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目的探讨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PSAD)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检测经病理诊断的39例前列腺癌、68例前列腺增生患者的血清TPSA,通过经直肠超声测定其前列腺的体积(PV)并计算PSAD。结果(1)前列腺癌组患者的TPSA、PSAD明显高于前列腺增生组;(2)TPSA、PSAD在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的面积大小分别为0.652、0.852:由ROC曲线确定的诊断前列腺癌的最佳临床判断值为TPSA〉8.35ng/ml、PSAD〉0.1885ng/(ml·cm^3);据此临界值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TPSA为61.5%、69.1%,PSAD为82.1%、83.8%。结论PSAD是TPSA对前列腺癌诊断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PSAD)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检测经病理诊断的39例前列腺癌、68例前列腺增生患者的血清TPSA,通过经直肠超声测定其前列腺的体积(PV)并计算PSAD.结果 (1)前列腺癌组患者的TPSA、PSAD明显高于前列腺增生组;(2)TPSA、PSAD 在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的面积大小分别为0.652、0.852;由ROC曲线确定的诊断前列腺癌的最佳临床判断值为TPSA>8.35 ng/ml、PSAD>0.1885 ng/(ml·cm3);据此临界值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 TPSA 为61.5%、69.1%,PSAD 为82.1%、83.8%.结论 PSAD是TPSA对前列腺癌诊断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游离PSA与T-PSA比值(F-PSA/T-PSA)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检测经病理诊断的29例前列腺癌、54例前列腺增生患者的血清T-PSA及F-PSA,并计算F-PSA/T-PSA比值。结果(1)前列腺癌组患者的T-PSA明显高于前列腺增生组(P〈0.05),F-PSA/T-PSA明显低于前列腺增生组(P〈0.05);(2)T-PSA、F-PSA/T-PSA在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的面积大小分别为0.680、0.850;由ROC曲线确定的诊断前列腺癌的最佳临床判断值为T-PSA〉6ng/ml、F-PSA/T-PSA〈0.18;据此临界值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T-PSA69.0%、51.8%,F-PSA/T-PSA79.3%、72.2%。结论F-PSA/T-PSA是PSA对前列腺癌诊断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游离PSA与T-PSA比值(F-PSA/T-PSA)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检测经病理诊断的29例前列腺癌、54例前列腺增生患者的血清T-PSA及F-PSA,并计算F-PSA/T-PSA比值.结果 (1)前列腺癌组患者的T-PSA明显高于前列腺增生组(P<0.05),F-PSA/T-PSA明显低于前列腺增生组(P<0,05);(2)T-PSA、F-PSA/T-PSA在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的面积大小分别为0.680、0.850;由ROC曲线确定的诊断前列腺癌的最佳临床判断值为T-PSA>6 ng/ml、F-PSAff-PSA<0.18;据此临界值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T-PSA 69.0%、51.8%,F-PSA/T-PSA 79.3%、72.2%.结论 F-PSA/T-PSA是PSA对前列腺癌诊断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6.
前列腺癌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统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的血清标记物,能够早期诊断前列腺癌.首列腺特异抗原(PSA)是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的前列腺癌标志物之一,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PSAD)用于诊断前列腺癌比PSA更有价值[1],可以提高诊断准确率.本文旨在探讨PSA和PSAD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游离PSA(FPSA) /PSA比值在前列腺癌 (Pca)和前列腺增生 (BPH)的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5 2例Pca和BPH病例 (其血PSA值均在 5~ 2 0ng/ml)的FPSA值 ,并求出FPSA/PSA比值。结果 Pca和BPH各自的FPSA/PSA比值有显著的差异。 (t =4 0 1,P <0 0 1)。结论 FPSA/PSA比值可用于鉴别Pca和BPH。  相似文献   

8.
9.
