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刘飞  何干  白鍊 《中国药业》2021,(8):39-42
目的 探讨鱼油脂肪乳在直肠癌患者术后肠外营养支持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医院2020年4月至7月收治拟行根治手术的直肠癌患者60例,按信封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术后均予短期肠外营养支持治疗,采用常规的营养方案,试验组患者加用10% ω-3鱼油脂肪乳,持续5 d.两组患者术后第1,3,5天凌晨分别抽...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谷氨酰胺强化肠外营养对普外科术后炎性反应( SIRS)的积极影响。方法选择我院86例术后SIRS患者行分组对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全肠外营养,试验组在此基础加用谷氨酰胺;对比两组 IgG、IgM、IgA、PA及ALB改善情况。结果术后第七天,试验组PA、ALB及IgA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1)。结论谷氨酰胺可有效促进蛋白质合成,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对控制SIRS病情,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明确谷氨酰胺强化肠外营养对普外科术炎性反应的改善作用。方法将87例符合SIRS诊断标准的普外科术后患者,按就诊先后半随机分成治疗组44例与对照组43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外科治疗,对照组给予复方氨基酸注射液、维生素、微量元素、电解质全营养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谷氨酰胺。于术后第1天开始肠外营养连续7d。两组患者分别于手术前、术后第1天及术后7d监测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T淋巴细胞分化亚群(CD3、CD4、CD8、CD4/CD8);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术后第1天两组组内ALB、PA、IgA、IgM、IgG均较术前下降(P<0.05或P<0.01);第7天两组组内ALB、PA、IgA、IgM、IgG均较术后第1天升高(P<0.05);组间ALB、PA、IgM、CD4、CR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内CD4、CD4/CD8、CRP均较术后第1天升高(P<0.05)。结论谷氨酰胺促进术后患者蛋白质合成代谢,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减轻病情的危重程度,并改善营养状况,具有临床较高应用价值,且相对安全,值得进一步扩大其临床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用谷氨酰胺来使肠外营养得到强化对普外科患者术后的炎性反应所起到的改善作用。方法随机94例SIRS(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者分组:炎性反应组(47例)和炎症状况组(47例)。对炎性反应组行多面性基础治疗。对炎症状况组行多面性基础治疗+谷氨酰胺。结果炎性反应组和炎性状况组的ALB(血清白蛋白)水平、IgM(免疫球蛋白M)水平、PA(前白蛋白)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应,P〈0.05。结论用谷氨酰胺来使肠外营养得到强化对术后普外科患者的炎性反应所起到的改善作用很大,可使蛋白质在SIRS者体内的合成代谢加速,能使免疫功能优化,使病情变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支链氨基酸在胃肠道肿瘤术后患者肠外营养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1—10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胃肠道肿瘤患者60例,按单盲原则完全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均予以连续肠外营养1周。研究组应用高支链氨基酸制剂,对照组应用平衡氨基酸。比较2组氮平衡情况、血浆蛋白含量、术后疲劳评分和免疫功能。结果研究组先于对照组恢复正氮平衡,累积氮平衡也优于对照组。与术后第1天相比,研究组术后第7天总蛋白、转铁蛋白、前白蛋白上升幅度分别为(4.7±3.1)g/L、(0.34±0.25)g/L、(0.04±0.11)g/L,对照组分别为(4.1±2.3)g/L、(0.35±0.29)g/L、(0.04±0.09)g/L,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白蛋白上升幅度为(4.0±1.7)g/L,大于对照组的(2.1±2.1)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第5、6、7天及累积疲劳评分分别为(7.3±1.5)、(6.1±1.3)、(5.0±1.6)、(53.0±6.7)分,低于对照组的(8.0±1.0)、(7.6±2.0)、(6.2±1.0)、(56.8±5.4)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后第1天相比,术后第7天研究组的CD;、CD;/cDf、IgG上升幅度分别为(9.5±3.4)%、(0.77±0.16)、(2.7±0.6)g/L,CD;下降幅度为(-5.6±1.2)%,优于对照组的(6.7±1.4)%,(0.21±0.13),(1.3±0.5)g/L和(0.6±0.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gM变化幅度分别为(0.10±0.11)g/L和(0.09±0.09)g/L,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支链氨基酸是一种胃肠道肿瘤术后患者肠外营养安全有效的氨基酸制剂。  相似文献   

6.
