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6,(9):832-835
早发性脊柱侧凸发病年龄早,畸形进展快。临床上治疗畸形严重、侧凸进展快的长节段早发性脊柱侧凸时支具及石膏固定等保守治疗效果差;传统的融合矫形手术会导致躯干短小、心肺功能不全;非融合生长棒技术是目前治疗EOS较理想的方法。获得较好的矫形效果、维持矫形效果、避免反复手术延长内置物而保留脊柱的生长及尽可能的降低手术并发症是生长棒治疗EOS的热点话题。近年来不断有新的生长棒技术应用到治疗EOS领域中。 相似文献
2.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9,(5):406-411
[目的]探究滑动生长棒技术治疗早发性脊柱侧凸(early onset scoliosis, EOS)的临床疗效。[方法]对于2013年1月~2016年9月本科收治的9例EOS患者采用滑动生长棒技术手术治疗。以T_1~S_1、T_1~T_(12)和固定节段的高度作为脊柱生长的主要评价指标,同时测量患者术前、术后和末次随访时的冠状面和矢状面参数。记录随访期间再手术次数和各类并发症情况。[结果] 9例患儿随访24~49个月,平均(28.74±7.62)月。主弯Cobb角由术前的(70.33±10.47)°显著纠正至术后1周的(26.19±6.80)°(P0.05),末次随访时为(23.03±5.12)°。T_1~S_1高度由术前(23.74±2.27) cm,显著增至术后1周的(27.42±2.11) cm,末次随访时为(30.42±2.37) cm,不同时间点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_1~T_(12)高度由术前(14.53±1.82) cm,显著增至术后1周(16.65±1.93) cm,末次随访时(18.92±2.11) cm,不同时间点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固定节段高度由术后1周的(19.26±2.17) cm显著增加至末次随访的(21.54±2.25) cm(P0.05)。术后2年时,固定节段高度增加了1.32 cm,固定节段生长速度为0.66 cm/年。术后仅1例出现Adding-on现象,1例于术后2年6个月更换更长的金属棒。无手术切口感染、断钉、断棒等并发症。[结论]滑动生长棒技术在纠正EOS侧弯的同时有效保留了脊柱生长潜能,有效减少了撑开手术次数,降低了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单侧生长棒技术治疗早发性脊柱侧凸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1月~2011年6月应用三维矫形系统治疗各型脊柱侧凸727例,其中应用椎弓根螺钉系统的单侧生长棒技术治疗的12例早发性脊柱侧凸患儿,测量初次手术前、后,末次术后随访或终末手术后的主弯冠状面Cobb角、柔韧性、侧凸矫正率、胸椎后凸角、腰椎前凸角、躯干偏移、矢状面平衡、T1~S1高度和T1~S1生长速度。[结果]平均随访28.8(10.9~49.2)个月。初次手术前主弯冠状面Cobb角(72.8±15.7)°、柔韧性(35.34±10.71)%、胸椎后凸角(39.9±15.8)°、腰椎前凸角(46.2±13.8)°、躯干偏移(1.29±0.93)cm、矢状面平衡(1.96±1.10)cm、T1~S1高度(24.46±3.77)cm;初次手术后主弯冠状面Cobb角(34.9±9.1)°、侧凸矫正率(52.01±7.69)%、胸椎后凸角(31.3±11.2)°、腰椎前凸角(46.1±5.9)°、躯干偏移(0.50±0.29)cm、矢状面平衡(1.32±1.19)cm、T1~S1高度(29.22±4.05)cm;末次术后随访或终末手术后主弯冠状面Cobb角(30.8±12.5)°、侧凸矫正率(57.92±14.80)%、胸椎后凸角(29.5±7.4)°、腰椎前凸角(48.8±5.7)°、躯干偏移(0.39±0.24)cm、矢状面平衡(0.79±0.45)cm、T1~S1高度(31.72±4.68)cm。共撑开1~4次,平均1.9次。后续撑开期间T1~S1生长速度(1.26±0.60)cm/年。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单侧生长棒技术治疗早发性脊柱侧凸可获得较满意的矫形效果和脊柱纵向生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生长棒治疗1型神经纤维瘤病早发性脊柱侧凸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生长棒治疗的1型神经纤维瘤病早发性脊柱侧凸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8例,女5例;年龄5~10岁(7.5±2.1岁)。随访时间2~10年(5.1±2.8年)。生长棒置入术后每6个月撑开1次。影像学测量指标包括侧凸Cobb角、后凸角、躯干高度(T1~S1),并统计手术并发症。结果:术前侧凸Cobb角69.0°±21.2°(43°~90°),末次随访25.3°±15.0°(12°~45°),矫正率63.3%。躯干高度术前323.0±29.1mm(288~355mm),末次随访400.5±25.7mm(361~430mm),躯干高度增加77.1±18.3mm,每年继续生长11.7±3.3mm。9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69.2%。共发生并发症16例次,包括内置物失败9例次(56.3%),交界区后凸5例次(31.3%),内置物外露1例次(6.2%),深部感染1例次(6.2%)。9例后凸角50°患者中6例(66.7%)出现并发症,4例后凸角≥50°患者中3例(75%)出现并发症,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3,P=0.726)。结论:生长棒治疗1型神经纤维瘤病早发性脊柱侧凸可有效改善脊柱畸形,并且保持躯干的继续生长;伴有严重后凸并未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混合型生长棒(mixed growing rod,MGR)技术治疗早发性脊柱侧凸(early onset scoliosis,EOS)近期和远期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4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27例EOS患者,根据患儿手术方法分为MGR组(n=13例)和GR组(n=14例),分别给予生长棒(gro... 相似文献
