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患侧肢体强迫运动治疗缺血性中风后上肢功能障碍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86例住院患者按病志号抽签简单随机分两组。对照组43例患侧肢体强迫运动,恢复训练患侧肢体,绷带、夹板固定健侧上肢,除吃饭、洗澡等日常生活必须活动外都固定,日常活动时令患者活动障碍肢体;根据患者日常习惯调整康复方案,指定每天完成某几项训练;强度以刚好超过患侧肢体承受能力为度,12h/d,5d/周。治疗组43例针灸(华佗牌30号,1.5寸),运动区中2/5对应对侧上肢位置(双侧肩周),取阳明经手三里、合谷,外关透内关;肝气郁滞较重加太冲,排痰不顺加丰隆,气血不足加太溪、行间;头部捻转手法,四肢躯干加电针(疏密波),电流强度稍高于患者忍受度,留针30min,5d/周;患侧肢体强迫运动同对照组。连续治疗8周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下肢运动量评价表(FMA)、简易上肢功能评价表(STEF)、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FMA、STEF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灸联合患侧肢体强迫运动治疗缺血性中风后上肢功能障碍,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针刺治疗中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2,自引:1,他引:42  
运用“清上补下”的方法治疗6个月以内特别是3个月以内的中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病人32例,与取阳明经腧穴为主32例病人做对照观察,运用现代康复医学的评价方法———SIAS法、上田敏偏瘫十二级肢体功能评定及Barthel指数等进行临床研究。结果发现,清上补下法组较取阳明经为主组疗效好,说明头、体穴合用较单纯取肢体穴位能进一步促进分离运动的产生、正常运动模式的出现,从而改善肢体的运动情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陆氏针灸治疗缺血性中风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探讨该方案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神经内科(脑病科)2014—2015年收治的发病后2周到6个月内的84例缺血性中风病恢复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陆氏针灸组、康复对照组,每组42例,均实施基础康复治疗,陆氏针灸组加用陆氏针灸,疗程持续4周。评价2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并观察其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Fugl-Meyer量表上下肢运动功能总评分、平衡评分、感觉评分,Barthel量表评分、肌张力均显著升高,中风中医症候积分、NIHSS量表评分均显著降低,陆氏针灸组变化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期间未发生各脏器功能不全以及危及性命的严重不良事件,陆氏针灸组治疗期间亦未发生晕针、断针等与针刺有关的不良事件。结论: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陆氏针灸能够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更为有效地促进中风运动功能障碍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的改善,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4.
中风后发生尿失禁、尿急、尿频等排尿功能障碍在临床很常见,是脑卒中后五大功能障碍之一.其临床发病率较高,严重的干扰着脑卒中病人的康复.中风急性期常发生急性尿潴留,恢复期和后遗症期更明显地表现为尿失禁(常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残余尿)、尿急、尿频等.目前研究主要认为,其发生是由于大脑排尿中枢以及神经传导通路,包括额叶、顶叶、基底节区、内囊、小脑、脑干等部位的病变,引起的膀胱、尿道功能障碍,称为神经原性膀胱.现将近年来其针灸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针灸辩证治疗缺血性中风后遗症6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中风由于气血逆乱而产生血瘀,导致脑溢血或者脑痹阻。发病特征为肢体麻木、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等。针灸治疗对中风后遗症疗效毋庸置疑,在多种辅助方法配合下,疗效更加明显。本着传统医学理论指导,加之对中风后遗症偏瘫病理特点的分析,使针灸对于中风后遗症的治疗更为具体,更有针对性。不同针灸方法根据病理不同,相互配合使用,头针、体针的配合、眼针和腹针配合,能解决多种中风后遗症带来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康复运动疗法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针灸辅以运动疗法对40例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治愈率75%,有效率97.5%.结论:针灸配合康复运动疗法对治疗中风后遗症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康复运动疗法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针灸辅以运动疗法对40例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治愈率75%,有效率97.5%。结论:针灸配合康复运动疗法对治疗中风后遗症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强化康复对中风后遗症期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探讨对于中风后遗症期有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进行强化康复治疗的作用和意义。方法将60例中风后遗症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9例,对照组31例(最终完成研究30例)。对照组给予家庭康复治疗,治疗组住院给予强化康复治疗,2组疗程均为40 d。采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以及Barthel指数评定2组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和Barthel指数均较本组治疗前提高,其治疗前后差值大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强化康复治疗可改善中风后遗症期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对中风后遗症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具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研究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方法多样,疗效不一。体针、头针、电针、针灸推拿、针药等各有利弊,应据不同病症选择,或多种方法联合应用,做到优势互补,密切结合临床,考虑适应证及禁忌证,辨证施治。针灸治疗方法虽形式各异,眼针治疗报道较少,且方法相对不成熟不全面;针刺应与心理学相结合。针灸作为一种"绿色"医疗方法,越来越受到关注。  相似文献   

