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5):2779-2780
将70例确诊为痞满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给予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莫沙必利片,疗程均为2周,2周后对比疗效。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传统西医疗法,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痞满临床疗效更加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痞证是指心下痞窒,胸膈满闷,触之无形、不痛的证候,其病机为气机阻塞,升降失常,此多由误治,热邪内陷所致,亦有脾胃素虚,饮食阻滞,痰气壅窒,或其它原因所致,《伤寒论》有邪热之痞,邪热有余,表阳不足之痞、少阳误下之痞;胃虚食滞之痞;多次误下,胃气重虚之痞;水气停蓄之痞,胃虚挟颌,浊气上逆之痞,邪热下利之痞,热结在里之痞;水饮冲斥胸胁之痞的不同。因此病因病理、症状,治法和煎服药物的方也有差异,笔者对《伤寒论》痞证论治探讨于后:  相似文献   

3.
探究《伤寒论》中"但头汗出"的病机与证治,认为其病机主要分为阳热蒸迫、湿热郁结、水热互结、少阳之邪与水饮互结、少阳郁热、血热壅滞、阴竭阳脱、郁热熏蒸,并给予相对应治疗处方.并列举验案一例.  相似文献   

4.
通读《伤寒论》原文,提到"下利"二字的原文有50余条,对"下利"的辨治散见于各章节中,有本证论治者,有兼变证论治者,有合病论治者,有依据"下利"辨生死顺逆者,等等.具体内容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中医典籍《伤寒论》为东汉张仲景所著,被后世誉为“方书之祖”。文章旨在以《伤寒论》附子的炮制、应用配伍、煎服法、剂量等文献为线索,从扶阳固表、温经散寒、回阳救逆、温阳制水探讨仲景应用附子理论内涵,并且根据附子本身特性,理清附子毒性与药性之间关系,为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正>《伤寒论》是中医经典著作。作者张仲景通过对当时历史背景下常见病、多发病的深入研究,反复临床验证,最终完成的了证据的生成、使用及疗效的评价,其确立的诊治思路和方证,经历代医家验证,疗效显著[1]。《伤寒论》太阳病篇中涉及浮脉的条文有34  相似文献   

7.
胃脘痛是临床常见病,其发病原因有寒热虚实之分。它包括了现代医学的急、慢性胃炎,十二肠溃疡病、胃神经官能症等多种疾病所引起的胃脘疼痛。中医治疗胃脘痛历代医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立了不少行之有效的方剂。《伤寒论》所载不少方药治疗胃脘痛仍不失其临床效果。本人以伤寒论方治疗胃脘痛效果满意,现论述如下,以飧同道。  相似文献   

8.
目前,糖尿病正日益成为严重威胁人类的杀手。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病变常累及肾小管、肾小球及间质。中医学中无此病名,依其临床症状,应属"消渴"范畴,但中医"消渴"包含了西医学尿崩证、糖尿病、神经性多饮多尿病等病症。近年来,运用中医中药干预糖尿病肾病取得了较大进展,继承弘扬经方,学习运用经方治疗糖尿病肾病,是提高临床疗效的保证。笔者通过对张仲景《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的研究,认识到其对糖尿病肾病治疗的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 1热入血室的概述 热入血室是指妇女感受外邪发热后,而适逢月经来潮,从而引起病机变化的一种疾病。其主证为“热除而脉迟,身凉,胸胁下满”(《伤寒论》第143条),“七八日续得寒热,发作有时”(144条),“昼日明了,暮则谵语,如见鬼状者”(145条),“下血,谵语者”(216条)等。  相似文献   

10.
正《伤寒论》中记载烦字的条文计75条。其中,有的用来叙述症状,如大青龙汤证之烦躁,栀子类汤之虚烦,白虎加人参汤之大烦渴;有的用来提示疾病的传变,如……颇欲吐,若躁躁,脉数急者,为传也(4条),伤寒六七日,无大热,其人躁躁者,此为阳去  相似文献   

11.
《伤寒论》六经学说与"治未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伤寒论>是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齐备的伟大中医著作,其所提出的六经理论成为了后世医家治疗疾病所遵循的重要准则,而对于六经理论的认识,也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相似文献   

