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颈髓损伤急性期的呼吸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呼吸衰竭是颈髓损伤急性期最严重的合并症之一,也是造成病人早期死亡的重要原因。因此做好颈髓损伤患者急性期的呼吸管理,及时有效地防治呼吸衰竭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对近年收治的39例颈髓损伤急性期的呼吸管理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文献加以讨论。 资料和方法 男35例,女4例;年龄:20~60岁,平均42岁。 致伤原因:均为外伤所致。 损伤部位、程度及例数见表1。 本组病例根据临床查体、X线检查、部分病例经CT及MRI检查及手术证实,颈段脊髓损伤的部位,损伤程度的诊断是可靠的。受伤前身体健康,无慢性胸肺疾病及心血管病史。我们分别对该39例患者进行…  相似文献   

2.
颈髓损伤合并呼吸衰竭的救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颈髓损伤合并呼吸衰竭的救治严康宁,叶显乐,郑亚才,李文来,李应国颈髓损伤是创伤骨科中致死、致残率较高的疾病,早期多死于呼吸衰竭(简称呼衰)。我院从1980年1月~1994年12月共收治颈髓损伤82例,死亡20例,其中死于呼衰18例,本文重点就呼衰救治...  相似文献   

3.
临床工作中颅脑损伤合并颈椎颈髓损伤并非少见,但由于颅脑损伤的症状和体征会掩盖颈椎颈髓损伤的症状和体征,早期诊断不易,给预后带来一定影响。1995.10~2000.10,我院收治了19例该类病人,现就早期诊治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4.
颈髓损伤合并重度颅脑损伤的早期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颅颈复合伤在临床上并非罕见,但由于颅脑损伤造成的神经功能障碍可掩盖颈髓损伤的临床表现,早期的诊断及治疗较困难。1993年6月至1998年3月我科共收治合并重度颅脑损伤的颈髓损伤9例,占同期重度脑损伤的0.87%(9/1034)。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  相似文献   

5.
颈髓损伤合并重度颅脑损伤的早期诊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6.
外伤性颈髓损伤并发脑性盐耗综合症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因车涡或高空作业坠落致外伤性颈椎骨折、脱位、颈椎间盘突出引发颈髓损伤高位截瘫的发病率逐渐增高,并发脑性盐耗综合症者屡见不鲜。本院自1990年至2008年18年间共收治颈髓损伤高位截瘫病员64例,并发脑性盐耗综合症12例,发生率18.7%。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病人经治而愈,治愈好转率达91%。  相似文献   

7.
不完全性颈髓损伤的心理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完全性颈髓损伤患者在解除颈髓压迫后,需要一定时间卧床治疗,其心理稳定性和易干忧性决定了卧床时间长短和临床治疗效果。我院对此类病人除给予必需治疗及护理外,同时把心理护理作为机体功能恢复的枢纽,积极调动患者的心理因素,使患者主动参与机体恢复训练,从而达到治愈或最大限度的恢复。 一、一般资料 我院于1994年至1996年共收治不完全性颈髓损伤患者12例,年龄17~52岁,平均28岁;其中:C_5骨折  相似文献   

8.
呼吸机在治疗创伤性颈髓损伤呼吸衰竭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总结创伤性颈髓损伤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使用呼吸机的适应证,比较了CMV及SIMV、正常吸呼比及反比呼吸的血气值、认为在早期宜采用CMV模式及反比呼吸,脱机时应采用间断脱机法,C4及以下水平损伤者脱机前可改用PS法。使用呼吸机的合并症主要有肺部感染、酸碱及水电解质平衡紊乱、气道阻塞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严重创伤伴颈髓损伤的早期诊断和处理方法。方法对53例严重创伤并发颈髓损伤患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进行分析,分析治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结果严重创伤伴颈髓伤早期易被漏诊,漏诊率为15.09%。抢救中由于认识不足、保护措施不得力易使颈髓伤加重,加重率为21.9%。结论严重创伤伴颈髓损伤,早期抗休克同时尽早应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和脱水剂;及时选择合理术式进行颈椎固定并椎管减压;注意纠正低钠血症。  相似文献   

10.
过伸性颈髓损伤的治疗体会常伶文栾金达苗重昌李垠刘宝文1985年以来,共收治过伸性颈髓损伤21例。在颈椎正侧位X线片上,均无明显的骨折及脱位。临床表现从上肢运动受限到四肢瘫轻重不等。17例经MRI检查均显示出相应椎前软组织阴影增宽、出血、前纵韧带撕裂、...  相似文献   

