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舒斯云  包新民  张魁华  朱利元 《解剖学研究》2000,22(2):125-127,T006
目的 研究纹状体边缘区内一氧化氮合酶 (NOS)分布特征。方法 用nNOS原位杂交和NADPH d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大鼠纹状体内nNOSmRNA及NOS蛋白的分布。结果 纹状体内可见较多nNOS原位杂交阳性细胞 ,阳性细胞集中位于尾壳核和苍白球之间的边缘区部位 ,为中等大小的梭形细胞 ,细胞的长轴呈背腹方向走行 ,形成带状分布。纹状体其他部位只有少量nNOS阳性胞体 ,呈散在分布。组织化学的结果和原位杂交相似。结论 纹状体边缘区内有nNOS阳性细胞的分布 ,可能参与边缘区学习记忆功能的调节。  相似文献   

2.
<正> 与我们用神经解剖和免疫细胞化学方法研究,在大鼠,猫,猴和人的纹状体尾侧边缘内新发现一薄层由多层梭形细胞组成的结构.梭形细胞的长轴呈背腹方向排列,两端树突带棘伸向腹背方向.根据其部位,我们将之称为边缘区.边缘区内富含P物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神经肽Y、脑啡肽、胆囊收缩素、神经紧张素、5-羟色胺和生长抑素阳性纤维和终末,其中含少量阳性反应的梭形细胞.并含有较多量的一氧化氮综合酶阳性反应梭形细胞.用计算机三维重塑技术,观察成年大鼠的边缘区,证明它是一个长2.8毫米,高2.2毫米,厚0.13毫米的位于纹状体尾侧的盘状结构.边缘区的离心纤维投射至苍白球尾侧Meynert基核附近和黑质尾侧,其向心投射来自中脑大脑脚外侧及附近的丘脑板内核等结构.以上神经肽和NO都和学习与记忆功能有关,为了解边缘区是否有学习记忆功能,我们进行了以下实验.用研究功能联系的C-foc免疫组化法,证明边缘区与Meynert基核及海马、杏仁核及前脑基底结构等有功能联系.Menert基核及海马、杏仁核及前脑基底结构被认为是和学习和记忆有关的结构,它们和边缘区的联系表明边缘区可能和学习记忆功能有关.用电生理膜片钳实验证明,梭形的边缘区细胞膜上存在着乙酰胆碱尼古丁样受体(nAchR)离子通道.其导电特性和海马神经元的nAchR  相似文献   

3.
<正>衰老时基底前脑大细胞复合体的胆碱能神经元明显丢失,并与学习记忆功能的衰退密切相关.最近有人报道,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存在一氧化氮合酶(NOS)阳性的亚群.纹状体的研究也表明,缺血、缺氧、注射  相似文献   

4.
<正>c—Fos是一种原癌基因蛋白,合成后存在于神经细胞核内,由于脑内某区域的刺激,首先会引起机能相关区域内c—Fos的阳性表达,再引起细胞内的一系列变化,因此神经细胞核的c—Fos表达可以作为研究脑内不同结构间功能联系的手段.我们过去的研究发现在大鼠脑纹状体尾侧有一层梭形细胞带,富含多种肽类神经纤维和终末,我们称之为边缘区,其离心投射纤维直接终止于Meynert氏基底核,用海人藻酸(Kainicacid)注入该区损伤两侧边缘区细胞后,动物的学习和记忆功能明显减退.本研究试图用海人藻酸破坏边缘区和Meynert氏基底核后诱发c—Fos表达的方法,观察它们之间的功能联系状况.在脑立体定向仪上,按包新民和舒斯云编的图谱的座标,向大鼠脑Meynert氏基底核、纹状体及纹状体边缘区内注射0.1%海人藻酸0.1一0.2ul,存活六小时后,经主动脉灌注4%多聚甲醛处死动物,取脑用恒冷箱切片机切片,ABC一GDN法染色.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多巴胺受体D1A在纹状体边缘区的分布及其是否参与了大鼠的学习记忆过程。方法:先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多巴胺受体D1A在纹状体边缘区的分布,再向纹状体边缘区内立体定位微量注射多巴胺受体D1A拮抗剂SCH-23390(1%,0.1μl/侧)或等量的生理盐水,检测大鼠注射前后Y-迷宫结果的变化。结果:多巴胺受体D1A免疫组化阳性产物广泛分布于大脑皮层、海马、杏仁核、Meynert基核、下丘脑等处的胞体和突起上。在纹状体内,多巴胺受体D1A的阳性产物广泛而不均匀地分布于神经元的细胞核内,密度最大的区域在纹状体的尾内侧边缘。在纹状体尾内侧边缘,分布有多层密集平行排列的多巴胺受体D1A强阳性的椭圆形胞核,围绕苍白球外侧边缘,沿背腹方向呈带状分布,细胞核形态与位置和边缘区一致。行为实验证明,边缘区微量注射多巴胺受体D1A拮抗剂SCH-23390后,显著降低了大鼠的长期学习记忆能力。结论:大鼠脑纹状体边缘区神经元内存在多巴胺受体D1A,它们参与了成年SD大鼠的长期学习记忆功能。  相似文献   

6.