目的:对诊断前列腺癌中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和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的价值进行分析和评价。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前列腺癌患者76例,设为观察组,同期前列腺良性增生患者72例,设为比对组。对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水平进行测定,测定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并将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进行计算,比较两组患者计算结果,诊断价值采用ROC曲线评价。结果:两组患者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分布、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分布相比较,均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敏感度随着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的提高而下降,特异性也相应提高;各阶段内敏感度、特异性随前列腺特异抗原密的提高均较高。结论: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和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对前列腺癌有一定的诊断价值,而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所体现出的较高的特异性和准确度,使其在诊断前列腺癌和良性增生时意义非凡。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PSAD)Gleason评分在前列腺癌患者中的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8月本院收治的前列腺癌患者56例.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将包膜未被穿透的31例患者纳入局限性组,包膜被穿透的25例患者纳入包膜外侵犯组.术前采集患者外周静脉血3m...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年龄、前列腺特异抗原、Gleason评分、临床分期、内分泌治疗等临床指标对前列腺癌病理分期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07例行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的资料,比较局部局限肿瘤组和包膜侵犯肿瘤组之间各项指标的差异,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对病理分期预测有价值的指标,评价指标对前列腺病理分期的预测价值,应用受试者工作曲线评价该预测价值。结果包膜侵犯肿瘤组患者的年龄、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临床分期高于局部局限肿瘤组患者,Gleason评分及内分泌治疗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单因素分析中年龄、PSA、临床分期与病理分期有相关性,仅PSA对病理分期预测价值较好;多因素分析中前列腺特异抗原、Gleason评分对术后病理分期判断有意义,优于单独应用PSA。结论单因素分析中PSA是前列腺癌病理分期预测的最佳预测因素,PSA结合Gleason评分能对前列腺癌病理分期的预测提供较好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姜琳 《长寿》2004,(4):13-13
不久前,美国的鲍威尔将军成功地进行了前列腺癌手术,康复后很快便回到了国务卿的岗位上,这完全得益于早期发现前列腺癌的先进理念与技术。纵观当今世界,前列腺癌是造成患者死亡最多的癌症之一,其中不乏政界要人和社会名流,例如法国前总统密特朗和伊朗宗教领袖霍梅尼,均是因此而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前列腺癌患者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和总睾酮水平变化与病理Gleason评分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9月本院收治的前列腺癌患者53例(前列腺癌组),前列腺良性增生患者60例(良性增生组)。收集患者人口学特征,合并基础疾病情况(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前列腺体积,TNM分期,病理Gleason评分。采集患者空腹肘静脉血,检测血清PSA、总睾酮水平。对前列腺癌患者进行为期3年的随访,记录生存情况并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结果 前列腺癌组患者年龄、前列腺体积、血清PSA水平明显高于良性增生组,血清总睾酮水平明显低于良性增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体质量指数、配偶情况、基础疾病情况在两组患者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53例前列腺癌患者随访期间生存40例(75.47%,生存组),死亡13例(24.53%,死亡组)。死亡组患者血清PSA水平、TNM分期、Gleason评分明显高于生存组,血清总睾酮水平明显低于生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年龄、体质量指数、配偶情况、合并基础疾病情况、前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f-PSA)和游离与总前列腺特异抗原比值(FPSAR)对前列腺癌(PCa)和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使用雅培AXSYM全自动免疫分析仪,用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方法(MEIA)检测41例正常人和经临床确诊的49例PCa和124例BPH患者血清中的T-PSA、f-PSA,并计算FPSAR。结果:在49例PCa和124例BPH患者中,PCa组和BPH组的T-PSA、f-PSA、FPSAR均有显著差异(P<0.01),但有5例PCa和46例BPH患者当PSA介于4-10μg/L时,位于诊断灰色区域,此PCa组和BPH组的T-PSA、f-PSA无显著差异(P>0.05),但FPSAR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在诊断灰色区域内的患者FPSAR因其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更有助于PCa与BPH的鉴别诊断。