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血清中抗卵巢细胞抗体与性激素水平及月经异常的关系。方法对本院SLE患者(78例)及对照组(4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测定性激素E2、T、P水平,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血清中抗核抗体(ANA)等自身抗体及抗卵巢细胞抗体,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血清中抗卵巢细胞抗体与性激素水平及月经异常的相关因素。结果SLE组患者抗卵巢细胞抗体阳性率高于健康对照组(34.6%vs2.5%,P〈0.01)。SLE组患者性激素E2、T、P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E2:(80.96±36.2)ng/L vs(118.53±42.4)ng/L;T:(3.85±1.18)nmol/Lvs(6.43±2.28)nmol/L;P:(1.374-0.59)μg/L vs(3.92±1.23)恤g/L,P〈0.01或P〈0.05],而FSH、LH及PRL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FSH:(19.17±9.26)IU/Lvs(10.18±7.27)IU/L;LH:(21.19±12.44)IU/Lvs(13.79±8.27)IU/L;PRL:(6.18±2.27)μg/Lvs(2.37±0.63)μg/L,P〈0.05或P〈0.01]。SLE组患者月经异常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59%vs22%,P〈0.05)。SLE组患者血清抗卵巢细胞抗体阳性者SLEDAI积分及月经异常率显著高于抗体阴性者(6.3±2.8vs3.5±1.7,81%vs47%,P〈0.05或P〈0.01),而E2水平明显低于抗体阴性者[(64.13±26.36)ng/L vs(82.83±28.71)ng/L,P〈0.05]。结论SLE患者中抗卵巢细胞抗体的阳性率为34.6%,并可能与患者的性激素水平异常及月经异常相关。  相似文献   

2.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微量元素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测定了65例SLE患者(活动期29例,非活动期36例)血清Zn、Fe、Cu、Mg及Cu/Zn,经统计学分析,结果为:SLE患者血清Zn、Fe下降,Cu/Zn上升,在活动期和非活动期都较明显(P<0.001);血清Cu、Mg上升在活动期明显(P<0.01),说明这些变化与病情的活动性相关,其中Cu/Zn上升的差异尤为显著(P<0.001)。  相似文献   

