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祛湿化瘀通络方治疗高尿酸血症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高尿酸血症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糖适平每次30mg,每日3次;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服祛湿化瘀通络方,每日1剂;两组均治疗90天。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后血尿酸、肾功能、血脂、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4%和23.33%,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血尿酸、肾功能、血脂指标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祛湿化瘀通络方具有减轻高尿酸血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尿酸、减轻肾脏损害程度、改善血脂代谢异常等作用,与糖适平联合用药临床疗效优于单纯应用糖适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祛湿化瘀通络方治疗高尿酸血症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常规西医降糖药加祛湿化瘀通络方;对照组给予西医降糖药;两组疗程均为90天。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尿酸、肾功能、血脂、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4%和23.33%,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除血肌酐(Cr)外,治疗组治疗后血尿酸、肾功能、血脂指标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祛湿化瘀通络方具有减轻高尿酸患者的血尿酸、减轻肾脏损害程度、改善血脂代谢异常等作用。  相似文献   

3.
除湿化瘀方防治大鼠高尿酸血症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本实验采用腺嘌呤(Adenine)、乙胺丁醇灌喂大鼠诱导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观察除湿化瘀方对其的影响.方法选择大鼠作为模型动物,以腺嘌呤、乙胺丁醇为造模剂,塑造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动态检测大鼠血尿酸等生化指标,观察除湿化瘀方对该模型动物血清尿酸水平的影响.结果除湿化瘀方高剂量给药7、14d可明显降低腺嘌呤、乙胺丁醇诱发的大鼠血尿酸升高,第7天可明显降低黄嘌呤氧化酶水平,肾功能损害明显低于别嘌呤醇组.结论除湿化瘀方有明显降尿酸作用,其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祛湿化瘀通络方治疗高尿酸血症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常规西医降糖药加祛湿化瘀通络方,对照组给予西医降糖药;2组疗程均为90d,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尿酸、肾功能、血脂、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4%和23.33%,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血尿酸、肾功能、血脂指标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祛湿化瘀通络方具有减轻高尿酸患者血尿酸和肾脏损害程度、改善血脂代谢异常等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祛湿化瘀通络方对高尿酸血症合并高脂血症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进行初步评价。[方法]将所观察的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单纯生活方式干预,治疗组给予在生活方式干预基础上加祛湿化瘀通络方。两组在年龄、病程、身高、体重、尿酸基线水平等方面具有可比性。[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前血尿酸、甘油三酯、胆固醇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42天后,治疗组血尿酸、甘油三酯、胆固醇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祛湿化瘀通络方具有减少内生尿酸的生成和吸收,降低血尿酸的作用,改善脂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观察祛湿化瘀通络方对高尿酸血症合并高脂血症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进行初步评价。方法:将所观察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单纯生活方式干预,治疗组给予在生活方式干预基础上加祛湿化瘀通络方。两组在年龄、病程、身高、体重、尿酸基线水平等方面具有可比性。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前血尿酸、甘油三酯、胆固醇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42天后,治疗组血尿酸、甘油三酯、胆固醇均明显降低,对照组血尿酸、甘油三酯、胆固醇也有所下降;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祛湿化瘀通络方具有减少内生尿酸的生成和吸收,降低血尿酸的作用;同时具有降低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的作用,改善脂代谢紊乱;并对中医证候有一定的改善。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痛风颗粒对高尿酸血症大鼠血清BUN、Cr、UA及XOD的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参照文献方法建立高尿酸血症的动物模型,随机分成模型组、苯溴马隆对照组、痛风颗粒大、小、中剂量组,并设立正常对照组,给予相应药物处理,共21天。检测大鼠血清BUN、Cr、UA、XOD。结果:模型在实验第7天出现血尿酸升高,第14天血尿酸下降,第21天血尿酸再次升高;实验第14和21天血尿素氮、肌酐升高,各治疗组血清尿酸水平有所下降,对血清肌酐、尿素氮无明显影响;血清中的XOD,模型组小剂量组比正常对照组、各治疗组显著升高。结论:痛风颗粒具有利尿和促进尿酸的排泄,改善肾功能,抑制XOD酶的活性,可能是降低血清中尿酸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制备高尿酸血症大鼠模型,并采用不同的给药方式,观察模型大鼠不同时间血尿酸的变化,以期建立稳定的慢性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为研究慢性高尿酸血症、评估其治疗药物的疗效建立可靠平台。方法:予大鼠尿酸灌胃或自由饮水,同时,氧嗪酸钾(OA)分别灌胃或皮下注射,在不同时间点观察大鼠血尿酸的变化。结果:大鼠尿酸灌胃同时予OA后血尿酸显著升高,2h值最高,尤以OA皮下注射组血尿酸值最高,至6h仍维持较高水平,随着时间的延长血尿酸逐渐降低。结论:建立慢性高尿酸血症大鼠模型必须有赖尿酸及尿酸酶抑制剂同时、分次干预,才能形成稳定的高尿酸血症。  相似文献   

9.
