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2 毫秒
1.
门静脉癌栓螺旋CT及CT门静脉造影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评价门静脉癌栓螺旋CT及其门静脉血管造影(CTP)的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43例门静脉癌栓形成的患者作了螺旋CT平扫和增强扫描,30例进行了多平面重组(MPR)和CTP成像,15例患者治疗的作了CT随访。结果:螺旋CT轴位和MPR图像能清晰显示门静脉癌栓,直接的CT征象为门静脉增粗及充盈缺损23%在动脉期癌栓有不均匀强化;间接征象包括门静脉管壁强化(42%)、侧支循环形成(100%)、门静脉海绵样变(44%)及周围肝脏血流动力学的改变。CTP能直观地评价门静脉的癌栓位置、管径及阻塞程度和侧支循环的情况。CT扫描可很好地显示门静脉癌栓治疗后的变化情况。结论:螺旋CT轴位图像结合MPR和CTP图像,可以便完整的提供门静脉癌栓的全面资料。  相似文献   

2.
肝动脉-门静脉分流多层螺旋CT分析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目的 探讨肝动脉-门静脉分流(arterioportal shunt,APS)的多层螺旋CT(MSCT)增强特征及形成机制,评价MSCT在APS诊断中的作用和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153例APS的CT影像特征及其基础疾病,所有病例均采用MSCT机扫描,对比剂注射流率3ml/s,剂量90ml;动脉期延迟25~28s,门脉期50~55s,实质期3~5min。其中75例完成了动脉期三维重建。结果 动脉期门静脉主干或分支提前显影127例,其中75例容积成像(vR)清晰显示APS部位、形态及其与周围结构间的三维关系。动脉期肝实质呈楔形、三角形或不规则形片状强化139例,其中单发94例,2~3处40例,弥漫性5例;门脉期部分病灶密度仍较高,实质期病灶与肝实质密度一致。90例原发肝癌及16例转移瘤中,动脉期瘤灶部分实质明显强化67例,门脉期多数病灶仍呈高密度,实质期呈低密度,其余39例瘤灶未见明显强化。上述APS按发生部位可分4型:即中央型(60例),周围型(32例),混合型(56例)和弥漫型(5例)。结论 多种疾病均可形成APS,原发性肝癌是最主要原因。CT上APS可有多种特征性表现形式,MSCT多期扫描及VR重建能充分显示。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肝脏兼容性血管造影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MSCT肝癌CT检查患者45例,于动脉期22s、门静脉期55s行肝脏双期增强扫描,采用MPVR、MIP、VR、SSD重建技术行肝动脉、门静脉兼容性血管成像。其中22例作了肝动脉DSA造影及介入治疗。结果 动脉期肝动脉血管造影(SCTA)显示肿瘤血管31例,肿瘤染色17例,动-门脉分流(APS)9例。门脉期门静脉造影(SCTP)检出肿瘤对门静脉的侵犯25例,门静脉癌栓16例。MSCT显示的肿瘤血管、肿瘤染色、供血动脉的来源分布、APS及门静脉癌栓与DSA图像基本一致。MPVR、VR有利于检出肝癌供血动脉、肿瘤血管、肿瘤染色、APS及门静脉癌栓。结论 MSCT肝脏兼容性SCTA、SCTP血管造影,可为临床及肝癌介入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更多信息。  相似文献   

4.
