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超声心动图将白塞病误诊为主动脉瓣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声像图特征及误诊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临床诊断白塞病累及心血管系统患者资料,总结其临床及超声表现。结果 12例白塞病患者中,9例为心脏术前患者,3例为心脏术后患者。9例心脏术前患者均表现为重度主动脉瓣反流,其中3例合并主动脉瓣周脓肿、4例合并主动脉瓣赘生物形成、2例合并主动脉瓣周脓肿及赘生物形成;3例心脏术后患者表现为主动脉瓣人工瓣瓣周漏,其中1例主动脉瓣人工瓣赘生物形成、1例瓣周脓肿、1例人工瓣瓣周脓肿及赘生物形成。结论 伴有赘生物、瓣周脓肿等声像图表现的白塞病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单纯依靠超声诊断较为困难,如果患者合并口、眼、生殖器等特征性器官损害应提示心脏白塞病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总结了2例重症白塞病患者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的护理经验.护理重点为加强术后电解质的监测、皮肤黏膜的护理、抗凝药物与糖皮质激素药物联合应用的观察和护理,预防心内膜炎、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的发生.经过积极的治疗及精心的护理,2例患者最终均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IE)的临床特点、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例临床表现不典型的IE误诊病例资料。结果 1例主要表现为胸闷、气促伴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双下肢水肿,误诊为急性左心衰竭,经复查心脏超声示:主动脉瓣中重度关闭不全、赘生物形成,二尖瓣重度关闭不全并赘生物形成可能,确诊IE。1例主要表现为双下肢水肿合并紫癜,初诊为血管炎,后出现不规则发热及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血培养提示链球菌生长,经食管超声检查示:主动脉瓣、二尖瓣赘生物形成,重度主动脉瓣反流,确诊IE。均行瓣膜置换术联合抗感染治疗,术后1个月复查心脏彩超提示机械瓣膜功能良好。结论对于症状不典型的IE患者,应仔细查体,动态观察心脏杂音的变化,详细询问病史,及时行血培养、心脏彩超及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有助于确诊;对于心室射血分数正常但与临床表现不符的IE患者应考虑合并瓣膜病的可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心血管白塞病的外科治疗经验及教训,探讨改进心血管白塞痛的外科治疗的方法.方法:2004年10月至2010年11月,我院心血管外科共收治了主动脉辩关闭不全心血管白塞病的患者10例,有4例进行了1次手术,6例进行了2次手术.结果:10例患者第1次行主动脉瓣置换术后,1例患者因为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9例出院继续药物治疗.第1次手术治疗出院后的9例患者中,有6例出现了术后辩周漏,其中1例经过第2次行心脏原位移植,术后因为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另5例经过第2次主动脉瓣置换手术,其中4例术后,再出现瓣周漏,最终因为严重低心排出量综合征而死亡;本组共4例长期存活.结论:外科治疗心血管白塞病,易并发瓣周漏,病死率高,故手术治疗应慎重,正确选择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白塞病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诊断治疗.方法 对1例患有白塞病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20岁男性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因在入院24 h内出现急性左心功能衰竭和急性肾功能衰竭,病情危重,接受了急诊主动脉瓣置换+三尖瓣整形术.该例患者术后恢复顺利,无并发症发生,痊愈出院.目前已随访9个月,心功能恢复至I级.复查超声心动图未发现主动脉瓣瓣周漏发生,人工机械瓣膜功能良好.结论 早期诊断、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将有效提高白塞病合并瓣膜损害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回顾分析以胃肠道症状为首发表现的白塞病9例,探讨以消化道为首发症状的白塞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对本院1997—2004年收治以胃肠道症状为首发表现的白塞病患者9例,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内镜检查以及治疗预后进行回顾分析。结果:白塞病的消化道首发症状各异,以血便、腹痛、腹胀、反酸等为主要表现,男性患者的临床表现较女性严重,7例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及辅助抗凝药物治疗后。腹痛全部缓解。5例血便者通过内科及时治疗达到满意疗效,未进行手术治疗,病情好转明显,血便消失。结论:白塞病的消化道首发症状各异,通过详细询问病史,认真进行查体,寻找有特征性的体征,依靠内镜等检查对诊断该病有一定帮助,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及辅助抗凝药物治疗可以收到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7.
胸痹(气虚痰瘀) 某男,67岁,住院号0004445,因"反复胸闷10余年,加重1个月"于2001年5月8日入院.患者1989年在省人民医院检查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二叶型主动脉瓣,轻度主动脉瓣狭窄",使用营养心肌药物后好转.其后症状反复.1994年查心脏彩超示轻度主动脉瓣狭窄(AS)、轻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I).1998年查示:AS(中度)、AI(轻度).1个月前胸闷有所加重,并伴有胸痛,多于夜间休息时及体力活动时发作,持续数分钟缓解.医院建议患者行手术换瓣,患者拒绝,要求来我院中医治疗.  相似文献   

