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观察牛磺酸预处理后SD大鼠移植肝脏的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4(interleukin-1 receptor aasociated kinase-4,IRAK-4)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牛磺酸预处理抑制肝脏缺血再灌注损害的相关机制.方法 雄性SD大鼠128只,完全随机化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NS组)和牛磺酸预处理组(TA组),每组64只,用Kamada's袖套法经行肝移植.NS组切取供肝前10 min经腰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5 ml,TA组切取供肝前10 min经腰静脉注射牛磺酸(300 mmol/L)1.5 ml.于再灌注后0、60 min及180 min,蛋白免疫印记法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肝组织中IRAK-4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凝胶电泳迁移率分析法(EMSA)检测肝组织NF-κB活性及血清TNF-α含量;全自动血清自动生物化学仪检测血清转氨酶;光镜切片检测肝脏组织学.结果 牛磺酸预处理能明显提高大鼠1周生存率(P<0.01),改善肝功能,减轻肝组织病理学改变.再灌注后0 min,血清转氨酶、IRAK-4 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NF-κB活性以及TNF-α含量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S组各项指标水平于再灌注60 min出现峰值,但TA组各项指标水平明显低于NS组(P<0.01);再灌注后180 min,2组IRAK-4 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NF-κB活性以及TNF-α含量均较60 min时有所下降,且TA组下降水平较NS组更为明显(P<0.01).结论 牛磺酸对大鼠移植肝脏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抑制作用,抑制IRAK-4及其下游的NF-κB、TNF-α表达是牛磺酸预处理减轻肝脏缺血再灌注损害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预处理后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4(Interleukin-1 receptor-associated kinase 4,IRAK 4)表达在大鼠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早期的变化,探讨LPS预处理减轻AP的可能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63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组)、急性胰腺炎(AP组)和LPS预处理组(LPS组),LPS组经腹腔注射LPS,其余两组均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Sham组造模后3 h取材,其余两组分别于造模后3、6、12、24 h取材。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病理改变,Western blot及RT-PCR法测定胰腺组织IRAK 4蛋白和mRNA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胰腺组织NF-κB表达,ELISA法检测血浆中TNF-α含量。结果:病理损伤AP组>LPS组>Sham组。AP组IRAK 4 mRNA及蛋白的表达于12 h达到高峰,随后降低,而LPS预处理后其表达明显低于AP组(P<0.01),且随时间的延长无明显改变(P>0.05)。LPS组各时间点NF-κB及血液TNF-α表达明显低于AP组(P<0.01),两组均于12 h达到高峰(P<0.01)。结论:抑制IRAK 4表达,进而抑制NF-κB及TNF-α等的表达,可能是脂多糖预处理对AP保护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预处理后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4(Interleukin-1 receptor-associated kinase 4,IRAK-4)表达在大鼠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早期的变化,探讨LPS预处理减轻AP的可能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63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组)、急性胰腺炎(AP组)和LPS预处理组(LPS组),LPS组经腹腔注射LPS,其余两组均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Sham组造模后3 h取材,其余两组分别于造模后3、6、12、24 h取材。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病理改变,Western blot及RT-PCR法测定胰腺组织IRAK-4蛋白和mRNA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胰腺组织NF-κB表达,ELISA法检测血浆中TNF-α含量。结果:病理损伤AP组>LPS组>Sham组。AP组IRAK-4 mRNA及蛋白的表达于12 h达到高峰,随后降低,而LPS预处理后其表达明显低于AP组(P<0.01),且随时间的延长无明显改变(P>0.05)。LPS组各时间点NF-κB及血液TNF-α表达明显低于AP组(P<0.01),两组均于12 h达到高峰(P<0.01)。结论:抑制IRAK-4表达,进而抑制NF-κB及TNF-α等的表达,可能是脂多糖预处理对AP保护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心肌缺血是心脏手术和非心脏手术的危险因素之一,使围术期和术后的死亡率增加。据报道,18%-74%具有冠脉疾病的患者在进行非心脏手术时有过心肌缺血的经历。