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8例空洞型肺癌中,鳞状细胞癌占66.6%(12/18),未分化大细胞癌2例,未分化小细胞癌1例,腺癌1例,未定型者2例。大部分病例胸部平片可诊断,部分病例需作断层摄影或支气管造影  相似文献   

2.
甲状腺转录因子1在肺癌中的表达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Lin DM  Zou SM  Lü N  Wen P  Liu XY  He ZG 《中华肿瘤杂志》2004,26(10):615-617
目的观察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在肺肿瘤中的表达差异,探讨其在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方法134例肺叶切除标本中,肺原发癌105例,肺转移性腺癌29例。原发癌中,非小细胞癌(NSCLC)76例,其中腺癌42例,鳞状细胞癌30例,大细胞癌4例;小细胞癌(SCLC)28例;复合性癌(小细胞癌与鳞状细胞癌复合存在)1例。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TTF1在肿瘤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判定 阳性瘤细胞占6%~25%; 阳性瘤细胞占26%~50%; 阳性瘤细胞占51%~75%; 阳性瘤细胞>76%。结果TTF1在小细胞肺癌的表达率最高,为82.1%(23/28),而在鳞状细胞肺癌的表达率为0(0/30),两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01)。TTF1在肺腺癌的表达率为73.8%(31/42),其表达与分化程度及亚型分类无关(P均>0.05)。在29例肺转移腺癌中,除1例甲状腺滤泡癌TTF1表达为阳性外,其余均为阴性。组织自身对照中的间质成分及淋巴细胞等TTF1染色全部为阴性。结论根据TTF1在肺不同肿瘤内的差异表达结果,可将其用于小细胞肺癌与鳞状细胞肺癌、小细胞肺癌与肺炎症或淋巴瘤的鉴别;TTF1对肺组织的特异性表达,有助于对肺原发腺癌及转移腺癌的鉴别。  相似文献   

3.
50年代中期以来,肺癌已成为男性死亡的最常见原因。1987年后,女性患者肺癌也已超过乳癌成为死亡的最常见原因。美国1993年估计肺癌新发病例达170000人,男女比例为1.4比1。肺癌发病率高而治愈率低,5年生存期只有10%~13%,未经治疗者大约在1年内死亡,中数生存期不到6个月。肺癌组织学检查腺癌最常见,达50%;鳞状细胞癌占1/3;小细胞癌占15%;大细胞癌不到5%。 影响肺癌预后的因素是病变分期及可能采取的治疗方式。根治需要在转移之前有效地控制原发肿瘤,在非小细胞肺癌,手术治疗仍然是控制原发病的最有效方法。根据1986年国际承  相似文献   