多层螺旋CT诊断肝癌合并动-静脉瘘及癌栓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肝癌合并动-静脉瘘及癌栓的多层螺旋CT(MSCT)动态增强表现,探讨其诊断肝癌合并动-静脉瘘及癌栓的作用及临床价值。材料和方法:13例肝癌肝动脉-门静脉瘘病例均采用MSCT动态增强扫描,并完成动脉期、门脉期三维重建,分析肝动-静脉瘘的增强特征及其合并门静脉癌栓的CT表现。结果:13例肝癌肝动脉-门静脉分流中巨块型8例、结节型4例和弥漫型1例。肝癌合并主干型肝动静脉瘘9例、末稍型3例和混合型2例。13例中8例合并门静脉癌栓。动脉期门静脉主干显影密度大于脾静脉或肠系膜上静脉7例,门静脉左右分支的显影密度大于门静脉主干3例。结论:肝癌合并动静-脉瘘及癌栓有特征性的MCCT表现,MS能正确诊断并对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及判断预后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螺旋CT肝双期扫描对原发性肝癌门静脉、肝静脉及下腔静脉癌栓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4例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肝静脉及下腔静脉癌栓的螺旋CT肝双期扫描及血管多平面重建 (MPR )的表现。结果 :门静脉内癌栓 14例 ,表现为门静脉主干或一级分支增宽 ,内见“铸型”样低密度充盈缺损 ,门静脉期门静脉相对应肝组织强化程度较轻或无强化呈低密度 ,6例门静脉癌栓见肝动脉供血。下腔静脉癌栓 4例 ,肝静脉并下腔静脉癌栓 2例 ,门静脉、肝静脉及下腔静脉癌栓 2例 ,下腔静脉癌栓并右心房癌栓 2例 ,均表现为肝静脉、下腔静脉或右心房内“铸型”样低密度充盈缺损。 12例MPR成像均清楚显示门静脉主干及一级分支、下腔静脉内癌栓的整体形态及范围。根据静脉系统癌栓的范围 ,将其分为 3型 :Ⅰ型 ( 14例 )、Ⅱ型 ( 8例 )、Ⅲ型 ( 2例 )。结论 :螺旋CT肝双期扫描是诊断和评价原发性肝癌静脉系统内癌栓有效的无创性方法  相似文献   

6.
肝癌门静脉癌栓内碘油沉积的CT表现和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经皮肝动脉碘油化疗栓塞 (lipiodoltranscatheterarterialchemoembolization ,Lp -TACE)治疗肝癌后门静脉癌栓碘油沉积CT表现和意义。方法  42例肝癌患者行Lp -TACE ,灌注碘油 5~ 2 0ml不等 ,碘油用量以肿瘤内基本上被碘油完全充满为止。经螺旋CT 3期薄层扫描发现门静脉内碘油沉积。结果 在 42例患者中巨块型肝癌 3 4例、多结节性 8例 (包括术后复发 4例 ) ;3 6例为多血供 ,6例少血供 ;DSA时 3 1例有动静脉瘘 ,11例无明显动静脉瘘 ;碘油沉积于门静脉右支 18例、左支 9例和左右支及主干 15例 ,6例随着Lp -TACE的次数增加 ,门静脉癌栓内碘油量也增加 ;门静脉内碘油表现为条片状 16例 ,混合状 10例 ,团状和“双轨”状各 6例 ,点状 4例。结论 Lp -TACE可使碘油进入门静脉 ,碘油沉积于门静脉癌栓内呈现不同的表现 ,并可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三维对比剂增强MR门静脉成像与直接门静脉造影术对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与直接门静脉造影术的比较,评价三维对比剂增强MR门静脉成像(3D CE MRP)的准确性。方法26例患者行3D CE MRP和直接门静脉造影检查。分析3D CE MRP上门静脉主干、肝内左右分支的开放性和侧支循环发生情况,其结果与直接门静脉造影对照,评价两者符合情况,并分析两者不符的原因。结果3D CE MRP和直接门静脉造影显示门静脉主干的结果完全一致。对肝内门静脉分支,有21例2种检查结果符合,但有5例不符。1例肝右叶巨大肿瘤,3D CE MRP显示门静脉右后支闭塞,但直接门静脉造影显示明显狭窄。3例左叶肝癌患者,3D CE MRP显示门静脉左支闭塞,但直接门静脉造影显示其近段狭窄和远端闭塞。另有1例肝癌患者,3D CE MRP显示门静脉左支矢状段小癌栓,而直接门静脉造影却未能显示。除1例脐静脉重开由于扫描范围较小未显示之外,3D CE MRP显示侧支循环的结果和直接门静脉造影相符。结论多数病例,3D CE MRP的显示结果与直接门静脉造影符合。3D CE MRP在鉴别肝内门静脉分支狭窄或闭塞时有一定限度,而在显示门静脉小栓子方面却有优势。  相似文献   

8.