本文就目前心肌保护的药物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腺苷A1受体激动剂2-氯环戊腺苷(2-chloro-N6-cyclopentyladenosine,CCPA)延迟预处理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30只健康新西兰雄性大白兔随机分成3组:假手术组(C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CCPA组(P组),每组10只.C组仅行左冠脉套线而不阻断160min,I/R组行左冠脉阻断40min,再灌注120min,P组在静注CCPAO.1mg/kg24 h后处理同I/R组.各组分别于左冠前降支阻断前加min(T1)、左冠前降支阻断20min(T2)、左冠前降支阻断40min(T3)、心肌再灌注I h(T4)心肌再灌注2 h(T5)5个时点抽取颈内动脉血测定血清中IL-10含量.再灌注120 min后,测心肌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 70,HSP70)蛋白表达和心梗面积,电镜下观察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结果:与I/R组比,P组IL-10含量和HSP70表达增高(p<0.05),心肌梗死面积减少(P<0.05),细胞结构损伤减轻.结论:CCPA延迟预处理通过增高心肌HSP70表达和IL-10水平来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发挥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以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4(IRAK-4)为靶点,阻断内毒素胞内信号转导后对大鼠移植肝脏再灌注损伤(I/RI)的影响并探索肝移植时可行的RNA干扰(RNAi)治疗途径。方法 两袖套法建立SD大鼠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模型,随机分为冷缺血转染组、活体转染组及对照组。冷缺血转染组于冷缺血期经门静脉灌注转染携带IRAK-4-shRNA的质粒pSIIRAK-4;活体转染组在门静脉袖套吻合完成后,经门静脉分支注入pSIIRAK-4;对照组不予任何处理。按门静脉血流恢复后第0min、60min及180min分为三个亚组,RT—PCR及Western—blot测定肝组织的IRAK-4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ELISA法测定受体血清TNF-α含量。采用TUNEL法检测肝细胞凋亡状态,透射电镜观察肝组织超微结构的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 再灌注后冷缺血转染组的IRAK-4表达明显低于同时点的活体转染组及对照组(P〈0.01);同时,肝细胞凋亡指数、血清TNF-α含量及肝细胞、血窦内皮细胞损伤程度也明显低于后者。结论 以IRAK-4为靶点的冷缺血期shRNAs转染途径能有效阻断内毒素胞内信号转导,进而减轻肝移植时的I/RI程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黄连素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60只SD大鼠被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损伤组、黄连素预处理组;黄连素预处理组给予黄连素腹腔注射,假手术组和缺血再灌注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均连续腹腔注射7 d,末次于冠脉结扎前2 h腹腔注射给药。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中上1/3处结扎,结扎1 h后剪开结扎线,再灌注2 h。检测心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及血清LDH和CK水平;测定心肌梗死面积。结果: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黄连素预处理组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心肌梗死面积、MDA、LDH、CK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黄连素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加SOD活性、增强心肌抗氧化能力、稳定心肌细胞膜电位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停跳液预处理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离体Langendorf逆行灌注模型,观察停跳液处理时心肌缺血及再灌注前后LVEDP、DP、+dp/dt、-dp/dt、CF以及灌流液中蛋白含量和LDH活性变化。结果在缺血期间,停跳液预处理显著延迟了心肌缺血性挛缩的发生时间。再灌注期间,促进了心脏收缩功能的恢复,减少了心肌细胞中蛋白和LDH的漏出。结论停跳液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提示该方法可能有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葛根素(PUE)预处理与缺血预处理(IPC)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的保护作用,以进一步明确PUE药物预处理(PPC)的心肌保护效应.方法: 采用开胸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方法复制大鼠心肌I/R模型,设立假手术组(sham组)、I/R组、IPC组、PUE组.用红四氮唑染色法测定各组心肌梗死面积,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情况,同时测定血清肌酸激酶(CK)活力和血清肌钙蛋白T(TnT)水平.结果: I/R组心肌梗死面积、血清CK活力、TnT浓度以及心肌细胞凋亡指数较sham组显著增高(P<0.05或P<0.01),与I/R组比较,PUE组和IPC组心肌梗死面积明显缩小(P<0.05),血清CK活力、TnT浓度(P<0.05或P<0.01)、心肌细胞凋亡指数显著降低(P<0.01),PUE组与IPC组间各指标差异无明显性(P>0.05).结论: PUE预处理明显减轻了大鼠心肌I/R,并与IPC的保护效应相似,产生了PPC效应.  相似文献   

10.
