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肺癌是肺部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主要的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肺叶或全肺切除),术后常出现暂时的呼吸功能低下,同时由于手术创伤引流部疼痛,患者不能进行有效的深呼吸和咳嗽排痰,可出现肺不张、肺部感染和呼吸衰竭等并发症。现将我科2004年8月-2005年8月收治的40例肺叶或全肺切除的老年患者进行围术期呼吸功能训练的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肺癌新辅助放化疗、全肺或支气管袖式肺叶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的发生率较高,探讨采用带蒂肋间肌瓣包埋加固支气管残端预防肺癌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痿的方法和临床意义.方法:1999年10月~2006年12月在18例行新辅助治疗后全肺或支气管袖式肺叶切除术的肺癌患者中采用带蒂肋间肌瓣包埋加固支气管残端或吻合口.其中右全肺切除3例,左全肺切除8例,右上肺支气管袖式肺叶切除2例,左上肺支气管袖式肺叶切除3例,左上肺支气管肺动脉双袖式肺叶切除2例.结果:18例肺叶或全肺切除术中预防性采用带蒂肋间肌瓣者全部临床治愈,无术后血胸、肺不张和肺部感染并发症,术后平均住院11.4天.术后1月开始行术后辅助化疗3~6周期,术后随访6月以上无1例发生支气管胸膜瘘.结论:肋间肌瓣由于血供丰富,取材方便,创伤小.包埋加固支气管残端或吻合口预防支气管胸膜瘘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应用,尤其用于新辅助治疗后、全肺切除术后支气管残端或支气管成形术的吻合口的加固预防支气管胸膜瘘的发生是一种可行的、简便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肺癌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呼吸道护理措施。方法:2009.2-2011.2选择在我院接受肺癌手术患者80例,加强术前呼吸功能锻炼术后正确的咳嗽排痰。结果:患者均行肺叶、全肺切除术,术后恢复良好,手术全部成功,住院15-42天,平均24天,术后无肺不张、肺部感染和呼吸衰竭等并发症。结论:做好围手术期呼吸道护理可有效预防肺部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全肺切除围手术期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肺切除术是治疗肺部外科疾患,尤其是中央型肺癌患者的重要手段,但在全肺切除后,常易出现呼吸道并发症,如肺部感染等,从而会给患者带来严重后果。做好全肺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对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1996年1月-2004年12月,我院为20例中央型肺癌患者进行了全肺切除术,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将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逆行切除法在肺叶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逆行切除法切除肺叶的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2例患者均成功切除肺叶,无一例被迫行全肺切除,肺叶切除的手术时间(135±20.5)min;术后除2例出现肺部感染外,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逆行切除法仍不失为一种安全、有效的肺叶切除法。  相似文献   

6.
肺癌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肺不张、肺炎,其原因是有些患者术前就是反复发生肺部感染,术后由于麻醉和手术创伤,使功能受到较大影响,再加之切口疼痛,排痰不利,分泌物聚集而导致肺不张,极易引起肺炎。为了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我院1995~1998年对57例肺癌手术行肺叶切除的患者进行呼吸道护理,并取得了效果。由此可见,肺癌手术呼吸道的术前、术后护理对预防呼吸道感染、肺不张起着重要作用。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行肺叶切除或全肺切除后,可并发支气管痉挛或哮喘性支气管炎,严重者口唇紫绀,呼吸困难,肺部听诊哮鸣音。由于呼吸道内大量痰液潴留,咳嗽乏力不能排痰而影响通气导致缺氧,易并发肺不张及肺部感染。因此,支气管痉挛发作前的预防及护理对防止肺切除术后的并发症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肺癌根治全切术创伤大,术后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率较单纯肺叶切除高。术前正确指导患者练习咳嗽咳痰及术后加强生命体征监测,保持呼吸道通畅,是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9.
肺切除术患者围术期呼吸道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院胸外科2003年3月—2005年3月共行肺切除术36例,围术期高质量的呼吸道管理,大大提高了手术成功率,减少了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现将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21例,女15例,年龄39~79岁。其中肺癌11例,支气管扩张3例,肺结核6例,肺囊肿2例,肺大泡12例,毁损肺1例,肺隔离症1例。均采用气管内插管 静脉复合麻醉,行单纯肺段切除18例,行肺叶切除(含袖状肺叶切除)16例,行一侧全肺切除(含半隆突切除)1例,行胸膜全肺切除1例。除1例突发肺动脉栓塞,经抢救无效死亡外,其余均顺利康复,痊愈出院。2呼吸道管理2·1术前管理2·1·1宣教告诉患者术前准…  相似文献   

