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正>间质性肺疾病(ILD)是一组异质性疾病的总和,主要病理特征为弥漫性肺泡炎和(或)间质纤维化,也称弥漫性实质性肺疾病。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是ILD的一种,病因不明,以成年人尤其是50岁以上人群多见,进行性呼吸困难伴刺激性干咳是其主要的临床特征,组织病理学和影像学类型为寻常型间质性肺炎(UIP),肺功能表现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伴不同程度的弥散功能障碍。随着病情持续发展,纤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继发间质性肺炎患者胸部高分辨CT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孟淑  蔡后荣 《临床荟萃》2010,25(8):661-664,F0003
目的 提高对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继发间质性肺炎患者胸部影像学特点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33例PSS继发间质性肺炎患者的胸部高分辨CT(HRCT)结果 .结果 33例PSS患者,男8例(24.2%),女25例(75.8%);中位年龄55岁.胸部HRCT的主要影像学特征痛灶多位于下叶和胸膜下,毛玻璃影87.9%、气腔实变影21.2%、蜂窝样影39.4%、牵拉性细支气管扩张或支气管扩张66.7%、薄壁囊状影27.3%、小叶中心性结节9.1%、线状阴影18.2%、空气潴留征6.1%、小叶间隔增厚91.0%、网状阴影69.7%、肺门或纵隔淋巴结肿大51.5%、胸腔积液12.1%.参照2002年美国胸科协会/欧洲呼吸病学会(ATS/ERS)的分类标准,CT-普通型间质性肺炎(UIP)型9例(27.3%);CT-非UIP型24例(72.2%),其中CT-淋巴细胞性问质性肺炎(LIP)型4例(12.1%),CT-机化性肺炎(OP)型5例(15.2%),CT-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NSIP)型15例(45.5%).结论 PSS继发间质性肺炎患者胸部影像学多在双下肺及胸膜下分布,具有多样性,CT-NSIP型可能是胸部影像学的主要类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IgA肾病肾间质纤维化程度与临床指标及组织病理分型的相关性。方法 IgA肾病患者213例,根据组织病理牛津分型分为轻度肾间质纤维化组(间质纤维化≤25%)患者134例,中度肾间质纤维化组(间质纤维化25%~50%)患者38例,重度肾间质纤维化组(间质纤维化50%)患者41例。比较3组临床和肾脏组织病理学资料,采用ROC曲线分析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对肾间质纤维化的预测作用,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IgA肾病患者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因素,采用Spearman分析肾脏组织病理分型与IgA肾病肾间质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结果重度肾间质纤维化组24h尿蛋白定量、收缩压、舒张压、尿酸水平、24h尿蛋白定量≥3.5g发生率高于轻度肾间质纤维化组和中度肾间质纤维化组,中度肾间质纤维化组高于轻度肾间质纤维化组(P0.05);重度肾间质纤维化组总胆固醇、估算肾小球滤过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于轻度肾间质纤维化组和中度肾间质纤维化组,中度肾间质纤维化组低于轻度肾间质纤维化组(P0.05);估算肾小球滤过率预测肾脏间质纤维化的AUC为0.910±0.023(95%CI:0.865~0.955,P0.001);重度肾间质纤维化组慢性肾脏病分期3、4、5期发生率(48.8%、26.8%、12.2%)和IgA+IgM+C3沉积比率(46.3%)高于中度肾间质纤维化组(15.8%、0、5.3%、39.5%)和轻度肾间质纤维化组(11.2%、0、0、17.9%),中度肾间质纤维化组高于轻度肾间质纤维化组(P0.05):估算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和24h尿蛋白定量增高是发生肾间质纤维化的独立危险因素(OR=1.957,95%CI:0.944~1.969,P0.001;OR=2.255,95%CI:1.595~3.189,P0.00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收缩压、舒张压、尿酸、总胆固醇等指标对肾间质纤维化水平无明显影响(P0.05);系膜细胞增生(r=0.386,P0.001)、内皮细胞增生(r=0.300,P0.001)、24h尿蛋白定量(r=0.348,P0.001)、慢性肾脏病分期(r=0.567,P0.001)与IgA肾病肾间质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肾小球囊粘连、血管壁增厚与肾脏间质纤维化程度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IgA肾病肾间质纤维化程度与24h尿蛋白定量、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及系膜细胞增生、内皮细胞增生存在相关性,通过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可判断肾间质纤维化程度,改善临床指标可改善IgA肾病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内科胸腔镜肺活检对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患者的诊断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内科胸腔镜肺活检的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患者临床及病理诊断资料。