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研究和探讨回肠膀胱术与原位回肠新膀胱尿流改道术在根治性膀胱全切术加尿流改道中的临床疗效,对两种方法在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中的影响加以分析。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4年12月于本院行根治性膀胱全切术加尿流改道的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尿流改道方式分为两组各49例,分别给予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和回肠膀胱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对患者进行至少3个月的随访,针对不同方法对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对比。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回肠膀胱组早期并发症发生率为44.9%,原位回肠新膀胱组早期并发症发生率为49.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失访18例,其中肿瘤复发转移死亡8例,非肿瘤原因死亡6例,其他原因失访4例。在随访期间发放FACT-BL调查问卷76份,回收有效问卷62份,有效回收率为79.5%,其中回肠膀胱组32份,原位回肠新膀胱组30份。原位回肠新膀胱组患者在躯体状况、家庭社会状况和膀胱癌模块等方面评分优于回肠膀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ACT-BL总分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膀胱癌进行根治性全切术加用回肠膀胱术与原位回肠新膀胱尿流改道术均能够有效解决临床问题,原位回肠新膀胱尿流改道术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应该根据患者个体化情况,综合患者个人意愿选择合适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膀胱全切是治疗中晚期膀胱肿瘤及膀胱肿瘤复发的主要治疗手段,而膀胱全切术后的尿流改道对患者生理、生活、工作都有较大影响,2006年12月~2007年1月我科成功地行膀胱全切原位回肠新膀胱术3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膀胱肿瘤是最常见的泌尿系肿瘤,严重危及人类的生命。膀胱全切除回肠膀胱术自开展以来至今有40余年的历史,虽延长了生命,但手术涉及尿路和消化系统,存在许多并发症且将永久性尿流改道,因此对回肠膀胱术者进行整体护理至关重要。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5例中,男11例,女4例;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应用两种尿流改道术式在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68例接受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的膀胱癌患者,分为:Ⅰ组,予以回肠膀胱术,共33例;Ⅱ组,予以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共35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Ⅱ组相比,Ⅰ组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显著较多(P<0.05);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则明显减少(P<0.05),术后各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中两种尿流改道术式各有利弊,应个体化取舍。  相似文献   

5.
可控排尿的回肠和结肠新膀胱34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徐鸿毅  石永福 《云南医药》1995,16(5):359-361
可控排尿的回肠和结肠新膀胱34例徐鸿毅,石永福,李泽惠,李炯明,王剑松,李季,杨德林,左毅刚,陈戬指导蓝瑚膀胱全切术是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常用重要术式,膀胱全切术后尿流改道的方式是泌尿临床医师面临的重要问题。正位排尿的可控式尿流改道是继以KockPou...  相似文献   

6.
7.
根治性膀胱全切术后尿流改道术式的选择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因膀胱肿瘤行根治性膀胱全切后的尿流改道手术方式的选择标准及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1年6月~2008年1月我院因膀胱肿瘤行根治性膀胱全切术后并尿流改道的病例共69例.其中回肠膀胱术37例,回肠新膀胱术32例。就两种尿流改道的术式的手术适应证和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69例手术患者均无围手术期死亡。回肠膀胱术者出现酸中毒、电解质紊乱、肠梗阻近期并发症7例;回肠新膀胱出现近期并发症共6例。回肠新膀胱其中3例需压腹排尿或间断导尿,2例女性出现夜间尿失禁.其余术后能自行排尿。术后复查膀胱镜均未见尿道肿瘤复发。结论接受原位新膀胱患者的生活质量要优于接受非可控性尿流改道的患者,但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尿流改道方式,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刘蓉  梁华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8):1250-1250
近年来膀胱肿瘤的发病率有所上升.膀胱全切除术也在增加。我科自2007年以来,采用回肠原位代膀胱术,克服了尿流改道给病人带来的心理和生活的影响,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就术前、术后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强化排尿功能训练在根治性膀胱全切回肠原位新膀胱术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膀胱癌患者,按就诊顺序编号,均分为两组,每组45例。奇数编号为对照组,偶数编号为观察组。全部患者均接收根治性膀胱全切+全切回肠原位新膀胱术治疗,将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取术后排尿功能强化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第一次排尿时间、排尿状态及尿潴留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36)评分。结果 将两组患者第一次排尿时间进行对比,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5)。将两组患者排尿顺利情况进行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将两组患者尿潴留发生率进行对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将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评分进行对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根治性膀胱全切回肠原位新膀胱术后患者采取排尿功能强化训练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第一次排尿时间,改善患者症状情况,对于降低尿潴留发生风险及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替代术的术后护理。方法从1998--2007年行标准根治性膀胱全切术7L.ff.~回肠膀胱替代术患者中选取获得完整随访的膀胱癌患者47例,对其术后护理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7例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无围术期死亡及伤口感染,手术并发症发生率14.9%(7/47),尿动力学指标均有较好的恢复。结论回肠膀胱替代术后正确的护理是降低围术期死亡率、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VIP原位回肠膀胱术在膀胱癌膀胱全切后膀胱替代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9例男性膀胱癌病人行全膀胱切除后应用改良VIP原位回肠膀胱术。所有病例均行双侧淋巴结清扫,均在前列腺尖部切断尿道,截取末段回肠段,切开去管,用95%酒精处理肠黏膜,双重折叠肠段,重建成一个卵圆形储尿囊,采用改良式LeDuc黏膜下隧道吻合法将双侧输尿管吻合于回肠。结果9例病人术后随访5个月~5年,平均4年。白天完全尿控6例,尿失禁3例,夜间完全尿控5例,尿失禁4例。9个月后储尿囊容量300~550ml,平均450ml;静止期压力(cmH2O)3.99~20,平均11.08;充盈期压力(cmH2O)10~20.4,平均18.36;平均尿流率13ml/s,不稳定膀胱2例,残余尿阳性(〉60ml)1例。尿道吻合口漏1例,尿道吻合口狭窄1例。术后查B超,单侧肾轻度积水1例,不全性粘连性肠梗阻1例。血电解质、CO2-CP、BUN及Cr均正常。结论VIP原位回肠膀胱术设计合理,压力低,容量高,抗反流,新膀胱接近生理形态,截取回肠段少,对肠道功能影响小,术后控尿功能良好,手术并发症少,是一种较理想的原位新膀胱术。  相似文献   