4.
我院自1980年初至1989年末共收治非小细胞肺癌75例,其中鳞状细胞肺癌32例占43%,腺细胞肺癌27例占36%,大细胞肺癌11例占15%,未定型肺癌5例6%。病例皆经临床、手术和病理证实,现报告如下。材料及方法:本文75例其中男51例,女24例,男女之比为2.4:1。发病年龄为14~68岁,平均48.3岁,病例中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达4年,平均7.8个月。其中3个月以内16例(21%),4~6个月以内33例(44%),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肺癌脑内转移的发生率颇高,为重要死亡原因之一。著者收集1959~1971年就诊的原发性肺癌271例,其中有脑转移47例,占17.4%。如按肺癌病期来分,Ⅰ~Ⅱ期11.4%,Ⅲ期16.8%,Ⅳ期24.4%。47例中7例(15%)生前未出现症状,而尸体解剖时发现脑内转移,其余40例(85%)出现各种脑内转移症状。男性34例,平均年龄59.9岁;女性13例,平均54.6岁。肺癌的男女比例为3.6∶1,而脑内转移者为2.6∶1,说明女性脑转移多于男性。较年轻者出现脑内转移者较多。从组织类型来分,腺癌、小细胞癌、大细胞癌较易发生脑内转移,约各占25%;鳞状细胞癌最低,为15.2%。由脑转移而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49例上颌窦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分析生存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49例上颌窦鳞状细胞癌患者临床资料,分别比较单纯手术+术后放疗组患者和诱导化疗+手术+术后放疗组的5年生存率.这些病例(5年内死亡病例随访至死亡日)均随访5年以上,无1例失访.结果:49例病例资料中,随访率为100.0%.5年中29例患者死亡,总生存率为40.8%(20/49),单纯手术+术后放疗者23例,死亡患者15例,生存率为34.8%(8/23);诱导化疗+手术+术后放疗者26例,死亡患者14例,生存率为46.2% (12/26),两组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颌窦鳞状细胞癌主要的死亡原因与临床分期及术后复发转移密切相关,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有益于上颌窦鳞状细胞癌疗效的提高,控制局部瘤体病变及预防术后复发是影响上颌窦鳞状细胞癌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膀胱鳞状细胞癌较少见,约占膀胱恶性肿瘤的3~6.7%。鳞癌比移行细胞癌恶性度高,浸润性多,生长迅速,转移早,预后差,因此,早期诊断和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法甚为重要。我院自1950年 2月~1983年2月共收治膀胱癌866例,其中经病理证实为原发单纯膀胱鳞状细胞癌25例(占2.9%)。本文就膀胱鳞状细胞癌的组织学及诊断治疗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肺透明细胞癌1例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发性肺透明细胞癌在组织病理学分类中是大细胞肺癌的亚型,发病率非常低,占原发性肺癌发病率的比重较小,资料报道占0.8%-3-4%。搜索国外文献,近十几年鲜有原发性肺透明细胞癌的临床资料报道。国内文献虽偶有病例报道,但对其临床病理特点目前尚无总结。现结合我科近期诊治的1例原发性肺透明细胞癌病例,复习国内文献,尝试总结该类型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断治疗。  相似文献   

9.
乳腺原发性鳞状细胞癌(primary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the breast,SCC)是乳腺癌中一种少见的类型,为乳腺化生性癌的一种,所占比例不到乳腺癌的1%。在组织学上,乳腺鳞状细胞癌与其他部位的鳞状细胞癌并无区别,以癌珠及细胞问桥形成为特点。本文报道本院收治的1例乳腺原发性鳞状细胞癌病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RDM1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意义。方法45例肺癌患者中,鳞状细胞癌20例、腺癌15例、小细胞肺癌10例。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肺癌石蜡包埋组织中PRDM1蛋白的表达情况;激光微切割技术捕捉冰冻肺癌组织中的肿瘤细胞,抽提RNA、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研究PRDM1基因表达;Western blot技术研究冰冻肺癌组织中PRDM1蛋白表达。结果(1)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表明鳞状细胞癌、腺癌、小细胞肺癌患者的PRDM1蛋白阳性率分别为90.0%(18/20)、13.3%(2/15)和0(0/10),统计学分析显示,PRDM1蛋白主要在鳞状细胞癌患者中表达(P<0.01)。(2)激光微切割技术联合RT-PCR证实,PRDM1基因特异表达于鳞状细胞癌患者中,腺癌和小细胞肺癌中未发现其基因表达。进一步研究发现,鳞状细胞肺癌患者中,PRDM1基因的DNA结合区表达缺陷。Western blot在鳞状细胞肺癌组织中检测出约70 000的异常PRDM1蛋白。结论PRDM1在鳞状细胞肺癌中优势表达,可作为肺癌诊断的新的肿瘤标志;鳞状细胞肺癌中PRDM1在转录和蛋白水平上均存在异常,失去了抑癌基因的正常功能,可能成为新的研究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1.
肺癌的增加具有国际性的倾向。1988年日本的肺癌校正死亡率与1950年相比,男性增加9.4倍,女性增加7.9倍。日本东京医科大学外科7年间(1981~1987年)共收住女性肺癌213例,占全部肺癌病例的21.7%。男女比例为3.6:1。女性肺癌病例的组织类型以腺癌居多(147例,占69%),其次为鳞癌(84例,16.0%)、小细胞癌(17例,8.0%)、大细胞癌(10例,4.7%)和腺鳞癌(5  相似文献   