结果 31例患者获病理确诊,确诊率88.6%(31/35),其中普通型间质性肺炎(UIP)10例,肺结核6例,肺泡细胞癌4例,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NSIP)、隐源性机化性肺炎(COP)各3例,肺泡蛋白沉着症(PAP)2例,韦格纳肉芽肿病(WG)、急性间质性肺炎(AIP)和淋巴管肌瘤病(LAM)各1例。术后并发症3例(8.6%),其中肺部感染合并呼吸衰竭2例,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急性加重1例,导致死亡2例(5.7%)。结论内科胸腔镜肺活检是诊断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恶性胸膜间皮瘤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方法:对天津市海河医院13例恶性胸膜间皮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病理学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例患者男性为主(69.2%),中位年龄55岁,主要症状为胸闷(76.7%),放射学主要表现为胸腔积液(69.2%),7例(53.8%)确诊通过胸腔镜获得标本。病理表现上皮样型12例,肉瘤样型1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calretinin及D2-40阳性率较高(100%、76.7%),CEA及TTF-1阳性率均为0。结论:恶性胸膜间皮瘤恶性程度高,应尽早行胸腔镜检查;除常规染色外,免疫组化染色可帮助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特发性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和鉴别诊断。方法对6例特发性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进行临床、影像学、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高分辨CT显示双肺对称性毛玻璃样阴影。镜下肺组织呈均匀一致性病变,主要表现为间质慢性炎症和纤维化,肺泡间隔增宽。免疫组化示增生的肺泡上皮和支气管上皮CK、EMA(+)。结论特发性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是一种重要的特异性间质性肺炎类型,应注意与寻常型间质性肺炎、淋巴细胞性间质性肺炎及过敏性肺炎等进行鉴别,对指导临床治疗和判断预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分析19例IgG4相关性肺疾病(IgG4-RLD)的临床特点,为临床医生对该病的早期诊治提供参考。方法纳入2014年4月至2019年12月首次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就诊的19例IgG4-RL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并分析其基本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治疗与随访结果等资料。结果19例患者男女比例1.71∶1.00,发病年龄24~74岁,中位年龄56岁。19例患者中15例(78.95%)因一种或多种呼吸道相关症状就诊,其中咳嗽咳痰14例(93.33%),胸痛5例(33.33%),咯血4例(26.67%),气促3例(20.00%),呼吸困难1例(6.67%);因呼吸道外相关症状就诊者4例(21.05%),分别为关节疼痛、腹痛、双下肢水肿、左颈部肿块各1例。10例(52.63%)合并多器官受累,受累部位最多达6个。19例IgG4-RLD患者血清IgG、IgG4水平均升高。CT检查结果显示,实性结节型15例(78.95%),肺泡间质型1例(5.26%),圆形磨玻璃影型1例(5.26%),实性结节型合并肺泡间质型2例(10.53%)。19例患者病理检查均存在不同程度淋巴细胞与浆细胞浸润,少数存在中性粒细胞渗出,淋巴细胞巢或浆细胞巢周围存在特征性纤维化,IgG4阳性浆细胞浸润10~100个/HP不等。单用糖皮质激素治疗8例(42.11%),其中2例(25.00%)复发;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4例(21.05%);误诊4例(21.05%);出院后确诊3例(15.79%)。结论IgG4-RLD临床表现不特异,容易误诊、漏诊,确诊需借助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等综合判断,对于肺部占位、肺炎患者应常规筛查血清IgG4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血液病患者肺孢子菌肺炎(PJP)的初始肺CT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诊断为PJP的46例血液病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多次胸部CT及相关实验室检查,依据初始肺CT表现进行影像分型,并分析不同临床特征分组下的不同影像分型分布。结果46例患者中,男33例,女13例,中位年龄37.5(2~65)岁。肺泡灌洗液(BALF)六胺银染色确诊11例、临床诊断35例,临床诊断患者中16例经BALF宏基因组二代测序(BALF-mNGS)诊断、19例经外周血宏基因组二代测序(PB-mNGS)诊断。初始胸部CT表现分为4型,包括磨玻璃型25例(56.5%)、结节型10例(21.7%)、纤维化型4例(8.7%)、混合型5例(13.0%)。确诊、BALF-mNGS诊断和PB-mNGS诊断患者的CT类型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039,P=0.087)。确诊患者和PB-mNGS诊断患者CT表现以磨玻璃型为主(63.6%、73.7%),BALF-mNGS诊断的患者CT表现以结节型为主,占37.5%。63.0%(29/46)的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减少,25.6%(10/39)血清G试验阳性,77.1%(27/35)血清LDH水平升高。不同CT类型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减少率、G试验阳性率和LDH升高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血液病患者PJP初始肺CT表现多样,以两肺多发磨玻璃影多见,结节型与纤维化型也是PJP初始CT表现。  相似文献   

9.