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在肝移植术前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宏  钟心  董玉茹  董悦 《武警医学》2005,16(10):748-751
 目的探讨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 DCE MRA)三期扫描技术,评价其在肝移植术前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拟进行肝移植的183例患者进行术前3D DCE MRA成像扫描,采用Siemens Symphony 1.5T超导MRI扫描机,圆形极化相控阵体线圈,3D DCE MRA三期(动脉期、门脉期和静脉期)扫描技术,即对所得图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全部病例均获得了满意的血管成像图像,肝动脉可显示2~3级分支,门静脉可显示2~5级分支,肝静脉可显示1~2级分支.183例肝移植患者,5例显示肝动脉变异,其中2例起自肠系膜上动脉,2例直接起自腹腔干,1例起自胃左动脉.单纯肝硬化门脉高压103例,其中,冠状静脉和食道胃底静脉曲张23例、脐周静脉曲张5例、肠系膜静脉曲张2例、脾门周围静脉曲张30例,门静脉玻璃样变性1例;原发性肝癌79例,5例肝动脉包埋、僵直、推移,2例肝内动-静脉瘘,门静脉右支癌栓23例,门静脉左支癌栓7例,门静脉主干癌栓3例,同时发生门静脉左右支癌栓的2例,MRA表现为门静脉呈半月形或杯口形缺损或不显影.7例肝静脉出现栓塞,5例下腔静脉受压推移,1例下腔静脉瘤栓.结论 3D DCE MRA三期扫描能很好的显示肝动脉、门静脉、肝静脉及下腔静脉系统病变,肝移植术前应用3D DCE MRA,基本达到临床要求,是术前血管评估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肝脏肿瘤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多层螺旋CT(MSCT)肝脏三期扫描,研究肝脏血管成像在肝脏肿瘤的诊断与治疗中的作用。材料和方法:75例怀疑或者已知肝脏肿瘤的患者行MSCT肝脏三期扫描,男性46例,女性29例,平均年龄56岁,年龄范围24~77岁。其中肝细胞癌45例,血管瘤15例,腺瘤3例,肝转移癌12例,病理确诊51例(68%),其余24例(32%)经临床随访与治疗和实验室检查确诊。通过病人肘静脉以3ml/s速度注射90~120ml含碘对比剂,在注射对比剂后25s、50s、90s开始扫描,获得相应动脉期、门静脉期、平衡期图像。所有数据采用1mm薄层重组,0.5mm薄层间距,然后传输到工作站进行VR、MIP图像重组。结果:通过多层螺旋CT三期扫描血管成像和图像后处理,MSCT图像可清晰显示肿块和部分肿块的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在肝动脉期,42例肝细胞癌病例清楚显示肿瘤血管及其供血动脉,其中20例DSA对照检查,MSCT图像分析结果与DSA相一致;9例动静脉瘘形成;门静脉期,16例显示门静脉癌栓,门静脉闭塞5例。在肝动脉期,14例肝血管瘤清楚显示肝动脉及其分支供血,与DSA所见一致,门静脉期均见其引流静脉及其小分支。3例腺瘤在肝动脉期明显强化,均见其供血动脉。10例肝脏转移癌在肝动脉期见肿块边缘有细小供血动脉。结论:MSCT血管成像作为一种无创、简便的检查方法,利用VR和MIP相结合的成像方法可提供更详细的肝脏肿瘤的血管信息,尤其在显示肿瘤、供血动脉、引流静脉、肿瘤侵犯血管方面,为肝脏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10.