复方豨莶草胶囊降血尿酸及对肾损害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观察复方稀豨草胶囊对实验性高尿酸血症肾损害大鼠血清尿酸水平、肾功能及肾损害的修复作用。方法:采用腺嘌呤联合氧嗪酸钾建立动物模型。设立中药组、模型组、西药组与空白组。检测实验前及实验后第7、14和21d的血清尿酸、尿素氮(BUN)、肌酐(Cr)水平;行肾组织超微病理学观察。结果:复方豨莶草胶囊具有降低血清尿酸水平并对肾损害具有保护作用,其第7d、14d和21d血清尿酸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均明显降低(P均〈0.01);复方豨莶草胶囊能改善高尿酸血症肾损害大鼠的肾功能,其Cr、BUN已接近正常水平(P均〉0.05);对高尿酸血症肾脏病理损害有修复作用,肾组织病理及超微病理结果示中药组大鼠肾脏结构基本正常。结论:复方豨莶草胶囊可降低高尿酸血症肾损害大鼠血尿酸水平,对高尿酸血症肾损害具有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10.
痛风合剂拮抗高尿酸血症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探讨痛风合剂拮抗高尿酸血症的作用。[方法]将84只大鼠随机分为7组,观察各组血尿酸变化。[结果]痛风合剂高、低两个剂量组均能有效降低高尿酸血症模型动物(大鼠)的血尿酸水平。[结论]痛风合剂可以拮抗高尿酸血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虎杖提取物对高尿酸血症动物尿酸及痛风性关节炎的作用。方法:采用尿酸酶抑制剂法,造成小鼠高尿酸血症,观察虎杖提取物对该模型血尿酸的抑制作用;采用腺嘌呤+乙胺丁醇法造成正常大鼠高尿酸血症模型,取血测其血尿酸和黄嘌呤氧化酶浓度,观察虎杖提取物对高尿酸血症大鼠动物模型的影响;同时取动物关节组织,观察滑膜组织的病理改变。结果:虎杖提取物可显著降低高尿酸血症模型小鼠的血尿酸水平,可明显降低大鼠高尿酸症的血尿酸水平和抑制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可改善痛风性关节炎的病理改变。结论:虎杖提取物能改善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性关节炎的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12.
