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 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R)与肾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 :通过对 92例不同程度视网膜病变的 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空腹血糖、餐后 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2 4h尿微量白蛋白、尿素氮、肌酐及双侧眼底镜检查 ,并与 30例不伴视网膜病变的 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糖尿病伴DRⅢ期及增殖期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 (P <0 .0 5 ,P <0 .0 1) ,糖尿病出现DR各期的 2 4h尿微量白蛋白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 (P <0 .0 1)。结论 :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程度是随着 2 4h尿微量白蛋白增加而加重的 ,提示二者之间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是目前世界上四大主要致盲病因之一,其发病率随病程发展而增加,如同时全身合并有高血压、高血脂、血流变学有明显改变者,则发生率更高.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大约有75%不重视血糖控制的糖尿病患者,在发病15年内发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在糖尿病患者中,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者,达50%以上.因其高发病率、高致残率,给病人及其家属带来严重的经济、心里及其社会负担,现将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病因、危险因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其预防治疗进行归纳总结,以便更好的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的老年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视网膜病变与骨质疏松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老年病科住院的老年T2DM患者250例,其中老年男性T2DM组132例,老年女性T2DM组118例,通过眼底检查,每组各再分为两组:视网膜病变组DR(+)、非视网膜病变组DR(-),分别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年龄、糖尿病病程、饮酒史、吸烟史、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采用化学仪检测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微量蛋白尿、血脂,双能X线吸收仪测定腰椎、股骨颈和全髋骨密度值。结果老年男性T2DM组中校正年龄、BMI、吸烟史、饮酒史等混杂因素后,与DR(-)组相比,DR(+)组腰椎、髋骨、股骨颈骨密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女性T2DM组中校正年龄、BMI、吸烟史、饮酒史等混杂因素后,与DR(-)组相比,DR(+)组腰椎、髋骨骨密度值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显示不同性别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骨质疏松相关性有差异,老年男性T2DM患者视网膜病变与骨质疏松无明显相关性,而老年女性T2DM患者视网膜病变与骨质疏松存在一定相关性,积极预防老年女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能在延缓骨质疏松发生发展中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青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伴发勃起功能障碍(ED)与血管、神经和雄激素等因素的关系,为ED早期防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53例50岁以下男性T2DM患者按国际勃起功能指数-5(IIEF-5)评分分为ED组(IIEF评分≤21,n=28)和非ED组(NED组)(IIEF评分≥22,n=28),测定两组血脂、血糖、血清总睾酮(TT)、性激素结合蛋白(SHBG)、硫酸脱氢表雄酮(DHEA-S)、计算法游离睾酮(cFT)等指标,检查两组视网膜病变(DR)、大血管病变和周围神经病变(DPN)等并发症,比较两组各指标及并发症的差异。结果:两组年龄、糖尿病病程、体重指数、血压、血脂、血糖水平具有可比性(P>0.05),ED组DR发生率(39.3%)高于NED组(4.0%)(P<0.05),两组TT、DHEA-S、cFT水平及大血管病变和DPN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2DM患者伴ED发生与DR关系密切,对合并DR的T2DM患者尤应早期关注其勃起功能。  相似文献   

5.
