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何涛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2,(12):2804-2805
目的:探讨早期鼻饲生大黄粉对ICU危重症病人胃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36例ICU危重病患者分为生大黄组66例,对照组70例;两组基础治疗相同,生大黄组伤后24h给予生大黄粉经鼻胃管鼻饲,每次0.1g/kg,用温开水50mL拌匀,每8h 1次,连续应用3~5天;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3天和5天胃液潴留量、上消化道出血、肠功能紊乱发生率的变化、胃肠外营养和建立有效的肠内营养时间。结果:生大黄组与对照组对比胃液潴留量、上消化道出血、肠功能紊乱发生率有显著差异性(P0.05),胃肠外营养和有效肠内营养时间缩短。结论:早期鼻饲生大黄粉可显著降低上消化道出血发病率,减少胃肠功能障碍的发生,有利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和恢复,在ICU危重症病人治疗中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生大黄对危重症患者胃肠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将80例危重患者随机分为四组:A组,予生大黄鼻饲合并灌肠治疗;B组,予生大黄鼻饲治疗;C组,予生大黄灌肠治疗;D组,予常规治疗。干预时间为7d。收集各组D-乳酸、二胺氧化酶(DAO)、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II)、胃肠道功能障碍评分、胃肠道并发症、腹压、住ICU时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及病死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随着治疗时间的增加,四组D-乳酸和DAO水平以及APACHE II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17,30.17,27.27;P0.05),且不同时间(F=24.23,25.65,23.89;P0.05)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多元方差分析发现第7d的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F=2.89,F=3.739,F=16.675;P0.05),进一步采用多样本均数两两比较,结果表明A组的效果最优[(290.77±113.68)ng/m L,(62.11±3.03)m IU/m L,(14.20±3.62)]。患者腹胀、肠鸣音减少、胃肠道出血比较,四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11,8.750,11.345;P0.05),其中A组腹胀(10%)、肠鸣音减少(20%)、胃肠道出血(15%)均最低。患者腹压、住ICU时间、MODS发生率比较,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4,4.71,8.975;P0.05),其中A组腹压(11.00±2.73)cm H2O、住ICU时间(13.45±3.67)d、MODS发生率(10%)均最低。结论:早期对危重患者采取生大黄鼻饲联合灌肠治疗可阻止胃肠道黏膜功能的进一步损伤,改善胃肠黏膜屏障的通透性和胃肠功能障碍,降低腹腔压力,减少胃肠道并发症,降低APACHE II评分,缩短住ICU时间,降低MODS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大黄对ICU中危重症患者胃肠功能衰竭的保护和治疗作用.方法:将严重感染性休克、呼吸袁竭、脑血管意外、大创伤术后、重症胰腺炎、心肺脑复苏后等GCS评分为3分的重症患者,随机分为大黄预防组和非大黄预防组,观察2组患者胃肠道并发症的发生率.并对非大黄预防组中出现的应激性胃肠黏膜病变和中毒性肠麻痹的患者给予大黄治疗,观察大黄的疗效.结果:大黄预防组患者应激性胃肠粘膜病变和中毒性肠麻痹的发生率显著低于非预防组(P<0.05);大黄对应激性胃肠粘膜病变的有效率77.46%,中毒性肠麻痹的缓解率76.06%.结论:大黄能预防和治疗危重症患者胃肠功能衰竭.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大黄对ICU中危重症患者胃肠功能衰竭的保护和治疗作用。方法:将严重感染性休克、呼吸衰竭、脑血管意外、大创伤术后、重症胰腺炎、心肺脑复苏后等GCS评分为3分的重症患者,随机分为大黄预防组和非大黄预防组,观察2组患者胃肠道并发症的发生率。并对非大黄预防组中出现的应激性胃肠黏膜病变和中毒性肠麻痹的患者给予大黄治疗,观察大黄的疗效。结果:大黄预防组患者应激性胃肠粘膜病变和中毒性肠麻痹的发生率显著低于非预防组(P〈0.05);大黄对应激性胃肠粘膜病变的有效率77.46%,中毒性肠麻痹的缓解率76.06%。结论:大黄能预防和治疗危重症患者胃肠功能衰竭。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大黄鼻饲对预防危重病患者胃肠功能衰竭的疗效和研究可靠性。方法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检索和筛查文献。所纳入文献中干预措施对主要结局指标如胃肠黏膜出血发病率、肠麻痹发病率、胃肠衰竭持续时间,和次要结局指标如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的发病率、MODS的病死率的结果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8篇,全部为中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鼻饲大黄组胃肠黏膜出血的发生的相对风险为0.42(95%CI 0.33~0.52),肠麻痹的发生风险为0.45(95%CI 0.34~0.58),胃肠功能衰竭持续时间的合并效应量加权均数差(WMD)-3.30(95%CI-3.81~-2.78)。MODS的发生相对风险为0.46(95%CI 0.37~0.57)。MODS的死亡风险0.59(95%CI 0.29~1.19)。结论鼻饲大黄可预防危重病患者胃肠黏膜疾病,减少出血风险,并能降低发生肠麻痹风险。鼻饲大黄预防组患者在发生胃肠功能衰竭后继续给予大黄治疗,比发生胃肠功能衰竭后给予相同治疗的对照组胃肠功能衰竭持续时间缩短。