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早期介入心理康复治疗对老年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老年脑卒中患者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0例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6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早期介入心理康复治疗,应用FMA、ADL、HAMD评分表对患者治疗前后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功能、抑郁情况进行打分,分析比较2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功能及抑郁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FMA、ADL、HAMD评分均得到显著改善(P均0.05),且观察组在治疗后2,4,6周FM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ADL、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早期介入心理康复治疗能有效地改善老年脑卒中患者预后,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介入与疗效的关系。方法将老年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2组均实施常规神经内科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早期综合康复干预,8周后观察2组临床有效率、肢体活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评定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康复干预后2组Fugl-Meyer评分和Barthel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干预后观察组以上2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介入能够显著提高老年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使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肢体活动功能显著提高,且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普遍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康复护理临床路径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本院医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康复护理临床路径。比较两组患者康复知识掌握情况和各项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康复训练知识各项目掌握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后三个月,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较入院时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出院后三个月的神经功能缺损、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康复护理临床路径可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早期康复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治疗方案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早期康复治疗)与观察组(依达拉奉+早期康复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运动功能评分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接受治疗前两组患者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运动功能评分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运动功能评分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依达拉奉、早期康复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有助于改善患者神经功能、运动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应用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毛一亮  裘亚龙 《新中医》2016,48(11):11-13
目的:观察在常规临床治疗与康复训练基础上采用通络扶正汤联合针刺治疗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早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64例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早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2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以通络扶正汤联合针刺进行治疗,治疗4周后,评价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运动功能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结果: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9.0%,对照组为68.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低于治疗前,运动评分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项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疗效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临床治疗与康复训练基础上采用通络扶正汤联合针刺治疗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早期患者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神经功能缺损、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分析早期康复治疗对老年糖尿病脑卒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4月该院收治的老年糖尿病脑卒中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选择常规康复治疗的对照组(41例),与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选择早期康复治疗的观察组(41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优秀率和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和运动能力评分。结果经过康复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糖尿病血糖控制优秀率为65.85%,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血糖控制优秀率41.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59.36±24.32)分和运动能力评分(64.68±14.69)分均优于对照组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37.49±23.68)分、运动能力评分(49.57±13.5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对老年糖尿病脑卒中患者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可有效提升患者的血糖控制率,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能力,作用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实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早期康复治疗和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9月-2015年3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56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28例,两组患者均行临床常规治疗,于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病房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治疗和护理。观察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ugl-Meyer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数据比较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脑卒中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治疗和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降低患者致残率,治疗和护理效果良好,应用价值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在老年心血管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日常生活护理、运动护理、健康讲座、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生存质量及健康行为情况。结果:观察组抑郁、焦虑、怀疑、绝望的比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理功能、肢体疼痛、社会功能、情感功能等生存质量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健康行为良好率为89.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0%(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有利于提高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生存质量,保持患者良好心态,促进患者培养健康行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整体控制疗法(GCT)对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运动功能训练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5月本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偏瘫肢体综合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GCT。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上肢运动、下肢运动与平衡功能(Fugl-Meyer量表)改善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6周,两组UE-FM、LE-FM、FM-B评分及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早期康复锻炼中应用GCT能改善运动功能,增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应用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3月1日—9月30日期间,选择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32例进行研究,随机分组各66例,对照组为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则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观察两组肢体功能、神经运动功能及生活能力改善情况。结果:护理后两组生活能力及神经运动功能评分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下肢功能、运动能力及平衡能力评分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进一步改善患者肢体功能及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具有较高的护理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中药透敷改善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关节活动度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4例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中药透敷法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灸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下肢运动功能及关节活动度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功能评分均有所提高,联合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步行能力、下肢运动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髋关节、膝关节活动度均有所增加,联合组患者的髋关节、膝关节活动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透敷联合针灸治疗老年脑卒中偏瘫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行走能力及下肢运动功能,增加关节活动度,康复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对针灸科脑卒中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6年4月在医院针灸科接受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行人性化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患肢运动功能评分,以及预后质量评分、抑郁感评分、焦虑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分级。