MSCT和DSA对原发性肝癌的影像诊断价值的对照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指导意义。方法:对62 例原发性肝癌(PHC)患者进行肝脏MSCT和DSA检查,两种检查间隔时间为2-14 d。对比分析多层螺旋CT和DSA检查对PHC的诊断价值。结果:62例PHC病例中,巨块型14例,弥漫型及混合型42例,结节型6例。10例患者两种检查结果不一致,余52例影像学表现基本一致。DSA和MSCT检查均发现PHC合并门静脉主干及近端分支癌栓12例,此外,MSCT还显示2例外周分支癌栓。DSA检查发现PHC中肝动脉门静脉瘘(APS)形成26例,MSCT检查发现APS形成21例。结论:MSCT和DSA在原发性肝癌的影像诊断中各有特点,两者相结合对于PHC的诊断和综合治疗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肝细胞癌门静脉癌栓致肝脏灌注异常CT表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癌栓致肝脏灌注异常螺旋CT动、门脉双期增强表现特征,以利于准确判断癌灶的范围肝脏血流动力学异常等。材料与方法:1998年4月至2000年7月因肝细胞癌行肝脏螺旋CT动、门脉双期增强扫描的连续性病例245例,随机选择其中门静脉左支、右支或/和主干癌栓的病例共36例作为研究组,并随机选择同期无门静脉癌栓的肝细胞癌36例作为对照组。全肝平扫后,分别于开始注射对比剂后20s、60s行全肝螺旋CT双期扫描。观察平扫、动脉期、门脉期非癌变肝组织、癌灶、门静脉的密度变化。结果:门静脉癌栓发生部位:右支16例,左支4例,右支及主干10列,左、右支及主干6例。动脉期扫描非癌变肝组织高灌注15例,表现为不规则斑片状或三角形均匀性高密度区,门脉期扫描该区域密度与其他部位非癌变肝组织密度一致或略低。门脉期扫描发现异常灌注9例,表现为不规则斑片状或三角形低密度区。结论:门静脉癌栓是引发肝实质灌注异常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乙肝病毒感染所致肝硬化较少引起肝实质局灶性灌注异常。螺旋CT动、门脉双期增强扫描,有利于发现肝实质灌注异常、准确判断癌灶的范围。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16排螺旋CT(MSCT)门静脉系统三维血管成像技术及其在腹部肿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使用GE Light-speed Ultra16排CT对86例疑及腹部肿瘤的病人行MSCT造影增强检查,在ADW4.2工作站进行腹部门脉系统血管重建,重建技术包括多平面重组(MPR)、容积再现技术(VR)和MIP(2D和3D)等。结果:86例门静脉系统MSCTA均清晰显示门静脉系统的解剖结构,直观立体的评价门静脉的走行、位置、有无肿瘤癌栓、门静脉与肿瘤的空间关系等,为门静脉及其相关性疾病提供了有价值的诊断信息,其中观察空间关系以VR图像最佳,观测静脉栓子以2D-MIP最佳。结论:MSCT门静脉系统三维血管成像能准确、直观、立体地显示其解剖特点,为腹部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肝癌伴门静脉癌栓血流动力学变化的CT表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其CT表现,为肝癌的诊治及预后提供帮助。方法:经临床证实的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34例为研究组,不伴门静脉癌栓的25 例为对照组。所有病例均行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结果:研究组34例中24例出现动脉期高灌注,9 例出现门脉期低灌注,研究组与对照组间肝实质灌注异常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研究组肝动静脉瘘发生率明显增加;门静脉主干癌栓常并发门静脉海绵样变性、胆囊静脉曲张及胆旁静脉丛扩张;CT可显示门脉高压的侧支循环。结论:原发性肝癌门静脉癌栓可引起肝脏血流动力学变化,正确认识其CT表现对指导临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栓塞化疗后 ,易引起肝功能衰竭。我们回顾分析了首次超选择性插管栓塞化疗的 32例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的疗效及肝功能变化。材料与方法患者 32例 ,男 2 9例 ,女 3例 ,年龄 36~ 78岁 ,平均 5 7岁 ,经病理学或血清 +影像学检查确诊为原发性肝癌 ,经DSA血管造影、MRI、CT或B超检查发现门静脉癌栓 :门静脉主干癌栓 9例 ,其中DSA间接门静脉造影发现杯口状阻断 5例 ,但 9例患者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均可见门静脉血流 ;门静脉左支癌栓 14例 ,其中主干癌栓 9例 ,分支癌栓 5例 ,癌栓占门静脉管径百分比为 30…  相似文献   

15.