给予大黄鼻饲可降低MODS的风险,但不能降低MODS的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大黄川芎汤鼻饲对危重症患者胃肠道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危重症患者88例,随机分为参考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参考组采用蒙脱石散鼻饲,观察组在参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大黄川芎汤鼻饲,比较两组患者胃肠道功能障碍(GIDF)评分、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血乳酸水平、6h血乳酸清除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GIDF评分、MODS发生率、6h血乳酸水平低于参考组(P0.05),血乳酸清除率高于参考组(P0.05)。结论:大黄川芎汤鼻饲对危重症患者胃肠道的保护作用显著,能预防MODS发生,改善胃肠道缺血缺氧状态,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大黄鼻饲、保留灌肠对重症有机磷中毒患者血清瓜氨酸水平及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68例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编码、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解毒剂阿托品、复能剂氯解磷定、血液灌流等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生大黄鼻饲及保留灌肠。两组均连续治疗3 d。比较两组胃肠道功能恢复正常的时间和胆碱酯酶、血清瓜氨酸的变化情况,以及两组患者住重症监护室的时间。结果68例患者均全部治愈出院,无死亡病例。观察组胃肠障碍恢复至正常所需时间和住ICU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在给予大黄鼻饲、保留灌肠治疗前,两组全血胆碱酯酶活力及血清瓜氨酸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给予大黄鼻饲、保留灌肠治疗第3日,两组各指标均明显升高,观察组全血胆碱酯酶活力及血清瓜氨酸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生大黄鼻饲及灌肠可改善重症有机磷中毒患者胃肠功能,提高患者血清瓜氨酸水平,缩短病程,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健脾和胃法中药汤剂对危重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防治作用及对血乳酸水平的影响。方法:1选择2007年9月-2014年7月中山市中医院ICU收治的危重症患者120例,根据有无胃肠道功能不全分为阴性组和阳性组,再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2治疗组:给予自拟健脾和胃汤治疗,药物组成:生黄芪15g,白术10g,茯苓15g,白芍15g,当归10g,丹参15g,生大黄(后下)10g,木香10g,鸡内金10g,莱菔子10g,生麦芽15g,苏叶10g,黄连5g,吴茱萸5g,甘草5g。该中药由本院中药房提供。2剂/d,水煎2次,取汁170m L/剂,分2次温服或鼻饲,5d为一个疗程。不足5d转出ICU或自动出院、死亡者,以转出前或自动出院、死亡前收集观察指标。3对照组:应用制酸剂及胃肠黏膜保护剂防治胃黏膜损伤。注意肠道菌群的变化,应用微生物制剂维持肠道正常菌群的比例,肠道菌群失调时可予口服万古霉素。从患者入ICU开始,以患者病情好转转出ICU、死亡或自动出院为治疗终点,及早配合鼻饲白粥水或胃肠道内营养(能全力)。4观察胃肠功能的改善情况、治疗前后各组患者血清乳酸的变化。5计量数据用均数±标准差(sx±)表示,组间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用率表示,率的差别使用卡方检验,所得数据输入SPSS统计包,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组胃肠功能改善情况有明显好转(P0.05),治疗前后乳酸水平有非常显著的下降(P0.01),治疗组乳酸水平改善情况非常显著(P0.01)。结论:健脾和胃法对危重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具有防治作用,并能降低血乳酸水平。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脓毒症及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的中医病因病机、大黄的研究现状、大黄治疗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的疗效3个方面,对大黄调节脓毒症肠道菌群及促进免疫功能理法方药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发现大黄能够增加胃肠黏膜血流灌注,增强胃肠障碍功能,减少炎性渗出,从而提高胃肠动力,可作为脓毒症合并胃肠功能障碍患者有效的辅助治疗措施,为脓毒症病情管理和临床诊治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0.
大黄防治胃肠功能衰竭   总被引:45,自引:2,他引:4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胃肠功能衰竭是指机体在应激状态下 ,胃肠粘膜水肿、糜烂 ,形成溃疡 ,粘膜屏障功能破坏 ,细菌、内毒素易位入血 ,形成肠源性感染 ,引起全身炎症反应 ,导致中毒性肠麻痹 ,最终引发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MSOF)。胃肠功能衰竭既是MSOF的一种局部表现 ,又是引发和加重MSOF的“板机因素( 1) ”。临床证实 ,及时预防和治疗胃肠功能障碍与衰竭对减少和预防MSOF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2 ) 。现代研究认为 :中药大黄具有改善微循环、拮抗内毒素、改善肠麻痹、降低炎性介质、抑制肠菌和清理肠道等作用( 2~ 7) 。陈德昌等应用大黄治疗胃肠功…  相似文献   

11.