目的:系统评价添加鱼油脂肪乳的肠外营养对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术后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检索1996年1月至2016年12月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等中英文数据库中相关的文献,同时进行手工检索和参考文献回溯。利用Jadad量表对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筛选出高质量随机对照研究。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纳入8个随机对照研究,合计58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添加鱼油脂肪乳的肠外营养能降低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感染并发症发生率[OR=0.44,95%CI(0.24,0.81),P=0.008],缩短术后住院时间[MD=-1.88,95%CI(-2.42,-1.34),P<0.00001]和术后ICU入住时间[MD=-0.32,95%CI(-0.51,-0.13),P=0.0009]。结论:添加鱼油脂肪乳的肠外营养能显著降低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ICU入住时间,改善患者术后临床结局。  相似文献   

7.
饶芸  程琳  周冬梅 《现代医药卫生》2002,18(11):1032-1033
完全胃肠外营养 (TotalparenteralNutrition,TPN)是由静脉供应患者所需要的全部营养物质 ,使其在不进食的情况下仍保持良好的营养状况 ,促进创伤愈合 ,维持生长发育 ,为患者提供重要的临床治疗辅助方法。现将我院80例消化道肿瘤病人术后应用完全胃肠外营养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2000年11月~2002年5月 ,我院共收治80例消化道肿瘤患者 ,其中男44例 ,女36例 ,年龄27~72岁 ,平均年龄(50 48±6 76)岁。所有病例均行根治术 ,术后经病理学证实为恶性肿瘤。其中胃癌34例 ,…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支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09年12月至2010年3月收治的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患者4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2例,分别采用早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支持。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发热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关注。  相似文献   

9.
胃肠道术后患者须禁食水、胃肠减压多日,常规静脉输液营养成分单一,难以满足自身机体需要量。我科自2010年始收治胃肠道手术患者50例,术后均应用三升袋营养液治疗,效果较满意,可明显增加机体的营养,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改善代谢紊乱,有利于患者体质恢复,加快伤口愈合。本文旨在讲述三升袋营养液的配制及临床护理要求。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ω-3鱼油脂肪乳对胃肠肿瘤术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检索Pubmed、EMbace、MEDLINE、万方和CNKI等数据库,经筛选纳入符合要求的随机对照研究(RCT),用修改后Jadad评分评价纳入研究质量,并提取需要的研究数据,采用Revman 5.3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纳入12篇RCT研究,共848例胃肠肿瘤术后患者,分析结果显示鱼油脂肪乳能显著增加CD3+T细胞[WMD=5.79,95% CI(3.07,8.50),P<0.01]和CD4+T细胞[WMD=6.22,95% CI(3.85,8.59),P<0.01]水平,减低CD8+T细胞水平[WMD=-1.74,95% CI(-2.96,-0.52),P<0.01]。结论 ω-3鱼油脂肪乳加强的肠外营养对胃肠肿瘤术后患者免疫功能有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11.
冯贺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5):298-299
目的探查胃肠道术后患者的临床营养护理方法以及效果,以期提高护理质量。方法记录2010年5月至2011年7月我院47例行胃肠道手术住院患者的营养护理方法,并记录护理效果,做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的生命体征均稳定,血糖、电解质及肝肾功能等检测正常。38例患者切口I期愈合,9例患者切口Ⅱ期愈合。结论临床营养支持能显著改善胃肠道术后患者的营养状况,促进切口愈合及机体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12.
鱼油脂肪乳对危重症疾病的肠外营养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含ω-3脂肪酸的鱼油脂肪乳(肠外营养剂)用于危重症病人,能够减少机械通气的使用,显著降低死亡率,减少抗生素用量,明显缩短住院时间。鱼油中含有的ω-3脂肪酸具有减轻炎症反应和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短期输注高剂量鱼油脂肪乳,可以迅速影响免疫功能并减轻内毒素介导的应激反应。本文综述了鱼油脂肪乳用于重症监护病人的肠外营养治疗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3.
14.
