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正常人唾液皮质醇、血浆皮质醇和24 h尿游离皮质醇三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30例健康受试者同时检测唾液皮质醇、血浆皮质醇和24 h尿游离皮质醇。男子组和女子组各15例。采用化学发光技术测定,唾液标本采用唾液收集器收集,血标本为血浆,24 h尿液标本用硼酸防腐。结果唾液皮质醇和血浆、24 h尿液皮质醇在正常男女组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唾液皮质醇与血浆皮质醇(r=0.91)、唾液皮质醇与24 h尿游离皮质醇(r=0.95),均存在显著的相关性。结论唾液皮质醇可作为库欣氏综合征的筛查指标。 相似文献
2.
尿蛋白的定量对诊断和治疗肾脏疾病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临床常用24小时尿蛋白定量作尿蛋白程度的监测,但留取24小时尿标本费时、烦琐且不准确。曾有文献提出可收集晨尿或随机尿来代替24小时尿标本来分析尿总蛋白的排泄量。单次尿标本中蛋白与肌酐的比值可反映尿蛋白的排泄情况.鉴此,本文通过测定多个时段尿肌酐排出量(Ucre),试图找出其与24小时尿肌酐出量(24 Ucre)相关性较好的时间段,并探讨以1小时尿蛋白排出量(Up)代替24小时尿蛋白排出量(24Up)作为临床检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4.
5.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患者清晨唾液皮质醇的水平及肾上腺皮质功能的变化.方法:将观察对象分为MS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两组清晨醒时空腹唾液皮质醇水平的差异.结果:MS组的清晨唾液皮质醇水平比健康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患者的清晨唾液皮质醇水平有升高,可作为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持续质量改进,提高24小时尿标本采集的合格率。方法:成立质量改进小组,对不合格标本进行原因分析、讨论,制定改进预期目标,运用持续质量改进方法:优化工作流程,对实施前后标本合格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改进后的标本合格率为91.02%,明显高于改进前的55.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持续质量改进后的24小时尿标本收集流程更科学,采集更准确、及时,提高了检验结果的正确性,为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探讨唾液中游离皮质醇和松果体素水平昼夜节律性变化与夜间哮喘发病机制和昼夜肺功能变化的关系。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测定 15例正常人和 15例夜间哮喘病人唾液中游离皮质醇和松果体素水平 ,哮喘病人中急性发作期 8例 ,缓解期 7例。 2 4h内按 12个时间点采集唾液样本 ,夜间取样时光照强度控制在 5 0lx之内。结果 3组间游离皮质醇水平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 0 1)。与对照组比较 ,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病人游离皮质醇 2 4h平均水平均降低 (P <0 0 1) ;振幅减小 (P <0 0 5 ) ;峰值相位(acrophase)延迟 (P <0 0 1,P <0 0 5 )。 3组间游离松果体素水平差异亦具有显著性 (P <0 0 1)。与对照组比较 ,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病人松果体素水平基线值 ,振幅和峰值皆降低(P <0 0 5orP <0 0 1) ;急性发作期峰值相位延迟 (P <0 0 5 )。凌晨 4点游离皮质醇水平分别与占FEV1预计值 %和占PEF预计值 %正相关 (r =0 5 3 ,P <0 0 5 ;r =0 5 5 ,P<0 0 5 ) ,游离松果体素水平与占PEF预计值 %呈正相关 (r=0 5 2 ,P <0 0 5 )。昼夜占PEF预计值 %差值和夜间出现症状或憋醒次数呈正相关 (r =0 62 5 ,P <0 0 5 )。结论 唾液中游离皮质醇和松果体素水平的昼夜节律性改变参与夜间哮喘的发病过程 ,且与病人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比较分析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CLIA)和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测定尿游离皮质醇(UFC)结果.方法 用上述两种方法分别测定68例住院病人(肾上腺疾病20例,非.净上腺疾病48例)2 4小时UFC,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和相关分析.结果 两种方法检测UFC的结果无统计学差异(t=0.023,P>0.05),两者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0.85),且与临床诊断符合率高.但在UFC浓度大于1000nmol/L时两结果有一定差别.结论 两种方法均可用于检测UFC,CLIA实现了自动化,具有方便、快速、无毒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通过自制24小时尿VMA检测护理宣教小卡,研究对其检测结果准确率影响的I临床意义。方法:将60例需要检测尿VMA含量辅助诊断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自订的新型健康宣教方式(A组,30例)和传统宣教方式(B组,30例),收集所有患儿的24小时尿标本和随机尿标本,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24小时尿VMA和随机尿VMA、尿肌酐(Cr),然后算出随机尿VMMCr比值。结果:A组患儿的随机尿VMA/Cr(P〈0.01)、24小时尿VMA(P〈0.05)均低于B组,且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A组可能减少了尿VMA的阳性率(P〈0.05),减少误诊的可能性。结论:强化宣教可以减少检测尿VMA结果出现的误差几率。虽然前期强化宣教增加了少量工作量,但是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患儿家长在此期间反复的询问所增加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常规监测早产儿血清皮质醇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于早产儿出生后24h内采集静脉血1~2ml,测定患儿皮质醇水平。比较不同分娩方式、出生体质量、窒息、消化道出血、机械通气等因素对早产儿皮质醇水平的影响作用。并于同期出生的154例足月产新生儿皮质醇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出生后24h内外周血血清皮质醇水平低于对照组,出生后14d外周血血清皮质醇水平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体质量、消化道出血、机械通气对早产儿外周血血清皮质醇具有明显影响作用。结论早产儿外周血血清皮质醇水平低于足月产新生儿,出生后皮质醇峰值延后,但是对消化道出血、机械通气具有应激反应能力。 相似文献
13.