黄海  姚俊  兰雄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24):5844-5845
目的:控讨气管、支气管结核的临床特点及支气管镜检查在气管、支气管结核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后经病理学或抗酸染色证实为气管、支气管结核17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支气管镜检查资料。结果:临床主要症状为咳嗽、咳痰(74.0%),其中顽固性干咳(29.3%)和间断咯血(25.9%),缺乏典型结核中毒表现,肺部影像学斑片状浸润影(49.7%)、团块影(5.6%),影像学无明显异常者(20.3%)。支气管镜下表现为炎性浸润型(61.6%)、溃疡型(14.1%)、增殖型(12.4%)、狭窄闭塞型(19.2%)。177例患者中经病理学诊断3例,毛刷涂片抗酸染色174例。结论:气管、支气管结核缺乏特异临床表现,误诊率较高。支气管镜检查是诊断气管、支气管结核最可靠和最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血液病患者肺孢子菌肺炎(PJP)的初始肺CT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诊断为PJP的46例血液病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多次胸部CT及相关实验室检查, 依据初始肺CT表现进行影像分型, 并分析不同临床特征分组下的不同影像分型分布。结果 46例患者中, 男33例, 女13例, 中位年龄37.5(2~65)岁。肺泡灌洗液(BALF)六胺银染色确诊11例、临床诊断35例, 临床诊断患者中16例经BALF宏基因组二代测序(BALF-mNGS)诊断、19例经外周血宏基因组二代测序(PB-mNGS)诊断。初始胸部CT表现分为4型, 包括磨玻璃型25例(56.5%)、结节型10例(21.7%)、纤维化型4例(8.7%)、混合型5例(13.0%)。确诊、BALF-mNGS诊断和PB-mNGS诊断患者的CT类型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039, P=0.087)。确诊患者和PB-mNGS诊断患者CT表现以磨玻璃型为主(63.6%、73.7%), BALF-mNGS诊断的患者CT表现以结节型为主, 占37.5%。63.0%...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阐明石棉沉积性肺间质纤维化的临床病理特征,提高对其临床及病理表现的认识,避免漏诊和误诊。方法 报道1例石棉沉积性肺间质纤维化的临床和病理改变,并结合文献对该疾病的临床表现及病理学特征进行讨论。结果 组织学表现为胸膜、肺泡间隔和支气管血管周围呈慢性炎症及纤维化,病变不连续,与相对正常的肺组织相间隔。肺间质中可见散在分布的串珠样石棉小体,铁染色(+),呈蓝黑色。结论 肺石棉沉积症的病理改变主要为肺间质纤维化,病变类似普通型间质性肺炎(UIP),其诊断和鉴别诊断主要依据在肺间质纤维化背景中找到石棉小体,可使用铁染色加以证实。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间质纤维化肺容积百分比、正常肺组织容积百分比及高分辨率CT评分在老年结缔组织相关性肺间质病变患者肺功能及病情严重程度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对148例老年结缔组织相关性肺间质病变患者行CT扫描,检测间质纤维化肺容积百分比、正常肺组织容积百分比、高分辨率CT评分,并比较不同肺损伤程度、性别-年龄-肺功能等级、有无肺气肿患者的间质纤维化肺容积百分比、正常肺组织容积百分比、高分辨率CT评分,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Spearman相关分析探讨间质纤维化肺容积百分比、正常肺组织容积百分比、高分辨率CT评分与肺功能指标(肺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一氧化碳弥散量占预计值百分比)、肺损伤程度、性别-年龄-肺功能等级的相关性。结果 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入组患者肺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一氧化碳弥散量占预计值百分比与间质纤维化肺容积百分比、高分辨率CT评分呈显著负相关(P<0.01),与正常肺组织容积百分比呈显著正相关(P<0.01)。不同肺损伤程度、性别-年龄-肺功能等级及有无肺气肿患者间质纤维化肺容积百分比、正常肺...  相似文献   

13.