11.
12.
13.
1病机和治则现代医学称中风为脑血管意外,即有多种因素引起的脑血栓形成、脑溢血、脑梗塞等病,度过急性期,后遗脑部供血不足和血行瘀阻而形成的脑部疾患。祖国医学又称“卒中”、“大厥”或“偏枯”。其病机主要是阴阳偏颇、气血失调、经络瘀阻、肢体不能充分获得气血温煦和儒养所致。这与现代医学对该病的认识基本是一致的。王清任明确指出,半身不遂的病机“是无气也。”店客)11曰:“人之一身,不外气血,气有一息之不运,则血有一息之不行。”这些都是对中风及其后遗症的精辟的论述.王氏还创制补阳还五汤补气活血,治疗本病确有良…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针灸联用康复运动疗法治疗中风后遗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70例中风后遗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康复运动疗法治疗,观察组采用针灸联用康复运动疗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Barthel指数评分和药物安全性等,总结临床治疗经验。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Barthel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适症状。结论:针灸联用康复运动疗法治疗中风后遗症患者疗效确切,可解除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医针灸配合运动疗法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0例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运动疗法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中医针灸配合运动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生活能力变化情况,调查患者对本次治疗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生活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Barthel评分升高(P0.05),但研究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对本次治疗满意度评分为(91.82±2.13)分,高于对照组的(78.46±4.5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运动疗法基础上加用中医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可显著提高疗效,有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药加针灸及康复运动疗法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中风后遗症患者,采用中药加针灸辅以康复运动疗法进行治疗,观察其效果。结果:治疗后,35例痊愈,14例有效,1例无效,治愈率为70%(35/50),总有效率为98%(49/50)。结论:针对中风后遗症患者,采用中药加针灸并辅以康复运动疗法,能够有效提升临床疗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于本院的缺血性中风患者,进行针灸治疗,并观察疗效,并指出针灸具有疏通经脉与调节人体气血的的作用,能够改善机体“内结血瘀”的病理状态。  相似文献   

18.
赵国栋  李宁  吴滨 《四川中医》2000,18(6):50-51
我科自1995年9月以来,先后收治了由于各种中枢性原因而引起的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患儿18例,通过针灸结合娱乐游戏的康复治疗,收到良好的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8例患儿中,男性10例,女性8例:年龄最大6岁,最小10个月,以1~3岁患儿为最多。患儿均为中枢性瘫痪,其中因脑炎瘫者4例,脑膜炎瘫者2例,脑部血管畸形出血瘫者1例,脑外伤瘫者1例,因窒息、早产等原因造成的小儿脑瘫者10例;病程为1月~6年不等;患儿均为偏瘫,且无明显的言语及智力障碍。2治疗方法针刺方法:选穴:按头针国际标准线划分方法取患肢对侧头部的项中线…  相似文献   

19.
中医治疗中风后遗症概况哈尔滨市第六医院董艳霞,蔡宝和中风又名“卒中”。多由忧思恼怒,饮食不节、恣酒纵欲等因素,以致阴阳失调,脏腑气偏、与血错乱所致。临床表现以猝然昏仆,口眼斜,半身不遂为主要特征。当中风病人度过了危险的急性期后,便进入康复期,此期的主...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