12.
《中国医药科学》2019,(21):262-264
目的探析ERAS(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82例膀胱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治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41例/组。对照组实施围术期常规治疗理念管理,观察组则实施ERAS理念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首次进食时间、肛门恢复排气时间、首次大便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生理功能评分、躯体疼痛评分、社会功能评分以及情感职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中应用ERAS理念管理患者可获得理想效果,有利于患者术后身体的恢复,且并发症少,预后佳,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膀胱癌是泌尿系最常见的肿瘤,分为表浅性和浸润性两类。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手段。对于多发、复发、浸润性肿瘤均应考虑进行根治性膀胱全切后进行尿流改道。全膀胱切除术后回肠原位膀胱术能保留完全的控尿排尿功能,无需佩戴集尿袋,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但是由于全膀胱切除、回肠原位膀胱术复杂、创伤大、并发症多,因此做好嗣手术期护理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阐述保留性功能全膀胱切除回肠原位新膀胱术对术后性功能、控尿功能和肿瘤控制的影响。方法收集2003年1月~2010年1月膀胱移行细胞癌16例,男性,平均51.2岁。为保留性功能、改善控尿,行保留性功能全膀胱切除回肠原位新膀胱术,保留精囊、输精管、双侧神经血管束及大部分前列腺包膜,随访观察手术效果和生活质量。结果术后病理报告均为T2N0M0,平均随访3~87个月,死亡1例,为低分化移行细胞癌患者术后半年发生局部及远处转移死亡。平均手术时间5小时;平均出血600ml;全部患者均保留勃起及逆行射精功能,IIEF-5平均22分;白天控尿率100%,夜间尿失禁2/16;新膀胱储尿容量400ml~520ml,充盈压13~25cmH2O;残余尿10ml~50ml。结论对严格选择的病例采用保留性功能的全膀胱切除回肠原位新膀胱术,可以更好地保留勃起、射精及控尿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全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临床疗效。方法膀胱癌15例,其中男13例,女2例;年龄47~69岁,平均61.5岁。均采用根治性全膀胱切除及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治疗。结果手术时间平均260min,术中平均出血440ml。原位回肠新膀胱控尿、排尿良好,术后静脉尿路造影、B超检查未见上尿路扩张,膀胱造影未发现输尿管反流,血生化检查正常,未发现新膀胱或尿道肿瘤复发。结论全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是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确实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膀胱全切术后的尿流改道一直是泌尿外科学者探讨的课题。而正位可控肠代膀胱术中 ,以回肠新膀胱和乙状结肠新膀胱术是较接近生理的尿流改道术式 ,特别以乙状结肠原位代膀胱术较为理想。 2 0 0 0年以来我科完成 8例膀胱癌、膀胱全切乙状结肠原位代膀胱术 ,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资料与方法 本组 7例为男性 ,1例为女性。年龄 42~ 74岁 ,平均 62岁。术前经B超、KUB +IVU、CT及尿道膀胱镜检查 ,确诊为移行细胞癌Ⅱ -Ⅲ级 5例 ,鳞癌 2例 ,腺癌 1例 ,均为T3 期患者 ,无膀胱颈和尿道侵犯。 8例均行根治性全膀胱切除、乙状结肠原位代膀胱术。…  相似文献   

18.
杨桂莲  万跃平  刘惠贤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6):125+127-125,127
目的对进行回肠代膀胱腹壁造瘘处理的膀胱全切除患者围术期的具体护理措施相应的体会进行回顾分析。方法抽取86例接受回肠代膀胱腹壁造瘘处理的膀胱全切除患者,将其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43例。在围术期内分别进行常规护理和综合性护理。结果 B组患者手术治疗的成功率明显高于A组患者;B组患者在围术期内出现并发症的人数明显少于A组患者;B组患者对临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A组患者。结论对进行回肠代膀胱腹壁造瘘处理的膀胱全切除患者在围术期内进行全面综合性的护理干预,可以保证患者的手术顺利完成并取得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腹腔镜下膀胱全切除原位回肠代膀胱术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和在泌尿外科领域的广泛应用,膀胱肿瘤外科治疗技术也取得了较大进展。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原位回肠代膀胱术是近年来开展的一项治疗膀胱肿瘤的新手术,具有视野开阔、避免尿道括约肌损伤和保留海绵体神经血管束等优点。能保留下尿路贮尿和控制排尿的功能,同  相似文献   

20.
程修  黄建谋  黄建团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21):2945-2946
目的 探讨采用回肠代膀胱术治疗膀胱癌术后患者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回肠代膀胱术治疗膀胱癌的患者20例术中术后及随访情况,随访时间为6个月.结果 20例患者手术顺利、成功,手术时间( 347.8±23.5) min.20例患者均能在白天很好控制尿液,有8例患者出现夜间轻微尿失禁,经20~35 d左右的训练恢复正常控尿能力.患者20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显示患者新膀胱充盈较好,容量大,尿路形态好,压力正常,均未出现电解质紊乱,未出现癌肿复发,患者满意度较高.结论 采用回肠代膀胱术治疗膀胱癌可取得很好的疗效,患者可获得良好的尿控能力,生活质量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