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35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素琴 《四川中医》2008,26(7):58-5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疗效。方法:将6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对照组30例,两组均给予西药保肝、利尿及支持疗法。治疗组在应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调营饮加减口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疗效优于单纯西药组。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25例采用西医常规综合方法治疗,治疗组27例在对照组治疗相同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3%,对照组72.0%,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AST、TBil等肝功能改善较对照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远期腹水复发率治疗组11.54%,对照组66.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临床疗效好,腹水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2例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医常规降酶、保肝、抗感染、利尿等对症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通利逐水方进行治疗,评价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0.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5.9%;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7.3%)明显低于对照组(29.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可迅速消退腹水,安全平稳,疗效确切且费用低廉,适宜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西医治疗肝硬化合并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肝硬化合并腹水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水剂。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肝功能变化及腹水消退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前后AST、ALT、TBIL及ALB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对照组腹水平均消退时间为(31.22±3.03)天,观察组为(23.37±2.17)天,观察组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腹水消退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合并腹水的临床疗效显著,腹水消退更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茵陈五苓散治疗肝硬化难治性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65例、对照组63例。对照组采用保肝、支持及多巴胺和速尿利水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方案基础上服用茵陈五苓散。两组均在治疗两月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77%,对照组有效率77.75%。两组疗效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茵陈五苓散具有明显的利尿消除腹水、保肝降酶退黄,提高白蛋白和改善白球蛋白比例作用,治疗肝硬化难治性腹水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组,是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76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76例采用中西结合治疗,对照组38例采用硒医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05%,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32%。两组比较,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7.
王文波  周兵 《新中医》2007,39(3):80-8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2例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时照组32例予西医常规时症处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75%,对照组为75%。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肝功能、B超检查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各项肝纤维化指标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复发率治疗组为27.27%,对照组为71.43%,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疗效确切,腹水消退迅速,且远期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的治疗方法。方法:治疗组用中西医结舍疗法,中药采用健脾行气、泻热利水之法,配合西医常规保肝、利尿、补充白蛋白以及纠正电解质紊乱等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西医治疗。结果:两组治疗2周,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1%,对照组为73.3%,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症状积分和ALT明显下降,且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能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加味四逆散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效果.方法:对90例肝硬化腹水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加服中药治疗,疗程3个月.治疗后,观察疗效,统计治疗的显效率,有效率,无效率及总有效率.结果: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显效48例(80.0%),有效6例(10.0%),无效6例(10.0%),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显效18例(60.0%),有效3例(10.0%),无效9例(30.0%),总有效率70%.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x^2=0.412,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效果优于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10.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35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梁锡卫 《新中医》2002,34(3):43-4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疗效。方法:将65例患者承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自拟化瘀复肝煎主,配合大黄Zhe虫丸及适量西药利尿剂治疗,对照组以西药治疗,均治疗8周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4%,对照组53.3%,2组总有效率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腹水及浮肿消退时间平均2.56周,对照组为3.60周,2组腹水及浮肿完全消退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疗效显著,副作用少,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44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给予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并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中药自拟疏肝行水化瘀汤。结果:治疗组显效26例,有效15例,总有效率为93.18%,对照组显效9例,有效20例,总有效率为65.91%,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中西医结合可有效治疗肝硬化腹水,且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自拟清肝活血汤治疗乙肝肝硬化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100例肝硬化合并腹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以保肝、退黄、利尿、补充蛋白等支持治疗。治疗组在两组治疗基础上予以自拟清肝活血汤治疗,2个月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对照组总有效率76%。两组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乙肝肝硬化较单纯西医治疗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芒硝外敷对肝硬化腹水脂多糖及其结合蛋白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芒硝外敷对肝硬化腹水患者脂多糖及其结合蛋白的影响。方法:将肝硬化腹水患者8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芒硝外敷脐周腹部治疗,每日2次;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疗程为1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脂多糖及脂多糖结合蛋白水平。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8.10%和67.5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脂多糖及脂多糖结合蛋白水平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芒硝外敷腹部可降低肝硬化腹水患者血浆脂多糖及脂多糖结合蛋白水平,对肝硬化腹水有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张文婷 《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20):468-468,514
目的: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中的方法和应用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于2010年2月至2011年2月抽取的80例行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2组,实验组40例,行系统护理干预。对照组40例,行普通护理干预。随访1月-3月,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疗效的恢复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随访期间,两组相比,治疗后实验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2.5%(显效+有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相比,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基本满意率(满意+一般)为95%高于对照组的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系统干预对行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的患者实施护理,可以增强患者对护理情工作的满意度,有效提高患者治疗后正常机体的恢复,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临床护理路径措施,应当在临床护理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0例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肝功能改善情况.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肝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肝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何文绍  兰波 《四川中医》2010,(10):82-8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56例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6例,对照组30例。两组均予西药保肝、支持疗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中药软肝消水丸。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5.7%,对照组为60.0%,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腹水消退时间、肝功能(TB il、ALT、A lb)及腹水消退后疗效巩固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1,P〈0.05,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对缩短腹水消退时间,改善肝功能,降低腹水复发率,提高远期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生存率等,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探讨消胀汤结合西药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肝硬化腹水患者9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只给予西医治疗,治疗组在采用同对照组相同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服自拟的中药消胀汤,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8.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9%,两组的总有效率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相比较于西医单纯治疗肝硬化腹水,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改善肝功能,明显的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疗效。方法:将68例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远期疗效及肛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且对肝功能的改善效果也优于对照组,尤其在提高血泶白蛋白方面更具优势(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确为治疗肝硬化腹水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9.
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肝硬化腹水5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党中勤  孙俊波 《新中医》2002,34(12):48-4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6例,对照组30例。2组均给予西医保肝、支持疗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口服双味泽苓汤、消臌方灌肠及逐水膏贴敷神阙穴等。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5.7%,对照组为60.0%,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肝功能(Tbil、ALT、Alb)及B超(腹水深度、脾脏厚度)疗效比较,治疗组均亿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肝硬化腹水具有保肝、降低门静脉高压及通便利尿作用,疗效比单用西药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气滞湿阻型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5例气滞湿阻型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行气化湿利水方,疗程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腹水、尿量、体重及肝功能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显效12例,有效2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气滞湿阻型肝硬化腹水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