6.
早发性脊柱侧凸的矫形治疗是世界性难题,近年来随着生长棒技术的临床应用及发展,为脊柱侧凸的矫形开辟了一条新途径.本文回顾生长棒在治疗早发性脊柱侧凸的发展历程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单侧与双侧生长棒治疗早发性脊柱侧凸的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方法计算机与手工检索中英文数据库及相关文献书籍,按照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对检索文献进行筛选,对纳入文献进行NOS评分(Newcastle-Ottawa scale),对单侧与双侧生长棒治疗效果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共有4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统计分析发现双侧组在冠状位矫形率(MD 0.26,95%CI 0.16-0.36)、初次手术前后脊柱延长高度(MD1.85cm,95%CI 0.92-2.77)、脊柱每年平均生长高度(MD 0.74cm,95%CI 0.44-1.05)方面均优于单侧组。两组总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OR 1.17,95%CI 0.65-2.08),随机效应模型发现内固定物相关并发症两组无明显差别(OR 0.42,95%CI 0.1-1.85),敏感性分析后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发现双侧组内固定物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单侧组(OR=0.22,95%CI 0.1-0.47)。结论双侧生长棒治疗早发性脊柱侧凸在矫形效果和维持脊柱生长方面均优于单侧生长棒,而两者总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单侧组内固定物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可能高于双侧组。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混合型生长棒技术与常规生长棒技术矫正儿童早发性脊柱侧弯的初步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2020年3月本院骨科收治的早发性脊柱侧凸106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56例采用混合生长棒技术,50例采用常规生长棒技术进行矫正.比较两组患儿的初步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手术,均未发生严重并发...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应用生长棒技术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凸的疗效,探讨生长棒撑开手术对撑开节段内外脊柱和椎体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2008年6月~2013年12月采用生长棒技术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凸患儿221例,术后至少有两次脊柱CT检查且2次检查间至少有1次撑开的患儿31例,男17例,女14例,首次手术时年龄3.2~9.1岁;第一次CT检查时年龄为7.1±2.3岁;末次CT检查时年龄为10.0±2.1岁。1.0~5.9年内共进92次撑开手术,人均撑开次数为3次,年均撑开次数为1.1次。第一次CT检查平均为第2次撑开,末次CT检查平均为第5次撑开。测量并比较第一次和末次CT检查时患者生长棒撑开节段内外椎体高度、主弯Cobb角、矢状位胸后凸Cobb角、T1~T12和T1~S1高度、脊柱偏移距离。结果:第一次和末次CT检查时撑开节段内单个椎体高度为18.2±4.7mm和21.8±5.5mm,撑开节段外单个椎体高度为19.2±3.2mm和22.7±3.4mm,前后两次撑开节段内外椎体高度有统计学差异(P=0.035)。撑开节段内、外单个椎体高度增加为1.4±0.9mm/yr、1.2±0.9mm/y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撑开节段内椎体比撑开节段外椎体生长快。两次测量时冠状位主弯Cobb角分别为56.8°±15.3°和52.9°±15.4°,矢状位胸后凸Cobb角为36.6°±18.9°和43.7°±18.2°,T1~12高度为16.7±3.3cm和19.1±3.3cm,T1~S1高度为27.9±4.7cm和32.5±4.7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脊柱平移为18.6±15.2mm和20.0±21.4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生长棒技术治疗小儿先天性脊柱侧凸时撑开节段内的正常椎体生长速率快于撑开节段外的椎体生长速率,撑开期间胸椎和脊柱高度均相应增加。 相似文献
10.