耿春惠  刘浩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6(11):141-142,144
目的探讨胎儿窘迫的胎盘病理学变化与新生儿窒息和感染的关系。方法对本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1月327例胎儿窘迫的临床资料和病检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胎盘病变发生率为81.7%,主要病理变化以绒毛膜羊膜炎、间质水肿、绒毛间质纤维化为主。胎儿窘迫发生在分娩期的胎盘绒毛膜羊膜炎、间质水肿发生率明显高于妊娠晚期组(P<0.05)。妊娠晚期组胎盘绒毛间质纤维化和胎盘钙化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分娩期组(P<0.01,P<0.05)。胎盘感染组的新生儿窒息率和感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18.7%VS 8.3%;10.5%VS 3.1%,P<0.05)。结论胎盘病理学变化与胎儿窘迫发生密切相关,胎盘炎细胞浸润、渗出和纤维化是导致胎儿窘迫的病理学机制之一,也是导致新生儿窒息和感染的发生率增加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分析结节病的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影像表现,以加强对结节病的认识,并提高胸外病变的检出率。方法收集2015年~2019年在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35例结节病患者临床资料及PET/CT表现,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点、PET/CT表现、实验室检查及病理学结果。结果本组患者平均年龄(45±10)岁(34~78岁),其中女21例,男14例。临床以咳嗽29例(最多见),其次为胸闷气短22例,胸痛4例,发热3例,浅表淋巴结肿大3例,关节痛1例,另外体检发现2例。所有患者均有组织病理学活检结果 ,为典型非干酪样坏死性肉芽肿性病变,且HE染色为阴性。其中经支气管镜肺活检术16例,超声内镜引导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11例,外科胸腔镜2例,经皮肺穿刺3例,浅表淋巴结活检3例。PET/CT表现为纵隔淋巴结肿大且放射性摄取增高33例(94.28%),双侧肺门淋巴结肿大且放射性摄取增高34例(97.14%),右侧肺门淋巴结肿大且放射性摄取增高1例(2.86%),胸腔积液3例(8.57%),心包积液1例(2.86%),双肺多发结节或弥漫小结节影19例(54.29%),气管血管束增粗16例(45.71%),肺部斑片及实变影3例(8.57%),肺部磨玻璃影2例(5.71%),肺部网状纤维化影2例(5.71%),颈部淋巴结肿大且放射性摄取增高2例(5.71%),腹部淋巴结肿大且放射性摄取增高2例(5.71%),膈肌脚放射性摄取增高1例(2.86%),肝脏尾状叶局部放射性摄取增高1例(2.86%)。结论结节病的临床表现多样,缺乏特异性,充分认识结节病的PET/CT表现并结合临床分析,有利于提高结节病诊断符合率,并检出更多的活动性病灶,尤其是胸外病变。  相似文献   

15.
过敏性肺炎临床病理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过敏性肺炎(HP)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提高对HP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介绍2例亚急性、1例慢性HP的临床病理学改变,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 HP根据临床过程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期改变,急性HP的主要病理改变是急性炎症细胞浸润和急性肺损伤;亚急性HP的主要病理特征为淋巴细胞性间质性肺炎、淋巴细胞性细支气管炎和形成不良的肉芽肿,影像学示两侧肺弥漫小叶中心性结节影;慢性HP具有部分亚急性HP改变并伴有间质纤维化,影像学显示纤维化性间质性肺炎改变。结论 HP临床和病理学改变复杂,易与其他病变混淆,需结合临床、影像学及组织学改变才能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肺淋巴上皮瘤样癌(LELC)的临床病理特点与治疗方案.方法 结合文献,回顾分析14例原发性肺LELC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4例原发性肺LELC患者均来自我国广东地区.组织病理学:镜下癌细胞呈巢状排列,核大、空泡状,肿瘤间质内丰富的淋巴细胞浸润.免疫组化:细胞角蛋白(CK)免疫组化染色呈阳性.治疗采取综合治疗方案,手术治疗7例(单纯手术4例,手术联合化疗3例),化疗5例(单纯化疗3例,化疗联合放疗2例),未治疗2例.结论 原发性肺LELC是罕见的恶性肿瘤性疾病,其生物学特性与非小细胞肺癌相似,其发病、预后及其对治疗的反应又具有自身特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胃黏膜下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评价经内镜治疗胃黏膜下肿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通过胃镜及超声内镜筛选出2012年9月-2014年6月共61例患有胃黏膜下肿瘤的患者;均采用经胃镜治疗方案予以切除;切除肿瘤术后均送病理学检查,可疑胃间质瘤进一步行免疫组化等分子生物学检查。结果 61例患者中,有39例为女性患者,占总病例63.93%,肿瘤位于胃底占52.46%(32/61),胃体21.31%(13/61),胃窦11.48%(7/61),贲门14.75%(9/61);10例行内镜黏膜剥离术(ESD),21例行内镜黏膜下挖除术(ESE),27例行内镜全层切除术治疗(EFR),3例经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治疗(STER)。