11.
颈髓损伤后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颈髓损伤后伴发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和诊疗方法。方法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92例急性颈髓损伤患者中39例患者并发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损伤节段分布,C3-4 2例,C4-5 19例,C5-6 12例,C6-7 6例;骨折26例,骨折伴脱位13例;颈髓损伤程度Frankel分级,A级28例,B级11例。监测血钠、尿钠、尿量、尿比重等变化,测量血浆抗利尿激素水平,行限水补钠治疗。结果本组39例患者,37例经限水补钠治疗3周,血钠基本恢复正常,病情好转。另2例出现顽固性低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症状出现时间为(7.6±3.4)d,高峰出现时间(12.7±5.3)d,症状消失时间(45.5±16.3)d。结论急性颈髓损伤患者易并发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发病隐匿,诊断相对困难,稀释性低钠血症、尿渗透压高于血浆渗透压及抗利尿激素增高是其诊断依据。治疗原则应以限水为主,严重低钠时可适当补盐,同时积极治疗原发病。  相似文献   

12.
报告20例颈脊髓损伤患者,16例合并低钠血症,其中轻度7例,中度6例,重度3例。认为低钠的出现主要与抗利尿激素分泌紊乱而引起的水潴留,钠丢失有关。治疗要点控制水的摄入量,形成一定程度的水负平衡。并提出将其与颈脊髓损伤后出现的高温、低温等症共同命名为颈髓损伤综合征。  相似文献   

13.
颈髓损伤截瘫急性期血清心肌酶变化的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30例外伤性颈髓损伤病人急性期内应用连续测定法测定CK、LDH、CK-MB-AST-α-HBDH的结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发现血清心肌酶,仅3例AST和α-HBDH正常,其余均升高,最高水平分别达6922、315、908、142和289U/L。  相似文献   

14.
颈髓损伤后低钠血症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相似文献   

15.
颅脑外伤合并无骨折脱位颈髓损伤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颅脑外伤合并颈椎颈髓损伤并非少见,约占颈椎颈髓损伤的4%~8%[1],但合并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报道不多.由于颈髓损伤的临床表现更加隐匿及症状滞后性的特点[2],漏诊误诊率高.本院自2001年5月至2004年3月,共诊治颅脑外伤合并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11例,占颅脑外伤合并颈椎颈髓损伤15%(11/72).本文就颅脑外伤合并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11例诊治报告如下,以期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6.
颈髓损伤的物理治疗廖显亮颈髓损伤经必要的手术整复后,经临床常规治疗,改善了受报颈髓的病理状态。此时辅以物理康复治疗,对脊髓功能的恢复,减少残废程度及并发症,有肯定的疗效。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55例,女35例;年龄19~60岁,平均38岁;车祸伤5...  相似文献   

17.
颈髓损伤是一种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其危害严重且发病率正在逐年攀升。颈髓损伤的治疗一直是临床难点,为攻克此难点,相关的动物和细胞模型应运而生,其中动物模型更能反应损伤和治疗后的整体状况。多年来,学者们通过构建颈髓损伤动物模型来探索颈髓损伤后系列病理变化及有效的干预措施。与传统的胸髓损伤模型相比,颈髓损伤动物模型死亡率更高、护理更为困难,故在脊髓损伤的基础实验研究中,颈髓损伤的基础研究开展远少于胸髓损伤。然而,颈髓与胸髓在生理结构、损伤后病理改变与损伤后修复再生等方面均有着一定区别,故针对颈髓的研究也需大量开展。如何构建标准化程度高、死亡率低、简便易行且与临床相关性强的颈髓损伤动物模型是近些年各国学者研究的热点。笔者就目前颈髓损伤动物模型研究进展情况综述如下,以期为颈髓损伤后神经保护及修复的临床前实验提供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8.
椎动脉是脊髓的主要血供来源,颈髓、脊神经根血流量的90%由椎动脉供给,所以椎动脉损伤后,会对颈髓的血供产生一定影响,甚至影响颈髓的功能。目前,椎动脉损伤对颈髓是否产生明显影响,尚无定论。椎动脉损伤患者,颈髓有无继发性病变,目前也未见翔实的文献报道。国内外学者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38例复合伤中合并颈椎颈髓损伤的特点及防治。方法:报告38例复合伤合并颈椎颈髓损伤的形成机制、影像学特点、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结果。结果:复合伤中合并颈椎颈髓伤截瘫较轻者,基本治愈率60%,重残率26.6%,死亡率13.4%。合并颈椎颈髓损伤截瘫较重者,基本治愈率21.7%,重残率60.9%,死亡率17.4%。结论:复合伤合并颈椎颈髓损伤预后大都欠佳,重视此合并伤的早期诊断与综合治疗,往往能使部分病例达到较好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颈前路减压治疗外伤性颈髓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颈前路减压治疗外伤性颈髓损伤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050051)张英泽,潘进社,彭阿钦,吴希瑞,赵昌平,张煜,李衡,吴春生,刘彦辉,仝吉庆自1992年3月~1996年8月,我院应用颈前路减压治疗颈椎骨折脱位与急性颈椎间盘突出引起的颈髓损伤38例,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