郭东姚子明高荣轩张学军祁新禹白云松孙保胜李承鑫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2020,(8):624-629
背景:生长棒与早期融合手术已广泛应用于治疗早发性Ⅰ型神经纤维瘤病(NF-1)脊柱侧凸,但两种手术方式选择尚无定论。目的:探讨早发性NF-1营养不良型脊柱侧凸手术治疗方式的选择。方法:选择2005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科收治的71例NF-1营养不良型脊柱侧凸患儿,男38例,女33例,年龄3~10岁,平均(6.6±2.1)岁;根据手术方式将患儿分为融合组和生长棒组,对比两组患儿的初次手术年龄,手术固定节段,测量并对比两组术前及末次随访时主弯Cobb角、脊柱高度、胸椎高度、内固定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随访36~156个月,平均(61.1±22.7)个月。初次手术行生长棒治疗患儿51例,脊柱融合手术患儿20例。融合组患儿初次手术年龄显著大于生长棒组[(8.0±1.8)vs.(6.1±2.2)岁,P<0.05],平均固定节段小于生长棒组[(9.3±2.4)vs.(12.1±2.3)个,P<0.05]。两组患儿术前的主弯Cobb角无显著差异[(63.8°±22.4°)vs.(70.6°±22.7°),P>0.05],末次随访时融合组患儿主弯Cobb角小于生长棒组[(25.1°±17.4°)vs.(39.3°±18.5°),P<0.05]。两组术前及末次随访时局部后凸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融合组患儿术前脊柱高度显著大于生长棒组[(32.9±4.7)vs.(29.0±4.5)cm,P<0.05],两组末次随访时脊柱高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长棒组患儿的内固定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融合组(52.9%vs. 25.0%,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式对于早发性NF-1脊柱侧凸都有一定的矫形作用。与生长棒手术比较,早期融合手术有更好的矫形效果和更少的内固定并发症,选择手术方式时要综合考虑患儿的年龄、内固定范围及脊柱的发育情况。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生长棒治疗伴椎管内异常的早发性脊柱侧凸(early-onset scoliosis,EO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9年11月~2016年8月共73例EOS患儿于我院行生长棒治疗,其中伴椎管内异常的患儿中符合纳入标准的共11例,男2例,女9例,初次就诊年龄为8.2±1.3岁(6~10岁)。先天性脊柱侧凸9例,神经肌源性脊柱侧凸2例。伴单纯脊髓空洞3例,单纯脊髓拴系1例,单纯脊髓纵裂3例,脊髓空洞合并脊髓拴系2例,脊髓拴系合并脊髓纵裂1例,脊髓纵裂合并脊髓空洞、脊髓拴系1例。术前2例患儿存在神经系统症状,包括Honor综合征1例和神经源性膀胱伴会阴部麻木1例,其余患儿无神经系统损害表现。记录生长棒置入手术前后和末次随访时患儿站立位主弯Cobb角和T1-S1高度,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的差异。记录术中及随访期间的神经及内固定并发症。结果:11例患儿共进行45次手术治疗,其中包括生长棒置入11次、生长棒撑开34次。平均撑棒间隔时间为11.2±1.1个月(8~12个月),总随访时长为39.7±11.6个月(24~72个月)。11例患儿生长棒置入术前主弯Cobb角为85.2°±23.4°,生长棒置入术后为51.4°±18.9°,末次随访时为52.8°±19.4°;生长棒置入术前站立位T1-S1高度为24.6±3.9cm,初次术后和末次随访时分别为28.9±3.4cm和31.9±3.4cm。