为了观察 P物质受体 m RNA在大鼠纹状体边缘区内的表达 ,本实验采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从基因分子水平和细胞水平探索了大鼠纹状体边缘区能否合成 P物质受体。结果证明 ,P物质受体 m RNA阳性杂交信号不均匀地分布于大鼠中枢神经系统 ,在纹状体内的分布也不均匀 ,尾壳核内有少量中等大小的阳性胞体 ,苍白球内也有少量大的阳性胞体 ;而在尾壳核和苍白球之间的边缘区内则有许多梭形强阳性神经元胞体呈带状分布。 P物质受体单克隆抗体的免疫组织化学阳性神经元细胞体的分布与原位杂交组织化学结果一致。本研究结果提示 ,大鼠纹状体边缘区内可以合成 P物质受体 ,具有接受和整合 P物质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乙酰胆碱酯酶阳性神经元在鼠脑的分布和形态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用乙酰胆碱酯酶(AChE)再生技术,研究AChE阳性神经元在鼠脑的分布和形态特征。按其染色程度,可见强度、中度和轻度三种染色细胞。强染色细胞多数是较大的多极细胞,主要分布于纹状体、基底前脑、下丘脑、黑质、红核、蓝斑,腹侧被盖区、臂旁核、桥被盖核和脑神经运动核。本文将AChE染色结果和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免疫组织化学资料进行了比较,对AChE和胆碱能神经元的关系,以及AChE阳性神经元的性质和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胚胎嗅球嗅鞘细胞(OECs)和胚胎中脑腹侧细胞(VMCs)联合移植对帕金森病(PD)SD大鼠纹状体神经元存活及分化的影响。方法 12只PD模型SD大鼠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单独VMCs组(在脑立体定位仪下将VMCs植入PD大鼠模型毁损侧纹状体内)和联合移植组(在脑立体定位仪下将OECs和VMCs植入PD大鼠模型毁损侧纹状体内)。OECs来源于5~7d绿荧光鼠的嗅球嗅鞘,VMCs来源于孕13~14d绿荧光胎鼠中脑腹侧的脑组织。于移植后4、14周灌注取脑,切片后做酪氨酸羟化酶(TH)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胚胎中脑腹侧细胞的存活及分化状况。结果移植4周后单独VMCs组及联合移植组纹状体区都可检测到TH免疫阳性神经元,数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移植14周后联合移植组纹状体区TH免疫阳性神经元数量比单独VMCs组明显增多(P0.05)。结论胚胎中脑腹侧细胞联合嗅鞘细胞移植入帕金森病大鼠纹状体促使纹状体神经元分化为多巴胺能神经元。  相似文献   

9.