若将T-PSA≥20ug/L、f-PSA≥5μg/L、FPSAR<0.1作为PCa的诊断标准,则诊断的特异性高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8月接受检测的5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与50例前列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血清游离PSA(f PSA)、总PSA(t PSA)、f PSA/t PSA值。超声测量前列腺体积,计算单位体积PSA浓度(PSAD)与PSA年增长率(PSAV)。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96.0%前列腺癌患者f PSA值超过4 ng/ml,两组不同范围血清f PSA值占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前列腺癌组f PSA、t PSA、PSAD、PSAV高于前列腺增生组(均P0.05),前列腺癌组f PSA/t PSA值低于前列腺增生组(P0.05)。结论前列腺癌患者与前列腺增生患者相比,f PSA、t PSA、PSAD、PSAV水平更高,f PSA/t PSA更低,PSA可作为前列腺癌的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MRI多参数成像联合血清PSA对前列腺癌(PCa)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疑似PCa患者69例,所有患者均进行血清PSA、3.0T MRI常规、DWI及DCE-MRI检查,以术后病理结果作为诊断标准,分析PCa及前列腺增生(BPH)的DCE-MRI信号变化,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特征。采用以下三种技术方案:方案1:T1WI、T2WI+DWI;方案2:T1WI、T2WI+DCE-MRI;方案3:T1WI、T2WI+DWI+DCE-MRI。以上三种方案均联合血清PSA,计算各方案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结果BPH与PCa的平均达峰时间(Tmax)、最大增强斜率(MSI)及信号增强率(SE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PH的TIC多表现为Ⅰ或Ⅱ型,PCa的TIC多表现为Ⅲ型,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WI、T2WI+DWI+DCE-MRI联合血清PSA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最高,分别为93.7%、90.5%、91.3%。结论T1WI、T2WI+DWI+DCE-MRI检查联合血清PSA可提高前列腺癌的术前诊断率。  相似文献   

18.
林德健 《现代医院》2009,9(12):56-58
目的探讨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游离态的PSA(f-PSA)和f-PSA/PSA比值在前列腺良恶性疾病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磁微粒化学发光法测定正常对照91例、未经治疗前列腺癌(PCa)69例和良性前列腺增生(BPH)86例患者血清中的PSA、f-PSA含量并计算f-PSA/PSA比值。结果前列腺疾病患者各项指标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以PCa组升高较明显,与BPH组比较亦在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患者间PSA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间f-PSA/PSA比值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前列腺良恶性疾病的诊断,f-PSA/PSA比值的诊断价值,明显优于单纯使用PSA。  相似文献   

19.
苏同义 《现代保健》2012,(30):99-100
目的:探讨内分泌疗法在老年中晚期前列腺癌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7年6月-2010年6月采用内分泌疗法进行治疗的48例老年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以内分泌治疗为主,包括双侧睾丸切除术联合比卡鲁胺50mg/次,1次/d,口服;醋酸戈舍瑞林3.6mg/次,1次/月,皮下注射,联合比卡鲁胺50mg/次,1次/d,口服;单纯应用醋酸戈舍瑞林3.6mg/次,1次/月,皮下注射。结果:行双侧睾丸切除术联合抗雄激素制剂治疗者41例;采用药物去势联合抗雄激素制剂治疗者4例;单纯药物去势治疗3例。进行1~3年的随访,临床症状缓解或消失,PSA下降至正常范围内,病情得以控制。1年生存率为95.83%,2年生存率为87.50%,3年生存率为81.25%。双侧睾丸切除术联合抗雄激素制剂治疗前列腺癌的3年生存率为90.24%,明显优于另外两种治疗方法,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分泌疗法对于改善老年中晚期前列腺癌患者下尿路梗阻症状,控制病情发展,提高生活质量,获得满意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是治疗老年前列腺癌的主要途径。其中以双侧睾丸切除术联合抗雄激素制剂治疗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山西省吕梁地区50岁以上农村老年男性免费健康体检时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浓度水平的检测,研究是否有必要在常规健康体检时进行TPSA筛查。方法于2011年6月-2013年6月山西省吕梁地区50岁以上农村老年人免费健康体检时,按照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原则,在周边汾阳市、孝义市、岚县、石楼县、文水县5县市共10乡镇中抽取177名男性,清晨空腹血液检测TPSA浓度。并以年龄分为4组(50~59岁、60~69岁、70~79岁、≥80岁),分析TPSA水平分布情况异常发生率。结果 TPSA浓度超过正常值者6例(4.31~5.08ng/ml),TPSA4ng/ml的发生率约3.39%,TPSA浓度与年龄未见显著相关(r=0.141,P=0.061)。结论山西省吕梁地区50岁以上农村健康老年男性TPSA增高的发生率较高,有必要在常规体检中进行TPSA筛查,是否作为最终的结论还需要进一步的大样本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