参附注射液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中成药参附注射液对在体结扎大鼠冠状动脉缺血.再灌注心肌损伤的效果以及作用机理。方法将46只SD大鼠随机分成5组,(1)非手术组;(2)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引起心肌缺血30min对照组1;(3)心肌缺血30min给药组1;(4)心肌缺血,再灌注10min对照组2;和(5)心肌缺血,再灌注10min给药组2。分别测定心肌组织匀浆丙二醛(MDA)含量,应用透射电镜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改变,并对线粒体进行体视学分析,以及抗氧化基因超氧化物岐化酶1(SOD1)和谷胱苷肽S转移酶基因的表达。结果给药组与对照组同一时间点比较心肌组织MDA含量均有显著下降(P<0.05);超微结构显示参附明显减小心肌细胞组织结构以及线粒体的损害;体视学分析显示对照组较非手术组线粒体有显著变化(P<0.01),而两给药组较非手术组线粒体变化较小(P<0.05);参附上调SOD1和谷胱苷肽S转移酶基因的表达。结论参附注射液通过保护线粒体,减轻脂质过氧化的程度;还可通过上调SOD1及谷胱苷肽S转移酶等抗氧化基因,增加机体抗氧化能力抵抗缺血,再灌注时过氧化脂质损伤,保护心肌细胞。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复心煎预处理对临床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术中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符合研究条件的心脏瓣膜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n=30):对照组和观察组,术前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常规治疗外服用复心煎10~12天,在麻醉前(T1)、心肌再灌注30min (T2)、1h (T3)、2h (T4)、3h (T5)共5个时间点取桡动脉血及静脉血,分别检测动脉血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 )、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 )及肌钙蛋白I (cTnI)水平,静脉血检测血常规、白介素8(IL-8)浓度,并记录心肌再灌注3h内心电图变化,再灌注3h后行心脏彩超检查。结果:心肌再灌注后观察组中性粒细胞数、CK-MB、cTnI、IL-8及MDA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SOD水平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室性心律失常、心室收缩功能减退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复心煎预处理降低了临床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程度,起到了保护心肌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缺血再灌注对心肌的损伤是多途径的,迄今为止机制还不完全清楚,比较公认的有氧自由基学说、细胞内钙超载和活化的中性粒细胞的作用。研究氯胺酮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对组织器官的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及缺血预处理(IP)的保护作用是否受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48只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2大组:正常大鼠组(NC rats)及动脉粥样硬化大鼠组(ASrats)。正常大鼠饲以标准实验室饲料,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连续3d腹腔注射维生素D3后给以致动脉粥样硬化饲料。每大组动物又随机分为2小组: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 group)及缺血预处理组(IP group),NC-I/R和AS-I/R组大鼠给予45min左室前壁缺血及180min再灌注;NC-IP和AS-IP组大鼠在2次5min缺血10min再灌后给予45min缺血及180min再灌。检测指标为:心功能、心梗面积、心肌MPO活性、心肌MDA含量、心肌NO含量及iNOS活性。结果I/R使两组大鼠心肌均受到严重损伤,但AS大鼠损伤更重。IP可以明显减轻两组大鼠心肌I/R损伤,且两组大鼠IP的保护作用相似。结论动脉粥样硬化心脏更易受到I/R损伤,但是IP对动脉粥样硬化心脏仍然具有保护作用,且该作用和IP对正常大鼠的保护作用相似。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丹七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18只兔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丹七干预组。末次给药后1h,采用结扎兔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的方法制备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运用BL-420F生物机能实验系统记录各组动物左心功能指标的变化;于再灌注120min后颈总动脉取血,比色法测定血清中肌酸激酶(CK)、一氧化氮合酶(NOS)的活性及一氧化氮(NO)含量的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中左心功能指标左心室收缩压(LVSP)、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dp/dtmax)、左心室内压最大下降速率(-dp/dtmax)的数值明显降低,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的数值明显升高(P〈0.01);血清中CK的活性明显升高,NOS的活性及NO的含量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丹七干预组中LVSP、+dp/dtmax、-dp/dtmax的数值明显升高,LVEDP的数值明显降低(P〈0.05),血清中CK的活性明显降低,NOS的活性及NO的含量明显升高(P〈0.05)。结论丹七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高血糖状态下缺血再灌注损伤(IRI)诱导的在体心肌细胞凋亡的变化;通过PARP表达的检测.希望发现糖尿病心肌IRI机制的特异性。方法TUNEL法检测糖尿病大鼠IRI心肌细胞凋亡的程度与分布,应用免疫组化染色、WesternBlot技术检测PARP表达。结果TUNEL结果显示,DM组凋亡细胞数目呈逐渐上升趋势,未见明显坏死区;NDM组凋亡细胞数目呈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再灌注24h呈现心肌细胞坏死的表现。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再灌注6h内,NDM组PARP表达阳性细胞明显多于DM组,再灌注24h,NDM组PARP表达阳性细胞明显少于DM组。PARP的阳性表达率与AI值呈正相关。