情况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妊娠合并PAH患者的临床资料,按麻醉方式分为椎管内麻醉12例(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7例,连续硬膜外麻醉5例),全身麻醉9例。结果:两组患者年龄、孕周、孕产史、是否定期产检、心脏手术史、心脏病类型、心功能、孕期合并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窒息率、新生儿死亡率、产妇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椎管内麻醉组患者的术后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时间、术后总住院时间短于全身麻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改善妊娠结局方面,椎管内麻醉并不一定优于全身麻醉,但可以显著减少患者术后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时间以及术后总住院时间,有选择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进行高龄老年下肢手术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入室后开放外用静脉通道,建立常规监测,首先将手术床调整至头高脚低位约15°,患者患侧卧位,然后施行椎管内穿刺操作。CESA采用DurasafeTray联合穿刺包,用17G穿刺针经L2、3或L3、4正中穿刺硬膜外腔,然后用Whitacre 25G腰穿针经17G硬膜外针刺入蛛网膜下腔,针口斜面向头,确认有脑脊液回流后注入0.75%布比卡因重比重液,抽取0.75%布比卡因2.0m1与20%葡萄糖液1 ml配制成重比重液3ml留1.5ml~1.8m,针口斜面向头,脑脊液流出后将药液在12 s注入,拔出腰穿针后将导管经硬膜外针置入硬膜外腔3lm。10分钟后平卧位后如果BP〈100mmHg将给予面罩吸氧并给予麻黄碱10mg。结果、腰硬联合麻醉(CSEA)适用于高龄老年下肢手术CSEA综合了腰麻(SA)与硬膜外麻醉(EA)的优点,具有SA起效快、可靠性强、阻滞完善的少量局麻药就获得满意阻滞范围优点,也具有EA可控性强、可用于术后镇痛的优点,又弥补了两者的若干缺点,减少了术后头痛、低血压等副作用,由于药物用量少,减少了对心血管及神经系统毒性的潜在危险。结论、腰硬联合麻醉(CSEA)具有麻醉起效快、镇痛和肌松效良好、可靠性强,单侧阻滞,作用持续时间长麻醉有延时性,用药量少、毒性低、阻滞效果完善确切、并发症少,心血管反应小。意识清醒呕吐物误吸的危险性低,运动阻滞完善。对心血管影响小,安全性和成功率高,可用于术后镇痛,CSEA麻醉适用于高龄老年下肢手术一种较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侧俯卧位对于纠正持续性枕横位和持续性枕后位的效果,降低临床产妇的剖宫产率。方法:以我院2012年1—2013年5月于我院分娩的98例持续性枕横位和持续性枕后位产妇为对象,采取缩宫素调整宫缩后指导其以侧俯卧位来纠正,并记录相关临床资料。结果:对98例持续性枕横位和持续性枕后位产妇纠正后经阴道自然分娩者73例,占74.49%;产钳助产11例,占11.22%;纠正不成功而进行剖宫产者14例,占14.29%;新生儿均健康,产妇也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结论:侧俯卧位对于调整宫缩后持续性枕横位和持续性枕后位纠正效果显著,能有效的降低剖宫产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有研究发现,椎管内潜伏期镇痛不增加剖宫产率,不延长产程,对新生儿无不良影响[1-2];亦有研究发现,硬膜外镇痛本身可能引起分娩过程中胎位的不正常旋转而最终采取剖宫产分娩[3].对于已存在枕横位或枕后位的产妇往往在潜伏期迫切要求镇痛,临床上常进行体位管理以纠正胎方位异常.但剧烈的产痛使产妇难以配合,对此类产妇如何行潜伏期分娩镇痛应慎重考虑[4].有研究表明,双管硬膜外潜伏期分娩镇痛可加快产程进展,降低剖宫产率,提高分娩质量[5].本文回顾性分析枕横位或枕后位初产妇的分娩资料,评价双管硬膜外潜伏期分娩镇痛联合体位管理对此类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旨在为双管硬膜外潜伏期分娩镇痛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持续性枕后位(persistent occipito posterior position,POPP)是分娩过程中胎头枕部内回转受阻,持续于母体骨盆后方或侧后方,以枕额径通过产道,与骨盆诸径线不相适应而致梗阻性难产。我们在排除骨盆狭窄因素后,研究临产早期枕后位伴不同脊方位与持续性枕后位的相关意义,探讨POPP发生的高危因素,以便为及时诊断、采取干预措施防治难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持续性枕横位及枕后位的产程特点及围产儿预后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探讨持续性枕横位及枕后位的产程特点及围产儿预后。方法:采用回顾性资料分析方法,对1995年11月至1996年7月在我院分娩的持续性枕横位及枕后位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与同期枕位正常的90例(对照组)孕妇进行比较。结果:枕位异常者,胎儿体重过大、宫缩乏力的比例明显增加,产程各期时间均明显延长,胎先露下降速度明显减慢,各产程异常发生率明显增加,手术产率明显增加。枕横位总手术产率为82.81%,枕后位为92.31%,胎儿宫内缺氧、新生儿窒息率明显增加。结论:持续性枕横位及枕后位是难产的主要原因之一,若处理不当,围产儿预后欠佳。  相似文献   

