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化疗后其肝脏声像图改变。方法:对确诊为乳腺癌的病例应用超声诊断仪观察其化学治疗前后肝脏的声像图。结果:42例乳腺癌患经化疗后39例出现脂肪肝声像图。结论:超声检查对乳腺癌化疗致脂肪肝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卵巢癌化疗与脂肪肝的关系.[方法]选择1997年1月至2003年12月诊断为卵巢癌的患者87例,全部接受了肿瘤细胞减灭术以及联合化疗,定期检查肝功能及肝脏超声检查,了解肝脏功能及其形态的变化.[结果]87例卵巢癌病人化疗前ALT,AST,ALP和γ-GT均正常,B超检查肝脏回声正常,肝内结构清晰,未见脂肪变和肿瘤转移.化疗3周期后,所有患者ALT和AST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21例患者同时有ALP及γ-GT的升高,患者的血清胆红素、白蛋白水平未见明显的变化.化疗6周期后87例患者ALT和AST均有升高,其中,33例病人同时有ALP的轻度升高及γ-GT的升高,14例病人的血清胆红素轻度升高,白蛋白水平仍未见明显的变化.化疗结束半年后35例病人转氨酶仍高于正常,余肝功能指标基本正常.1年及2年后肝功能异常的病人分别为29例和13例;超声检查发现化疗3个周期后全部病人肝脏回声增强,化疗6周期后肝脏回声增强加重,肝内结构渐紊乱.化疗结束后半年、1年和2年部分病人肝脏仍继续表现为弥漫性回声增强及结构紊乱,提示为脂肪肝,发生例数分别为16例(18.4%)、14例(16.1%)和9例(10.3%).[结论]化疗药物可以引起肝功能损伤,化疗可能导致肝脏的脂肪变,部分发展为脂肪肝.  相似文献   

3.
乳腺癌化疗致脂肪肝临床研究(附187例病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材料:选择1995年1月~1999年12月接受乳癌根治术和乳癌改良根治术并接受术后各类化疗的病例187例。方法:采用定期肝功能检测及肝脏B超检查,了解肝功能及肝脏结构的变化。结果:187例乳腺癌病人术前肝功能检查ALT,AST,ALP和γ-GT均正常,B超检查肝脏回声正常,肝内诸结构清晰,未见脂肪变和肿瘤转移。化疗3周期后,187例病人ALT和AST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65例病人同时有ALP的轻度升高及γ-GT的升高,病人的血清胆红素、白蛋白水平未见明显的变化。化疗6周期后即刻187例ALT和AST均有升高,83例病人同时有ALP的轻度升高及γ-GT的升高,14例病人的血清胆红素轻度升高,白蛋白水平仍未见明显的变化。化疗结束半年后75例病人转氨酶仍高于正常,余肝功能指标基本正常。1年及2年后肝功能异常的病人分别为6l例和53例。超声发现化疗3个周期后全部病人肝脏回声增强,化疗6周期后肝脏回声增强加重,肝内结构渐紊乱。化疗结束后半年、1年和两年部分病人肝脏仍继续表现为弥漫性回声增强及结构紊乱,提示为脂肪肝,发生例数分别为63例(33.7%)、54例(28.9%)和49例(26.2%)。结论:化行药物可以导致肝脏的脂肪变,部分发展为脂肪肝;外科医生应认识到脂肪肝危害,及早作出诊断及必要的处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超声组织定征(UTC)对不同程度均匀性脂肪肝患者肝脏回声改变与自身肾脏实质回声相对不变的对比变化,对均匀性脂肪肝进行量化诊断.方法:用传统均匀性脂肪肝的分级方法将脂肪肝分为1、2、3度3个等级,用UTC视频法测量每一度脂肪肝患者肝脏和肾实质二维超声图像的灰阶值,并分别对两组肝脏前场与肾脏实质灰阶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均匀性脂肪肝患者的肝脏前场与肾实质二维声像图的灰阶值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比较用超声视频法这一无创性的UTC检查方法测得的均匀性脂肪肝患者肝脏和肾实质的声像图灰阶值可作为均匀性脂肪肝分度的检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脂肪肝的超声表现.