彭江云  李兆福  刘路明  许翔峰  曹东 《光明中医》2008,23(12):1900-1902
目的:考察七君颗粒对高尿酸血症大鼠血尿酸的影响。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即对照组,模型组,七君颗粒高、中、低剂量组,阳性对照组(丙磺舒),以腺嘌呤加乙胺丁醇构建大鼠高尿酸血症模型,并预防性给每组相应药物,测定实验前后大鼠血尿酸、尿素氮、肌酐。结果:七君颗粒具有抑制模型大鼠血尿酸、尿素氮、肌酐增高的作用。结论:七君颗粒有降低高尿酸血症模型大鼠血尿酸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高尿酸肾病模型大鼠血尿酸、肾脏组织病理学及肾组织中的TGF-β1、TNF-α的变化及中药复方对TGF-β1、TNF-α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高嘌呤饲料加腺嘌呤灌胃制作高尿酸血症肾病大鼠模型,并分组处理,中药治疗组用中药煎剂,别嘌呤醇治疗组用别嘌呤醇溶液,模型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给予蒸馏水灌胃,用药持续4周。观察血尿酸、肾脏组织病理学及肾组织中的TGF-β1、TNF-α的变化。同时,观察中药复方对上述各项指标的调节作用。结果:高尿酸血症肾病大鼠肾组织TGF-β1、TNF-α表达明显上调,且中药复方能调节其表达。结论:高尿酸血症肾病大鼠肾组织TGF-β1、TNF-α表达明显上调;中药有调节高尿酸血症肾病大鼠肾组织中TGF-β1、TNF-α表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积雪草水提液治疗高尿酸血症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苯溴马隆组、积雪草组,每组12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建立高尿酸血症大鼠模型,检测造模前后和给药7、14、21天各组大鼠血尿酸、尿尿酸浓度及24 h尿量,计算24 h尿酸总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造模后各组大鼠血尿酸、尿尿酸浓度、24 h尿酸总量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给药后各时间点苯溴马隆组和积雪草组血尿酸、尿尿酸浓度、24 h尿酸均明显降低;给药7天苯溴马隆组24 h尿量降低,积雪草组24 h尿量升高(P0.05或P0.01)。与苯溴马隆组比较,给药7天积雪草组血尿酸、24 h尿量升高,尿尿酸浓度、24 h尿酸总量降低(P0.05)。结论积雪草水提液可降低高尿酸血症模型大鼠血尿酸、尿尿酸浓度及24 h尿酸总量,并增加24 h尿量,对尿酸代谢作用的影响是其治疗高尿酸血症的可能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地灵丹对大鼠高尿酸血症肾病的影响,并探讨相关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高嘌呤饲料制作高尿酸血症肾病大鼠模型,分为地灵丹治疗组、别嘌呤醇组、模型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每组15只大鼠,分别给予相应的干预措施,持续4周。检测大鼠血尿酸、肌酐变化,观察肾脏组织学变化及细胞因子TGF-β1、TNF-α的表达。结果实验第14天,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各造模组血尿酸、血肌酐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地灵丹组及别嘌呤醇组血尿酸、血肌酐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第28天,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及地灵丹组血尿酸、血肌酐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别嘌呤醇组血尿酸水平出现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地灵丹组及别嘌呤醇组血尿酸、血肌酐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地灵丹组比较,别嘌呤醇组的血尿酸水平显著降低,血肌酐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其余各组TGF-β1、TNF-α阳性面积均显著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地灵丹组与别嘌呤醇组的TGF-β1阳性面积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地灵丹组与别嘌呤醇组大鼠肾脏病理改变减轻。结论地灵丹可减缓高尿酸血症肾病大鼠肾脏损害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TGF-β1、TNF-α等细胞因子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湿热型高尿酸血症(HUA)大鼠血尿酸、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血管活性肠肽(VIP)的变化,以及痛风二号方对HUA大鼠血清尿酸、肿瘤坏死因子α、血管活性肠肽的影响。方法:将4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湿热高尿酸血症模型组(模型组)、别嘌醇组、痛风二号方组。空白对照组:正常喂饲,在其余三组进行模型建立和药物干预的时候予等量生理盐水行灌胃、腹腔注射等相应操作。湿热型高尿酸血症模型组:高脂高糖饮食、白酒灌胃、200g/L蜂蜜水自由饮用,持续14天。自第八天开始,酵母膏按比例混入高脂饲料喂饲联合腹腔注射氧嗪酸钾,制备大鼠模型;同时自第10天开始,将大鼠置入湿热环境中放置4天。