2型糖尿病肾脏损害病理类型分类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肾脏损害病理类型的分类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49例除外非糖尿病肾病的伴显性白蛋白尿2型糖尿病患者的肾脏病理表现及临床特点,根据病理表现分为典型糖尿病肾小球病(DG)组和不典型糖尿病相关肾脏疾病(ADRD)组。 结果 DG占59.2%,ADRD占40.8%。病理表现上,DG的肾小球系膜区体密度、肾小球基底膜厚度、肾小管间质病变积分和肾小动脉玻璃样变发生率均大于ADRD,而足细胞相对密度低于ADRD。临床表现上,DG的糖尿病病程较长,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发生率高,空腹血糖较高,收缩压和平均动脉压较高,尿蛋白量较多,GFR下降更明显,而ADRD的体质量指数和肥胖比例较高,血脂紊乱更显著。DG和ADRD的GFR均与肾小球球性硬化率呈负相关,而DG的尿蛋白量水平与肾小球系膜区体密度呈正相关,ADRD的尿蛋白量水平与病理指标无显著相关。对DG诊断预测价值较高的有DR(阴性预测值94.8%)和已知糖尿病病程超过5年(阴性预测值90.7%)。 结论 2型糖尿病肾损害的病理表现多样,ADRD与DG是两种差异显著的2型糖尿病肾损害的病理表现,区分ADRD与DG能更好地从临床预测病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视网膜中央动脉(CRA)的血流变化规律,分析DR病程进展的相关因素。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31例糖尿病患者(62眼)和14例正常对照者(19眼)的CRA收缩期血流峰值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阻力指数(RI),同时行眼部检查,记录病史、并发症、糖化血红蛋白和血尿素氮数值。结果:CRA的PSV、EDV随视网膜病变程度的加重逐渐减降低,RI随视网膜病变程度的加重逐渐升高。在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NDR)组(10例,20眼)、背景型视网膜病变(BDR)组(11例,22眼)、增殖型视网膜病变(PDR)组(10例,20眼)中,CRA的PSV、EDV、RI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随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加重,周围神经损伤的发生明显增加,BDR组中周围神经损伤发生率为17%(7/41例),PDR组中周围神经损伤发生率为73%(11/15例)。BDR、PDR组中糖化血红蛋白明显高于NDR组;PDR组中尿素氮水平明显高于NDR、BDR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无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患者视网膜血流动力学已发生变化,血流参数的变化可以动态监测视网膜病变的程度。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进展与糖化血红蛋白、尿素氮水平以及是否有周围神经损伤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对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及发病相关因素分析。选取2012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70例作为观察组,以同期住院的非2型糖尿病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行下肢动脉CDFI检查并进行比较。观察组入院后常规测量血压、血糖、血脂。CDFI显示,观察组下肢动脉血管壁内膜中层厚度(IMT)异常、粥样硬化斑块及血管腔狭窄闭塞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肢动脉斑块发生部位以胫前、后动脉和足背动脉多见,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发病的相关因素包括年龄、血压、糖化血红蛋白、血脂。CDFI检查是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诊断的可靠手段,可确定病变的部位、长度、阻塞的程度以及血管解剖结构的异常,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2型糖尿病并发慢性肾脏病临床病理特点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并发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的肾脏损害类型及临床特点。 方法 回顾性分析155例伴显性白蛋白尿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肾脏损害病理类型及临床特点。根据病理表现分为典型糖尿病肾小球病(DG)组、不典型糖尿病相关肾脏病(ADRD)组、非糖尿病肾病组(NDRD)和DG并发NDRD组。 结果 DG占18.7%,ADRD占12.9%,NDRD占60.0%,DG并发NDRD占8.4%。DG的糖尿病病程较长,空腹血糖较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发生率较高,收缩压和平均动脉压较高,尿蛋白量较多,GFR下降更明显。ADRD组年龄较小,体质量指数和肥胖比例较高。NDRD组多可见肉眼血尿和急性肾功能下降,对诊断NDRD有一定预测价值的因素有不伴DR、糖尿病病程小于5年、肉眼血尿、急性肾功能下降、自身免疫性疾病证据和尿蛋白量≥3.5 g/24 h且eGFR≥60 ml/min。 结论 2型糖尿病并发CKD的肾脏病理表现多样,NDRD常见,且与ADRD和DG有差异。如2型糖尿病并发慢性肾脏病患者出现以下任何1项:2型糖尿病病程少于5年、不伴DR、肉眼血尿史、急性肾功能下降、尿蛋白量≥3.5 g/24 h但eGFR≥60ml/min、有导致肾损害的系统性疾病证据,应考虑肾活检明确病理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retinopathy,T2DR)合并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25-hydroxy vitamin D,25(OH)D]与Betatrophin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9月在我院内分泌科就诊的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100例,通过非散瞳眼底检查将T2DM患者分为并发DR组35例和非DR组65例,再据骨密度测定结果将DR组分为合并骨质疏松组(T2DM+DR+OP组)15例及非骨质疏松组(T2DM+DR组)20例,将非DR组分为合并骨质疏松组(T2DM+OP组)25例及非骨质疏松组(T2DM组)40例。同期随机筛选健康体检中心不同年龄健康受试者60例为正常对照(normal control,NC)组。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所有受试者血清中Betatrophin水平,电化学发光法测定25(OH)D水平。