初次术后和末次随访时主弯Cobb角和T1-S1高度与初次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1)。11例患儿中,共3例患儿出现5次并发症。1例患者在第3次撑开时发现冠状面失衡伴骨盆倾斜和钉棒松动,撑开同时行翻修术;1例第3次撑开后随访中发现下端椎螺钉松动合并矢状面失衡,10个月后行终末期融合手术;1例第2次撑开后发现近端交界性后凸,随访中无明显进展。所有患儿在生长棒置入和后续多次撑开及随访过程中均未观察到新发神经并发症。结论:对于伴有椎管内异常的EOS患儿,若无明显神经损害或神经损害相对稳定,行生长棒置入及多次撑开是相对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介绍200例颅盆牵引加弹性生长棒矫治发育期间脊柱侧凸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治疗经验,与椎弓根螺钉系统坚固内同定的治疗方法相比较.[方法]采用Harrington钩棒法的原理,下端用1只钩挂腰椎全椎板,上端用2只钩挂胸椎下关节突,1棒和2棒之间用捧间接头相连接,在1棒的末端与棒间接头之间套有弹簧,以便跟随着脊柱的生长,自动弹开延长.对发育期较长的儿童,还可在钩与棒的锁口之间作小切口分次撑开,扶持脊柱纵向成长直至骨骼发育成熟.[结果]200例患者通过2~15年的随访结果证实平均脊柱侧凸的矫正率为70.32%;术后身高增加为5~22 cm;远期随访时保留下来的脊柱活动度均优于椎弓根螺钉系统的坚强内固定.脱钩的发生率为2%;断棒的发生率为3%;脱钩断棒的原因与早期开展这项工作时内固定器械的安装固定方法不当有关,改革后,脱钩断棒的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颅盆牵引配合弹性生长棒内固定治疗发育期间的脊柱侧凸,是一种符合生物学原理的治疗方法,不影响脊柱的纵向成长,能克服坚强的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带来的并发症--曲轴现象的产生. 相似文献
13.
黄东生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9,19(3)
早发性脊柱侧凸(early onset scoliosis,EOS)的概念最早由Dickson提出[1],他将5岁之前发生的脊柱侧凸定义为"earlly onset".有作者认为EOS较婴儿型侧凸的命名更为全面、贴切,一方面可包括其他病因的侧凸如先天性、神经肌肉性、特发性及其他综合征所伴发的侧凸,另一方面,5岁是肺部发育的一个分水岭,5岁时肺容量可达成人的30%左右,5岁之前出现的侧凸对心肺功能产生较大影响,处理也更为麻烦[2].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估双生长棒技术治疗5岁以下早发性脊柱侧凸患儿的中期疗效,分析相关并发症原因。方法:回顾性研究2004年2月~2012年6月于我科接受双生长棒技术治疗的14例(男4例,女10例)早发性脊柱侧凸患儿;平均年龄3.5±1.2岁(2~5岁)。通过复习病历,对年龄、撑开次数以及并发症进行记录;同时对影像学资料进行测量分析。测量指标包括侧凸Cobb角、胸后凸、腰前凸、T1-S1距离以及内固定的长度,对畸形的矫正情况以及脊柱、胸廓的生长指标——坎贝尔的空间供肺比值(Campbell′s space available for lung ratio,SAL)进行评估。结果:所有患儿平均随访时间为54.6±22.4个月(24~100个月)。14例患儿共接受99次手术,其中85次为撑开术,平均每例患者经历6.1次撑开术。冠状面主弯Cobb角术前73.8°±19.1°,术后35.8°±12.8°,末次随访时34.5°±16.3°。T1-S1距离从术前23.9±4.2cm增至术后27.1±4.8cm,末次随访时为33.6±5.2cm,平均年增长率为1.61cm/y。内固定长度初次手术术后为23.1±5.3cm,末次随访时为28.0±6.2cm。SAL术前为0.90±0.10,术后改善至0.92±0.09,末次随访时为0.96±0.11。有4例患者发生8例次并发症,主要为内固定相关(7例次)并发症,均在撑开手术同时进行翻修;无感染以及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结论:双生长棒技术用于治疗5岁以下、保守治疗无效的进展性早发性脊柱侧凸患儿,不仅可以有效地控制脊柱畸形的进展,保留脊柱的生长潜能,而且对患儿胸廓畸形也具有一定的矫正作用;尽管该技术内固定失败发生率较高,但通过翻修手术仍可以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7,(21):1949-1953