12.
杨欣 《抗癌之窗》2011,(6):23-23
肺癌常见的组织学类型分为非神经内分泌癌和神经内分泌癌两大类。 (1)非神经内分泌癌 非神经内分泌癌分为鳞状细胞癌、腺癌、腺鳞癌、肉瘤样癌、黏液表皮样癌、腺样囊性癌、上皮.肌上皮癌。通常称非神经内分泌癌为“非小细胞癌”,占肺癌总数的80%,其中鳞状细胞癌占男性病例的44%、女性病例的25%,腺癌占男性病例的28%、女性病例的42%。  相似文献   

13.
肺癌心包转移致心包压塞1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报道了18例肺癌心包转移致心包压塞。18例中,腺癌10例,占56%(10/18);鳞癌6例,占33%(6/18);未分化癌2例,占12%(2/18)。18例中,中心型肺癌15例,占83%(15/19),周边型3例,占17%(3/18)。全部病例,均有纵隔淋巴结转移。18例中17例合并胸腔积液。B超表现心尖区液性暗区,平均宽度3.2cm,范围2.0cm~6.6cm。18例中,有8例行B超定位下心包穿刺减压术,术后平均生存期55天,范围40天~16个月。未处置者平均生存31小时,范围16~72小时,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  相似文献   

14.
肺癌脑转移的MRI特点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目的 讨肺癌脑转移的MRI特征及其与病理类型的关系。方法 858例经临床及病理证实为肺癌的患者行脑部MRI检查,并进行回顾性分析与其原发肿瘤的病理类型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58例行MRI检查的患者中,有脑转移者393例,占45.8%。其中腺癌117例(29.8%),小细胞肺癌110例(28.0%),鳞癌52例(13.2%),腺鳞癌16例(4.1%),大细胞癌2例(0.5%),类癌1(0.3%),不知确切病理亚型95例(24.2%)。在19例脑膜转移的患者中,原发病为腺癌6例,小细胞肺癌5例,鳞癌4例,病理类型不明者4例。在374例脑实质转移的患者中,病灶周围无明确水肿120例,轻度水肿98例,中度水肿70例,重度水肿86例。结论 癌容易发生脑转移,MRl增强扫描有助于肺癌脑转移的诊断。  相似文献   

15.
乳腺原发性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乳腺原发性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乳腺原发性鳞状细胞癌少见。占乳腺癌的0.07%-2.00%。我院44年间(1956-2000年)经治疗乳腺癌12836例。其中原发性鳞状细胞癌仅13例。占0.1%。发病年龄39-79岁,中位54岁,全部以乳腺单个肿块为首发症状就诊,根据TNM分期,其中Ⅰ期1例,Ⅱ期7例,Ⅲ期5例,治疗以改良根治术为主。术后辅助放疗及化疗,乳腺鳞状细胞癌归类于浸润性特殊型癌,病理形态特殊,恶性度较低。预后较好。结果:本组13例,5年生存率为75.0%(6/8)。10年生存率为66.7%(4/6)。优于相同期别的浸润性非特殊型癌。结论:由于其临床表现与一般乳腺癌无特征性差别。确诊需靠组织学诊断。并排除其他类型乳腺癌伴鳞状上皮化生及由皮肤或表皮样囊肿发生的鳞状细胞癌。本组13例镜下观察结果支持乳腺原发性鳞状细胞癌起源于导管上皮鳞状上皮化生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168例副癌综合征为首发症状肺癌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探讨以副癌综合征为首发症状的原发性肺癌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自1990年1月至2002年11月间收治的168例副癌综合征为首发症状的原发性肺癌临床资料。结果 ①副癌综合征为首发症状的原发性肺癌占同期肺癌住院人数的11.8%(168/1426),男女之比为4.25:1。45岁以上138例,占82.1%。有吸烟史者116例,占69.0%。②全组中小细胞肺癌62例(36.9%),非小细胞肺癌102例(60.7%),类癌4例(2.4%)。中央型63例(37.5%),周围型82例(48.8%),弥漫型23例(13.7%)。③本组病例副癌综合征主要有:骨关节病48例(28.6%),恶液质27例(16.1%),肿瘤性发热23例(13.7%),肌无力14例(8.3%),植物神经功能亢进12例(7.1%),小脑皮质变性11例(6.5%),黑棘皮病9例(5.4%),皮肤色素沉着8例(4.8%),皮肌炎7例(4.2%),脑病5例(3.0%),男性乳房发育4例(2.4%)。④首诊误诊率为44.6%(75/168)。⑤首次胸部X线检查阳性检出率达61.9%(104/168),CT检查阳性检出率达78.6%(132/168)。⑥132例接受治疗,其中单纯手术32例,单纯化疗8例,手术 化疔35例,化疗 放疔39例,手术 化疗 放疗18例。本组有8例死亡,17例半途放弃治疗。107例经综合治疗后肺癌病情好转,其中83例副癌综合征好转或消失,18例无变化,6例加重。结论 以副癌综合征为首发症状的肺癌起病隐匿,易误诊、漏诊。提高临床医生对副癌综合征的认识,对肺癌高危人群出现副癌综合征常规进行胸部X线或CT检查,可降低误诊率,提高肺癌的早期确诊率。  相似文献   