12.
13.
14.
《伤寒论》中涉及到附子的条文共有37条,包含附子的方药共有20首,火神派医家祝味菊更称附子为"百药之长".[1]医圣张仲景用附子有生熟之别.用生附子回阳救逆且与干姜作伍;用制附子温阳且多与甘草作伍来减附子之毒.本文将附子在《伤寒论》中的功效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浅述《伤寒论》温阳法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仲景的《伤寒论》成书于东汉末年,虽为论述外感疾病专著,但其全书汗、吐、温、清、下、和、消、补八法并用,方以法立,法以方传,备受历代医家崇奉。纵观本书,温阳方剂运用颇多,散见于六经、霍乱、瘥后劳复诸病之中,有为一脏阳虚而设,有为通体阳衰而立,或疗血虚寒凝,或救阳亡气竭,组方严谨,用药精良,强调扶阳之本,突出温法之重。诚如柯韵伯所言“伤寒以阳气为主”。本文对《伤寒论》中温阳法的应用浅述如下。温阳解表外感风寒之邪,头身疼痛,邪在太阳,治当解表。《伤寒论》多选温卫阳之剂,以汗解肌,驱邪于外。如太阳中风的桂枝汤,太阳伤寒的…  相似文献   

16.
王红 《当代护士》2003,(9):31-32
《伤寒论》是由医圣张仲景撰写的医学巨著 ,他所创立的辨证论治法则不仅注重论治 ,而且十分注重施护。笔者试就《伤寒论》辨证施护的方法分析归纳 ,予以讨论。1 把握病机 ,观察证候1 1 《伤寒论》按照疾病的病位、病机、证候和发展规律归纳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经证候群。六经证候 ,以阴阳为纲领 ,以寒热辨疾病的性质 ,以表里辨疾病的部位 ,以虚实辨邪正的盛衰。1 2 六淫之邪 ,是通过三阳之表渐次传入三阴之里的。在病理变化上 ,表证病位浅 ,病势轻 ,这时要掌握服药的方法和出汗的程度。《伤寒论》桂枝汤方下有“………  相似文献   

17.
肺心病在我国是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在防治肺心病方面有一定的优势,该文从热实结胸病机出发,探讨两者之间联系,认为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关键在痰(水)热互结,血瘀或轻或重贯穿疾病的始终,在治疗上宜衷中参西,病证结合,以清热化痰、利水平喘为主要治法,兼以活血化瘀,处方以小陷胸汤为基础进行随症加减。作者这一观点也丰富了肺心病的中医诊疗思路。  相似文献   

18.
<正>《伤寒论》是中国医学史上的一部巨著,由东汉医家张仲景编著,被历代医家奉为医门之圭臬,医家之圣书。该书集理、法、方、药于一体,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体系的基本框架与临床理法方药应用的基本规范。自成书1700多年来,古今中外众多学者对其研究层出不穷,各种注释、校注、医案解读、经方利用、学术思想等著作、专题精彩纷呈。作为一部中医临床的经典著作,书中也详细的记录药物的炮制、汤方的制  相似文献   

19.
<伤寒论>的基本精神是辨证论治,而"症状鉴别诊断法"则是辨证论治的核心内容.由于疾病可因时、因地、因人等而表现出"同病异症"和"异病同症",故在治疗疾病之前通过对症状的鉴别诊断,可进一步认清疾病的本质,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绝不能把症状当作疾病,把现象当作本质而误诊.仲景因而列举种种误诊误治的沉痛教训,痛斥那些"相对须臾,便处汤药……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仿佛"[1]的不认真检查、不仔细辨证的庸医,深感鉴别诊断在临床上的重要性,乃从这一思想出发,在<伤寒论>中灵活地运用了此法,始开症状诊断学之先河.故本文拟就此法作一初探.  相似文献   

20.
导师门九章教授在四十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在中医病因学方面提出了"多因素致病学说"。该文通过回顾《伤寒论》中关于"烦躁"的众多方证,尤其是多因素致病的"烦躁"方证,导致烦躁的病因病机诸多,仲景治疗烦躁的方药也因其病因得不同而变化。在临床应用当中,需要对引起烦躁的多因素病因进行详细的探讨和研究,得出仲景治疗烦躁的方证经验,从中学习仲景先生辨证论治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