胃癌术后行早期肠内营养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江琳  张鹏年  沈赛娟 《中国基层医药》2006,13(10):1756-1756
2003年6月至2005年6月,我科共收治40例胃肠道肿瘤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术后20例采用早期肠内营养,20例采取传统的肠外营养。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营养支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国安  何章义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7):2400-2401
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前常常伴有一定程度的营养不良,术后并发症与病死率也有所增加,因此对恶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进行营养支持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至关重要。全胃肠外营养(TPN)是近代外科学的重大进展之一,已在临床广泛应用。近年来发现肠内营养(EN)有利于保持肠黏膜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从而维持肠黏膜屏障功能,EN可有效促进患者临床恢复,缩短住院时间。我科对收治的56例胃肠道肿瘤患者随机进行EN和PN对照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背景和目的对于胃肠道术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EEN)是优于传统处理和全胃肠外营养支持的,但可能出现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和并发症仍然限制其在临床上的运用。因此,针对早期肠内营养的安全性和患者的可耐受性、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患者住院时间和相应的护理措施,我们对自己科室的患者进行观察和评估。方法随机选取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外科80例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24h内进行空肠营养支持的患者(EEN组),观察临床表现和住院时间,并与同期术后进行传统处理的74例患者(TM组)进行对比。结果与传统处理组相比,术后进行早期肠内营养的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快,并发症的发病率低,住院时间短。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有利于胃肠道手术患者的术后恢复,是一种安全和可以被患者接受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周岚  黄云超 《云南医药》2007,28(5):439-441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对食管癌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4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成肠内营养组(20例)和肠外营养组(24例)。均于手术后24h开始给予等热量(125.4kJ·kg^-1·d^-1)、等氮量(0.2g·kg^-1·d^-1)营养支持,持续9d,测定手术前1d、术后1d和9d的外周血B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A(IgA),IgG,IgM,淋巴细胞总数,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活性等免疫指标。结果43例完成研究。两组术前各免疫指标比较无差别,术后第1d均有一定程度的免疫抑制,术后第9d肠内营养组IgA,IgG,IgM,淋巴细胞总数,CD3,CD4,CD4/CD8,NK细胞活性明显回升,CD8细胞则回落正常水平,而肠外营养组CD8细胞仍处于高水平,其余指标仍处于低水平。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可促进食管癌术后免疫功的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全肠外营养支持对合并营养不良的胃肠道肿瘤患者营养状态、术后并发症和住院时间的作用。方法:对2009年1月~2010年6月收治的80例合并营养不良的胃癌或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男性47例,女性33例,平均年龄(51.5±7.3)岁(36~75岁)。所有入组患者均接受肿瘤切除治疗,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不给予营养支持)和肠外营养组(术前3d和术后5d均给予全肠外营养支持)。分别检测对照组和营养支持组术前(入院第1天)和术后(术后第5天)人体测量学指标和实验室指标,同时监测术后并发症和预后。结果:对照组和营养支持组无论术前还是术后人体测量学指标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营养支持组人体测量学指标轻微下降;术后营养支持组清蛋白、前清蛋白和淋巴细胞计数较对照组有显著增加,但是和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时,营养支持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术后出院时间比对照组显著缩短。结论: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前和术后给予短期全肠外营养支持可以改善机体的营养状态,减少外科手术风险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的恢复。  相似文献   

19.
肠内营养是经济、安全、有效、简便的营养支持途径。通过回顾分析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35例胃肠道肿瘤术后患者早期实施肠内营养,选择鼻胃管的途径缓慢均匀滴注,可提供患者足够的热卡和氮量,维持肠道功能,改善和纠正患者营养不良情况和低蛋白血症,检测了各项生化及营养评定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应用结果证明手术后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是安全有益的,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肠内营养对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免疫和肠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化道肿瘤患因肿瘤影响常无法维持足够的营养素摄入,并因此而多伴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和免疫防御能力下降,手术又可进一步增强分解代谢,下调免疫力,再加上术后早期胃肠功能不能恢复,禁食时问较长,进一步加重营养不良和低蛋白血症,导致肠黏膜水肿和萎缩。此类患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机会增多,因而术后常需要营养支持。本研究以胃、结肠、直肠癌手术患为对象,对比肠内营养(EN)、肠外营养(PN)支持,观察不同的营养支持途径对术后患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