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临床医学工程》2017,(5):675-676
目的探讨血清中IL-18、Ig E与IFN-γ测定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28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26名同期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两组的IL-18、Ig E和IFN-γ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IL-18、Ig E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而IFN-γ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IL-18、Ig E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IFN-γ水平则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IL-18、Ig E和IFN-γ水平与支气管哮喘密切相关,IL-18、Ig E水平升高及IFN-γ水平降低是支气管哮喘发作的重要指标,因此临床检测血清IL-18、Ig E和IFN-γ水平变化可诊断支气管哮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谷胺酰胺颗粒灌肠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IFN-γ、IL-4、IL-8的影响及疗效观察。方法 8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谷胺酰胺颗粒灌肠,对照组给予柳氮磺胺吡啶保留灌肠,疗程4周,观察比较2组的疗效及IFN-γ、IL-4、IL-8的变化。结果经过4周的治疗,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0.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IFN-γ、IL-4、IL-8分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4周后,IFN-γ、IL-8均明显降低,且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IL-4的表达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谷胺酰胺颗粒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能降低血清细胞因子IFN-γ、IL-4、IL-8,可能参与UC的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肺结核感染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4年4月41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为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组,55例肺结核患者为肺结核组,50名健康人群为对照组,比较各组外周血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2(IL-2)、IL-12、IL-4、IL-5、IL-6、IL-10表达水平。结果肺结核患者外周血IFN-γ、IL-2、IL-12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肺结核患者相比较,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外周血IFN-γ、IL-2、IL-12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结核患者外周血IL-4、IL-5、IL-6、IL-10表达水平均显著增高,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纯肺结核患者相比较,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外周血IL-4、IL-5、IL-6、IL-10表达水平均显著增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Th1/Th2免疫失衡,出现Th2免疫漂移,其免疫异常程度高于单纯肺结核患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干扰素-γ(IFN-γ)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变化与肺结核发病相关性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7年6月72例肺结核感染患者为研究组,同期51例健康体检人群为对照组。观察和比较治疗前后肺结核感染患者和健康人群血清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FN-γ水平。分析血清IFN-γ及炎症因子水平变化与肺结核发病相关性。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FN-γ水平较治疗前升高,IL-6、IL-10、TNF-α水平较治疗前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OC曲线显示,IFN-γ、IL-6敏感性优于IL-10、TNF-α,其中IFN-γ特异性最高;IFN-γ与IL-6、IL-10、TNF-α呈负相关性(P<0.05)。结论血清IFN-γ、炎症细胞因子参与了肺结核感染发病及进展过程,为肺结核感染免疫研究提供了有力证据。且通过外源性IFN-γ,有助于调节Th1/Th2动态平衡,促进肺结核感染患者体内Th2优势向Th1优势转换,为临床防治肺结核感染提供了一种有别于传统抗结核治疗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目的慢性宫颈炎并发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者Th1/Th2细胞因子改变及微波治疗效果分析。方法选择瑞安市人民医院妇幼分院妇产科2018年9月-2019年11月收治的慢性宫颈炎合并HPV感染患者74例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入院未合并HPV感染宫颈炎患者74例作为对照组。对不同糜烂面积、糜烂症状及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12(Interleukin-12,IL-12)、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IL-4、IL-8水平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随糜烂程度的增加,IL-12、IFN-γ水平不断减少,IL-4、IL-8水平不断增加,不同糜烂程度患者之间IL-12、IFN-γ、IL-4、IL-8水平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病变程度的增加,IL-12、IFN-γ水平不断减少,IL-4、IL-8水平不断增加,不同病变程度患者之间IL-12、IFN-γ、IL-4、IL-8水平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研究组IL-12、IFN-γ为(10.84±4.21)pg/ml、(148.42±34.45)pg/ml低于对照组,IL-4、IL-8为(35.35±14.21)pg/ml、(118.85±34.28)pg/ml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IL-12、IFN-γ水平均明显上升,IL-4、IL-8水平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疗效优于研究组(P=0.033)。结论慢性宫颈炎合并HPV感染患者的Th1/Th2免疫失衡随疾病严重程度增加而加重,应加强HPV筛查并尽早开始治疗,防止疾病恶性进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早期梅毒患者白细胞介素-18(IL-18)、白细胞介素-13(IL-13)和γ干扰素(IFN-γ)的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3月就诊的126例梅毒患者作为梅毒组,其中一期梅毒42例,二期梅毒50例,早期潜伏梅毒34例,另选100名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IL-18、IL-13和IFN-γ水平。