结果:两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患肢运动功能评分均得到显著提高,但观察组更明显(P0.05);日常生活能力分级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预后质量评分、抑郁感评分、焦虑感评分分别为(9.50±0.20)分、(1.60±1.00)分和(2.30±1.40)分,分别高于对照组的(5.10±0.50)分、(7.00±3.70)分和(5.70±2.40)分(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管理可显著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患肢运动功能,降低焦虑抑郁感,提高预后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运动康复功能锻炼联合针灸疗法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8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运动康复功能锻炼,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给予运动康复功能锻炼和针灸疗法,两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肌力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50%(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肌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治疗组患者的肌力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康复功能锻炼联合针灸疗法治疗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可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增强患者的运动功能,改善患者的肌力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辽宁中医杂志》2014,(7):1484-1486
目的:探讨中医康复护理对早期中风偏瘫患者功能康复和抑郁症状的影响和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该院治疗的早期中风偏瘫患者1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取相同治疗方案,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中医康复护理,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效果好于对照组,组间资料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较对照组治疗后改善幅度明显,组间资料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组间资料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早期中风偏瘫患者采取中医康复护理可以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调节患者焦虑和抑郁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早期规范康复训练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急性脑卒中患者165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82例,观察组83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早期规范康复训练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对2组患者Rankin评分、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The Chinese Stroke Scale,CSS)、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治疗14、26天后观察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C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规范康复训练可显著提高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患肢运动功能,改善患者焦虑心理,增强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治疗的信心,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医情志疗法联合神经心理干预的综合护理对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符合脑梗死诊断标准的7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及常规护理,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早期的综合心理干预护理。于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4 d后进行:(1)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进行疗效评价;(2)对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的问卷调查评估满意程度;(3)对患者进行汉密尔顿焦虑、抑郁量表评估焦虑、抑郁情况。结果:(1)临床疗效:治疗前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14 d后,治疗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2)满意度调查:治疗组护理满意度为97.1%(34/3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7.1%(20/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焦虑、抑郁情绪:治疗前,两组患者焦虑、抑郁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统计学意义(均P 0.05);治疗14 d后,治疗组焦虑、抑郁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及早进行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及显著降低焦虑、抑郁情绪,并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康复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复方郁乐舒联合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功能康复和焦虑抑郁症状影响的效果。方法:选择脑卒中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采用电脑随机法将50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分组,主要包括两组,其中观察组实施复方郁乐舒联合康复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分析两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评分以及焦虑和抑郁评分。结果:观察组脑卒中患者ADL评分(11.32±1.32)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脑卒中患者焦虑(7.32±1.21)分、抑郁(6.55±1.32)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郁乐舒联合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功能康复和焦虑抑郁症状均具有积极影响,能显著改善,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18.
石金玲 《新中医》2015,47(9):231-232
目的:观察复方郁乐舒内服联合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功能康复和抑郁症状的影响。方法:将84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进行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复方郁乐舒口服及中医康复护理,观察比较2组干预前后日常生活能力及抑郁焦虑状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较干预前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焦虑状态抑郁状态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复方郁乐舒联合康复护理可明显促进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改善焦虑抑郁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四川中医》2021,39(5):182-186
目的:观察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效果及对患者血清神经肽Y(NPY)、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影响。方法:纳入2017年6月~2019年6月120例脑卒中偏瘫住院患者,按住院顺序奇偶数法分成观察组、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在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给予针刺、艾灸治疗联合康复训练,对照组仅接受康复训练,连续观察8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NPY、Hcy水平变化,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研究所卒中量表(NIHSS)评价患者神经功能,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FMA)评价运动功能,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价日常生活能力,并评价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清NPY、Hcy水平、NIHSS、FMA及M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血清NPY、Hcy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NIHS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FMA及MBI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降低或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1.67%,高于对照组的76.67%(P0.05)。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采取针灸结合康复治疗,较单纯康复治疗可更好下调血清NPY、Hcy水平,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患者运动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临床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针灸结合康复治疗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16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结合康复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和康复训练的基础上结合针灸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评分,参照NHISS评分标准评估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试验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9%,对照组为72.4%,试验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结合康复治疗减轻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结合康复训练,且能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具有良好及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