9.
Shi HH  Yang XY  Xiang Y  Wan XR  Luo LB  Li L  Liu MR 《中华妇产科杂志》2003,38(12):756-758
目的 探讨血液与脑脊液中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比值变化在恶性滋养细胞肿瘤脑转移诊治中的意义 ,及预防性鞘内注射甲氨蝶呤 (MTX)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 1986~ 2 0 0 1年 ,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 4 4例恶性滋养细胞肿瘤脑转移 (Ⅳ期 )和 2 9例广泛肺转移 (Ⅲ期 )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比较血液与脑脊液中hCG比值变化的规律及预防性鞘内注射MTX与脑转移的关系。结果 脑转移患者血液与脑脊液hCG的比值为 2 3~ 799 8,随治疗的进行而逐渐减小至 1,脑疝期和部分脑瘤期患者该比值 <6 0 ,在瘤栓期 >6 0。预防性鞘内注射MTX的Ⅲ期患者未向Ⅳ期发展。结论 化疗前血液与脑脊液hCG比值反映了颅内肿瘤负荷 ,对脑转移临床期别和预后的判断有参考价值。预防性鞘内用MTX对防止脑转移的发生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预防性干预矫正枕后位对产程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持续性枕后位是造成头位难产的首要原因,手术率高,处理不当对母婴危害大。近年,其发生率有上升趋势。为提高分娩质量和阴道分娩率,将难产转化为顺产,我们对150例产妇在产程中给予预防性干预,使枕后位转至枕前位娩出,减少了持续性枕后位的发生。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择1996年8月至1999年5月在我院经B超诊断为枕后位先兆临产至潜伏期的初产妇3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各150例,两组产妇年龄均在20~30岁,孕37~41 3周,单胎头位,无严重并发症及合并症,按头位分娩评分表[1]评估骨盆胎儿体重均7分,无明显头盆不称及其它…  相似文献   

11.
持续性枕横位和杭后位301例临床分析江门市妇幼保健院(529000)李玉萍,朱坤仪胎头位置异常占头位难产的绝大多数,而其中以持续性枕横位(简称持横位)和持续性枕后位(简称持后位)的发生率最高。本文通过301例临床分析,以探讨持横位和持后位的诊断和处理...  相似文献   

12.
持续性枕后位的临床特点及分娩方式选择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7  
目的探讨持续性枕后位的临床特点及分娩方式。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1998年1月至2004年12月在重庆医科大学两所附属医院住院分娩的112例持续性枕后位(枕后位组)和112例枕前位(枕前位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两组产程情况、分娩方式及母儿结局。结果两组头位分娩评分、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总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枕后位组产钳助产、剖宫产、会阴裂伤、产后出血、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率等均明显高于枕前位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枕后位组宫口扩张及胎头下降延缓和第二产程延长的发生率均高于枕前位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剖宫产组富口扩张延缓、胎头下降停滞和第二产程延长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阴道分娩组(P〈0.05)。而剖宫产组和阴道分娩组骨盆临界狭窄、潜伏期及活跃期延长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持续性枕后位导致母儿并发症增加,及时处理并选择最佳分娩方式可减少母儿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椎管内分娩镇痛在中国越来越普及。医护人员和产妇及家属对分娩安全和麻醉并发症颇为关注,尤其是对第二产程的影响、新生儿临床结局及严重麻醉并发症。权衡利弊在是否实施各项医疗干预或采取“自然疗法”的决定中至关重要。以患者为中心,以循证医学为基础,以“不伤害产妇”为前提,预见性的临床模式,对分娩安全意义非凡。提供安全有效椎管内分娩镇痛的产科麻醉已经成为现代产房的临床标准。  相似文献   