结果对照组IL-18、IL-13和IFN-γ水平均低于梅毒组(均P0.05);不同分期梅毒患者IL-18、IL-13和IFN-γ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期梅毒患者IL-18、IFN-γ水平高于二期梅毒患者和早期潜伏梅毒患者(均P0.05),二期梅毒患者IL-18、IFN-γ水平高于早期潜伏梅毒患者(均P0.05);一期梅毒患者IL-13水平低于二期梅毒患者和早期潜伏梅毒患者(均P0.05),二期梅毒患者IL-13水平低于早期潜伏梅毒患者(P0.05);不同RPR滴度梅毒患者IL-18、IL-13和IFN-γ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IL-18、IL-13和IFN-γ均参与机体对梅毒感染的免疫应答,早期梅毒患者外周血液中IL-18、IL-13和IFN-γ水平变化可能与机体细胞免疫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支气管镜局部药物注射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92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利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6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3DVTh AE/15DVTh AE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利用经支气管镜局部药物注射进行辅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病菌转阴情况及免疫功能。结果观察组在治疗后3、6、12、18个月的病菌转阴率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4+、CD 8+、CD4+/CD8+、IFN-γ及IL-4水平均改善,且观察组CD4+、CD4+/CD 8+、IFN-γ水平较对照组高,CD 8+、IL-4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支气管镜局部药物注射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提升病菌转阴率,增强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8.
《临床医学工程》2019,(7):931-932
目的探讨抗结核治疗对肺结核患者痰液和血清中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肺结核患者65例,分为对照组(n=32)和观察组(n=33)。对照组采用2HRZE/4HR治疗,观察组采用2HRZE/4HR治疗联合注射用重组人白介素2 (IL-2)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病灶吸收率,并检测治疗前后的痰液和血清TNF-α、IFN-γ和IL-10水平。结果观察组的病灶吸收率为78.7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13%(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痰液和血清TNF-α、 IFN-γ、 IL-10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NF-α、 IL-10水平明显下降(P <0.05),IFN-γ水平明显上升(P <0.05),且观察组的TNF-α、 IFN-γ、 IL-10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抗结核治疗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疗效较高,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痰液和血清中的细胞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道腺病毒感染患儿血清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17A(IL-17A)水平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内江市中医医院收治的急性呼吸道腺病毒感染患儿17例为观察组,另选17例健康的患儿为对照组,流式液相蛋白定量技术检测患儿血清中TNF、IFN-γ及IL-17A水平变化,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观察组急性期血清中TN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恢复期TNF水平显著低于急性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急性期血清中IFN-γ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恢复期IFN-γ水平显著高于急性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急性期、恢复期血清中IL-17A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恢复期IL-17A水平显著高于急性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急性呼吸道腺病毒感染会引起血清细胞因子TNF、IFN-γ、IL-17A水平的动态变化,可能与病情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梅毒血清固定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Th17)和调节性T细胞(Treg)平衡改变及白细胞介素-17A(IL-17A)、白细胞介素-17F(IL-17F)多态性分析。方法选择安徽省宣城市人民医院皮肤病性病科2019年1月-2020年5月收治的梅毒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梅毒血清状态分为血清固定组(n=37)和血清转阴组(n=53)。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Th17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7(IL-17)和Treg型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水平;采用聚合酶链式扩增反应(PCR)对IL-17A基因rs2275913位点和IL-17F基因rs763780位点进行扩增,通过测序确定分型结果。结果血清固定组患者血清IL-17、IL-17/IFN-γ水平低于血清转阴组,IFN-γ水平高于血清转阴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IL-17A rs2275913基因型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7A基因rs2275913位点不同基因型患者IL-17、IFN-γ、IL-17/IFN-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A型患者IL-17、IL-17/IFN-γ水平低于GG型和GA型,IFN-γ水平高于GG型和GA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梅毒血清固定患者存在明显的Th17/Treg失衡,其机制可能与IL-17A rs2275913位点突变有关,但与IL-17F rs763780位点无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疗效及其对IgE、IL-4、IL-13和IFN-γ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台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小儿支气管炎患儿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42例)和研究组(44例),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和地塞米松糖皮质激素等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奇霉素10mg/kg+盐酸氨溴索15mg,静脉滴注,治疗7d后比较两组患儿疗效以及患者血清IgE、IL-4、IL-13和IFN-γ水平。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0.91%)高于对照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82,P0.05)。治疗后研究组IgE、IL-4和IL-13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954、16.208、9.236,P0.05)低于对照组治理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85、12.238、5.764,P0.05)。研究组治疗后IFN-γ水平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010,P0.05)和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839,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盐酸氨溴索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气管炎可有效调节患者IgE、IL-4、IL-13和IFN-γ水平,改善其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抗肺结核治疗患者血清促炎及抗炎因子动态变化。