结果与非骨质疏松的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相比,合并骨质疏松的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25(OH)D水平降低,Betatrophin水平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中25(OH)D水平降低及Betatrophin水平升高,可能共同参与了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骨质疏松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状态下血糖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状态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糖的变化特点。方法:测定3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的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和8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慢性肾小球病变患者血液透析前、透析2h、透析结束时、透析结束后2h血糖,对两组患者血糖进行比较。结果: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前血糖为(8.3±4.4)mmol/L,慢性肾小球病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前血糖为(7.8±2.3)mmol/L,两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透析2h糖尿痛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糖为(3.0±2.1)mol/L,慢性肾小球病变维持性透析患者血糖为(4.7±1.3)mmol/L,两者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透析结束时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糖为(1.9±2.4)mmol/L,慢性肾小球病变维持性透析患者血糖为(4.4±2.2)mmol/L,两者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透析结束后2h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糖为(2.1±1.4)mmol/L,慢性肾小球病变维持性透析患者血糖为(5.6±2.1)mmol/L,两者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维持性糖尿病血液透析患者透析期间血糖下降快,透析结束后血糖恢复慢,透析期间和透析后更容易发生低血糖。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动态观察、对照两个时段2型糖尿病患者DKD发病情况和特点探讨其发病因素及其表现差异。方法:随访1995—2000年(A组)274例和2009—2010年(B组)423例2型糖尿病10年。统计分析DKD发病情况。结果:统计结果显示:B组血糖、血压、血脂控制明显优于A组,而B组DKD发生率及进展速度明显高于A组。回归分析显示:A组DKD发生与患病时间、血糖、血压相关而B组中的与尿液尿素氮/体重相关,临床表现与A组中的相比也存在差异。结论:A组DKD发病与相关传统因素中的血糖、血压、患病时间,而B组则转变为蛋白质摄入量。而后者引发DKD所需时间短、进展快,常常没有5期经过。  相似文献   

12.
周曼  吴军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09,24(10):771-772,775
目的:了解Ⅱ型糖尿病(T2DM)患者勃起功能障碍(ED)的发生情况,分析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75例T2DM已婚男性患者,根据国际勃起功能指数表(IIEF-5)以无记名问卷形式自我评分诊断有无ED,并分为两组,对比分析ED与临床一般情况和各生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T2DM患者ED发病率为62.7%,ED组的HbAlc、TC及LDL—C水平均高于非ED组,且ED组中吸烟者、饮酒者及并发高血压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非ED组。结论:T2DM患者中多种危险因素的并发增加了ED发生的概率,戒烟酒、健康饮食及控制血糖、血压、血脂等能有效预防T2DM患者ED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对早期诊断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300例(273只眼)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皆用检眼镜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两种检查方法。结果采用检眼镜检出病变数153例,病变率为56.05%;后经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发现FFA检出病变数251例,病变率为91.94%,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的诊断正确率较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FA检查病变种类主要包括非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55例,占病变数的21.91%;增生前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73例,占29.08%;增生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65例,占25.91%;糖尿病性黄斑病变35例,占13.94%;糖尿病性视神经乳头病变23例,占9.16%。结论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能对前置镜不能发现的早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做出确诊。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病机制及其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4年1月至2014年12月北京中日友好医院肾内科经肾穿刺活检确诊的2型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患者95例,按照肾脏病理改变程度分为5组,即DNⅠ组10例,DNⅡa组12例,DNⅡb组16例,DNⅢ组54例,DNⅣ组3例;将不同组间视网膜病变进行比较,分析视网膜病变与肾脏损伤之间的关系,以及视网膜病变与常用临床指标[24 h尿蛋白定量、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血肌酐(SCr)及肌酐清除率(creatinine clearance rate,Ccr)]之间的关系。结果 DN患者肾脏损伤病理分型与视网膜病变呈正相关(r=0.458,P=0.016),但仍有23.2%患者无视网膜病变,分别发生在80.00%的DNⅠ组、33.33%的DNⅡa组、12.50%的DNⅡb组、14.81%的DNⅢ组患者中。临床指标中仅24 h尿蛋白定量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和发展相关。