17.
10例上腔静脉综合征,全部为恶性肿瘤所致,其中肺癌9例(小细胞癌3例、腺癌5例、鳞癌1例)占同期收治肺癌的1.36%(9/663);恶性淋巴瘤1例,占同期收治恶性淋巴瘤的0.3%(1/337)。9例作CT检查能清楚显示原发病灶、肺门或纵隔淋巴结转移以及与腔静脉的关系引起腔静脉阻塞的情况,其中4例可见腔静脉内癌栓形成而致上腔静脉综合征。7例采用全身化疗(PDD MMC),5例完全缓解3例存活6个月来复发,1例存活1年来复发,1例存活3年未复发(恶性淋巴瘤)。3例采用局部放疗,完全缓解,但其中1例存活3个月死于呼吸衰竭。  相似文献   

18.
我科自1991.5~1992.9期间,对已经X线,纤支镜及病理诊断为肺癌入院或拟收治的随机病例33例,均无神经系统症状,未及浅表淋巴结以及其他部位转移征象情况下行脑CT检查结果发现有颈内占位而诊为脑转移共6例(均为孤立性病灶),占受检例数的18.18%(6/33)。这6例中的1例局限期小细胞肺癌行化疗后手术肺叶切除,又行胸部及脑部放射治疗。其余5例均未进一步治疗。据本文资料,我们认为原发性肺癌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测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外周血中辅助性T细胞17(T helper 17,Th17)和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的表达,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Th17/Treg比例的变化与食管鳞状细胞癌转移的关系。方法:收集山东大学齐鲁医院2009年9月至2010年5月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37例,其中男22例、女15例,平均年龄(61±7.85)岁;23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h17的表达情况,分析Th17占CD3+T细胞的比例,同样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reg的表达及其占CD4+T细胞的比例。分析Th17/Treg比例变化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外周血中Th17占CD3+T细胞的比例显著升高[(2.11±0.66)%vs(0.84±0.19)%,P<0.01],Treg占CD4+T细胞的比例也显著升高[(6.21±1.48)%vs(4.43±0.78)%,P<0.01];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转移组与未转移组相比,Th17比例明显升高[(2.42±0.55)%vs(1.61±0.51)%,P<0.01],而Treg比例无明显差异。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外周血中Th17/Treg比例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0.35±0.13)%vs(0.19±0.04)%,P<0.01];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组与未转移组相比,Th17/Treg比例显著升高[(0.39±0.13)%vs(0.29±0.10)%,P<0.05]。结论: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外周血中Th17/Treg比例显著升高,可能参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浸润和转移。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乳腺原发性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表型特点。方法 收集1981年1月至2008年12月乳腺原发性鳞状细胞癌16例,12例免疫组织化学(IHC)检测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C-erbB-2、高分子细胞角蛋白(HCK)、Ki-67,并获得随访,对所有病例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乳腺原发性鳞状细胞癌的发病率低,占该院28年间所有乳腺癌的0.8 %,发病年龄25 ~ 72岁,中位年龄49岁。16例均行手术治疗,7例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3例死于肿瘤复发和转移,ER一般阴性,大部分表达HCK。结论 原发性乳腺鳞状细胞癌的临床表现与一般乳腺癌相比无特异性,确诊需经组织病理学诊断。预后评价不一,有针对性的规范性治疗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