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早发性脊柱侧凸发病年龄早,畸形进展快。临床上治疗畸形严重、侧凸进展快的长节段早发性脊柱侧凸时支具及石膏固定等保守治疗效果差;传统的融合矫形手术会导致躯干短小、心肺功能不全;非融合生长棒技术是目前治疗EOS较理想的方法。获得较好的矫形效果、维持矫形效果、避免反复手术延长内置物而保留脊柱的生长及尽可能的降低手术并发症是生长棒治疗EOS的热点话题。近年来不断有新的生长棒技术应用到治疗EOS领域中。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生长棒技术治疗早发性脊柱侧凸术后的肺功能变化。方法 2002年9月至2011年7月,以生长棒技术治疗早发性脊柱侧凸患者10例,男3例,女7例;年龄6~9岁,平均(7.0±1.1)岁。9例为先天性脊柱侧凸,1例为神经肌肉型脊柱侧凸。4例已完成最终融合手术(已融合组),6例未完成最终融合手术(未融合组)。记录每次手术术前的用力肺活量(FVC)、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Cobb角、C7-S1距离,计算FVC、FVC/FVC预测值百分比、FEV1、FEV1/FEV1预测值百分比变化,分析FVC变化与Cobb角变化及C7-S1距离变化的相关性。结果 已融合组中FVC与FEV1均增高,其中最终融合术前与生长棒置入术前FVC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未融合组中FVC与FEV1均增高,末次延长术前与生长棒置入术前FVC、FEV1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例生长棒置入术前与末次手术前FVC/FVC预测值百分比及FEV1/FEV1预测值百分比的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FVC变化与Cobb角变化及C7-S1距离变化值无相关性。结论 生长棒技术治疗早发性脊柱侧凸术后肺功能得到改善,肺功能的改善与Cobb角变化及C7-S1距离变化无关。  相似文献   

3.
顾苏熙  李明 《中华外科杂志》2007,45(14):1002-1003
非融合技术治疗脊柱侧凸,其特点是无需进行植骨融合,在保留脊柱正常活动性的前提下,通过特殊的装置延缓或阻止脊柱畸形的进展。集中支具及融合手术优势的同时,避免两者的弊端。目前非融合技术主要包括:内镜下椎体钉置入技术、前路胸椎钉技术、畸形凸侧栓系技术、机械性脊柱生长调节技术、脊柱生长导向治疗等。本文针对最主要的三种方法进行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对治疗脊柱侧凸的最新的手术技术进行综述,包括前后路脊柱融合技术、胸腔镜治疗脊柱侧凸技术,以及针对具有生长潜能的儿童性脊柱侧凸的非融合手术技术,包括:生长棒技术,VEPTR技术、椎体U形钉侧凸矫形技术,还有目前多用于僵硬性严重脊柱侧凸的多椎体楔形截骨术.通过回顾复习各种治疗脊柱侧凸手术治疗技术,继承发展适合不同类型脊柱侧凸类型的手术技术,提高脊柱侧凸手术疗效及患者术后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估后路截骨短节段融合术联合双棒生长棒技术治疗严重、僵硬先天性脊柱侧凸的初步疗效。方法 回顾性研究2006年至2011年行截骨短节段融合联合双棒生长棒技术治疗7例先天性脊柱侧凸患者资料,男2例,女5例;年龄2~10岁,平均5.9岁;Risser征均为0度。记录患儿年龄、撑开次数及并发症。对影像学资料进行测量分析,测量指标包括在站立位全脊柱正侧位X线片上侧凸Cobb角、胸后凸、腰前凸、T1~S1距离及内固定的长度,对畸形的矫正情况以及脊柱、胸廓的生长状况进行评估。结果 7例患儿共接受后路截骨短节段融合联合生长棒手术48次,其中41次为撑开术,平均每例患儿经历5.9次撑开术。7例患儿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6~83个月,平均为59.4个月。冠状面主弯度数术前81.4° ,术后40.1° ,末次随访时41.1°。T1~S1从术前23.7 cm增至术后的27.0 cm,末次随访时为32.8 cm,平均年增长率为1.12 cm/年。内固定节段初次手术术后为20.5 cm,末次随访时为25.0 cm。坎贝尔的空间供肺比值(Campbell’s space available for lung ratio, SAL),术前为0.87,术后改善至0.95,末次随访时为0.97。1例患儿因脊柱生长致生长棒可撑开部分不足接受换棒术。末次随访时,无一例患儿发生并发症。结论 截骨短节段融合联合双棒生长棒技术治疗严重、僵硬先天性脊柱侧凸安全、有效,可在维持矫形的同时,保留大部分脊柱的生长潜力,但是该技术创伤较大、手术难度较高、需多次手术。  相似文献   

