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咳嗽为肺系疾病的主要证候之一,治肺多不离治咳。新安医学为祖国医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安医家人数众多,名医辈出,诊治咳嗽各有特色。就几位新安医家论治咳嗽稍作探析。  相似文献   

2.
程茜 《江苏中医药》2016,48(8):82-85
近二十年,国内研究江苏医家(明、清两代和民国时期)治咳医案的文献层出不穷。归纳对比发现,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江苏特定医学流派或特定医家,研究对象未能覆盖大部分江苏医家;研究方法多为频数统计、描述性分析、关联规则、聚类分析等常规方法,缺少创新。为此,从所有江苏医家存世医案入手,建立江苏医家咳嗽医案数据库,运用关联、聚类之外的新技术方法来挖掘医案中的治咳有效信息,以期发现江苏医家治咳方剂的遣药配伍规律,并以此为基础,研究江苏与其他地区咳嗽证治的差异性,将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从理论上提出"治咳先治痰,治痰先治气"的论述,开创了通过祛痰而治疗咳嗽的先河,承《素问·咳论》之说,并得到后世医家在临床实践中的广泛运用,效如桴鼓。在后人的不断总结运用中,治咳先祛痰之法从理论和实践上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并不断趋于完善,而且为后世医家提供了一种与前人不同的方法,对于咳嗽的临床治疗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4.
咳嗽病名,始见于《内经》,其《咳论》篇,论咳精深,开宗明义阐发“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的理论。而后仲景《金匮》有“痰饮咳嗽”“咳嗽上气”等专篇,论证透彻,立方明确,为千古医家辨证治咳之准绳。 笔者细心研读《金匮》“咳嗽上气”“痰饮咳嗽”专篇,将咳嗽归纳为虚实两端:  相似文献   

5.
咳嗽为临床上常见症状 ,其病机古今医家论之各异 ,不拘于肺。《素问·咳论》曰 :“五脏六腑皆令人咳 ,非独肺也”。由于肝肺生理病理上联系密切 ,古今医家特别重视从肝治咳。明·龚廷贤《万病回春》曰 :“从来咳嗽十八般 ,只因邪气入于肝”。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咳嗽门》中论肝咳有12例之多。秦伯未明确提出 :“治肺止咳 ,佐以调肝”。现将从肝治咳诸法浅述如下。1 肝肺生理相关  共司气机升降 :肝为风木之脏 ,位居下焦 ,阴中之阳脏 ,其气升发 ,为气之枢 ;肺为清虚之脏 ,位居上焦 ,阳中之阴脏 ,其气肃降 ,为气之主。肝气之升而不…  相似文献   

6.
目的感染后咳嗽又称感冒后咳嗽,是临床呼吸系统常见疾病,属中医"外感咳嗽""久咳""顽咳"范畴,目前大多医家认为,感染后咳嗽与风邪密切相关。现从风邪角度对本病的病因病机,治法治则以及部分虫类药物的应用效果、各医经验等进行简要概述,且已有临床试验证实中药复方能改善咳嗽反射敏感性(CRS),为临床应用中药方剂治疗感染后咳嗽提供分子水平依据。  相似文献   

7.
邵长荣巧用甘麦大枣汤治心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欣 《辽宁中医杂志》2001,28(12):724-724
大凡咳嗽 ,医家多从肺、从痰论治 ,每有屡治不效者。邵老以健脾宁神、平胆安神、益肾安神立法 ,巧用甘麦大枣汤治疗心咳 ,疗效颇佳。  相似文献   

8.
咳嗽是肺系常见病证之一,外邪犯肺或脏腑失调均可致肺失宣降,肺气上逆而咳,历代医家无论对病因病机还是治法均有深刻的认识.肺为气之主,诸气逆于肺则咳,是咳嗽不止于肺而亦不离乎肺.咳嗽虽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射运动,有利于分泌物排出,但久咳不愈往往影响正常休息和小儿发育,临床上感冒后久咳不愈却屡见不鲜.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中的滋培汤原治虚劳喘逆,饮食减少,或兼咳嗽,并治一切阴虚赢弱诸证.而于临床用治感冒后久咳不愈屡试屡验,其方药组成中并没有临床常用的止咳中药.  相似文献   

9.
王建纲  郭伟民 《河北中医》2009,31(1):133-134
咳嗽是临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呼吸系统疾病多出现咳嗽症状,甚至为首发症状。历代医家对咳嗽一证多有精辟论述,如《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并治》说“咳而上气,此为肺胀”;《景岳全书》说“咳嗽虽多,无非肺也”;《素问病机气:直保命集》日“谓咳无痰而有声,肺气伤而不清也。嗽是无声而有痰,脾湿动而为痰也。  相似文献   

10.
<素问·咳论篇>日:"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说明肺脏本身病变和脏腑功能失调均可导致咳嗽.治疗咳嗽应视野开阔,不能单纯治肺,而忽略调治他肺.临床上肝木病变殃及肺金而致咳嗽者,殊不少见.古今医家均十分重视从肝论治咳嗽.<素问·咳论篇>日:"肝咳之状,咳则两胁下痛,甚则不可以转,转则两胁下满."<万病回春>更有"自古咳嗽十八般,只有邪气入于肝"之说.现就肝肺的生理关系、肝咳的病理机制及论治方法作一浅析.  相似文献   

