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性前庭病     
急性前庭病的特点是:急性或亚急性出现眩晕或平衡障碍,可以由于前庭外周各部或中枢前庭结构的功能低下或各种原因的刺激引起。本文着重于对前庭急性外周病变,如BPPV、前庭神经元炎、上半规管裂隙综合征及前庭阵发症;前庭中枢急性病变如前庭性偏头痛及一些新近认识的文献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前庭神经炎(VN)是单侧前庭神经急性损伤后出现的一种急性前庭综合征。近年来,VN的发病率和慢性化程度明显升高。相关研究显示,VN患者慢性症状的改善更多是中枢代偿的结果,而不是外周前庭功能的恢复。且恢复期病程长短可能与前庭知觉功能、心理因素和视觉依赖性等因素相关。本文提出早期识别并干预影响VN患者远期预后的相关因素的观点,旨在于识别VN患者"急性到慢性"头晕转变的预测因素,使易进入慢性期的高危VN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糖尿病对前庭功能的影响。方法  通过视频眼震图(videonystagmography,VNG)描记法,分析12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前庭功能的特点。根据病程分 组,A组:糖尿病病程≤5年者;B组:糖尿病病程5~10年者;C组:糖尿病病程>10年者。3个组间进行前庭中枢和外周功能比较。结果 ①前庭功能异常97例(80.8%),其中前庭外周功能异常64例(66.0%),前庭中枢功能异常16例(16.5%),外周合并前庭中枢功能异常17例(17.5%)。②不同病程组间比较:前庭中枢功能异常在不同病程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组间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7)。结论 研究提示随着糖尿病病程进展,视跟踪、视动性眼动异常反应发生率同步增高。  相似文献   

4.
眩晕是机体空间定向能力障碍所产生的运动性或位置性错觉,其常见原因不仅是前庭外周性病变,也可能与中枢神经系统和其他全身系统性疾病及眼科疾病有关,因为前庭系统还通过传导束与小脑、脊髓、植物神经系统、动眼系统有着广泛的联系。当前庭系统本身与中枢传导通路相关联的任何部位受到病理或生理性刺激,均可能导致双侧的传人神经冲动不对称而出现平衡失调:同样,与平衡相关联的传出系统以及负责调控锥体系和椎体外系的脑干网状结构和小脑部位的病变也可能引发眩晕。眼震是临床上各种前庭反应中最明显和最重要的体征之一,前庭系统异常所引发的眼震经由前庭动眼反射弧来完成,称为前庭性眼震,  相似文献   

5.
前庭神经炎是指只有前庭系统的病变而没有听觉和中枢性病变,是一种急性的或慢性的原因不明的眩晕病。急性者系指单一的严重的眩晕发作,持续几天或几周,常诊断为流行性眩晕、前庭麻痹或前庭神经元炎。慢性者系指轻的,渐起的不知不觉的短时的反复眩晕发作,这2种类型  相似文献   

6.
机体的平衡控制是一个综合复杂的感觉功能,需要来自视觉、前庭和本体感觉系统的传人信息,并由中枢参与处理。其主要中枢部位在前庭核,引发各种运动反应,如视觉系统和前庭系统之间的视动反射(控制凝视稳定)、前庭脊髓反射(控制姿势稳定)。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对眩晕或头晕发生的作用,作者对128例病人同时进行了心电图R-R间期试验和Schellong试验(卧位变为直立姿势时收缩血压是否下降的试验-译者注)。病人分三组。第一组为外周前庭疾患者55例。第二组为中枢前庭障碍者51例。对照组为22例器质性中枢自主神经损伤的病人,其中18  相似文献   