<正> 应用免疫细胞化学ABC法对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在大鼠纹状体边缘区的分布以及与杏仁核、终纹床核等边缘系统结构之间的联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1)CGRP免疫阳性纤维在纹状体内存在于纹状体的中部和尾侧,位于尾壳核和苍白球之间,即相当于纹状体边缘区的部分,形成一条明显的背腹方向走行的带状.CGRP免疫阳性纤维分布越靠纹状体尾侧纤维越密集,而且阳性带越宽;(2)在纹状体的最尾侧,除过缘区外,尾壳核的外侧缘也出现一条致密的阳性纤维带,与边缘区走向一致.并与边缘区的CGRP阳性纤维带之间存在较多的横向联系纤维;(3)纹状体边缘区的CGRP阳性纤维向背侧通过终纹与吻侧的终纹床核联系,向腹侧与杏仁核的CGRP阳性纤维相连,向尾侧和中脑黑质背外侧部及其外侧区的CGRP阳性胞体相连;(4)边缘区的CGBP阳性纤维主要与杏仁中央核相联系,少量与杏仁内侧核相联系;尾壳核外侧缘的CGRP阳性纤维也主要与杏仁中央核相联系.结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阐述基底前脑nestin免疫阳性神经元的研究现状,为后续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对近年发表的有关基底前脑nestin免疫阳性神经元的文献进行分析和综述。结果在人和大鼠的基底前脑存在着一群能表达nestin的成熟神经元,这群神经元是区别于胆碱能神经元和γ-氨基丁酸能神经元的独立的神经元。其形态和分布与胆碱能神经元相似,向海马、大脑皮质及丘脑投射,与学习记忆及神经元的可塑性有关。结论基底前脑nestin免疫阳性神经元的化学属性、纤维联系及电生理特征等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这些研究将有助于我们了解成熟神经元表达nestin的功能意义,并为相关疾病的诊治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纹状体边缘区与脑内其他和学习记忆等功能有关结构间的关系,将海人藻酸注射于大鼠纹状体边缘区,观察c-fos原癌基因蛋白(FOS)在脑内的表达。海人藻酸注射4h后,脑内有少量FOS表达.海人藻酸注射6h后,脑内FOS表达增至最高峰.在嗅脑、基底前脑、海马、杏仁核,大脑皮质以及丘脑的中线核和网状核中有大量密集的FOS表达。另外,在纹状体、Meynert基底核、脚内核、丘脑底核、黑质外侧都及其背外侧区可见较多FOS表达.在视前区、丘脑下部外侧区、外侧缰核和中脑中央灰质等部位可见少量FOS表达。海人藻酸注射纹状体边缘区后18~24h,上述各部位的阳住表达逐渐减少,齿状回的表达消失.海人藻酸注射后48h,脑内各部位的FOS阳性反应均消失。本研究结果提示:纹状体边缘区和脑内与学习记忆功能有关的结构间有密切的功能联系,但边缘区在脑学习记忆功能中的地位以及与脑中其他学习记忆有关结构间的关系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正> 纹状体边缘区是纹状体尾侧边缘内一薄层由梭形细胞组成的结构,梭形细胞的长轴呈背腹方向排列,该区富含P物质、神经降压素等多种阳性纤维和终末.我们注射秋水仙素到成年大鼠的侧脑室以阻断轴浆转运,2天后灌注固定,作神经紧张素、P物质、谷氨酸脱羧酶、胆囊收缩素、脑啡肽等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查梭形细胞所含的神经递质.结果发现在边缘区内存在中等大的神经降压素反应阳性梭形细胞,呈中度染色,两端突起指向背腹方向,个别大的多极细胞染色很深.边缘区内也存在中等大P物质反应阳性梭形细胞,并伸出长突起呈背腹走向,腹侧纤维指向杏仁核.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成年大鼠纹状体内生长抑素(SOM)阳性神经元的形态分布。方法 选取6只SD大鼠,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ABC法观察脑纹状体SOM神经元的分布特征。 结果 在大鼠纹状体内SOM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呈棕黄色,为强阳性或中等阳性染色,免疫反应阳性物质主要存在于胞质和突起。SOM阳性神经元在纹状体呈散在分布,胞体中等大小[(111.81±21.42)μm2],多为卵圆形、椭圆型或多边形。背侧[(113.52±22.36)μm2]SOM阳性神经元胞体面积大于腹侧[(110.14±20.59)μm2],外侧[(126.23±23.45)μm2]大于内侧[(97.26±23.63)μm2]。腹内侧区SOM阳性细胞数量百分比最多[(28.34±3.20)%],其次是背内侧区[(27.64±3.52)%]和腹外侧区[(2498±317)%],背外侧区最少[(1904±312)%]。 结论 SOM神经元在纹状体结构各区分布的大小及数量不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14.