11.
梳理《叶天士医学全书》咳嗽相关医案,同时参考其他医家论述,分析清代名医叶天士治疗咳嗽的主要思想,总结叶天士对咳嗽分类、病因病机、证候的认识及其临证辨治咳嗽用药经验等。从风寒咳嗽、风温咳嗽、暑邪咳嗽、湿郁咳嗽、燥邪咳嗽、脾胃咳嗽、肝郁咳嗽、肾亏咳嗽等方面分别立论,强调治疗外感咳嗽不可一味施予泻肺之药,治疗内伤咳嗽不能滥用滋阴之法。叶天士治咳法古而不泥古,善用经方,其医案对后世医家治疗咳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值得临床深入学习。  相似文献   

12.
<正>咳嗽遗尿指咳嗽时小便自遗,有些甚至打喷嚏时也出现遗尿,主要见于女性。笔者总结各家咳嗽遗尿观点临床体会如下。《素问·咳论》谓:"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肾咳不已,则膀胱受之,膀胱咳状,咳而遗溺。"明代医家方隅在《医林绳墨》说:"妇人咳嗽而溺出者,宜生脉散加归、术、柴、黄芩。"清代医家沈金鳌、林佩琴等主张用茯苓甘草汤治疗。明代医家武之望在《济阴纲目》记载:"一妊妇嗽则便自出,此肺气  相似文献   

13.
《医学心悟》是清代医家程国龄所著的一部临床著作,为后世医家所推崇,书中所论治咳首辨外感、内伤;以祛邪为要;用药需顾护正气的治疗原则,为治咳所必尊。据此所创止嗽散已成为治咳名方。  相似文献   

14.
乌梅入药历史悠久,早在2000多年前就被医家所用,《神农本草经》列其为中品,谓:“主下气,除热烦满,安心,肢体痛,偏枯不仁,死肌,去青黑痣,恶肉。”历代医家在此基础上又有很大的发挥,如《名医别录》增入“止下痢,好唾口干”。《本草纲目》载其“敛肺涩肠,治久咳,泻痢”。其后《本草纲目》又添入了“治溲血,下血,诸血证,口燥咽干”。笔者经几十年临床实践认为:乌梅在止咳、止汗、止崩、止泻、止带等五个方面有较好的疗效。1止咳嗽乌梅止咳主要用于久咳、干咳。临床把咳嗽习惯上分为实证和虚证,实证多由外感风寒或风热,其咳必兼有表证,其治解表…  相似文献   

15.
在中医学中,慢性咳嗽归属于久咳、顽咳范畴,患者常症状反复,经久不愈,治疗上颇为棘手,是历代医家面临的共同挑战。曾仲意教授在多年临床治疗久咳时发现,慢性咳嗽多伴有咽部症状,且咽痒、咽干常为咳嗽发作前的引动症状,临证治疗时在辨证诊治的前提下,以理气利咽贯穿治咳始终,顾护气机和咽喉这一肺之门户,收效明显。  相似文献   

16.
《医学心悟》是清代医家程国龄所著的一部临床著作,为后世医家所推崇,书中所论治咳首辨外感、内伤;以祛邪为要;用药需顾护正气的治疗原则,为治咳所必尊。据此所创止嗽散已成为治咳名方。  相似文献   

17.
燥咳一症,表现为干咳无痰或咳嗽痰少,或为温燥,或为凉燥,并有外感、内伤之分.<内经>论燥,以"燥胜则干"为旨,与湿相对,以干为特点,提出"燥者濡之"的治疗原则.清代医家喻嘉言<医门法律>中论述燥伤及肺而咳,创立温润和凉润治咳之法.  相似文献   

18.
<正>咳嗽是肺系常见证候之一。不论外感、内伤均可导致肺失宣降,肺气上逆而至咳嗽的发生。古代医家将咳嗽分为三类:无痰有声称为咳,无声有痰称为嗽,有痰有声称为咳嗽。在临床上咳与嗽很难截然分开,故统称为咳嗽。近代医家对本症的辩证论治大多从内寒、内热、燥热、肝火犯肺、湿痰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久咳论治     
咳嗽一证,为常见肺系疾患。对其病机证治,医家论述颇多,内容极为丰富。一般新咳病机单纯,易于治疗,而久咳病机复杂,见证纷纭,往往术者无所是从。即有多年临床经验者,亦不免智者一失。经云:“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之旨,对久咳的治疗,尤有指导意义,故予每遇久咳,多从脏腑相关,寒热转化,虚实错杂处着眼,辄取良效。兹将点滴体会,公诸同道,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20.
肝咳属五脏咳之一。《素问·咳论》中已有论述 ,后世医家对此证的病因病机和治法方药都有进一步的阐发。本文综合近十五年来文献报道 ,结合古代著名医家的有关论述 ,将肝咳证治归纳为治肝之用和治肝之体两大类别共七个证型。分别是肝郁气滞 ,木火刑金 ,瘀血阻肺 ,木不疏土 ,肝风上扰 ,肝阳伏遏及肝肾阴亏。并就其病因病机 ,临床见证及治法方药作出归纳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