8.
平衡三联及中枢整合在人体平衡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衡的维持需要前庭、视觉、本体感受器(又称为平衡三联[1])提供的外周感觉信息,中枢神经系统对这些感觉信息进行复杂的整合.并通过前庭眼反射进行视觉定位和前庭脊髓反射进行姿势反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感觉输入不充分,或中枢整合功能异常都可能导致平衡障碍甚至跌倒,另外平衡维持还与注意力和心理等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9.
外周性眩晕     
一、平衡系统的应用解剖(Crowther JA)(1)感觉冲动的传入:平衡系统有以下四个重要的输入感受器,前庭感受器、视觉感受器、触压觉感受器和本体感受器。前庭系统在脑干中分为相互独立的左右两部分;而视觉、触压觉和本体感觉则同时受两侧控制。(2)中枢的完整性:每侧脑干中各有四个前庭神经核即上核、外核、下核和内核,分别接受来自前庭神经的信息,并发出纤维与脊髓、内侧纵束、同侧及对侧Ⅲ、Ⅳ、Ⅵ脑神经核、迷走神经背核、皮层及小脑有广泛联系。(3)代偿机能的形成:一旦发生前庭功能障碍,可产生不完全代偿,特别是在早期,如迷路功能低下可通过视觉来代偿。如一侧前庭功能丧失,3周后可通过中枢调节逐渐产生代偿。二、病因(Betes GJEM)外周性眩晕可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高脂蛋白血症对前庭功能的影响作用。方法:采用眼震电图技术检查高脂蛋白血症患者前庭功能情况,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67.2%的高脂蛋白血症患者前庭功能表现异常,中枢性前庭功能异常者56.2%,外周性异常者37.5%,外周和中枢性均异常者28.1%。结论:高脂蛋白血症对前庭系统中枢部分和外周部分均有损害作用,缺血性损害作用可能是其损害作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高脂蛋白血症对前庭功能的影响作用。方法 :采用眼震电图技术检查高脂蛋白血症患者前庭功能情况 ,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6 7.2 %的高脂蛋白血症患者前庭功能表现异常 ,中枢性前庭功能异常者5 6 .2 % ,外周性异常者 37.5 % ,外周和中枢性均异常者 2 8.1%。结论 :高脂蛋白血症对前庭系统中枢部分和外周部分均有损害作用 ,缺血性损害作用可能是其损害作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前庭自旋转试验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眩晕及平衡功能紊乱病人的前庭自动旋转试验(Vestibular Autorotation Test,VAT)检测结果,探讨VAT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5例眩晕及平衡功能障碍的患者在完成全面临床检查及耳神经功能检查的基础上行VAT测试。结果(1)单侧外周前庭功能损害10例,主要表现为水平前庭一眼反射(VOR)相位延迟及低增益,4例伴有非对称性异常,可伴有垂直VOR相位延迟及增益异常。(2)双侧外周前庭功能低下5例,非对称性均正常,主要表现为垂直VOR相位延迟及增益异常。(3)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ositional paroxysmal veaigo,BPPV)27例,其中有9例合并噪声性听力损失,主要异常表现为垂直VOR相位延迟和水平或垂直VOR高增益,部分可伴有水平VOR相位延迟。(4)可疑中枢性病变7例,多表现为水平VOR高增益和垂直VOR相位延迟。结论VAT能反应眩晕病人垂直VOR异常以及传统前庭功能检测不能显示的高频水平VOR异常,高频旋转试验是对前庭功能检测技术的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视频头脉冲试验(vHIT)评估中枢性眩晕和周围性眩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于我科就诊外周性眩晕者(外周组)38例、中枢性眩晕(中枢组)38例,及健康体检者40名作为对照组。采用vHIT检测获得各组3对半规管平面前庭眼反射(VOR)增益值和相应不对称值均值,计算vHIT异常比率、增益值不对称比阳性率及代偿性扫视阳性率。结果 (1)外周组患侧VOR增益值小于对照组和中枢组(均P0.01),而中枢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外周组3个增益不对称值均高于对照组和中枢组(P=0.000)。中枢组水平增益不对称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垂直增益不对称值低于对照组(均P0.05);(3)外周组vHIT异常比率、增益值不对称比阳性率及代偿性扫视阳性率均高于中枢组[36(94.74)vs 28(73.68);33(86.84)vs 13(34.21);29(76.32)vs 8(21.05);χ2=6.333、22.029、23.227,P=0.012、0.000、0.000]。结论vHIT通过VOR增益值、增益不对称值、vHIT异常比率、增益值不对称比阳性率及代偿性扫视阳性率评估眩晕患者的前庭功能,可以帮助鉴别诊断外周性眩晕和中枢性眩晕。  相似文献   