谷胱甘肽与大黄治疗危重患儿胃肠功能障碍4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谷胱甘肽与大黄对危重患儿胃肠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对确诊为危重患儿胃肠功能障碍48例,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常规组采用禁食,胃肠减压,营养支持,静注西米替丁、酚妥拉明等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组基础上静滴谷胱甘肽,口服或鼻饲大黄,观察二组疗效。结果:观察组与常规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谷胱甘肽与大黄对小儿胃肠功能障碍有明显治疗作用,并能改善危重患儿预后。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营养支持的发展,肠内营养(EN)的应用在ICU重症病人的治疗中越来越被重视,尤其是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病人,不能经口进食,使消化道黏膜萎缩,胃肠蠕动功能减弱,使得病人营养状况低下,抵抗力下降,加重病情,延长病程[1].我们对于ICU机械通气病人行鼻饲给予肠内营养支持.  相似文献   

13.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由于卧床时间长等因素,往往存在胃肠动力障碍,若不及时治疗则可进一步发生吸入性肺炎,胃肠排空障碍引起的营养不良以及肠道细菌毒素移位等使ICU患者的病死率明显增加[1].笔者对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早期鼻饲生大黄粉并观察对患者胃排空的影响,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大黄川芎汤鼻饲对危重症患者肠道复苏、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4例危重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肠道复苏、肠道营养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鼻饲大黄川芎汤。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肠道功能障碍评分、免疫球蛋白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及NK细胞活性等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肠屏障功能障碍评分≤1分发生率低于研究组,2分发生率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g A、Ig M、Ig G水平与CD3+、CD4+、CD4+/CD8+、NK细胞活性均有所提高,但对照组改善程度低于研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黄川芎汤鼻饲治疗危重症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肠道复苏效果,增强胃肠道防御能力,调节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5.
鼻饲是对不能经口进食或失去自主进食能力,但仍有胃肠消化功能的长期卧床老年患者一种安全、经济、有效地营养与能量补给方法。经鼻腔留置胃管,进行肠内营养,营养素的吸收和利用符合生理要求,可保护老年患者肠黏膜细胞及其功能的完整性,防止菌群失调而导致的肠源性感染,改善和纠正患者的营养不良  相似文献   

16.
大黄防治危重病机械通气患者胃肠功能衰竭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黄对危重病机械通气患者胃肠道并发症的治疗作用。方法:无急性胃肠黏膜病变的大黄组初始即给予大黄治疗,非大黄组不应用大黄;急性胃肠黏膜病变的非大黄组应用洛赛克治疗,大黄组均应用大黄;中毒性肠麻痹的非大黄组应用西沙必利,大黄组均应用大黄。采用止血效果、肠鸣音和肠内营养耐受程度作为判断依据。结果:大黄对危重症患者急性胃肠黏膜病变发生率的止血有效率达75.00%,明显高于洛赛克对照组(P〈0.01);大黄对中毒性肠麻痹的有效率达72.73%,可能高于西沙必利对照组(但P=0.0550);大黄组MODS发生率与非大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大黄对危重病并发急性胃肠黏膜病变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并能显著降低MODS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君承合剂治疗危重症患者胃肠动力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9例ICU伴有胃肠动力障碍危重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君承合剂,对照组加用莫沙比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43%,高于对照组的51.16%(P0.05);两组主要症状量化积分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两组比较,治疗组改善更加明显(P0.05)。结论君承合剂对危重症患者胃肠动力障碍的治疗具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大黄治疗颅脑创伤患者瘦素和胃肠动力障碍的疗效。方法:收集30例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生大黄浸泡液灌胃。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第7天血清瘦素水平和胃液潴留;观察两组首次排便时间,腹胀、便秘等情况。结果:治疗组血清瘦素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胃潴留明显减少,首次排便时间明显缩短,未出现明显的腹胀及便秘。结论:生大黄可以降低颅脑外伤患者血清瘦素水平,改善颅脑创伤患者胃肠动力障碍。  相似文献   

19.
大黄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病人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120例应用大黄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的救治经验。方法: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病人应用大黄汁(30g生大黄,水煎服)鼻饲。结果:病人早期即排大便。90例存活。根据ADL分级:Ⅰ级15例,Ⅱ级50例,Ⅲ级19例,Ⅳ级4例,Ⅴ级2例。结论:尽早应用大黄鼻饲可显著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大黄对合并呼吸衰竭和胃肠功能障碍的危重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将63例入住ICU的危重症患者分为大黄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氧合指数变化、机械通气天数、胃肠功能障碍持续时间及C反应蛋白变化。结果:大黄治疗组氧合指标第3天开始上升(P〈0.05),第5天明显改善(P〈0.01);大黄治疗组机械通气时间也少于对照组(P〈0.05);胃肠功能障碍持续时间,大黄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两组C反应蛋白水平第3.5天均有下降,但大黄治疗组C反应蛋白下降幅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黄可改善呼吸衰竭患者的氧合指标,缩短患者机械通气天数,能有效改善胃肠功能障碍并减弱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