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3 毫秒
1.
1983年~1994年我们对11例飞行员鼻中隔偏曲患者,进行了鼻中隔粘膜下减张放射状切除整复术,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临床资料 飞行员鼻中隔偏曲患者11例,均为男性,年龄26岁~40岁,平均年龄28.5岁,单纯方形软骨部偏曲9例,合并骨部偏曲2例,均因鼻塞、头痛,或合并有鼻衄,而进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耳脑胶粘合骨及软骨法治疗青少年鼻中隔偏曲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47例鼻中隔偏曲青少年在全麻下行黏膜下鼻中隔骨及软骨大块切除,体外修剪软骨,鼻内镜下采用耳脑胶将切割成小块的骨及软骨粘贴于黏骨软骨膜上,粘合切口。结果:本组全部患者无并发症,随访2~3.5年,患者鼻腔通气良好,外鼻形状无改变,鼻中隔居中无穿孔,用力呼吸鼻中隔无飘动。结论:鼻中隔内耳脑胶粘合骨、软骨法治疗青少年鼻中隔偏曲的方法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鼻内窥镜下耳鼻咽喉手术动力系统 (XPS)在局限性鼻中隔偏曲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 对 12 0例局限性鼻中隔偏曲患者的嵴突、棘突在鼻内窥镜下使用XPS切除。结果 术后随访 3~ 6月 ,均取得满意的鼻腔通气效果 ,无鼻中隔穿孔、血肿、感染等发生。结论 鼻内窥镜下应用XPS直接切除局限性的鼻中隔偏曲 ,尤其是嵴突、棘突 ,手术时间短 ,出血少 ,创伤小 ,减少了对周围黏膜的损伤及软骨、骨结构的破坏 ,患者反应轻 ,痛苦小 ,术后恢复较快 ;但该方法有一定的适应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鼻内镜鼻窦炎、鼻中隔手术对早期慢性肥厚性鼻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对61例患有慢性鼻窦炎、鼻中隔偏曲合并早期慢性肥厚性鼻炎的患者采用鼻内镜下行鼻窦开放、鼻中隔矫正手术,观察对早期慢性肥厚性鼻炎的治疗效果。全部病例术前均行鼻内镜及鼻窦CT检查,术后随访1年以上。结果:61例患者中,54例(88.52%)患者术后无鼻塞症状或鼻塞症状明显改善,鼻腔通气良好或改善,下鼻甲大小、形态和色泽基本接近正常或较前改善。结论:鼻内镜鼻窦炎、鼻中隔手术对早期慢性肥厚性鼻炎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对避免其它方法治疗引起下鼻甲干燥或萎缩等(破坏粘膜的功能)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牛晨 《航空航天医药》2011,22(10):1254-1255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对鼻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患者临床疗效提高意义。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科于2008-04~2011-04间治疗鼻中隔偏曲患者240例临床资料,探讨护理方法对临床疗效提高意义。结果:经过术前与术后的精心护理和对术后并发症的严密观察及护理措施的及时落实,术后随访患者3~10个月,所有患者鼻中隔偏曲得到矫正,鼻腔通畅,通气良好,效果满意。未发生鼻梁塌陷、鼻中隔穿孔、鼻腔粘连等并发症。结论:正确的术前与术后临床护理对鼻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患者临床疗效起到提高作用。  相似文献   

