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少阳、三焦、膜原系统论,旨在运用系统复杂性研究方法论,揭示其一样的半表半里证,一样的以和为圣度的和解法。在类证求同系统层次上,探索其不一样的少阳、三焦、膜原半表半里证空间病位。不一样的和解少阳——胆腑、分削走泄——三焦、疏利透达——膜原的证治法则。以及在小柴胡汤、蒿芩清胆汤、杏朴苓温胆汤,达原饮类方辨证求异子系统层次上,承传经典,开拓外感热病半表半里证候学研究,为中医药积极主动地介入当今全球化烈性传染病辨证论治拓宽思路。  相似文献   

2.
高嘉骏  申秀云 《光明中医》2012,27(8):1502-1504
膜原与三焦都是《黄帝内经》藏象理论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膜原为三焦之护卫,为邪气入侵三焦的生理屏障;膜原是三焦之关隘,为三焦气机升降出入的必经之处;脾与胃以膜相连三方面阐述了膜原乃三焦门户说。通过古籍文献整理、澄清膜原与三焦概念后,可为邪入膜原和三焦病变的治疗提供组方用药依据。  相似文献   

3.
膜原主指部位,而少阳有六气、脏腑、经络、气化以及病证五个方面的涵义。就临床表现来说,膜原证为湿热之邪阻遏膜原所致,故以舌苔白厚腻浊如积粉等湿邪为患为主要表现;而少阳病以口苦、咽干、目眩、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等少阳枢机不利或胆火内郁为主要表现。邪阻膜原概念比较局限,少阳病范围比较宽泛,"但见一证便是"。就发病缓急来说,邪阻膜原发病较急较重,少阳病发病可缓可急,传变较快。就治法方药来说,二者在治疗上均禁汗下之法。邪阻膜原以祛湿为要务,用药以纯祛邪为主,以达原饮为代表方;少阳病以调理气机,协调相关脏腑的升降功能为要务,攻补兼施,以小柴胡汤为代表方。少阳主热,膜原湿重是两者临床表现及治法方药的根本不同所在。  相似文献   

4.
1三焦学术思想的形成古今医家对三焦学说见仁见智,为丰富中医学做出巨大贡献。时至今日,关于三焦的探索仍在激烈争论中。目前三焦学说的内容已相当广泛,很难以一言蔽之。就其结构而言,虽然中医脏腑与西医解剖不能等同,但没有结构的功能是不存在的,  相似文献   

5.
寒温沟通论膜原(上)--历史的回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中医辩证论治体系中颇令人费解的膜原证治,从其学术发展的历史轨迹对各家之说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回顾与分析,为膜原学说在寒温证治的沟通上,作了基本的铺垫工作。  相似文献   

6.
陈塑宇  李春苹  汪剑 《北京中医药》2021,(12):1366-1369
张锡纯主张三焦有形有质,为网络周身脏腑表里之膜;借三焦膜原论以阐发三焦气化内涵,认为膜原是人身之气周流全身的媒介;并站在形气一体观的角度论治三焦膜原病变,颇具临床实用性.其论述引经据典,旁参西医,为揭示三焦内涵提供了新视角,促进了三焦理论的临床应用,对三焦现代科研思路带来新启发.  相似文献   

