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在脊柱转移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确诊脊柱转移瘤患者行脊柱正侧位X线平片检查、多层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的诊断结果,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敏感性。结果:65例患者中,多层螺旋CT及三维重建确诊脊柱转移瘤43例(66.2%),X线平片确诊24例(36.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层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诊断发现受累骨节数86个、椎体骨质破坏44例、骨性椎管受累25例,椎旁软组织和腰大肌受侵44例。结论:螺旋CT扫描机三维重建有助于脊柱转移瘤的临床诊断,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2.
张伟  余娟  张浜 《中国校医》2010,24(3):189-190
目的对比分析脊柱骨折的x线及CT表现,比较X线平片及CT在脊柱骨折诊断中的作用及优势与不足,提高X线平片及CT的诊断水平。方法对63例经临床确诊为脊柱骨折的病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CT在显示椎体、椎板、小关节、椎管狭窄及骨折分类方面明显优于X线平片,X线平片在显示椎体压缩程度、椎体后突成角及椎体移位方面有优势。结论X线是脊柱损伤的基本检查手段,而CT是主要手段,只有两者相结合才能提高对脊柱损伤的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维吾尔族脊柱结核的特点及影像学诊断评价.方法 回顾性分析194例经手术病例证实的脊柱结核患者的X线平片、CT、MRI扫描及增强扫描检查等临床资料.结果 脊柱正侧位X线平片、CT、MRI对脊柱结核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12%、943%、964%.对椎体、骨质破坏包括附件的破坏,死骨形成,敏感性分别为924%、985%、974%.对椎间隙的狭窄椎旁软组织肿块、腰大肌肿块、椎管及脊髓的受累显示率分别为872%、904%、995%.结论 脊柱正侧位X线平片是诊断脊柱结核的基础方法.如需进一步了解死骨椎旁软组织肿胀、椎间盘破坏、椎管及脊髓的受累,MRI准确率高,评价细致、全面,并且能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评价螺旋CT检查对头颈部创伤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临床和手术证实的36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8例,年龄9~54岁,平均年龄35.6岁)因严重的头颈部急性创伤而行头颈部CT检查的患者做了回顾性研究,并与常规X线平片检查进行了比较.结果本组36例患者共有78处颈椎损伤.在2例枕骨髁、1例第一颈椎前弓和后弓、1例第一颈椎左侧侧块、1例椎弓根、15例椎板及2例横突骨折的患者中,X线平片检查均不能正确做出诊断,只有CT才能做出正确诊断.在所有患者中,除1例韧带损伤外,未见X线平片能发现异常而CT不能做出正确诊断的病例.统计学分析表明螺旋CT扫描对颈椎损伤的诊断比X线平片有更高的灵敏度(螺旋CT与X线平片的灵敏度分别为98.7%和57.6%),与X线平片比较,两者的差别非常显著(χ2=38.5,P<0.005).结论由于螺旋CT能更多、更早地发现颈椎骨折,避免X线平片漏诊,改善头颈部严重创伤患者的治疗,可将颈部螺旋CT列为此类患者的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5.
题1:脊柱结核主要侵犯:A棘突;B椎体;C椎板;D椎弓根;E横突。答:B 解:脊柱结核最为多见,占全身骨与关节结核1/2左右,居其首位。由于椎体负重大,易于劳损,肌肉附着少,血液供应差,故绝大多数为椎体结核,其中又以腰椎最多,胸椎次之,颈椎、骶尾骨较少。棘突、椎板、椎弓根、横实,称为附件。附件结核多继发于椎体结核,或与椎体结核同时存在。单纯附件结核只占脊柱结核总数的1%。题2:腰间盘脱出症,表现有膝反射消失者其脱出间隙应是:A腰椎2、3;B腰椎3~4;C腰椎4、5;  相似文献   

6.
目的提高CT诊断脊柱损伤价值的认识.方法对照分析140例脊柱骨折的CT与X线平片表现.结果140例172节胸腰椎及颈椎骨折中,单椎体骨折112例,多椎体骨折28例.单纯屈曲压缩型66例,爆裂型52例,骨折脱位型22例.结论X线平片是脊柱损伤的基本检查手段.有时仅凭X线平片表现难以区分单纯屈曲压缩型和爆裂型.CT检查是脊柱损伤必要的补充手段,能明确区分单纯屈曲型和爆裂型骨折;对骨折分型、判断脊柱失稳,椎管受累程度以及制定治疗方案均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脊柱转移瘤是较常见的恶性肿瘤,由于CT分辨率高使其对脊柱扫描的使用价值较X线平片优越得多,尤其对脊柱转移瘤的检出和鉴别,CT更具有独特作用,且能观察转移瘤细微变化.本文收集30例恶性肿瘤脊柱转移瘤患者椎骨CT扫描图像.30例有X线脊柱正侧位片,其中16例平片发现或可疑有病变,现作回顾性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陈龙华  朱彦军  牛彦 《现代预防医学》2008,35(13):2550-2551
[目的]探讨脊柱转秽瘤的MRI表现及早期特征.[方法]对38例脊柱转移瘤患者MRI表现进行分析.[结果][1]病变椎体及附件呈不均匀长T1长T2信号,多椎体受累者呈跳跃状分布,椎间盘不受累.[2]多椎体受累合并附件破坏及椎旁软组织肿块属于晚期表现.[3]椎体后部及椎弓局灶性骨破坏是诊断早期脊柱转移瘤的重要根据.[结论]脊柱转移瘤具有特征的MRI表现,对早期诊断有确切价值.  相似文献   

9.
文勇 《现代医院》2006,6(5):69-70
目的探讨脊椎转移瘤的CT和X线平片诊断价值。方法对53例经临床获得证实的脊椎转移瘤CT和X线表现进行分析,以总结其原发瘤与转移部位之间的影像学特征。结果转移部位以胸腰椎最多,其次是骶椎与颈椎。原发瘤以肺癌(39·6%)和乳腺癌8例(15·1%)转移发生率高,其次是肝癌。脊椎转移灶的影象表现可分为3型:溶骨型、成骨型和混合型。结论常规优质的X平片对大多数转移瘤能做出诊断,而CT能显示普通平片难以发现的早期轻微骨质破坏,对随访观察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分析X线、多层CT、MRI对胸腰椎体结核感染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6年12月医院就诊的82例脊柱结核患者(208个患椎)为研究对象,均进行X线、多层CT、MRI检查,并比较三种检测方法的准确度及敏感度。结果 X线片表现为椎体破坏、椎旁脓肿、椎间隙狭窄或破坏等,CT主要表现为椎旁脓肿、椎体及附件骨质破坏、死骨等,MRI主要表现为椎间盘信号变化、椎体和附件骨破坏、椎旁脓肿、脊髓受累和韧带扩散等,多层CT和MRI对椎体破坏、椎管受累、椎旁脓肿和椎间盘受累的阳性检出率高于X线(P0.05);多层CT对死骨形成的阳性检出率和平均评分高于X线和MRI(P0.05);MRI对椎间盘受累、椎管受累、椎体破坏和椎旁脓肿的阳性检出率和平均评分高于多层CT(P0.05);多层CT、MRI病灶检出时间低于X线(P0.05),检查所需时间高于X线(P0.05);MRI检查所需时间高于CT(P0.05)。结论多层CT和MRI结合互补用于脊柱结核的早期诊断,有助于提高早期诊断率,对脊柱结核的临床治疗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