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2017年12月重庆三峡中心医院收治的200例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进行抗结核治疗3个月时进行痰液涂片检测,分为痰液阳性组和痰液转阴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3个月、治疗6个月血清中促炎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IL-6、干扰素-γ(IFN-γ)及抗炎因子IL-10、IL-4、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含量,以及肺部病灶的吸收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痰液转阴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血清中TNF-α、IL-1、IL-6及IFN-γ含量降低(P0.05);IL-10、IL-4及TGF-β升高(P0.05);痰液阳性组血清TNF-α、IL-1及IFN-γ的含量仅在治疗后6个月降低(P0.05);IL-6的含量在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血清中的含量降低(P0.05);痰液阳性组血清IL-10、IL-4及TGF-β的含量仅在治疗后6个月升高(P0.05);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痰液转阴组血清中TNF-α、IL-1、IL-6及IFN-γ的含量均降低(P0.05);IL-10、IL-4及TGF-β的含量均升高(P0.05);与痰液阳性组相比,痰液转阴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12个月的肺部病灶吸收率增加(P0.05)。结论治疗效果良好的肺结核患者血清中促炎细胞因子的含量降低,抗炎细胞因子的含量升高,检测血清中促炎细胞因子及抗炎细胞因子的含量,能够对肺结核的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检测胎膜早破(PROM)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产生Th1/Th2细胞因子水平差异,探讨PROM 的Th1/Th2免疫偏移.方法 对足月胎膜早破(PROM)组39例、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组34例和正常足月妊娠组(对照组)38例3组的PBMC经植物血凝素(PHA)诱导后,用ELISA法测定上清液中的γ-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同步检查绒毛羊膜炎病理改变,用PV-9000免疫组化两步法检测IFN-γ和IL-4在胎盘局部的表达.结果 3组PBMC分泌IFN-γ水平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6.313,P<0.01);其中PROM组IFN-γ为(158.6±38.9)ng/L,对照组为(105.3±33.6)ng/L,PPROM组为(201.4±29.2)ng/L,PROM组较对照组升高(q=6.438,P<0.05),但低于PPROM组(q=4.033,P<0.05);3组PBMC分泌IL-4水平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291,P<0.05);其中PROM组IL-4水平较对照组降低(q=2.051,P<0.05),但高于PPROM组(q=2.842,P<0.05);3组IFN-γ/IL-4比值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262,P<0.05);PPROM组绒毛羊膜炎病理改变明显,PROM组绒毛羊膜炎改变较轻;3组间IFN-γ在胎盘局部表达的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382,P<0.05),PPROM组最高;3组间IL-4表达的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878,P<0.05),PPROM组最低.结论 胎膜早破的免疫偏移状态表现为Th1型增强和Th2型减弱,Th1/Th2型免疫平衡指数IFN-γ/IL-4比值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与Th1/Th2细胞平衡状态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4年3月在唐山市工人医院妇二科住院经腹腔镜手术并经病理检查确诊为EM患者60例,作为EM组。选择同期行手术治疗的单纯子宫肌瘤患者72例,作为对照组,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MMP-2、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的mRNA表达情况,并计算IL-4/IFN-γ比值。结果 EM组中MMP-2和IL-4的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946、15.58,P〈0.05),IFN-γ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71,P〈0.05),内膜异位组织中IL-4/IFN-γ比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73,P〈0.05);EM组中MMP-2和IL-4的mRNA表达水平在临床Ⅲ~Ⅳ期的表达强度高于Ⅰ~Ⅱ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821、2.552,P〈0.05),IFN-γ在临床Ⅲ~Ⅳ期的表达强度低于Ⅰ~Ⅱ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23,P〈0.05),IL-4/IFN-γ比值在临床Ⅲ~Ⅳ期高于Ⅰ~Ⅱ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46,P〈0.05)。Pear_son相关性分析表明,EM组中MMP-2 mRNA的表达量与IL-4 mRNA表达呈正相关(r_s=0.651,P〈0.05),与IFN-γmRNA的表达呈负相关(r_s=0.541,P〈0.05),与IL-4/IFN-γ比值呈正相关(r_s=0.682,P〈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组织中MMP-2表达的增加与Th1向Th2型细胞转变的平衡偏移呈正相关,提示细胞外基质重塑与局部组织炎症密切相关,在促进EM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对重型斑秃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襄阳市某医院2012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105例重型斑秃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53)与对照组(n=52)。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医综合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血清细胞因子干扰素(IFN-γ)及白细胞介素(IL-2,IL-4,IL-10)水平、新发开始生长时间、治疗前后终毛数密度、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半年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6.8%,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7.3%,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IFN-γ,IL-2,IL-4,IL-10等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组患者IFN-γ,IL-2水平降低,IL-4,IL-10水平升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IFN-γ,IL-2水平低于对照组,IL-4,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4周、8周及12周时的终毛数密度均高于对照组,新发开始生长时间则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6%,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二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为11.3%,低于对照组的2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对重型斑秃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快速缓解脱发症状并促进毛发新生,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联合康复新液对尖锐湿疣(CA)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复发率及HPV-DNA转阴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362例C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康复新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清IL-4、IFN-γ变化和人乳头瘤病毒(HPV)转阴情况。