Western blot证明DM组和NDM组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116kD的PARP表达逐渐减少,24kD的PARP蛋白表达逐渐增加,相同时相,DM组116kD的PARP表达明显强于NDM组,24kD的PARP表达明显弱于NDM组。结论一定病程糖尿病大鼠,心肌IRI过程中.心肌细胞损伤明显轻于非糖尿病大鼠;PARP在糖尿病心肌细胞IRI细胞凋亡中亦发挥着重要作用;心肌细胞坏死的机制可能与PARP无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一氧化碳 (CO)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的变化及缺血预处理对其影响。方法 通过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复制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将 2 4只家兔随机分为 3组 ,即正常对照组 (NC组 )、缺血再灌注组 (IRI组 )和缺血预处理组 (IPC组 ) ,检测不同时段右心房血中CO和丙二醛 (MDA)的含量 ,并且在实验结束后取缺血区心肌组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血红素氧合酶 1(HO 1)蛋白的表达。结果 IRI组与NC组相比较 ,右心房血中CO含量在心肌缺血后即见升高 ;再灌后 30min、6 0min和 90min明显高于NC组 (P <0 .0 1)。IRI组组内比较 ,再灌后各时段血中CO含量明显高于缺血前和缺血 30min(P <0 .0 1) ;且在再灌 30min最高。IPC组与同时间点IRI组相比较 ,全血CO水平在缺血 30min、再灌 30min和 90min明显高于IRI组。免疫组化染色法显示IRI组和IPC组心肌组织HO 1蛋白表达增加 ,且IPC组比IRI组染色更强。结论 HO/CO系统参与了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 ,提高心肌组织HO 1蛋白表达和CO含量可能对发生了再灌注损伤的心肌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瑞香素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瑞香素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取32只雄性Wiste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瑞香素高剂量组(60mg/kg)、瑞香素低剂量组(30mg/kg).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使心肌缺血,40min后恢复血流并持续120min,复制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治疗组于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前10min经舌下静脉注入瑞香素溶液.模型组及假手术组经舌下静脉注入等体积生理盐水.测定血清乳酸脱氢酶(LDH)、磷酸肌酸激酶(CK)及心肌组织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值;观察并测定心肌梗死面积的大小,光镜下的心肌病理变化.评价瑞香素治疗组(高、低剂量)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心肌梗死面积明显缩小,血清LDH、CK值降低,血清MDA值减小,SOD值升高,且呈一定剂量相关性.光镜下心肌细胞变性坏死程度有一定减轻.结论:瑞香素治疗组(高、低剂量)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牛磺酸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链脲佐菌素致糖尿病大鼠被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I/R)、缺血预适应(IPC)和牛磺酸干预(TAU)3组。TAU组灌胃3%牛磺酸溶液300 mg/(kg.d),IPC和I/R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4周后各组均经历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PC组于缺血前行心肌缺血预适应。连续监测心电图,测定心肌梗死范围。结果与I/R组比较,TAU与IPC组ST段抬高幅度降低,室早出现时间推迟,持续时间缩短,室速、室颤发生率降低,心肌梗死范围缩小。结论牛磺酸可减轻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9.
bFGF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影响。方法:48只大鼠分为正常I/R+生理盐水组(CN)、正常I/R+bFGF组(Cb)、糖尿病I/R+生理盐水组(DN)、糖尿病I/R+bFGF组(Db)。以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法建立糖尿病模型,以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法建立I/R模型。每组6只颈动脉取血,离心得血清,以丙酮酸二硝基苯腙显色法检测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硫代巴比妥酸(TBA)法检测丙二醛(MDA)含量。颈动脉取血后取心脏做心肌组织石蜡包埋,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第Ⅷ因子的表达,计算心肌血管数量。每组剩余6只取心脏做TTC染色,计算心肌梗死面积。结果:WR后,Cb组和Db组心肌血管数高于对应的CN组和DN组,LDH活性和MDA含量低于CN组和DN组;战组心肌血管数低于CN,组,DN组LDH活性和MDA含量高于CN组;Db组心肌血管数低于Cb组,而LDH活性和佃A含量高于Cb组。结论:糖尿病大鼠I/R后心功能受损和梗死程度比正常大鼠严重,补充bFGF可以改善心功能和减少心肌梗死面积,但疗效不如非糖尿病组。  相似文献   

20.
培哚普利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培哚普利(perindopril)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28只,随机分为缺血组(对照组)、再灌注组与perindopril组,观察心脏活动变化,测定动脉血及心肌组织中肾素活性与血管紧张素-Ⅱ含量,心肌脂质过氧化代谢指标。结果:①与对照组(49%)相比,再灌注组室性心率失常发生率(75%)较高(P<0.01),动脉血及心肌组织中肾素活性和血管紧张素Ⅱ含量均升高,心肌丙二醛含量升高,心肌组织中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活性下降;②与再灌组相比,perindopril组性心率失常发生率(33%)明显降低(P<0.01);动脉血及心肌组织中肾素活性和血管紧张素Ⅱ含量均下降,而以动脉血肾素活性降低为主(P<0.01);心肌丙二醛含量降低,心肌组织中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明显升高(P<0.01)。结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能与肾素活性增高、血管紧张素Ⅱ含量增高的脂质过氧化有关,perindopril对缺血再灌注心肌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