[目的]通过影像学测量脊柱高度和胸廓容积变化,评估生长棒技术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凸对胸廓发育的影响。[方法]分析2010年7月~2016年7月本院23例应用生长棒技术治疗的先天性脊柱侧凸患儿的完整资料,测量术前、初次及各次撑开术后和末次随访时脊柱全长正侧位X线片脊柱和胸廓发育相关参数指标,包括主胸弯Cobb角、T_1~T_(12)高度、胸椎后凸角度、胸廓前后径和矢状纵径、胸廓最大宽度、坎贝尔空间供肺比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初次及各次撑开术后和末次随访时,主胸弯Cobb角、TK、T_1~T_(12)高度、胸廓最大宽度、胸廓前后径和矢状纵径以及SAL均较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到末次随访主胸弯Cobb角变化值与T_1~T_(12)高度(r=0.584,P<0.05)、胸廓矢状高度(r=.0594,P<0.05)及SAL的变化值间(r=0.693,P<0.05)呈正相关;随撑开次数增加,各项胸廓发育参数变化曲线先显著增加后逐渐趋于平缓。[结论]利用生长棒技术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凸,不仅能够矫正脊柱畸形、保留脊柱生长潜能,还可以调整左右胸廓的高度差和不对称性,增加胸廓容积容量,但随着撑开次数增加,这种效应逐渐趋于减弱。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分析行支具治疗的特发性脊柱侧凸(idiopathic scoliosis,IS)患儿侧凸进展速率(Cobb velocity,CV)的相关因素,并探讨脊柱生长速率(spine length velocity,SLV)对IS患儿侧凸进展的预测价值。方法:于我院门诊行正规支具治疗的女性IS患儿23例,初诊时Risser征为0,无神经系统异常。其中胸主弯19例,胸腰弯4例,平均随访3.3年。患儿每次随访均拍摄站立位全脊柱正位片及左手掌正位片,测量主弯的Cobb角、Risser征、脊柱长度及骨龄(digital skeletal age,DSA)评分。另外记录患儿每次随访时的实足年龄、月经状态及身高等资料,计算患儿每次随访时的CV、SLV及身高生长速率(height velocity,HV)。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IS患儿SLV及CV的相关因素。结果:本组患儿平均初诊年龄10.8±1.3岁;月经年龄12.2±2.0岁;初诊DSA评分384.6±51.9;初诊脊柱长度311.6±23.6mm;平均初诊身高145.5±7.8cm;平均初诊Cobb角23.0°±6.9°。随访时患儿平均SLV为19.1±17.1mm/年;平均HV为5.4±4.1cm/年;平均CV为5.7°±8.1°/年。另外,SLV高峰期(大于20mm/年)与CV高峰期(大于5°/年)均发生于实足年龄10~13岁之间。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表明,SLV与实足年龄、Risser征、DSA评分、HV及CV呈显著相关(r=-0.337、-0.292、-0.199、0.374和0.456,P<0.05);CV与实足年龄、DSA评分及HV呈显著相关(r=-0.192、-0.188和0.281,P<0.05)。结论:IS患儿侧凸进展速率与年龄、DSA评分、HV及SLV显著相关。