3.
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性激素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变化。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 ,测定了 2 8例女性患者的六项性激素水平 :雌二醇 (E2 )、促卵泡素 (FSH)、促黄体素 (LH)、睾酮 (T)、孕酮 (P)、催乳素 (PRL) ,并将结果分别与处于月经同期或绝经期的正常对照值加以比较。结果 有月经患者及绝经患者与正常对照值相比 ,T明显降低 (P <0 .0 0 1 ) ,活动期较非活动期患者E2 显著升高 (P <0 .0 5 )。未发现其他激素的改变。结论 SLE患者体内性激素变化对诊断和疗效观察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IL-17、IL-18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中水平的变化及其对该病发病所起的作用。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85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63例其它自身免疫疾病患者和52例健康者血清中IL-17、IL-18的水平。结果:系统性红斑狼疮组患者血清中IL-17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他自身免疫病组则无明显差异。系统性红斑狼疮组患者血清中IL-18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及其它自身免疫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IL-17、IL-18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过程中可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以多系统损害为临床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发热、皮疹、脱发、关节痛或关节炎、肾炎、浆膜炎、溶血性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及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等。有内脏(肾、中枢神经)损害者预后较差。多见于20~40岁的育龄期妇女。近年来,我国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率有增高趋势。早期诊断和综合治疗可使其预后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血清可溶性DcR3(Decoy receptor3)水平表达及与治疗药物的关系。方法:收集SLE患者51例,健康对照组19例,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可溶性DcR3浓度,采用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判SLE疾病活动性,分析SLE治疗方案中主要用药(泼尼松、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羟氯喹、白芍总苷)与血清可溶性DcR3浓度及SLEDAI的关系。结果:SLE患者血清可溶性DcR3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t=2.42,P<0.05),而且与SLEDAI积分呈正相关(r=0.373,P<0.01),SLE治疗方案中使用泼尼松组DcR3浓度比未使用组显著升高(P<0.05),而使用羟氯喹组却显著降低,此外使用泼尼松、环磷酰胺组比不使用组有较高SLEDAI积分。结论:血清可溶性DcR3在SLE中高表达,与SLEDAI呈正相关,治疗药物对血清DCR3浓度影响不明显,可以作为SLE诊断和评判疾病活动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特点,探讨其危险因素及发病机制。方法 2005年1月—2011年11月共收治SLE患者2 190例,选择其中合并冠心病患者38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收治排除所有结缔组织疾病的单纯冠心病患者6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所有传统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检测血生化指标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并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记录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ventricularend-diastolicdiameter,LVDd)。结果血LP(a)、CRP水平观察组分别为(287.64±31.74)mg/L、(21.36±4.29)mmol/L,对照组分别为(211.28±26.57)mg/L、(14.57±4.93)mmol/L,;LVDd观察组(55.01±6.73)mm,对照组(46.49±9.31)mm;血清TNF-α水平观察组(30.31±14.03)pg/ml,对照组(28.75±15.46)pg/m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C、TG、LDL-C、HDL-C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传统致动脉粥样硬化的高危因素不足以解释SLE早期发生冠心病,SLE合并冠心病可能具有其独特的高危因素,且炎症反应参与了其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泌乳素受体及趋化因子和受体的变化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疾病活动程度及相关性。[方法]2008~2010年,选取2006~2007年在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风湿免疫科门诊和住院的105例红斑性狼疮患者,检测血清胸腺和活化调节因子(TARC)、巨噬细胞炎性蛋白-lα(MIP-lα)、白细胞介素6(IL-6)、泌乳素受体(PRLP)水平;检测外周血CD4+T细胞表面趋化因子受体CCR4、CCR5的表达情况,检测血清ds-DNA抗体。同时检测50名健康体检者。[结果]PRLP、TARC、MIP-lα、IL-6、CCR4+CD4+T%、CCR5+CD4+T%,活动期病人均高于稳定期病人和正常对照组(P<0.01),稳定期病人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PRLP与MIP-lα、ds-DNA呈正相关(P<0.01),与CCR4+CD4+T%呈负相关(P<0.05),与CCR5+CD4+T%呈正相关(P<0.05)。[结论]PRLP与趋化因子及其受体间相互影响,它们的异常改变可能导致机体免疫紊乱,与SLE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有关血清自身抗体的阳性率,探讨其在实际临床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广州市某医院2003年1月至2004年6月住院和门诊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进行自身抗体检测。抗核抗体(ANA)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抗双链DNA抗体(抗ds-DNA抗体)用ELISA法测定;抗可提取核抗原多肽抗体(抗ENA抗体)用免疫印迹法测定。结果共检测35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患者的抗核抗体(ANA)阳性率为94.2%,抗双链脱氧核糖核酸(ds-DNA)抗体的阳性率为71.4%,抗SSA抗体阳性率为14.2%,抗SSB抗体阳性率为5.7%,抗Sm抗体阳性率为22.8%,抗u1RNP抗体阳性率为11.4%。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有关血清自身抗体的检测,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综合评价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变化。方法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数据库,检索时间为2000—2012年,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收集所有有关血清瘦素水平和系统性红斑狼疮关联的研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后,使用Stata软件进行Meta分析,以获得上述血清瘦素水平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性的证据,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共检索到755篇文献,纳入相关临床研究14篇,共计研究对象1686例。16项研究中存在异质性(P〈0.05,I^2〉70%),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将纳入的研究结果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瘦素水平高于健康人群对照组[标准化均数差(SMD)0.75μg/L,95%CI(0.28~1.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体内血清瘦素水平升高,这种异常可能与SI。E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1.
为了进一步认识本病,提高早期诊断率,现将我院近年来共收治27例患者中,延误诊断或误诊者10例(占27例的37%)的点滴体会介绍如下:一、因发烧、周身关节疼痛而误诊本组27例病人有发热者24例,占88.8%(文献报导占83~100%);以发热为症状者12例,占发热者的60%,SLE 的发热没有可以遵循的特点和规律,为不规则的发热,有时高热,最高可达41℃,每天体温上下波动3~4℃。有的病例呈持续发热、间歇或周期性高  相似文献   