Parkinson病(PD)患者黑质多巴胺(DA)能神经元的丢失可能引发皮层纹状体通路活动的增强。但在皮层纹状体纤维与纹状体黑质神经元(D1R阳性)或纹状体苍白球神经元(D2R阳性)形成突触的连接中究竟是哪一类突触活动增强,目前尚不清楚。本研究用免疫电镜方法,在超微结构水平上观察了大鼠PD模型的损伤侧和正常侧纹状体内呈D1R或D2R阳性的神经元树突棘与皮层传入纤维末梢形成的不对称突触的形态学特征,对该突触以及其中的穿通型不对称突触的数量进行了定量观察。结果显示:损伤侧纹状体内呈D1R阳性的树突棘的穿通型不对称突触较正常侧增加了61%,但呈D2R阳性的树突棘的穿通型不对称突触数量却没有变化。表达D1R阳性的神经元参与的不对称突触后致密带的长度和突触前末梢的面积也有一定增加,而表达D2R阳性的神经元参与的不对称突触却未观察到此变化。以上结果表明:在损伤后,与基底神经节直接通路中呈D1R阳性的神经元相突触的皮层纹状体纤维非常活跃,这种使其活跃的机制可能对PD状态下的直接通路活动过低起一定的代偿作用。  相似文献   

15.
已知纹状体边缘区有密集的 5 -HT纤维及终末分布。为了观察 5 -HT2 A受体 m RNA是否在大鼠纹状体边缘区表达 ,从基因分子水平和细胞水平进一步证明大鼠纹状体边缘区能否合成 5 -HT2 A受体 ,用地高辛标记的寡核苷酸探针进行原位杂交 ,研究了大鼠纹状体边缘区的 5 -HT2 A受体 m RNA的表达及分布。原位杂交结果发现 5 -HT2 A受体 m RNA阳性杂交信号在纹状体的分布不均匀 ,尾壳核只有少量中等大小的阳性胞体 ,苍白球也只有少量较大的阳性胞体 ,而在尾壳核和苍白球之间的边缘区部位则可见到许多中等大小的梭形阳性神经元胞体 ,并呈现密集的带状分布。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观察到 5 -HT受体阳性神经元胞体在纹状体的分布与原位杂交结果一致。本实验结果推测 ,大鼠纹状体边缘区神经元可以合成 5 -HT2 A受体 ,具有接受和整合 5 -HT神经递质的功能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大鼠纹状体内的神经活性物质与边缘系统重要结构杏仁核和终纹床核内相应神经活性物质之间的关系。对大鼠脑的连续冠状切片进行了 P物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亮氨酸 -脑啡肽、胆囊收缩素和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等的免疫细胞化学反应 ( ABC法 )。结果证明 :P物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和胆囊收缩素在纹状体中主要分布在边缘区 ;亮氨酸 -脑啡肽主要分布在苍白球 ,其次分布在边缘区 ;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则主要分布在尾壳核和边缘区。上述神经活性物质同时也集中分布在杏仁核和终纹床核 ,而且边缘区内的这些神经活性物质与杏仁核和终纹床核内的相同物质存在着纤维联系。本研究结果说明 :边缘区与边缘系统之间存在着神经化学的相互关系 ,边缘区可能属于边缘系统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基底前脑巢蛋白免疫阳性神经元的来源,为进一步研究巢蛋白免疫阳性神经元的功能及利用巢蛋白表达改善学习记忆能力提供基础。方法用免疫荧光法研究巢蛋白免疫阳性神经元与5.乙炔基.2’脱氧尿嘧啶核苷(EdU)阳性细胞的关系、用免疫组化法研究巢蛋白免疫阳性神经元与双皮质素阳性神经元的关系。结果EdU阳性细胞主要分布于海马齿状回及侧脑室的室管膜及室管膜下区的细胞,在内侧隔核、斜角带核等区域无明显的EdU阳性细胞,巢蛋白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与EdU阳性细胞无共定位表现。双皮质素阳性细胞主要分布于海马齿状回及侧脑室的室管膜及室管膜下区的细胞,巢蛋白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与双皮质素阳性神经元之间无双标。结论基底前脑巢蛋白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不是一种新生的神经元,可能是成熟胆碱能神经元的一种功能状态。