7.
从少阳三焦论治难治性肾病综合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属于中医学水肿、虚劳、癃闭等范畴。中医治疗主要有补脾益肾、清热利湿、解毒化瘀、利水消肿等法.但在实际临床应用中.上述方法常难以改善病情。笔者在临证中从少阳三焦论治本病,收到良好效果.现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寒温沟通论膜原(下)--辩证的统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和探讨了膜原的生理实质、病理特点与证治规律,提出了:(1)膜原之实质,即三焦焦膜始发之处,其位正当膈下;(2)膜原之地带.具有部位隐曲、气质浑杂的特有属性;(3)膜原之病理,病因多浊邪、病机主郁热、传变并内外、治法青开迭;(4)膜原之病症,乃是各类邪气阻滞三焦焦膜起始地带的病变总称.其病位居半表半里——以少阳三焦为主,易于蓉涉阳明太阴,伤寒温病皆有其类,然以温病之湿热、暑湿致病最多,伤寒、杂病则间而有之;(5)膜原之证治,依浊邪之寒热兼偏不网,约有七类证型与主方。根据中医证、理、法、方必须一贯到底的原则,系统论证了膜原学说在寒湿辨证论治中的内在境一性,为全面沟通中医采温内外辨证论治体系.作了一点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9.
三焦,自《难经》“有名而无形”之说后,形名之争从未停止,可谓“千古聚讼”矣。笔者认为三焦是有形的,无形之说似不可取。三焦之形为何物?约略言之,目前主要有:①腔子三焦说,②胃部三焦说,③油膜三焦说,④三段三焦说[1]等。1 三焦存留之争早在70年代末,重庆市中医学会曾举行三焦专题讨论会,倡三焦有形说者本于《内经》之言而立论;《难经》之所以赋予三焦“主持诸气”等重要功能,乃是为了强调肾间动气而立论,正因为肾间动气为“人之生命”,作为其别使的三焦,才能具有“主持诸气”等作用,并且指出,有形三焦说与《难…  相似文献   

10.
基于对“少阳主枢” “三焦气化”理论的溯源与思考, 探讨“疏利少阳三焦”学术思想内涵, 总结“疏利少阳法”的确立及临床实践进展, 并结合“三焦辨证”理论拓展“少阳三焦”的含义, 临证以“疏利三焦法”“疏利三焦针法”辨治肾脏病, 关注疾病的传变规律, 以期为中医药在肾脏病辨证体系中的传承与发展寻找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1.
少阳病为六经病之一,历代医家对少阳病病机论述不一而足且未能详实具体.本文旨在探讨少阳病三焦不利的具体病机,从"少阳病欲解时"出发,从少阳之义探究少阳病基础病机,一为火气内郁,一为水饮上逆;继而基于《伤寒论》少阳病篇7个"或然证"及第230条所述,结合少阳病水火之变分述少阳病的三大病机即上焦火郁、中焦胃虚、下焦饮逆.通过...  相似文献   

12.
膜原最先作为病位概念提出,是三焦流注腠理与玄府的气血中介转输站,是元真之气三焦气化升降、转输、沉浮、开阖的多元管道。膜原位于中焦,半表半里,为上中下三焦之必经处,故日“膜原为三焦之门户”,结合临床揭示了疾病的一种病理变化阶段,尤其在温病等急性热病治疗方面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3.
栀子豉汤证是《伤寒论》中主要证型之一,历代伤寒学家对此议论颇多,但在其所属何经病证的问题上认识不一。有认为邪热客于胸中或上焦者,有认为邪热涉及阳明,属阳明轻证者。笔者认为,栀子豉汤证当属少阳三焦证,兹论述之,以期对读者有所裨益。一、栀子豉汤证治分析据论中所述,栀子豉汤证的主要见症有“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忄农)”(76条);“烦热,胸中窒”(77条);“身热不去,心中结痛”(78条);“饥不欲食,但头汗出”(228条);“胃中空虚,客气动膈”(221条)等等。综合这些病症可以  相似文献   

14.
用系统论原理剖析三焦实质之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系统论原理中的系统与要素,系统层次结构的相干性,整体与部分关系中的非加和性来"解剖"三焦的结构与生理,为阐明三焦的实质即三焦"是什么"的问题与三焦"如何存在"的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同时三焦的非加和性也丰富了中医整体性理论的实际内涵。  相似文献   