SLV与年龄、Risser征、DSA评分及HV显著相关,是较好的评估IS患儿生长潜能和侧凸进展的指标。SLV大于20mm/年时提示较高的侧凸进展风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新型滑槽钉生长棒内固定系统在儿童脊柱侧凸治疗中的初步临床疗效。 方法 自2009年1月至2011年7月,使用滑槽钉生长棒内固定系统治疗脊柱侧凸患儿10例,男3例,女7例;年龄4~12岁,平均7.8岁。Risser征均为0级。均为特发性脊柱侧凸。单胸弯3例,单胸腰弯或腰弯6例,双胸弯1例。入院时冠状位Cobb角38°~85°,平均66.8°;矢状位Cobb角38°~66°,平均45.5°;坐高36~64 cm,平均48.6 cm。疗效评价指标包括冠状位、矢状位Cobb角及其矫正率、坐高、躯干偏移、双肩高度差、植骨融合情况、矫正丢失率和并发症,重点在身高和发育情况。结果 术后即刻冠状位Cobb角17°~39°,平均28°,矫正率为48%~65%,平均为52%。术后矢状位Cobb角25°~39°,平均31°,坐高46~70 cm,平均56.8 cm。全部病例随访12~44个月,平均26.5个月。随访期间矫正角度丢失率< 5%,坐高平均增加2 cm ,3例出现矫形棒尾端皮肤感染,均予以局部换药后痊愈,1例术后出现肩部失平衡,余未出现断钉、断棒等内固定相关并发症。结论 新型滑槽钉生长棒内固定系统治疗儿童脊柱侧凸的初步临床疗效证实该系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9,(1):79-85
[目的]探讨不同生长棒内固定方式治疗重度早发性脊柱侧凸的有限元生物力学差异及最佳内固定方式。[方法]选取1例接受单侧生长棒矫形手术的7岁男性EOS患者,并进行层厚为0.625mm的超薄螺旋CT扫描。通过有限元建模方法分别建立该患儿术前(M1)及术后(M2,单侧生长棒和4枚螺钉)的有限元模型,并模拟建立其他4种生长棒内固定方式的有限元模型(M3,单侧生长棒和8枚螺钉;M4,单侧生长棒、3枚螺钉和1枚椎板钩;M5,双侧生长棒和8枚螺钉;M6,双侧生长棒、6枚螺钉和2枚椎板钩)。收集各有限元模型的椎体、椎弓根螺钉、椎板钩及生长棒的生物力学数值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M5、M6、M3模型依次具有最佳的生物力学性能。同M2、M3、M4模型相比,M5和M6模型具有更小的椎体位移及应力和更大的生长棒应力。当椎弓根螺钉更换为椎板钩时,椎体位移及应力、其他螺钉及生长棒的应力均会增加。[结论]螺钉固定的双侧生长棒系统最为坚固;螺钉-椎板钩固定系统可以降低内置物的僵硬度;单侧生长棒系统通过增加螺钉数量可以改善其生物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寻求更好的矫正器材,作者选用C-D棒治疗脊柱侧凸症。方法:自1994年始选用C-D棒治疗脊柱侧凸21例,术前Cobb角平均522°,术后矫正率731%,畸形严重者先行头盆环牵引,双凸畸形可一次矫正,术中用异体骨+自体肋骨植骨。作者还探讨了脊柱侧凸椎体旋转的置钉技术。结果:经1~4年随访,效果良好,无脱钩及断棒,无脊髓神经损伤,19例患者角度丢失<5°,2例患儿角度丢失达30°,需再手术治疗。结论:C-D棒具有较好的柔韧性,可预先折弯以适合脊柱生理弧度,脆性小,不易折断,并具有三维矫正功能,其效果优于其它内固定器材 相似文献
20.
海涌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7,27(6):488-489
正1型神经纤维瘤病(neurofibromatosis type 1,NF-1)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其伴随骨骼畸形的发病率约为10%-25%,其中最常见的是脊柱畸形。NF-1伴脊柱侧凸分为营养不良型和非营养不良型两类。1986年Flood~([1])首次报道了营养不良型NF-1伴脊柱侧凸患者肋骨头脱入椎管内,脱位的肋骨头可对脊髓造成压迫,引起严重神经损伤并发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