结论尽管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常被提示DN,但少部分DN不存在视网膜病变的情况也应被重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外周血管病变与其他糖尿病并发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比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患者(A组)与未发生外周血管病变患者(B组)的各项临床指标,通过统计学方法处理,得出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肥胖程度上无明显差异,发生糖尿病眼病、糖尿病肾病及脑卒中的几率也相似.A组患者病程明显长于B组,多有吸烟史、糖尿病家族史,血压较B组患者高,其他并发症包括冠心病、神经病变发生率较B组高,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与多种因素、糖尿病多种慢性并发症均有一定的相关性,当糖尿病患者出现上述危险因素之一时,即应警惕发生外周血管病变的可能,监测相关指标,及早干预.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肾病(DN)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均是糖尿病的微血管病变,是目前成人终末期肾病(ESRD)和致盲的重要原因,两者在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一定平行性,又存在不平行性。DN和DR可预测彼此的发生、发展,但目前对于两者之间的关系尚未明确。因此,本文就DN与DR之间的相关性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小腿肌间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9年6月于济南市中医医院内分泌科及滕州市中医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9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发生小腿肌间静脉血栓与否分为血栓组(n=30)与对照组(n=60),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糖尿病病程等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的单因素,代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独立危险因素检验。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体质量指数、糖尿病病程、合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人数、合并活动性溃疡人数、合并冠心病人数、合并高血压人数、吸烟人数、血糖控制方案、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促凝血酶原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红细胞沉降率等方面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性别、合并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人数、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显示,糖化血红蛋白高水平、超敏C反应蛋白高水平为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小腿肌间静脉血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糖化血红蛋白高水平、超敏C反应蛋白高水平为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小腿肌间静脉血栓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尿微量白蛋白是糖尿病肾病的早期标志之一,有研究认为尿微量白蛋白是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一项独立危险因子.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是常见的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之一,其发生与病程、血糖、血脂、血压等情况相关.主要病理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继发血栓形成,管腔狭窄甚至闭塞等.为探讨尿微量白蛋白与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之间的关系,故开展以下研究.  相似文献   

19.
陈政文  张玲 《临床麻醉学杂志》2012,28(11):1070-1072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非心脏手术围术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方法 择期行非心脏手术的糖尿病患者358例,记录术中、术后恶性心律失常、心肌缺血、不稳定性心绞痛、心肌梗死、心衰[射血分数(EF)<50%]等心血管事件,根据有无发生心血管事件分为心血管事件组和无心血管事件组,比较两组年龄、血糖、血脂、血压等,并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发生心血管事件组代谢紊乱情况明显,术前合并有冠心病、高血压,年龄、心衰、微量白蛋白尿增高、糖化血红蛋白增高的发生率均高于无心血管事件组,以上危险因素均与心血管事件发生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 年龄、糖尿病合并症(冠心病、心衰、肾病)是非心脏手术围术期心血管事件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多学科糖尿病照护团队协同延续护理模式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60例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按常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管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多学科糖尿病照护团队协同延续护理模式。干预前及干预后6个月、1年测量患者血糖,并评估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防治知识知晓率,患者生活质量、遵医行为和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出院后再入院行眼科手术或调节血糖的例数。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控制水平,知识掌握情况、低视力者生活质量,遵医行为和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多学科糖尿病照护团队协同延续护理模式可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提高低视力者生活质量、遵医行为和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延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