15.
陈潮祖教授论心包与少阳三焦实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络有十二正经,而与之相合却一直言为五脏六脏;少阳三焦是否具有形质,这两大问题一直是中医学术界争论的焦点。陈潮祖教授近十余年潜心研究心包及少阳三焦问题,从理论沿革、功能、病变规律、治法规律等方面阐释心包及少阳三焦的实质,提出心包实质为大脑之膜,归属一脏;少阳三焦乃由膜腠组成的有形有质之腑等创新性论说,尤为可贵的是将少阳三焦的理论实质落实到具体的病理改变和治疗上,从流通的气血津液及固定的筋膜组织两方面论述少阳三焦的病变规律,并提出相应的治法,为临床辨治少阳三焦疾病提供了有力依据及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三焦气分湿热证与少阳病具有少阳枢机不利、气机升降失常的共同病机,在病变阶段上均处于正邪分争、相持不下的阶段,在病理上均会影响少阳气机升降出入,故协调少阳气机是治疗中的一个重点,三焦气分湿热证所用分消走泄法与少阳病所用和解之法,均属于"和法"范畴。但由于感邪的不同,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三焦气分湿热证偏重于湿遏,而少阳病偏重于热郁,故临证鉴别时要注意分辨,治疗时前者以因势利导、分消湿邪为主,后者以攻补兼施、宣郁泄热为主。  相似文献   

17.
李义松  李娟 《新中医》2020,52(23):191-193
正文;陈五一教授系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河南省名老中医,行医四十余年,学验俱丰,擅长经方治疗各种内科疾病,其临床辨证思路独特且疗效卓而不凡,现就陈五一教授从燮理少阳,疏利三焦论治心悸的临床经验总结如下,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18.
论膜原的中介效应--从系统论的一个焦距揆度膜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站在系统论的一个焦距上揆度膜原,它是人体三焦气化巨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这个“子系统”具有贯通联络三焦一腠理和玄府的中介效应。它是介于形态解剖结构与形上功能态之间的一个非虚非实、非表非里的多元中介。“非虚”内涵至少具有四个结构硬核板块层,“非实”亦至少具有五个“通透性”软核保护带。气血、痰火、湿浊与通会元真之气的恒态流注,是膜原的中介“质料”。通过三焦气化的升降、开阂、出入、转输的多元管道——膜原,这一少阳枢机系统中间站的中介调节,人体的气机调控在隐态过程中,得以如环无端的自然气化实现。膜原的中介空间定位是在胃上口,“通透性”是它的中介效应,疏利透达是它的中介治疗大法。膜原的中介本质是临床的有效性对证辨治,通过揆度奇恒、知常达变的7个有效方证互济共调,为临床辨证与辨病选择最准最佳的对证方药提供中介信息资源。从吴又可的疠气膜原说到叶天士的秽浊膜原,从现代临床有关感染性疾病的高热、肠伤寒及内科杂病的疼痛证,到儿科的哮喘、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变,都为今后膜原学说的广泛应用.开拓了“膜原证”规范化、非规范化之间的中介张力.提供了多元探索思路。  相似文献   

19.
三焦是中医学的重要理论,因其不像其他脏腑一样有一个具体的解剖器官,几千年来对三焦的争论颇多。《黄帝内经》属于六腑的三焦论述、吴鞠通的三焦辨证等,从无形的功能到有形的网膜、膜腠、少阳三焦膜系等。现代医学对人体肠系膜胸腹膜间质组织等的不断认识,中医学对人体三焦认识超越现代医学的部分体现出来。三焦为人体脏腑联系的膜性管状通道,为上下内外流通的四通管道,主要调控人体的水液和气机运行代谢,三焦膜性管道的气化功能产生人体所需的护卫精微,护卫精微缺少、紊乱为肿瘤、免疫疾病发生转移多脏受累的关键。三焦郁滞为复杂疾病的主要病机,三焦郁滞状态的基本治疗法则是疏利三焦,重在"通、化、调"。  相似文献   

20.
任建宁 《中国针灸》2023,(8):955-958
情志不畅所致失眠的病因与“少阳、三焦和亥时”的协同作用失调有关,本文探究了三者与失眠的内在联系。基于“少阳、三焦、亥时三位一体论”,提出选取手足少阳头面部经穴(风池、丝竹空、角孙等)和四肢经穴(三阳络、中渚、丘墟、侠溪等)条达少阳转枢功能,选取俞募穴(三焦俞、膻中、天枢等)和耳穴(肝、胆、三焦等)通少阳三焦之气,配合亥时建立睡眠生物钟,建立正确睡眠观的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