方法:回顾分析160例患者的经腹超声表现,对脂肪肝的超声表现进行分型.结果:依据病变累及肝脏范围将脂肪肝分为两种类型:弥漫型和局限型.160例患者中145例表现为弥漫型(其中2例治病前表现为弥漫型,治疗后表现为局限型),15例表现为局限型(随诊半年后,其中1例表现为弥漫型).结论:脂肪肝根据回声的分布分为弥漫型和局限型两种,根据声像图及彩色多普血流图分为轻、中、重度脂肪肝,经腹部超声对其与肝肿瘤有一定的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林晓亮 《当代医学》2010,16(14):106-107
目的探讨乳腺癌化疗后引起脂肪肝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03年1月~2006年12月接受乳癌根治术和乳癌改良根治术并接受术后各类化疗的病例60例,采用定期肝功能检测及肝脏B超检查,了解肝功能及肝脏结构的变化,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肝功能检查与肝脏B超检查确诊。结果化疗结束后半年、1年和两年部分病人肝脏仍继续表现为弥漫性回声增强及结构紊乱,提示为脂肪肝,化疗结束后半年、1年和两年脂肪肝发生例数分别为33例(55%)、24例(40%)和19例(31.7%)。讨论多数化疗药物均可对肝脏造成损伤,发生脂肪肝,并随时间进展而加重。有些药物在停药后仍会发生肝脏的损害。结论化疗药物可以导致肝脏的脂肪变,部分发展为脂肪肝;外科医生应认识到脂肪肝危害,及早做出诊断及必要的处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评价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上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65例乳腺癌患者接受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前后的乳腺癌病灶的超声指标改变进行观察,对化疗有效与化疗无效乳腺癌在新辅助化疗前后病灶内血流分级?最高流速(Vmax)及阻力指数(RI)值的变化进行观察?总结与新辅助化疗疗效相关的声像图指标以及血流指标?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原发灶肿瘤大小显著缩小,形态变的不规则,边界多清晰可见,周边声带可消失,后方回声倾向正常?血流指标,在部分缓解患者中,新辅助化疗前后病灶内血流分级?最高流速及RI值变化均具有显著性差异;而在无变化 + 部分缓解患者中,新辅助化疗前后病灶内血流分级?最高流速及RI值变化均不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价上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磁共振氢质子波谱成像监测乳腺癌患者化疗后的肝脏脂肪含量变化的可行性及脂肪含量的变化规律?方法:在GE1.5T磁共振仪上使用单体素点分辨波谱序列加呼吸门控技术,对30例乳腺癌术后行化疗的患者,分别于化疗前,化疗第3?6个疗程结束后进行肝脏磁共振氢质子波谱成像,采用 jMRUI软件包测定水峰和脂质峰峰下面积,计算肝细胞内相对脂肪含量?结果:30例患者中,26例随着疗程的进展,肝脏的脂肪含量增加,其中21例化疗前即出现脂峰,肝脏平均脂肪含量在化疗前为(5.59 ± 4.86)%,3个疗程结束后为(8.79 ± 6.02)%,6个疗程结束后为(15.81 ± 10.73)%,两两比较有统计学差异;另外5例化疗前无脂峰出现,随疗程的进展出现脂峰?有4例在整个化疗过程中肝脏的脂肪含量无变化(无明显脂峰的出现,仅有水峰出现)?结论:乳腺癌患者化疗过程中脂肪含量逐渐增加?磁共振氢质子波谱分析可以无创动态监测肝脏脂肪含量的变化,发现化疗相关的肝脏损害?  相似文献   

9.