可能是巢蛋白表达赋予了胆碱能神经元特殊的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神经干细胞移植对老年性痴呆模型鼠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及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利用无血清培养技术获得新生SD鼠的基底前脑神经干细胞,切断SD大鼠左侧穹隆海马伞,基底前脑注射神经干细胞.4周后行Y迷宫测试学习记忆能力,免疫组化结合图像分析技术观察各组大鼠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变化.结果:损伤组损伤侧的内侧隔核(MS)和斜角带核(VDB)的NGFR阳性神经元大量减少,分别减少59.7%和5 1.4%.NSC移植组损伤侧的NGFR阳性神经元得到补充和保护,MS和VDB细胞数分别下降22.0%和26.1%.同时,NSC移植组损伤侧MS的NGFR阳性神经元的面积、周长显著增大(P<0.01),灰度显著增加(P<0.01);损伤侧VDB的NGFR阳性神经元的面积明显增大且灰度明显增加(P<0.05),周长显著增大(P<0.01).Y迷宫测试结果显示,NSC移植组大鼠的空间学习能力得到明显改善(P<0.05),记忆能力得到显著提高(P<0.01),基底前脑NGFR阳性细胞数与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呈正相关.结论:神经干细胞移植对老年性痴呆模型鼠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有明显的补充和保护作用,同时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得到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雌激素对多巴胺(DA)能神经元是否具有保护作用。去卵巢(OVX)大鼠分别给予生理盐水(NS)和苯甲酸雌二醇(EB)处理,1周后6OHDA造模,造模2周后灌注取材;利用免疫组化法观察黑质内DA阳性神经元的数量、纹状体中DA能末梢的变化;用TUNEL法观察黑质凋亡细胞的数目并对纹状体中胆碱能神经元进行乙酰胆碱酯酶(AChE)染色,观察其退变情况。结果显示和NS组相比,EB组黑质内DA能神经元数量多、凋亡细胞数少(P<0.05);NS组纹状体内DA能神经元末梢减少60%左右,胆碱能神经元退变明显。结果提示雌激素对DA能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可能与抑制神经元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多巴胺对纹状体内各类神经元的影响 ,本实验用 6 -OHDA损毁大鼠一侧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以耗竭该侧纹状体内的多巴胺 ,再进行 4血管结扎造成全脑缺血模型 ,3 0 min后分别复灌 6、12、2 4h,行连续冰冻切片 ,以焦油紫染色进行形态学分析 ,用 calbindin-D2 8k及 parvalbum in两种钙结合蛋白抗体进行免疫组化反应。结果显示 :(1)焦油紫染色 :缺血 3 0 min复灌 6 h即可见多巴胺未耗竭侧纹状体内神经元损伤比耗竭侧者明显加重 ,复灌 12及 2 4h组双侧差别更为显著 ;图像分析测定单位面积内焦油紫染色细胞面积总和 ,各实验组两侧间均有显著性或极显著性差异 (P<0 .0 5 ,P<0 .0 1) ;(2 ) calbindin-D2 8k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各组内多巴胺未耗竭侧纹状体 calbindin-D2 8k阳性反应明显比耗竭侧减弱 ,阳性神经元数量减少、染色变浅 ,图象分析显示其光密度明显低于耗竭侧 ;(3 ) parvalbumin免疫组化反应 :同时间组双侧纹状体 parval-bumin阳性神经元的形态和数量无明显差别 (P>0 .0 5 ) ,但随复灌时间的延长 ,双侧阳性细胞数均有降低。以上结果提示 :脑缺血时大量释放的 DA是纹状体神经元缺血性损伤的重要因素之一 ;纹状体内的 calbindin-D2 8k投射神经元对脑缺血及 DA含量的变化敏感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