6.
鼻中隔偏曲常采用鼻中隔黏膜下手术切除,多在鼻前庭皮肤和黏膜交界处行纵行或弧行,或L形切口。对较严重的鼻中隔偏曲,单侧切口术野狭窄、张力大,手术时易造成鼻中隔黏膜撕裂或穿孔,往往不能彻底矫正,术后仍有偏曲,疗效不满意。1994~2002年,我们采用双L形切口黏膜下切除术治疗重度鼻中隔偏曲42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鼻内窥镜技术行鼻中隔粘膜下切除的优缺点 ,改进鼻腔填塞材料。方法  1995年以来在鼻内窥镜下行鼻中隔粘膜下切除术 390例 ,其中单纯鼻中隔偏曲 2 6 8例 ,鼻中隔偏曲合并鼻窦炎、鼻息肉 12 2例 ,单纯鼻中隔切除术后填塞硅胶套 +海绵 ,其余填塞凡士林纱条。结果  390例均取得满意的鼻腔通气效果 ,无一例发生鼻中隔穿孔、血肿等手术并发症。结论 与传统的Killian手术相比较 ,鼻内窥镜技术属于亚显微手术 ,具有操作精细、灵活简便、损伤小、出血少、安全、切口无须缝合等特点 ,改进了的术后鼻腔填塞物 ,明显优于传统手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临床和CT图像观察了解鼻中隔偏曲与单侧上颌窦炎性病变的关系,探讨鼻中隔偏曲在慢性鼻窦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前瞻性、连续收集经鼻窦冠状位CT扫描证实的鼻中隔偏曲伴单侧上颌窦炎性病变(包括慢性上颌窦炎、上颌窦浆液性囊肿、上颌窦后鼻孔息肉和霉菌性上颌窦炎)患者56例,观察单侧上颌窦炎性病变与鼻中隔偏曲的关系。随机抽取10例患者的鼻窦冠状位CT图像,按Uygur法计算钩突所在平面两侧下鼻甲、钩突和中鼻甲的横断面积(以坐标纸格数表示)在各自鼻腔所占的百分数,并与10例正常对照(鼻中隔正直、无鼻窦病变)进行比较。结果56例患者中,单侧慢性上颌窦炎25例,上颌窦后鼻孔息肉9例,上颌窦浆液性囊肿5例,霉菌性上颌窦炎17例;病变位于鼻中隔偏曲鼻腔宽大侧35例(62.5%),狭窄侧21例(37.5%)。10例鼻中隔偏曲伴单侧上颌窦炎性病变患者下鼻甲、钩突和中鼻甲的横断面积在各自鼻腔所占的百分数在鼻腔宽侧为48.8%,窄侧为44.1%,两侧无显著性差异(P〉0.05)。10例正常对照下鼻甲、钩突和中鼻甲的横断面积在各自鼻腔所占的百分数为右侧40.1%,左侧39.8%,两侧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鼻中隔偏曲使鼻腔宽大侧发生单侧上颌窦炎性病变的机会大于鼻腔狭窄侧;临床处理上颌窦炎性病变的同时应矫正偏曲的鼻中隔,恢复鼻腔鼻窦正常的结构和功能,阻断鼻中隔偏曲造成的代偿失调。  相似文献   

9.
颈胸腹3切口治疗中晚期高位食管癌124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茂林  卫功铨 《武警医学》1996,7(4):195-197
为扩大中晚期高位食管癌手术适应证,提高远期效果,采用右进胸全食管切除、胸骨后全胃代食管、颈部食管(咽)胃吻合重建(简称本组或三野手术)。与同期左胸左颈手术组对照(简称对照组或二野手术),并经统计学处理。结果:右进胸73例,肿瘤切除完成三野手术70例,切除率95.9%(70/73),术后并发症4例(5.7%),死亡1例(1.4%),近期治愈率98.6%(69/70)。远期随访1、3、5、10a存活率分别为89.8%(62/69)、58.9(41/69)、55%(38/69)、20%(14/69)。对照组62例,肿瘤切除完成二野手术54例,切除率87.1%(54/62),术后并发症8例(14.8%),死亡2例(3.7%)。远期随访1、3、5、10a存活率分别为77.7%(40/52)、50.0%(26/52)、34.6%(18/52)、11.0%(6/52)。两组差异显著(P<0.01)。表明:右进胸三野手术肿瘤切除率高,开胸时间短,对心肺功能干扰小,术后并发症少,淋巴结清扫彻底且安全,远期效果较二野手术好。  相似文献   

10.
樊仕仲 《武警医学》1998,9(10):599-599
鼻腔手术后采用可溶性止血纱布及凡士林纱条混合填塞,以探讨术后鼻腔内填塞物抽出后出血的差异。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13例患者中肥厚性鼻炎122例,鼻息肉24例,鼻中隔偏曲45例,鼻腔乳头状瘤6例,肥厚性鼻炎并有鼻中隔偏曲12例,鼻息肉并有鼻中隔偏曲...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在鼻内镜下鼻中隔手术中使用自制吸引剥离器,是否优于常规鼻中隔剥离器。方法将符合手术适应症的89例鼻中隔偏曲随机分为两组,51例使用自制吸引剥离器,38例使用常规剥离器,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使用自制吸引剥离器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均少于常规剥离器组(P〈0.05),术后通气改善亦优于常规剥离器组(P〈0.05),且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在鼻内镜下鼻中隔手术中使用自制吸引剥离器,优于常规鼻中隔剥离器。  相似文献   