测定尿微量白蛋白最理想的方法是留取24h尿标本,但是收集24h尿往往因外界影响因素太多,而直接影响结果测定,不易早期发现患者的病情,延误诊断。随意尿测定是目前最常用、最易行的方法,但易受尿流量波动影响 相似文献
14.
我所离休干部编制数多,离体系医院相对较远,由于老干部平均年龄已经超过82岁,到医院就诊越来越困难,尤其类似动态血压检查等项目,从预约到检查再到拿结果,前后去医院的次数不少于3次。为解决此类矛盾,做好日常医疗保健工作,2006年我所自行购买了一台德国产(MOB IL-O-GRAPH)24小时动态血压仪,迄今为止,已为共计483人次老干部及包干亲属进行检查,效果十分理想。现将具体体会报告如下。1动态血压检查具有简便、新型、准确等特点24小时动态血压检查方便,记录全面,便于医生正确有效地调整药物的剂量和服用方法,确保血压维持稳定[1]。对于老年人来说,高血压患者可见正常昼夜节律型、昼夜节律减弱或消失型、夜间血压增高型、发作性高血压型等几种节律[2]。通过一般的水银柱血压计和电子血压计等手段仅仅能观测即时血压,而很难看出其血压变化的节律,况且在测量时存在许多人为因素。而动态血压检查可以通过24小时甚至48、72小时等动态地监测记录血压及准确分型,有效排除各种干扰因素,从而及时准确地调整药物类型、剂量及服用时间等。2 24小时动态血压检查使用情况小结2.1使用简便医护人员方面,操作简单,只要略懂计算机操作的医护人员都能... 相似文献
15.
产后出血(postpartum hemorrhage)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由于对失血量的估计不足,往往是引起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临床上常发现当产妇产后已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时,而所记载的失血量仅为数百毫升,以致贻误治疗时机。为此,我们总结了对经阴道分娩的50例产妇进行产后24小时内失血量的计算测量(按全国产后出血防治协作组会议有关规定精神),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4种常用抗癫痫药物血清与唾液中浓度的测定与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癫痫是一种需长期服药控制发作的疾病,卡马西平、苯妥英钠、苯巴比妥、丙戊酸是目前常用的抗癫痫药物,但4种药物个体差异大、治疗窗狭窄,特别是其所具有的药酶诱导作用能够促进自身的代谢[1,2],导致使用剂量与血药浓度、治疗效果相关性的变异,因此需要进行血药浓度的监测以保证对癫痫发作的控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24小时平均脉压(ABPP)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方法把246例高血压病患者根据动态血压检测的结果分为ABPP≥60mmHg和ABPP〈60mmHg两组,将两组的超声心动图、心电图、血肌酐、颅脑CT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ABPP〈60mmHg组比较,ABPP≥60mmHg组心肌肥厚、心脏收缩和/或舒张功能减退、心电图异常、肾功能损害、脑血管意外病例明显增多。结论高血压病患者中,随着脉压增大,增加了对心脏、大脑、肾脏等靶器官的损害,进而造成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增高,因此在高血压治疗中积极控制脉压将有效减轻靶器官损害。 相似文献
18.
安晓飞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14):89-90
目的探讨心源性晕厥患者应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的诊断价值。方法 160例疑似心源性晕厥患者实施24小时动态心电图,分析其检测效果。结果 160例患者出现晕厥症状52例,86例心律失常,其中48例患者晕厥与严重心律失常存在关系,4例晕厥过程无心律失常症状。结论 24小时动态心电图对于疑似心源性晕厥症状具有较为明显诊断价值,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9.
血浆游离皮质醇占总皮质醇的1%左右,经肾排出,在尿中可测得,是反映肾上腺皮质分泌的具有生物活性的皮质醇水平的较好指标。以下报道24小时尿游离皮质醇(简称尿皮质醇)排泄量测定的实验结果和临床观察。方法采川Sweat 和Mattingly 氏的方法,并略加改进。将尿中皮质醇经二氯甲烷提取,加碱性溶液洗涤,除去酚类固醇,继之用酸化乙醇处理,作荧光测定,求出24小时尿皮质醇的结果。与Sweat 的方法不同点是:加碱性溶液后摇振3分钟,酸化乙醇的配制以无水去醛乙醇和浓硫酸1:3V/V 比例,而Sweat 的方法为加碱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原发性高血压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改变,提高对原发性高血压病的重视。方法:175例患者均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175例高血压病人中131例患者24小时动态心电图ST-T改变阳性或各种心律失常,44例患者24小时动态心电图无明显变化。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是否伴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对患者病情及预后观察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指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