6.
背景:生长棒与早期融合手术已广泛应用于治疗早发性Ⅰ型神经纤维瘤病(NF-1)脊柱侧凸,但两种手术方式选择尚无定论。目的:探讨早发性NF-1营养不良型脊柱侧凸手术治疗方式的选择。方法:选择2005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科收治的71例NF-1营养不良型脊柱侧凸患儿,男38例,女33例,年龄3~10岁,平均(6.6±2.1)岁;根据手术方式将患儿分为融合组和生长棒组,对比两组患儿的初次手术年龄,手术固定节段,测量并对比两组术前及末次随访时主弯Cobb角、脊柱高度、胸椎高度、内固定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随访36~156个月,平均(61.1±22.7)个月。初次手术行生长棒治疗患儿51例,脊柱融合手术患儿20例。融合组患儿初次手术年龄显著大于生长棒组[(8.0±1.8)vs.(6.1±2.2)岁,P<0.05],平均固定节段小于生长棒组[(9.3±2.4)vs.(12.1±2.3)个,P<0.05]。两组患儿术前的主弯Cobb角无显著差异[(63.8°±22.4°)vs.(70.6°±22.7°),P>0.05],末次随访时融合组患儿主弯Cobb角小于生长棒组[(25.1°±17.4°)vs.(39.3°±18.5°),P<0.05]。两组术前及末次随访时局部后凸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融合组患儿术前脊柱高度显著大于生长棒组[(32.9±4.7)vs.(29.0±4.5)cm,P<0.05],两组末次随访时脊柱高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长棒组患儿的内固定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融合组(52.9%vs. 25.0%,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式对于早发性NF-1脊柱侧凸都有一定的矫形作用。与生长棒手术比较,早期融合手术有更好的矫形效果和更少的内固定并发症,选择手术方式时要综合考虑患儿的年龄、内固定范围及脊柱的发育情况。  相似文献   

7.
脊柱侧凸后路生长棒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与青少年、成人脊柱侧凸的治疗一样,具有较大发育潜能的小儿脊柱侧凸的治疗主要有观察、支具矫形、手术三种方法。但后者手术治疗有其特殊性,一方面要控制、纠正畸形的进展,另一方面还要保留脊柱的生长能力、扩大胸腔容积,减小脊柱、胸廓畸形对心、肺等重要脏器发育的影响。目前出现了多种非融合手术技术,较为成熟、临床较常使用的是后路生长棒(growing rod)技术,本文对生长棒手术的发展进行回顾,并对各种生长棒器械进行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8.
早发性脊柱侧凸的矫形治疗是世界性难题,近年来随着生长棒技术的临床应用及发展,为脊柱侧凸的矫形开辟了一条新途径.本文回顾生长棒在治疗早发性脊柱侧凸的发展历程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脊柱融合技术在腰椎退行性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王岩 《中国骨伤》2011,24(1):1-4
融合技术早在1911年开始应用于脊柱外科[1-2]。近百年的发展已使脊柱融合技术成为脊柱外科疾病诊治中和神经减压、内植物固定并列的三大必不可少的脊柱外科技术。内固定技术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脊柱退变性疾病、畸形、肿瘤疾患的治疗成为可能。从哈氏棒、Luque椎板下钢丝到全脊柱椎弓根钉固定,内固定技术在30年间得以飞速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新的非融合技术诞生前,生长棒技术在矫治早发进展性脊柱侧凸患者中,仍具有一定地位.而做好术前评估,掌握好适应证,选择合适的病例,是外科治疗成功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1.
颅盆牵引加弹性生长棒内固定治疗发育期间的脊柱侧凸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介绍200例颅盆牵引加弹性生长棒矫治发育期间脊柱侧凸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治疗经验,与椎弓根螺钉系统坚固内同定的治疗方法相比较.[方法]采用Harrington钩棒法的原理,下端用1只钩挂腰椎全椎板,上端用2只钩挂胸椎下关节突,1棒和2棒之间用捧间接头相连接,在1棒的末端与棒间接头之间套有弹簧,以便跟随着脊柱的生长,自动弹开延长.对发育期较长的儿童,还可在钩与棒的锁口之间作小切口分次撑开,扶持脊柱纵向成长直至骨骼发育成熟.[结果]200例患者通过2~15年的随访结果证实平均脊柱侧凸的矫正率为70.32%;术后身高增加为5~22 cm;远期随访时保留下来的脊柱活动度均优于椎弓根螺钉系统的坚强内固定.脱钩的发生率为2%;断棒的发生率为3%;脱钩断棒的原因与早期开展这项工作时内固定器械的安装固定方法不当有关,改革后,脱钩断棒的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颅盆牵引配合弹性生长棒内固定治疗发育期间的脊柱侧凸,是一种符合生物学原理的治疗方法,不影响脊柱的纵向成长,能克服坚强的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带来的并发症--曲轴现象的产生.  相似文献   