14.
眩晕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之一,眼震电图是以眼震作为观察指标的一种客观的前庭功能检测方法。优势偏向是冷热试验和旋转试验结果的评价参数,其临床意义尚不明确,可见于前庭中枢或外周性病变,定位意义亦不肯定。故本文对近年来优势偏向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眩晕是空间定位紊乱所呈现的运动性或位置性错觉,常感觉外景与自身发生相对运动,如旋转或翻滚等错觉。此时常感座椅或卧床随身体旋转翻滚,患者难以凭扶持外物保持平衡,如仍保持站立姿势,则会跌倒。同时多伴冷汗、苍白、恶心和呕吐等不适,引起患者较大的痛苦和惊慌。眩晕错觉的产生主要由于左右两侧前庭受刺激引起的兴奋性失衡,即一侧兴奋性偏高,另一侧偏低,当两侧差距超过生理限度时传入高级中枢,大脑的认知结果产生运动错觉。这种差距并无固定数值,可因人因时而异,与前庭系统的稳定性、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和前庭习服等因素有关。前庭系统稳定性越高,高级神经中枢兴奋性越强,眩晕发生的机会越少,眩晕的程度也越弱。前庭系统的这种生理特性对眩晕疾病的治疗、预防复发以及前庭康复提供了重要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头脉冲-眼震-扭转偏斜(head impulse,nystagmus,test of skew,HINTS)检查法在急性前庭综合征(acute vestibular syndrome,AVS)定位诊断中的价值,观察AVS的病因分布。方法 选取急诊就诊的眩晕持续>6 h的AVS患者,收集临床资料,完成HINTS床旁检查、颅脑MRI DWI像及前庭功能检查,并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修正诊断。结果 ①2012~2013年以眩晕就诊于北京同仁医院神经内科急诊患者,符合入组标准的AVS患者53例;②前庭中枢源性AVS共20例,前庭外周源性AVS24例,9例患者不能确定病变部位,HINTS检查法对于鉴别前庭中枢源性AVS的敏感性100%(20/20),特异性69%(20/29);③后循环缺血(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PCI)组7例,其余46例患者定义为非PCI(nPCI)组,比较发现PCI组年龄(68.3±9.2)岁,显著高于nPCI组(47.6±15.9)岁,P =0.002;PCI组患者均有1个以上脑卒中危险因素,nPCI组仅10.9%(5/46)有1个以上危险因素,P =0.0。结论  急性前庭综合征可见于各个年龄阶段,其中前庭中枢源性并不少见,应该推广HINTS检查法在临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对于眩晕症状持续超过6 h的急性前庭综合征患者,如果伴有多重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要高度警惕后循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可能。  相似文献   

17.
在临床实践中,单侧外周性前庭功能丧失之后,用旋转或变温刺激以减少其自发性眼震及其抑制已经作为体征和代偿情况的测试方法。在许多外周性前庭疾患患者其外周性病损恢复的同时又有中枢的代偿,可以进一步减少眼震。作者(1983)初次报告所谓眼的反向游动,可能作为它们之间的辨别方法。本文报告了从另一批病人所得到的反向眼动的详细数据,并提出一个假说,来说明为什么某些外周性前庭病变出现反向游动,而另一些病人则无之。观察7例病人(2女,5男),年龄平均38岁。过去史无特殊。神经系统  相似文献   

18.
头部外伤后听觉及前庭功能紊乱虽已有广泛研究,但多仅限于成人,有25~90%的病例在伤后立即出现眩晕及头昏,20~76%成人病例的前庭功能紊乱表现为外伤后后遗症。儿童外伤后很少出现眩晕,Mitchell等在71例颞骨骨折儿童中仅发现1例(1.4%),S hapiro在48例颞骨骨折儿童中发现无1例眩晕超过一周时间。眩晕及头昏不仅可因外周性损伤、也可由前庭神经核及中枢前庭通路的损伤引起。本文的目的是研究儿童头部外伤后的前庭功能紊乱情况,特别注意主观前庭症状发生的可能  相似文献   

19.
当梅尼埃病或其它外周前庭紊乱导致持续性使劳动力丧失的眩晕内科治疗无效时,通常采取外科破坏性手术,如迷路切除术或前庭神经切除术。Kemick等报道迷路切除术后15~25%的梅尼埃病患者发生术后平衡失调。Glasscock等报道迷路切除术后病人的不稳定感比前庭神经切除术更糟,迷路切除术后28%患者存在持续性不稳定,而前庭神经切除术后仅14%病人有此情况。其原因除了与医生的正确诊断及手术适应症有关外尚与手术是否得以完全阻断前庭信息有关。作者对猫迷路切除术及前庭神经切除术后的前庭代偿进行了定量研  相似文献   

20.
本文回顾与平衡功能相关的中枢各个神经核团的解剖与功能.以前庭神经核为中心,阐述前庭-小脑通路、前庭-眼反射通路、前庭-脑干网状结构反射通路、前庭-丘脑通路、前庭-脊髓通路,以及前庭中枢通路等,并综述参与平衡感知和调控的各个中枢神经核团之间的联系通路,为进一步深刻理解中枢各个神经核团在平衡感知和调控及代偿过程中的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