8.
方震  纪军  陈述  张晶  陈勇  包萍  何胜虎 《华西医学》2022,(4):517-521
“瓣中瓣”介入技术是治疗人工植入瓣膜再次衰败的有效方法。该文介绍了一例82岁老年男性患者因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曾行外科主动脉生物瓣膜置换,术后3年余出现人工瓣膜衰败致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胸闷气喘逐渐加重且常规治疗效果不佳,病情恶化出现循环不稳定,最终通过急诊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再次植入人工瓣膜一例,手术成功,术后症状明显改善,随访提示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9.
我科于2000年 1月~11月对 50例患者进行了经右股动脉穿刺冠状动脉造影术,术后其中2例发生右侧足背动脉栓塞,现报告如下。1 病例简介 例1 患者,女,72岁,因发现血压升高40+年,反复胸闷、胸痛3年,再发10天,于2000年6月19日收入我科。入院时血压为 21.3/12.0 kPa,心电图未见异常,以后查血脂提示为高胆固醇血症,心脏彩色超声提示主动脉硬化、主动脉瓣退变、左室舒张功能降低。经扩管、降压、抗凝等治疗后胸闷胸痛症状缓解,血压控制正常。于6月23日行经右侧股动脉穿刺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相似文献   

10.
总结7例微创胸壁打孔房缺封堵术患者的术后护理。术后做好心理护理、一般护理、胸腔闭式引流护理,加强生命体征监测、并发症的观察,配合术后抗凝和抗感染治疗。7例患者均封堵成功,术后1d可下床活动,术中及术后无严重并发症;随访2-3月,心脏彩超复查心脏较术前缩小,未见封堵器脱落、变形及残余分流,心功能良好,患者无不适症状。因此,严密的术后监测和精心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护理干预,减少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抗凝治疗不当并发症.方法 将14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患者,按入院先后时间将前60例设为对照组,后8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由责任护士负责健康指导,强调患者家属参与,护理组长阶段性评估与补充,出院后随访等综合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抗凝治疗不当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抗凝知识掌握和治疗依从性、患者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系统科学的综合护理干预,能提高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抗凝药物治疗依从性及自我管理,减少抗凝不当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孙君辉  谷静媛  郑帅  焦玉清  孟旭 《护理学报》2016,23(16):58-59,60
总结5例国内最早开展的一种新型自体心包片主动脉瓣重建手术患者的护理。术前护理重点是: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改善呼吸和循环功能。术后不需抗血小板或抗凝治疗是该手术的一大特点,术后护理重点是对呼吸及循环系统进行监测,维持呼吸循环稳定。5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操作,术后恢复顺利,出院超声提示重建的主动脉瓣功能良好。  相似文献   

13.
1例复合带瓣管道术后多器官衰竭患者的抢救与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蓉  张洁 《中华护理杂志》2002,37(3):226-227
复合带瓣管道术 (Bentall)是将带人造心脏瓣膜的人造血管作升主动脉移植和主动脉瓣置换 ,并将两个冠状动脉开口移入人造血管侧孔。[1] 2 0 0 0年 10月我科成功地抢救了 1例Bentall术后多器官衰竭的患者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病例介绍患者男 ,45岁 ,文员。因反复心前区疼痛 ,加重 2月 ,于2 0 0 0年 9月 14日收入我科。入院后心脏彩超、心导管造影均提示“主动脉根部瘤样扩张 ,主动脉瓣大量反流”。心胸比例 >70 %,射血分数 (EF) 30 %。诊断 :马凡综合征 ,升主动脉瘤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同年 10月 19日在体外循环下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肾功能不全患者心脏手术围手术期管理的临床经验.方法:对1998年8月至2009年3月中国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院收治的24例(其中18例为冠心病,4例为风湿性心脏病,1例为主动脉瓣病变合并冠心病, 1例为二尖瓣病变合并冠心病)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心脏手术围术期治疗进行总结.结果:18例冠心病患者中10例在体外循环下完成手术,8例在非体外循环下完成手术.2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行双瓣置换术,2例行二尖瓣置换术.1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加主动脉瓣置换术,1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加二尖瓣置换术.术后均进行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透析6 h后患者心率、中心静脉压、肌酐和尿素氮较未透析时明显下降(P < 0.05),而平均动脉压、动脉血氧分压较未透析时明显升高(P < 0.05).围术期3例患者死亡, 3例患者放弃治疗, 其余18例患者中有5例改为内科规律透析治疗,10例患者肾功能恢复到术前水平出院后尿量恢复未再透析治疗,术后随访(28.5 ± 25.4)个月,心脏症状均消失,生存质量明显提高. 结论:CRRT是肾功能不全患者心脏术后围术期治疗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40岁。自2001年以来因反复活动后头晕先后两次来我院就诊,超声心动图均提示肥厚性心肌病,药物治疗后症状无缓解。入院前10d因上述症状加重,再次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为主动脉瓣下狭窄(图1,2)。患者先后三次心脏超声检查结果见表1。  相似文献   

