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10例临床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讨导致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相关易感因素,以达到降低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目的。方法:网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08年12月出现的10例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患者的相关易感因素。结果:10例患者中,切口裂开者0例,脂肪液化者4例,切口感染者6例。经抗生素消炎、多次换药及纠正相应内科合并症等对症处理后,均于术后10~30d愈合出院。结论:多种原因造成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应积极处理孕前期、孕期及围术期的各个环节,减少术后切口感染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晚期出血的病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0年我院收治的10例剖宫产术后晚期出血的病因及处理方法。结果:剖宫产术后主要病因依次为切口愈合不良、子宫伤口裂开、子宫复旧不良、子宫内膜炎、蜕膜残留、胎盘残留等。结论:严格剖宫产手术指征,正确判断出血的原因,及时有效地采取救治措施,并积极加强预防。、  相似文献   

3.
剖宫产切口愈合不良的防治和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为了处理高危妊娠和解决难产,挽救母婴生命,剖宫产已成为一种重要手段。随着剖宫产率的升高,其并发症也逐渐增加,尤其是基层医院出现子宫及腹壁切口愈合不良的也增多,我院自1999年1月至2008年12月的十年间收住院分娩4340例行剖宫产术1682例,其中:1例因子宫下段横切口术后1周发生感染愈合不良,经抗感染、支持等保守治疗痊愈;27例因脂肪液化使腹部切口裂开;6例切口感染导致愈合不良,腹部切口裂开率为2.1%较文献报道为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分析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的处理及预防情况.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09年1月对我院66例急性阑尾炎患者,采用术前0~2h应用抗生素,大量生理盐水及甲硝唑冲洗腹腔,碘伏浸泡切口,皮下脂肪层不缝合或采用不加铬可吸收单丝线缝合预防切口感染.结果:阑尾炎术后切口经预防感染处理后,其中I期伤口愈合62例,占95.3%;4例二期愈合,占4.7%.结论:进一步降低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感染率是临床医生应予以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目的:本文主要对剖宫产术后切口愈舍不良的发病病因、预防及治疗方式进行探讨。方法:对2009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的30例术后产生切口愈合不良患者的病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孕妇自身因素、手术操作及缝合技术、手术过程等因素对于切口愈合均有影响。结论:影响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因素有很多,要加强孕妇及共家属的认识,有效进行产前检查,在孕期保健给予正确指导,同时要再围手术期给予相应的药物进行预防,有效的对病房的细菌数量进行控制,尽可能的缩短手术时问,这些都是切实减少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剖官产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及临床诊治.方法:200r7年1月~2009年6月我院妇产科共25例产妇剖宫产后发生切口脂肪液化.在切口渗液处排除渗液,外用碘伏纱条覆盖,同时给予红外线照射,口服或静脉点滴抗生素.结果:产妇切口愈合时间3~7天,1例行Ⅱ期缝合.所有病例无院内感染.结论:切口脂肪液化主要原因是产妇体型肥胖、手术过程不严谨、身体抵抗力下降等.因此,在剖宫产手术过程中应精细操作,一旦发现切口有脂肪液化的情况应及早处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发生腹壁切口愈合不良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发生腹壁切口愈合不良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术后血常规及体温变化、腹壁切口的愈合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本组60例剖宫产术后发生腹壁切口愈合不良患者中,手术时间、手术切口的方式、肥胖、感染、合并症等均与腹壁切口愈合不良症状的发生密切相关。结论:导致剖宫产后腹部切口不良的因素较多,因此,术前做好妊娠合并症、并发症的相关治疗及预防,合理推广围术期用药,提升术者操作的技能等,能够进一步降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特点及采取的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10例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出血原因和治疗措施进行研究分析。结果:发病原因依次为子宫切口感染愈合不良、子宫复旧不全、子宫内膜炎及胎盘蜕膜残留。结论: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其主要原因是子宫切口感染,医院需要加强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产褥感染的临床表现度防治。方法: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1年4月至2011年10月期间收治的24例剖宫产术后产褥期感染患者,针对每位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对症治疗。结果:本组资料中剖宫产术后产褥感染者24例中,腹壁切口感染者18例,子宫切口感染导致愈合不良乃至裂开者5例,血栓性静脉炎发生者1例。结论:对有感染倾向者术前应给予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减少不必要的检查。同时一定范围内限制剖宫产率的上升,合理选择剖宫产指征,提高医疗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介绍16例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诊治体会。方法:通过对16例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诊治疗效观察及总结体会。结果:16例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成功痊愈出院。结论:针对术后切口愈合不良因素,及早预防,及时诊断,加强术后切口管理,均能收到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诊断、治疗及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市第一医院2005年1月-2009年6月剖宫产术后发生子宫内膜异位症的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该15例患者发病时间术后11个月-3年,均手术切除,全部I期愈合,随访1-2年无复发.结论:根据患者病史结合症状,体征,诊断不难,手术足有效的治疗措施,精细,规范的剖宫产手术操作是预防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探讨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0月~2011年10月的28例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病例。结果:妊娠合并症、产程延长、破膜时间长、急诊手术、手术及住院时间长、孕妇肥胖、贫血、营养不良、手术人员缝合技术等因素增加了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几率。结论:加强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护理,及时发现切口感染征象,尽早处理,扩开切口,拆除缝线,局部彻底清创,每天坚持换药,二期缝合切口,合理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可有效预防并使切口早期愈合。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再次剖宫产时,原子宫切口愈合情况,腹壁切口及腹腔粘连情况,探讨其手术方式对其愈合的相关因素。方法:本文对我院86例再次剖宫产者术中所见及前次手术资料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子宫切口愈合不良及腹腔粘连程度与术后间隔时间,子宫切口位置高低,下腹部横切口新式剖宫或常规腹壁纵切口剖宫产有关与剖宫产时机;孕妇的年龄、职业、孕产史、体重、孕周、胎儿大小无关。结论:下腹部纵切口剖宫产再次剖宫产时腹腔粘连程度比新式剖宫产轻、子宫切口愈合情况较薪式剖宫产好,考虑有可能再次剖宫产的患者,主张下腹正中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式较新式剖宫产更为恰当。  相似文献   

14.