14.
利用孕妇体位矫正胎方位15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枕后位是头先露中一种较常见的胎方位,胎儿枕方位与胎儿脊背方位基本一致,为降低分娩中枕后(横)位的发生,我们对154例孕妇通过改变其体位,利用胎儿重力的作用调整胎儿脊背方位来改变胎儿枕方位,达到减少胎儿枕后位发生,从而减少了因枕后位造成的头位难产。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现在我院从1995年7月至1997年12月观察154例,年龄在22~30岁,孕周为36~42周,单胎头位,骨盆外测量及内测量为正常女性骨盆[1],有产兆入院的初产妇。1-2 方法及诊断标准[2]1-2-1 采集病史 了解产…  相似文献   

15.
枕后位是头位难产中较常见的胎头位置异常,如何能更好地将枕后位转至枕前位而获阴道分娩,减少因枕后位而行剖宫产的几率,直接影响到一个医院的产科质量。为此我院对140例枕后位产妇进行研究,随机选择52例在分娩过程中指导产妇跪式待产,利用胎背重力使胎方位从枕后位逐渐旋转至枕前位而娩出。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腹腔镜手术因为其诸多优点在妇外科界广泛开展,从医学基础理论上讲,椎管内麻醉可以满足下腹部腹腔镜小手术(手术时间≤40 min)的麻醉要求,但对于妇科腹腔镜小手术围手术期的安全性、有效性尚元定论.我们对长春市妇产医院60例行妇科腹腔镜小手术患者的麻醉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临床答疑     
本刊读者河南平顶山矿务局总医院张辉问:一宫颈扩张活跃期阻滞的产妇,行阴道检查发现是枕后位、巨大胎儿,经处理但产程无进展而行剖宫产术,此时的手术指征应是枕后位还是巨大胎儿,或者是头盆不称?是不是以头盆不称为手术指征时,必须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持续性枕后位分娩方式及对母婴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03年1月-2006年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100例持续性枕后位(枕后位组)和100例枕前位(枕前位组)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枕后位组宫口扩张延缓、胎头下降延缓、胎头下降停滞、第二产程延长发生率明显高于枕前位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枕后位组阴道助产、剖宫产、软产道裂伤、产后出血、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枕前位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骨盆临界狭窄、潜伏期延长、活跃期延长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持续性枕后位母婴并发症增加,严密观察分析产程,及时诊断和处理并选择最佳分娩方式可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设计一种在临床上能更及时、准确地做出顺产与难产判断的头位分娩评分法,并探讨其对判断初产妇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分娩方式的临床价值。方法:拟定新式头位分娩评分法,对236例诊断为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的初产妇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新式头位分娩评分法总分小于70分者,90.63%行剖宫产术,大于80分者91.49%经阴道分娩(P<0.01),无一例严重母婴并发症发生。结论:新式头位分娩评分法全面地对整个产程及胎儿情况进行量化评分,对顺产与难产做出综合判断,在确保母婴安全的情况下,尽可能地降低了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椎管内分娩镇痛后出现的发热对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1日至2018年10月31日于安徽省妇幼保健院行椎管内分娩镇痛后发热的100例患者(观察组)与行椎管内分娩镇痛后未发热的100例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后体温变化、初次发热时间、发热时子宫颈口扩张情况,发热时胎心变化、分娩和胎儿结局,产前、产时、产后白细胞计数(WBC)、嗜中性粒细胞(N)百分比、C反应蛋白(CRP)及降钙素原、宫腔分泌物培养等炎症指标,胎盘病理分析等指标。结果:椎管内分娩镇痛患者体温升高多发生在麻醉给药后4~6小时,在24小时内恢复。观察组剖宫产率(60.0%)较对照组(24.0%)高,阴道分娩率(32.0%)较对照组(73.0%)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阴道助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初次体温升高时宫口扩张<6 cm的患者剖宫产率(88.4%)高于阴道分娩率(11.6%);宫口扩张≥6 cm后发生体温升高的患者剖宫产率(38.6%)低于阴道分娩率(6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