16.
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的监测及护理2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需终生抗凝治疗 ,但临床用药剂量不易掌握 ,致使抗凝治疗中出血、栓塞成为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1,2 ] ,本文通过检测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抗凝治疗病人的凝血酶原时间比值 (prothrombintimeratio ,PTR)的变化规律与出血的关系 ,探讨机械瓣膜术后抗凝治疗的监测和护理要求。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 2 2例 ,男 14例 ,女 8例 ,年龄16~ 4 4岁 ;因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变行二尖瓣置换术15例 ,双瓣置换术 2例 ,先天性主动脉瓣二叶化行主动脉瓣置换术 3例 ,细菌性心内膜炎合并主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主动脉瓣环扩大术在成人心脏瓣膜置换术中的应用方式和效果。 方法 2007年5月-2012年9月,对15例小主动脉瓣环患者行人工瓣膜置换加主动脉瓣环扩大术,其中Nicks手术10例,Manouguian手术4例,Konno手术1例。 结果 全组无手术及住院死亡发生,2例(1例行Manou guian手术,1例行konno手术)因术中出血难以控制延迟关胸后恢复满意,术后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主动脉瓣跨瓣压压差较术前明显降低(P<0.01)。 结论 对于小主动脉瓣环患者行心脏瓣膜置换时,主动脉瓣环扩大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其中Nicks法可优先考虑。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胰肾联合移植术后病人抗凝治疗的护理。方法对9例施行胰肾联合移植的术后病人均给予抗排斥、抗凝治疗,同时监测胰肾功能、出凝血时间、腹腔引流管的情况。结果9例病人均无移植胰、移植肾血栓发生,4例出现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其中3例治疗后好转,1例在连续肾脏替代疗法过程中出现脑血管意外,4例病人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经停用抗凝药物治疗后好转,8例病人痊愈出院。结论胰肾联合移植手术创伤大,血管吻合多,移植胰为血供低压区易形成血栓,必须加强监护,随时调整抗凝药物剂量及用药方案,密切监测凝血功能,警惕抗凝药物过量引起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方荔玮  吴玉琼 《新医学》2010,41(10):678-679
多发性肌炎是自身免疫性骨骼肌肉弥漫性病变。因该病具体发病机制不详,导致部分临床病例诊治难以取得满意疗效。该文报道1例经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丙种球蛋白常规治疗,但疗效欠佳的多发性肌炎患者,经予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益赛普)治疗后好转出院。该文提示临床医生应提高对多发性肌炎的诊疗水平,对于多发性肌炎疗效欠佳的患者,可尝试生物制剂疗法。  相似文献   

20.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80例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心脏瓣膜置换术是治疗心脏瓣膜病变所致心功能不全的重要手段[1-7]。由于术后患者管道多,手术创伤大,病情变化迅速,易发生各种并发症。所以,术后监护要分清主次,同时又要注意联系整体。现就我院2007年3月~2009年6月80例心脏换瓣术后监护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80例,男32例,女48例。年龄5~64岁。单纯二尖瓣病变22例,主动脉瓣病变17例,二尖瓣及主动脉联合病变20例,二尖瓣或主动脉瓣联合三尖瓣病变21例。术前心功能二级15例,三级53例,四级12例。行二尖瓣置换术28例,主动脉瓣置换术15例,双瓣置换术18例,二尖瓣或主动脉瓣置换联合三尖瓣成形术19例。2结果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