12.
非融合技术在控制和矫正脊柱畸形的同时可保持脊柱生长能力,近年来在治疗青少年严重脊柱侧凸时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椎体拴系术(vertebral body tethering,VBT)属于非融合技术中的脊柱生长调节非融合术(growth-modulation fusionless surgery)[1],其利用一种由椎体螺钉...  相似文献   

13.
利用传感器及电测技术,采用新鲜人体胸腰段脊柱标本,评价后路短节段内固定器Steffee钢板、前路Kaneda器械、前路Kaneda与后路CD棒联合应用及后路节段性椎板下钢丝固定哈氏撑开棒四种手术在植骨状态下,治疗脊柱完全性三柱损伤提供的生物力学稳定能力。Steffee、Kaneda器械及节段性椎板下钢丝固定的哈氏撑开棒手术在这种严重损伤类型各有力学弱点,Steffee后伸、Kaneda前屈、节段性椎板下钢丝固定的哈氏撑开棒旋转明显失稳,前后路联合手术在轴压、前屈、后伸、侧弯、旋转五种运动方式皆能提供良好的稳定性。以此方法治疗1例腰椎半椎体切除与1例腰椎肿瘤全切除,随访1年,脊柱稳定,植骨融合满意。作者建议,在脊柱三柱损伤时宜采用前后路联合固定手术。  相似文献   