痛风二号方组,别嘌醇组:造模同湿热型高尿酸血症模型组,自造模第八天起,灌胃及注射造模药物后6小时,分别给予大鼠痛风二号方(0.3g/kg)或别嘌醇(40mg/kg)灌胃干预,直到第14天。生化分析仪检测大鼠血清尿酸值;通过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VIP、Tnf-α。结果:模型组、两药物干预组(别嘌醇组、痛风二号方组)血尿酸值、血清Tnf-α、血清VIP值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痛风二号方组血尿酸值、血清Tnf-α、血清VIP值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别嘌醇组与模型组血尿酸值、血清Tnf-α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血清VI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药物干预组之间血尿酸值、血清Tnf-α、血清VIP值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痛风二号方对湿热型高尿酸血症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在降尿酸的同时还可降低Tnf-α及升高VIP,且疗效优于别嘌醇,对湿热型高尿酸血症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大鼠高尿酸血症肾损害动物模型。方法:采用不同配比的腺嘌呤和氧嗪酸钾给实验大鼠灌胃,观测实验前后大鼠血清尿酸、肌酐、尿素氮水平变化,行肾组织病理与超微病理观察。结果:各组大鼠血尿酸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高剂量组肾损害较重,低剂量组肾损害不明显。结论:中剂量组作为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观察除湿化瘀方对高尿酸血症患者血尿酸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探讨除湿化瘀方治疗高尿酸血症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60例高尿酸血症患者,采用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予除湿化瘀方和别嘌呤醇片,8周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血尿酸(sUA)、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结果除湿化瘀方较别嘌呤醇可明显降低患者sUA、FPG和FINS及胰岛素抵抗水平。结论除湿化瘀方有降低sUA、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观察除湿化瘀方对高尿酸血症患者血尿酸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探讨除湿化瘀方治疗高尿酸血症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60例高尿酸血症患者,采用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予除湿化瘀方和别嘌呤醇片,8周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血尿酸(sUA)、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结果除湿化瘀方较别嘌呤醇可明显降低患者 sUA、FPG 和 FINS 及胰岛素抵抗水平.结论除湿化瘀方有降低sUA、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单味中药黄芪改善胰岛素抵抗对血尿酸影响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单味中药黄芪改善胰岛素抵抗(IR)对血尿酸的影响.方法 选用 60只成年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12只)和模型组(48只),模型组给予高脂高糖饲料喂养6周,6周后再用腺嘌呤[100 mg/(kg·d)]加乙胺丁醇[250 mg/(kg·d)]灌胃2周,造成胰岛素抵抗并高尿酸血症的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成黄芪治疗组、别嘌醇治疗组、黄芪加别嘌醇治疗组、模型对照组进行实验,分别于治疗的第3周、第6周测量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血尿酸(UA)及测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等指标,观察其对胰岛素抵抗并高尿酸血症的影响.结果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中药黄芪明显降低IR并高尿酸血症大鼠的FPG、FINS、UA(P<0.05或P<0.01),增加ISI(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中药黄芪与别嘌醇合用在改善IR的同时降低UA最明显(P<0.001);黄芪治疗组治疗后UA与FPG、FINS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62和0.66(P<0.05);与ISI呈显著负相关,r为-0.64(P<0.05).结论 中药黄芪具有胰岛素增敏作用;中药黄芪对IR并高尿酸血症模型大鼠具有明显降血尿酸作用;中药黄芪与别嘌醇合用在改善IR的同时降低血尿酸水平,其降UA的作用较单独使用黄芪或单独使用别嘌醇更明显;中药黄芪降低IR并高尿酸血症模型大鼠血尿酸的作用似与提高ISI及降低FPG、 FINS密切相关,因此,提示IR应是高尿酸血症、高血糖、高血压病等代谢性疾病发生的共同的重要的病理生理学基础.黄芪可能成为一个很好的治疗IR和IR并高尿酸血症的中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