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2.4%优于对照组61.1%,复发率21.4%低于对照组5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的血清IL-4与IFN-γ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HPV-DNA转阴率68.7%高于对照组4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康复新液用于治疗CA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及HPVDNA转阴率,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MPP患儿血清细胞因子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MPP患儿34例为实验组,健康儿童20例为对照组,所有对象抽取静脉血4 ml~5 ml,实验组14 d再抽静脉血4 ml~5 ml,2 ml用ELISA法测IFN-γ、IL-6和IL-8,余2 ml测LDH。结果实验组血清IFN-γ、IL-6及IL-8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血清LDH值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恢复期血清IFN-γ及IL-6与急性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恢复期血清IL-8、LDH与急性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验组与对照组、急性期与恢复期相比血清IFN-γ、IL-6及IL-8水平存在差异,提示IFN-γ、IL-6及IL-8可能参与了MPP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羟氯喹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及泼尼松治疗对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母婴结局及细胞因子的影响,为临床有效改善妊娠合并SLE患者不良妊娠结局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6年2月在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SLE合并妊娠患者57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29例,观察组患者28例。对照组口服羟氯喹,观察组在其基础上使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及泼尼松,对两组患者妊娠结局,细胞因子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早产、低体质量儿发生率及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分娩前,观察组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α(IL-1α)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IL-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扰素-γ(IFN-γ)/IL-6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IFN-γ/IL-10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羟氯喹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及泼尼松可有效改善妊娠合并SLE患者妊娠结局,可能是通过影响Th2型以及Th1型细胞因子水平而改善病情。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IL-12及干扰素-γ受体(IFN-γ)3种细胞免疫调节因子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血清中的水平,了解慢性HBV感染患者的免疫功能,以探索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治疗的新途径。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4月在医院就诊的51例慢性HBV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51例患者按HBV感染后临床表现分为慢性HBV携带组10例,慢性乙型肝炎组18例,乙型肝炎肝硬化组23例,选取同期17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法ELISA检测血清中IL-4、IL-12及IFN-γ水平,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及血清白蛋白(ALB)等代表肝细胞损伤程度的指标;采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HBV携带组、慢性乙型肝炎组和肝炎肝硬化组患者中IL-4、IL-12及IFN-γ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IFN-γ/IL-4的水平显著高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携带组及肝炎肝硬化组患者IFN-γ/IL-4的水平显著低于慢性乙型肝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携带组与肝炎肝硬化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测定HBV的某些细胞因子水平,对监测HBV感染疾病的发生及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评价其治疗及预后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黄葵胶囊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γ-干扰素(IFN-γ)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9月-2015年10月在校大学生中原发性痛经患者13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干预组(68例)与对照组(6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心理疏导及镇痛药物等常规治疗。干预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黄葵胶囊。另设健康组51例。采用总痛经评分(TDS)评价药物疗效,同时测定患者血清IL-10、TNF-α、IFN-γ水平。结果干预组总有效率为97.06%,明显高于对照组(65.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两组TD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不同程度减少(P0.05);组间比较,干预组TDS评分更低(P0.05)。治疗前,干预组、对照组血清IL-10、TNF-α、IFN-γ水平与健康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干预组与对照组血清IL-10、TNF-α、IFN-γ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治疗前后血清IL-10、TNF-α、IFN-γ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IL-10、TNF-α、IFN-γ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葵胶囊治疗原发性痛经有较好的疗效,其作用可能与调节外周血清IL-10、TNF-α、IFN-γ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