14.
前后路内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段脊柱结核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胸腰段脊柱结核理想的手术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总结2000年1月~2005年6月期间行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胸腰段脊柱结核患者51例。所有病例分为:A组(24例)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钉-板(棒)矫形内固定术治疗组,B组(27例)一期后路钉-棒矫形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治疗组;每个组又分为累及单个椎体组(A1,B1)及累及多个椎体组(A2,B2)。分别对比研究A1、B1及A2、B2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矫形率、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植骨融合时间、并发症等。结果A1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B1;B2组矫形率、稳定性及并发症发生率优于A2组。结论胸腰段脊柱结核累及单个椎体时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钉-板(棒)矫形内固定术是较佳的选择;累及多个椎体尤其脊柱后凸角度偏大时一期后路钉-棒矫形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生长棒对后凸型早发性脊柱侧凸的脊柱矢状面参数改变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06-2016-06,88例后凸型早发性脊柱侧凸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单侧组与双侧组,每组44例。单侧组采用单侧生长棒技术治疗,双侧组采用双侧生长棒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检测患儿矢状面与冠状面参数,评估患儿肺功能,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双侧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显著高于单侧组(P0.05)。双侧组术后18个月的胸椎后凸角、腰椎前凸角均显著低于单侧组,用力肺活量(FVC)/1s用力呼吸容积(FEV1)、FEV1%预计显著高于单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长棒技术可以有效矫正脊柱侧凸畸形,有利于后凸型早发性脊柱侧凸患儿健康发育,其中双侧生长棒技术可以更有效改善患儿矢状面与冠状面参数,减轻脊柱形态对肺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新型滑槽钉生长棒内固定系统在儿童脊柱侧凸治疗中的初步临床疗效。 方法 自2009年1月至2011年7月,使用滑槽钉生长棒内固定系统治疗脊柱侧凸患儿10例,男3例,女7例;年龄4~12岁,平均7.8岁。Risser征均为0级。均为特发性脊柱侧凸。单胸弯3例,单胸腰弯或腰弯6例,双胸弯1例。入院时冠状位Cobb角38°~85°,平均66.8°;矢状位Cobb角38°~66°,平均45.5°;坐高36~64 cm,平均48.6 cm。疗效评价指标包括冠状位、矢状位Cobb角及其矫正率、坐高、躯干偏移、双肩高度差、植骨融合情况、矫正丢失率和并发症,重点在身高和发育情况。结果 术后即刻冠状位Cobb角17°~39°,平均28°,矫正率为48%~65%,平均为52%。术后矢状位Cobb角25°~39°,平均31°,坐高46~70 cm,平均56.8 cm。全部病例随访12~44个月,平均26.5个月。随访期间矫正角度丢失率< 5%,坐高平均增加2 cm ,3例出现矫形棒尾端皮肤感染,均予以局部换药后痊愈,1例术后出现肩部失平衡,余未出现断钉、断棒等内固定相关并发症。结论 新型滑槽钉生长棒内固定系统治疗儿童脊柱侧凸的初步临床疗效证实该系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脊柱融合的实验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1911年Albee和Hibbs首次报道脊柱融合(spinalfusion)手术,目前已经成为脊柱外科手术治疗的一种常用方法。由于脊柱融合是一个多因素的复杂过程,临床缺少可靠的非损伤性技术对融合的成功与否进行评价,很难研究单个因素对脊柱融合的影响。1913年Albee首次使用动物模型进行脊柱融合研究。脊柱融合的动物模型按照要解决的问题可以分为两类:生物学模型和生物力学模型。临床治疗中,通常使用内固定技术防止发生脊柱融合不愈合。使用内固定后,虽然可以降低不愈合发生的比率,但是不能根本解决不愈合的问题,仍然有10%~15%的不愈合率。…  相似文献   

18.
《实用骨科杂志》2009,15(11):806-806
近年来脊柱疾病的治疗技术正经历从融合向融合和非融合共存的转变,一系列新的融合和非融合技术在临床得到推广应用,其应用范围也随之而演变,有关这些技术的适应证、手术技巧等问题成为广大脊柱外科医生关心的热点。为更好地总结及交流近年来脊柱融合与非融合技术临床应用的宝贵经验,由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中华骨科杂志》编辑部与内蒙古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脊柱外科联合主办的脊柱融合与非融合技术暨脊柱功能重建新进展研修班定于2009年12月18日至20日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举行。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后路凸凹双侧矫形棒同步矫形技术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外科矫治中的应用价值及疗效.方法 2006年2月至2008年8月采用后路凸凹侧双棒同步矫形技术治疗AIS 48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32例;年龄11~24岁,平均17.1岁.Lenke分型:Ⅰ型17例、Ⅱ型9例、Ⅲ型14例、Ⅳ型8例.行选择性胸弯融合27例,非选择性融合21例.观测手术前后冠状Cobb角、顶椎偏距、顶椎旋转、躯干偏移、尾端融合椎旋转、倾斜角、椎间角、矢状面平衡变化,评价侧凸矫正效果及脊柱平衡状况.结果 术后随访12~27个月,平均15.1个月.选择性融合患者末次随访胸、腰弯Cobb角平均矫正率分别为(76±11)%、(72±9)%.非选择性融合术患者末次随访胸、腰弯Cobb角平均矫正率分别为(74±15)%、(69±9)%.所有病例尾侧保留脊柱活动节段平均4.4个.1例因术中定位错误发生近端交界性后凸行翻修术.其余病例末次随访无脊柱失代偿,无假关节形成、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 应用后路凸凹双侧矫形棒同步矫形治疗AIS,有助于提高矫形效果,重建和维持脊柱平衡,减少尾侧融合节段.  相似文献   

20.
伍骥  张新和 《中国骨伤》2011,24(4):269-272
脊柱融合(Fusion)是现代脊柱外科的通用技术,Al-bee首先将胫骨用于治疗脊柱结核已经有整整100年了[1],Hibbs首先把融合技术用于治疗脊柱畸形也有足足100年了。国外将融合技术用于脊柱退变性疾病的治疗已经50年有余.国内也有近30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