目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对症口服中药阳和汤加味,并观察术后伤口愈合情况,以及对预防术后骨与膝部感染所产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5年2月。2007年1月间收治的62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要求口服中药阳和汤加味对症治疗。结果:入组62例患者术后病情均稳定,切口愈合良好,经2—3个月复查,未发现骨及膝部感染等不良情况。结论:胫骨平台复杂骨折术后,口服中药阳和汤加味,可促进切口愈合,防止骨髓炎发生及膝部感染的形成,为早、中、晚期的膝关节功能康复创造了可靠条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产程中实施剖宫产后临床监测指标分析其子宫切口愈合的情况。方法:通过对未临产及临产后不同产程中施行新式剖宫产术的产妇1050例临床观察其体温,宫旁局限性固定压痛和阴道流血情况,并且结合手术后的第6天B超检查情况,了解其子宫切口愈合情况进行分析。结果:①未临产与临产后第一产程行剖宫产者子宫切口愈合差异有显著性,与临产后第二产程行剖宫产者子宫切口愈合差异无显著性;②临产后于第一产程与第二产程行剖宫产者子宫切口愈合差异有显著性;③剖宫产术后体温〉39℃或体温不正常持续1周以上、或子宫局限性固定压痛、或有不正常阴道流血者,均有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的可能。结论:子宫切口愈合与是否临产、临产后不同产程、术后体温、子宫局限性固定压痛、异常阴道流血有明确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为了减少剖宫产切口愈合不良及并发症,我们将大黄、芒硝用于剖宫产手术后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114例,均为我院产科2008年1月~2009年1月剖宫产手术患者,贫血(Hb<9g/L)、肥胖(皮下脂肪厚度4~10cm)、有阴道试产史及羊水Ⅱ~Ⅲ度污染、疤痕子宫者.年龄20~43岁,平均29.5岁.随机分为研究组59例及对照组55例,排除糖尿病、低蛋白血症、肾病等.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愈合不良的主要因素,总结防治措施,提高切口愈合质量。方法:对30例行剖宫产术后腹壁伤口愈合不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导致切口愈合不良的各种原因和有效的预防措施。结果:30例患者腹壁伤口轻度愈合不良者15例(51.4%),中度10例(33.33%),重度5例(16.67%);患者经抗感染、换药等处理,切口长出新鲜肉芽组织后行二期缝合,均于治疗后5~12d愈合出院。结论:肥胖、高血压病和缝合不当等是造成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愈合不良的主要因素;针对各种不良因素,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可以提高切口愈合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方法。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2010年2月收治的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20例使用米非司酮治疗,治疗后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复发率。结果:20例患者均是在剖宫产后发生子宫内膜异位症,进行米非司酮治疗,治疗6个月后随访,有效率为70.0%;治疗后1年随访,有效率为80.0%;2年后随访,有效率为85.0%。结论:医源性种植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的主要原因,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红藤灌肠剂治疗剖宫产子宫切口愈合不良3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由于人们对围产儿要求的提高,剖宫产率呈不断上升趋势,有的医院甚至已超过50%,因此剖宫产的并发症也逐步增加,特别是子宫切口感染愈合不良、血肿等并发症己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因一旦处理不当,将会引起术后晚期大出血,甚至危及生命。所以及时发现子宫切口愈合情况和正确处理,是降低剖宫产并发症的重要举措。我科对35例此种病例在使用抗生素的基础上加用本院制剂室生产的红藤灌肠剂保留灌肠,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剖宫产腹部切口感染的原因及预防。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四年间198例行剖宫产手术者中出现腹部切口感染的21例孕妇。结果:肥胖、妊娠合并症、手术时间长、破膜时间长等增加了剖宫产术后腹剖切口感染比率。结论:及时发现和术前提前预防可能性的感染,及时发现处理,拆除缝线,局部清创,每天更换敷料,全身及切口应用抗菌素,可有效预防和治愈剖宫产腹部切口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