61例患者中,1例因瘤体过大且突破浆膜层,另1例位于胃底黏液湖操作困难故中转腹腔镜治疗,术后1例发生穿孔,经腹腔镜成功修补,1例发生出血,内镜下成功止血;病理学检查最后确诊胃间质瘤34例,危险度均为极低危(肿瘤每50个高倍镜视野下核分裂像≤5),平滑肌瘤11例、脂肪瘤5例、异位胰腺3例、钙化性纤维假瘤5例、炎性纤维性息肉2例和血管瘤样增生1例;胃间质瘤位于胃底73.53%(25/34),胃体11.76%(4/34),胃窦5.88%(2/34),贲门8.82%(3/34)。结论胃黏膜下肿瘤以女性多发,且多无特异性临床症状;胃黏膜下肿瘤好发于胃底,且以胃间质瘤多见;绝大部胃间质瘤风险分级为极低危;经胃镜治疗胃黏膜下肿瘤是微创、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LCNEC)的MS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LCNEC患者的MSCT影像与病理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胸部CT平扫,其中20例接受增强扫描。结果 23例表现为肺内单发肿块,4例表现同侧肺内为多发结节;26例为周围型,仅1例为中央型;肿块或结节最大径为1.2~14.2cm[平均(5.2±2.1)cm]。主要CT征象:肿块或结节边缘光滑20例(20/27,74.07%),肿块内片状坏死9例(9/27,33.33%)、点状钙化2例(2/27,7.41%);分叶征19例(19/27,70.37%),毛刺征13例(13/27,48.15%),空泡征3例(3/27,11.11%),胸膜牵拉征7例(7/27,25.93%),伴肺内阻塞性病变4例(4/27,14.81%)。增强后20例病灶均呈不均匀强化。14例(14/27,51.85%)可见同侧肺门或纵隔、隆突下淋巴结肿大,其中8例病理证实为淋巴结转移。1例(1/27,3.70%)肿块累及胸壁,1例(1/27,3.70%)发生骨转移,1例(1/27,3.70%)发生脑转移,1例(1/27,3.70%)发生全身转移。结论 LCNEC影像学表现复杂,缺乏特征性,诊断需结合病理学。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肺真菌病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点、诊断和治疗,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1月-2008年6月经病理确诊为肺真菌病住院患者54例,总结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诊断及治疗情况.结果 54例患者中,肺曲霉病30例(55.6%),肺隐球菌病15例(27.8%),肺念珠菌病4例(7.4%),肺组织胞浆菌病3例(5.6%),肺孢子丝菌病1例(1.9%),放线菌肺炎1例(1.9%).其中既往有基础疾患42例(77.8%);手术检出30例(55.6%)、纤维支气管镜下检出12例(22.2%)、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检出9例(16.7%).主要症状有咳嗽41例(75.9%)、咳痰30例(55.6%)、咯血20例(37.0%)、发热16例(29.6%);无症状者6例(11.1%).胸部影像学表现有肿块、结节病灶41例(75.9%),团片状渗出病灶8例(14.8%),弥漫粟粒型1例,12例(22.2%)患者有空洞形成;病变累及双肺7例(13.0%),右肺26例(48.1%),左肺21例(38.9%).54例患者中,41例门诊误诊,误诊率高达75.9%.30例(55.6%)经外科手术切除,随访1例患者术后复发隐球菌性脑膜炎,其余患者无复发.20例(37.0%)经抗真菌药物治疗,16例痊愈或显效.结论 肺真菌病以肺曲霉病为多见,其次为肺隐球菌病.确诊有赖于病理学诊断.肺真菌病因病原真菌不同,获取病理组织方式、影像学表现亦有所不同,外科治疗和抗真菌药物治疗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29例肺弥漫性病变的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肺弥漫性病变的临床诊断、鉴别诊断及对预后判断的意义.方法:对29例以弥漫性肺间质性病变为主要表现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x线胸片和高分辨率CT表现及其他辅助检查等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9例中,男女比例为1:1.9.分别确诊为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9例(31%),特发性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9例(31%)及特发性脱屑性间质性肺炎1例;结缔组织病肺部表现4例(14%);过敏性肺泡炎2例(7%);细支气管肺泡癌、转移性肺腺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性肺炎、非霍奇金淋巴瘤肺间质病变各1例(共占14%),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组的病程长于特发性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组[3~25(中位数14)个月比1~5(中位数2)个月,P=0.036],前者更易出现呼吸困难、紫绀、杵状指;X线及高分辨率CT检查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主要为网格状和蜂窝状表现,特发性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则以片状磨砂玻璃样影为主;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组ESR明显增快,且有明显肺通气和弥散功能障碍。结论:弥漫性肺疾病的诊断是一综合过程,除了与结缔组织疾病及肿瘤鉴别外,区分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与特发性间质肺炎,对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