门脉支架置放术治疗原发性肝癌伴门脉癌栓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对一例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癌栓的患者经脾穿刺成功放置门静脉金属支架。现报道如下。患者 ,男性 ,48岁。因间歇性低热 1个月余、肝区不适10d就诊。既往乙肝史 10余年。AFP :32ng/ml。CT增强显示肝脏右后叶不规则低密度占位 ,门静脉右后支及部分门静脉主干低密度影 ,门静脉周围侧支循环形成 (图 1)。门静脉重建显示部分门静脉主干充缺狭窄 ,周围侧支循环形成 ,右后支未显影 ,左支正常。另外可见自发性脾肾分流 (图 2 )。诊断为原发性肝癌 ,门静脉主干、右支癌栓形成。外科无法手术切除 ,决定介入治疗。 图 1 CT增强显示肝…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对门静脉癌栓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1例门静脉癌栓患者行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观察门静脉癌栓在CT上的表现,并与常规CT表现进行比较。结果所有21例门静脉显示满意,均显示了癌栓所在部位门脉阻塞征象,13例显示了肝门部侧支血管。结论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是诊断门静脉癌栓的有效方法,尤其在显示侧支循环方面有很大优越性。  相似文献   

17.
肝硬化肝内门-体循环分流的MSCT诊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时肝内门-体循环交通的多层螺旋CT(MSCT)成像表现.材料和方法:回顾分析13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肝内门-体循环交通,描述其横断面及三维成像特点.扫描采用准直2.5mm或5mm,非离子型碘剂90ml,3ml/s,延迟55~60s扫描;重建方法包括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显示(VR).结果:门脉左支经肝左内叶与副脐静脉交通11例,5例伴有典型"水母征"腹壁静脉曲张;门脉右支经右肾静脉与下腔静脉交通2例.VR结合横断面源图像很好地显示了这种肝内门-体循环交通.结论:肝硬化肝内门-体循环分流并不常见,MSCT成像可以直观而详细地显示分流特征.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肝癌门静脉癌栓的CF表现,以加深、提高对门静脉癌栓认识。方法:对19例行螺旋CT增强二期扫描的肝癌伴门静脉癌栓病例的门静脉癌栓直接及间接征象进行分析。结论:螺旋CT增强三期扫描能清楚显示肝癌伴门静脉癌栓的直接及间接征象,有助于临床对肝癌进展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肝脏多期扫描的方法及应用价值。方法:150例疑有肝脏病变的患者行16层螺旋CT多期扫描。层厚7.5mm,螺距1.375,扫描时间0.8s/r,静脉团注对比剂80~120ml,分别延时23~28s、45~50s58~65s行肝动脉期(动脉早期)、门静脉流注期(动脉晚期)和肝静脉期(实质期)扫描,并对图像作回顾性分析,比较增强前后腹主动脉、门静脉、肝静脉的CT值变化和后处理图像显示肝动脉、门静脉、肝静脉的能力。结果:16层螺旋CT肝脏多期扫描,肝脏血管增强后与增强前的密度差在91.9HU以上,VR、MIP、MPR图像上100%显示肝动脉(150/150),门静脉显示率为96.7%(145/150),肝静脉显示率为95.3%(143/150)。5例门静脉显示不清的病例中,3例为肝癌合并肝门区淋巴结转移,1例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形成,1例为严重肝硬化合并腹水、脾肿大;7例肝静脉显示不清中有5例与门静脉显示不清的5例为相同病例,其余2例为严重肝硬化合并腹水。结论:16层螺旋CT肝脏多期扫描对评估肝脏病变、肝脏血管的正常、变异以及病变对血管的影响有很大帮助,但是对于严重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门静脉狭窄、门静脉血栓(包括癌栓)形成的病例,显示门静脉和肝静脉不理想。  相似文献   

20.
螺旋CT门静脉成像诊断门脉受侵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螺旋CT门静脉成像诊断门脉受侵的准确性。材料与方法 75例患者于肝脏术前进行了螺旋CT静脉成像,总共评价了225支门静脉主干,左支及右支的受侵情况,包括包需求量、闭塞和癌栓形成,螺旋CT门静脉成像的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相对照。结果 螺旋CT门静脉成像发现了43支受侵中的42支和182支无受侵中的180支,SCTP判断门静脉受侵的总敏感性为97.7%,特异性为98.9%,阳性预测值为95.5%,阴性预测值为99.4%。结论 螺旋CT门静脉成像在诊断门静脉受侵中有很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