12.
赵红  李晓丽  马明亮 《空军医学杂志》2012,28(3):136-137,140
目的探讨应用鼻中隔矫正联合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1月我院93例鼻中隔偏曲合并慢性肥厚性鼻炎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7例和治疗组46例。两组均行鼻中隔矫正术,治疗组联合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观察两组疗效。结果经术后6个月随访,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O.05)。结论对于鼻中隔偏曲合并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通过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后同时行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可以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比之仅行单纯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飞行人员鼻科疾病谱的变化规律。方法对1966~2007年闾住院的320名373例次飞行人员的鼻科疾病谱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排鼻科疾病谱前位的为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窦气压伤、鼻中隔偏曲、变应性鼻炎、慢性鼻炎、鼻窦囊肿、急性鼻窦炎、鼻腔鼻窦肿瘤、鼻外伤等。飞行合格283人,暂时飞行不合格12人,永久停飞25人。  相似文献   

14.
余江萍 《西南军医》2012,14(3):410-412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和鼻腔鼻窦联合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3月~2011年3月收治的鼻中隔偏曲和鼻腔鼻窦患者90例,其中鼻中隔偏曲患者30例,鼻腔鼻窦患者30例,鼻中隔偏曲和鼻腔鼻窦兼有患者30例,分别分为鼻中隔组、鼻腔鼻窦组、联合组。对于鼻中隔组患者实施鼻镜下鼻中隔矫正手术,鼻腔鼻窦组患者依据患者情况实施鼻窦开放术、鼻息肉切除术及中、下鼻甲部分手术,联合组患者实施鼻中隔及鼻腔鼻窦联合手术,观察三组术后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情况,并做好记录,将联合组患者情况分别与鼻中隔组、鼻腔鼻窦组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统计学结论。结果 90例患者中治愈68例,好转17例,无效5例,其中联合组的治愈率、好转率、无效率与鼻中隔组、鼻腔鼻窦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的总并发症发生率与其余两组分别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鼻中隔偏曲及鼻腔鼻窦炎兼有患者采取一次性鼻中隔及鼻腔鼻窦联合手术,患者的疗效没有降低,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因此,本联合手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法,减少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手术效率。  相似文献   

15.
鼻内窥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5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粱  胡晓艳 《西南军医》2011,13(6):982-983
目的探讨应用鼻内窥镜实施鼻中隔偏曲矫正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对52例鼻内窥镜实施鼻中隔偏曲矫正手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术后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52例患者均获得完全治愈,无一例出现并发症。结论鼻内窥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是治疗鼻中隔偏曲行之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6.
用自体扁桃体移植入鼻腔粘骨膜下以缩窄鼻腔,减少水分散发,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功能,提高抗感染力,达到改善症状的目的。本组治疗30例,术后无排斥反应,全部存活。手术前后免疫功能检测水平一致,鼻粘膜纤毛运动功能有明显改善,术后观察一年,治愈率86.7%,显效率13.3%,总有效率100%。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鼻阻力检查在招飞体检中的优缺点、客观性,及其应用于招飞休检的可行性和需要改进之处。方法①抽取18~21岁男青年30名,行鼻阻力检查。主要记录鼻阻力(nasal airway resistance,NAR)的数值。然后由具有丰富招飞经验的专家对其进行体检,体检专家在体检前不知道鼻腔通气功能检查的结果。根据体检专家的检查结果将受试:等分为合格组与鼻中隔偏曲组,比较其NAR,了解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②对于鼻中隔偏曲组,志愿行手术治疗的男青年,行内窥镜下鼻中隔矫正术,术后再次行鼻阻力检查及传统鼻镜检查,对比术前、术后是否具有客)见数据上的差异。结果80名男青年中,经招飞专家检查不合格率为35%(28/80),鼻阻力两组之间NAR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8例中,12例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后经专家体检均符合招飞标准,其NAR数值与术前对比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招飞体检中,鼻阻力检查是一种客观的鼻腔检查方法,比起传统体检方法,它更能够通过数据反映问题,为、招飞体检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