12.
系统性红斑狼疮与高血压关系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进  杨笛  孙德本 《浙江预防医学》2003,15(4):70-70,74
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是一自身免疫性疾病 ,可广泛影响全身各个器官和系统 ,高血压也是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高血压往往会加重SLE的肾脏、心脏和神经系统损害 ,是影响SLE生存率的重要因素[1 ] 。本文通过对 16 1例SLE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 ,以期提高对SLE合并高血压的重视。对象与方法1 对象  16 1例患者均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住院病例 ,均符合 1982年美国风湿病协会修订的SLE分类标准。患SLE前已发现高血压者除外。其中男性 15例 ,女性14 6例 ;年龄 15~ 6 9岁 ,平均 34岁 ;病程 10天~ 30年 ,平均2 3 6月。…  相似文献   

13.
14.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有很多临床和免疫学异常的慢性进行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研究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中锌、铜、镁、锰、铁、铜蓝蛋白、转铁蛋白及白蛋白的含量水平,并且探究这些因素是否与此慢性疾病的临床严重程度相关.与健康对照相比,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中铜蓝蛋白和铜含量水平偏高,而转铁蛋白、白蛋白、锌、镁、锰、和铁含量水平偏低.发生在特定炎症条件下这些改变的机制需要进一步阐明,这些改变究竟是炎症的病因还是结果仍不清楚.研究认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这些血清参数水平的改变可能不是发病的原因,而事实上是疾病本身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系统性红斑狼疮误诊原因探讨湖北省沙市市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434000)姜鸿,李怀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其特点为发病缓慢,临床表现各异,以某一脏器受损为主要表现,最后累及多个脏器。对一些非典型的SLE患者,临床常易误诊,现将收治的82例SIE中误...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抑郁、焦虑与疾病活动的关系。方法选择门诊和住院的105例SLE确诊患者,应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估。结果 SLE组经SDS测评判定为抑郁患病率为61.9%,SAS测评判定为焦虑患病率为45.7%,抑郁和焦虑同时存在者患病率为23.8%,SDS和SAS平均总分分别为(49±11.69)和(44±12.84),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发现疾病活动度评分越高,SDS和SAS评分就越高。结论 SLE患者存在抑郁、焦虑情绪,且疾病活动越重,焦虑、抑郁情绪越明显,这对及早对SLE患者进行心理指导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自身抗体在体内是如何产生的人体自身组织或器官(抗原成分)刺激B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发育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这种抗体反过来又和自身组织或器官发生反应,引起组织或器官的特异性损伤,这种抗体称为自身抗体,如类风湿关节炎的类风湿因子、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抗核抗体等。自身抗体有别于人体对外来抗原如病毒、细菌、药物、食物等产生的抗体,如乙肝病毒表面  相似文献   

18.
薛芹 《中国医师杂志》2010,12(11):1550-1552
目的 探讨血清γ干扰素诱导蛋白10(interferon-gamma-inducible protein of 10kD,IP-10)水平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疾病活动的关系及意义.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32例SLE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者血清中IP-10水平,分析其与SLE病情活动指数(SLEDAI)、抗dsDNA抗体滴度、补体C3、肾损害的相关性.结果 (1)患者血清IP-10水平[(303±187)pg/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72±50)pg/ml],活动期患者(512±347)pg/ml]高于非活动期患者[(128±115)pg/ml];患者血清IP-10水平与疾病活动指数呈正相关(r=0.54,P<0.01);血清IP-10水平与抗dsDNA抗体呈正相关(r=0.51,P<0.01),而与补体C3呈负相关(r=-0.41,P<0.05).(2)肾损害组血清IP-10水平[(532±307)pg/ml]明显高于非肾损害组(241±108)pg/ml].结论 IP-10水平可作为监测SLE疾病活动程度和肾脏损害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9.
对4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活动期26例,非活动期20例)血清锌、铜、铁、锰含量进行了测定并与对照组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活动期患者血清锌、铜、铁含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非活动期上述4种微量元素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另外,血清ANA滴度改变与血清锌含量变化呈显著负直线相关关系提示血清锌含量降低可能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期的主要表现之一。  相似文献   

20.
妊娠与系统性红斑狼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在年轻女性中好发的激素依赖性疾病.而一旦妊娠,将面临更多危险因素.然而,凭借早期的诊断、疾病状态的稳定及一个好的医疗团队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孕妇的密切监护,使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妊娠的成功率不断提高.该文综述了妊娠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关系、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妊娠管理及治疗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