10.
肺叶切除手术为胸外科治疗肺癌、支气管扩张、肺结核等肺部疾患的常用手术方法。而做好呼吸道护理是保证术后肺通气功能的重要措施 ,也是预防肺部并发症、促使余肺迅速扩张的极有效的方法[1] ,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我科 2 0 0 0年 7月— 2 0 0 2年 7月收治 116例肺叶切除患者 ,男 83例 ,女 33例 ;6 0岁以上 5 2例。本组患者中肺癌 75例 ,支气管扩张 2 4例 ,肺结核球 17例。除 5例年老体弱者延期拔管、治疗时间延长外 ,余均达到预期效果 ,短期内治愈出院。2 护  理2 1 术前训练 手术前指导患者掌握正确的咳嗽体位及方法 ,…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高龄(≥70岁)I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行腔镜下肺叶切除与肺段切除的治疗效果。方法:根据手术方式,将111例IA期非小细胞肺癌高龄患者分为肺叶切除组(73例)和肺段切除组(38例),分别在胸腔镜下行肺叶或肺段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预后情况。结果:肺叶切除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肺段切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3天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则显著多于肺段切除组(P0.01);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复发及转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0天内均未出现死亡病例。结论:肺叶切除与肺段切除具有相似预后,然肺段切除术虽然手术时间较长,但出血量、引流量的减少是其优势,可考虑作为治疗高龄IA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术式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肺叶袖状切除、肺动脉成形术治疗中心型支气管肺癌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月1日—2008年1月24日我院26例支气管肺癌患者的手术治疗资料,其中支气管袖状切除右上肺9例、左上叶6例、左下叶2例、右中下叶2例,支气管及肺动脉双袖状切除4例,支气管袖式切除+肺动脉侧壁切除3例。结果全组患者均Ⅰ期吻合,1例术后肺不张治愈,2例并发肺部感染,无支气管瘘和狭窄等严重并发症。结论支气管肺叶及肺动脉袖状切除术最大限度地保存了正常肺功能,扩大了手术适应证,提高了手术安全性,降低了手术病死率,可作为外科治疗肺癌的常规术式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分析70岁以上肺癌患者剖胸手术后心律失常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回顾分析57例70岁以上肺癌患者围手术期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70岁以上肺癌手术患者术前合并心血管病、行全肺切除组、手术时间>3h组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术后有67%的心律失常合并有低氧血症和/或肺部感染。结论70岁以上肺癌患者手术后心律失常最常见的原因是低氧血症和肺部感染,术前心脏基础疾病、手术方式和手术时间是导致术后心律失常的重要原因。早期发现并治疗低氧血症和肺部感染是预防术后心律失常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分析全肺切除治疗肺癌的护理经验。方法:对2008年03月-2010年11月我院收治的19例肺癌患者作全肺切除治疗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重视心理护理,加强术前宣教,做好术前、术后护理及正确的出院指导,19例患者术后无一例发生并发症或死亡,均治愈出院。结论:精心细致的围手术期护理,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和降低病死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5.
老年肺癌患者的外科治疗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肺癌患者的外科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0例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0例患者手术切除57例,其中全肺切除10例,肺叶切除46例,楔形切除1例。无围术期死亡病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9.8%。5年生存率为29.8%。结论:严格手术适应症及加强围术期处理,老年肺癌患者外科治疗就能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下肺楔形切除术对早期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早期肺癌患者68例,按手术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予以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观察组予以全胸腔镜下肺楔形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后疼痛(VAS)评分、并发症及中位生存期。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引流量低于对照组,术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年,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中位生存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胸腔镜下肺楔形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患者可有效减小手术创伤,减轻疼痛感,术后恢复较快,且术后并发症及生存期与全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在早期肺癌的治疗中采用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4年6月本院治疗的早期肺癌患者62例,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传统的开胸肺叶切除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3.9%,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48.4%,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早期肺癌的临床治疗中采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能够改善其临床治疗效果,同时降低其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针对老年肺癌患合肺功能减退。肺的顺应性降低,加上手术创伤,麻醉插管刺激,术后易发生肺不张、肺炎、呼吸功能衰竭等共发症的特点.我们采取了多方面的护理措施,预防和减少广并发症的发生,现将点滴体会介绍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36例患者.年龄68~75岁,男29例.女7例,有吸烟史者28例.有肺部慢性感染史考25例,其中行肺叶切除术33例.全肺切除术3例.术6顺利康复.无肺部感染等并发症。2护理措施2.1指导呼吸:由于老年肺癌患者肺功能减退.加上术后精神紧张及购部刀口疼痛.多表现为呼吸急促.从而影响肺的通气和换气功能.易造成低氧…  相似文献   

19.
呼吸道感染是肺癌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肺癌术后进行有效护理,可防止呼吸道感染,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胸腔镜技术在肺微小结节手术诊治的作用。方法 2011年12月-2013年10月,我科共手术诊治19例肺部微小结节,15例肺微小结节行VAMT,4例行VATS,对于肺实质内微小结节的探查依赖于术中直视和(或)手指的触诊定位,根据探查结果行结节所在肺组织的楔形切除,若定位有困难,则行相应肺叶切除术。术中切除标本送快速冰冻病理学检查,如为良性,则术毕;如为恶性,进一步行VAMT或VATS下肺叶切除联合淋巴结清扫术。结果:全组患者手术顺利,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和围手术期死亡。结论:胸腔镜能在术中较好的探查并切除肺部微小结节,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