李艳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26):808-809
目的了解剖宫产手术后子宫的超声改变。方法对371例剖宫产患者经腹部常规探查子宫形态及内回声。结果愈合良好声像图呈平或弧状强回声光带。宫腔积血,宫旁血肿声像图呈宫腔内无回声区。炎症反应声像图呈实质性光团。结论超声显像可动态观察剖宫产后子宫复旧的声像图变化,为临床提供可靠的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以肝损害为首发症状的肝豆状核变性超声声像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分析以肝脏损害为首发症状的肝豆状核变性的声像图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7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超声声像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7例中男12例,女15例,起病年龄5-53岁,平均18.5岁。肝脏声像图主要表现为光点粗密、增强。其中单纯增强型8例,类似脂肪肝声像:结节硬化型19例,表现为树枝状、网格状回声增强及结节样改变,伴有肝内管系结构紊乱:部分患者伴有脾脏肿大、胆囊结石、慢性胆囊炎等。结论 肝豆状核变性肝脏声像图改变明显,超声检查可为该病诊断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非均匀性脂肪肝的声像图特点。方法:对102例确诊为非均匀性脂肪肝患者的声像图进行全面分析。结果:根据声像图表现,将非均匀性脂肪肝分为3类:Ⅰ型,局限浸润型14例(13.73%),显示为肝内小片状强回声光团,单发或多发,形状不规整,边缘尚清。Ⅱ型,叶段浸润型31例(30.39%),脂肪浸润的范围较大,累及的区域正好与肝的叶段范围相吻合;声像图表现为较粗、较高的高回声位于肝段或肝叶,其余肝叶或肝段则为正常的肝组织回声。Ⅲ型,弥漫非均匀浸润型57例(55.88%),大部分肝实质被脂肪浸润,残存小片状正常区示弱回声区,这一型在非均匀性脂肪肝中最多见,易误诊为肝内肿瘤;声像图表现为回声增强细密的肝实质内,出现一个或多个低回声区,边缘清楚,常为三角、长条或不规则状,少数表现为类圆形。结论:超声能够根据声像图表现,判断非均匀性脂肪肝的脂肪分布特点,做出超声诊断。而局限浸润型与弥漫非均匀浸润型脂肪肝应注意与良、恶性肿瘤相鉴别。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乳腺癌的超声二维图像及彩色多普勒血流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确诊的48例乳腺癌患者的超声检查结果,内容包括:肿块部位、形态、边界、纵横比、内部回声、后方回声、微粒钙化灶及血流特征.结果 典型乳腺癌的二维声像特征:低回声结节、形态不规则伴有砂粒样钙化、后方回声衰减、纵横径比值>1,但小乳腺癌声像图不典型.彩色多普勒特征:肿块内血流信号丰富并具有一定形态特征,且呈高阻血流频谱.结论 根据乳腺癌的二维声像图特征及血流特点,可提高术前乳腺癌的早期发现率及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中老年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肝脏声像图特征并分析声像图特征与血脂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7月~2021年7月收治的120例中老年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患者为研究对象,参照血脂异常指南分为对照组(n=28,血脂正常)和观察组(n=92,血脂异常),比较两组肝脏超声声像图特征,并基于Logistic回归建立超声声像图特征诊断模型,获得模型方程式,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声像图特征与血脂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两组患者肝脏大小形态、远处回声衰减、肝内管道结构及彩色血流信号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于logistics回归获得模型方程式:Log(p)=-0.938+1.725*A1-1.549*A2+1.263*A3+1.371*A4(A1=肝脏增大、肝缘角变钝,A2=回声衰减,A3=肝静脉变细不清,A4=彩色血流信号减少或无明显显示)。模型预测中老年NAFLD患者血脂异常的AUC为0.925,95%CI为0.862~0.965,约登指数为0.723,临界值为0.281,敏感度、特异度为90.22%、82.14%。将92例血脂异常中老年NAFLD患者肝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肝胆脾等腹部脏器声像图特点,探讨超声检查对肝豆状核变性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1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腹部超声声像资料,总结其声像图特点.结果 41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均有肝脏回声异常,脂肪变5例,类似脂肪肝声像;回声增粗型17例,呈"光点闪烁征"、"树枝光带征"或"岩层征";结节硬化型19...  相似文献   

15.
目的:超声观察研究肝豆状核变性(HLD)患者胆囊声像图及排空功能的改变,并探讨其原因。方法:超声观察138例HLD患者的肝脏、胆囊声像图及胆囊排空功能测定,根据肝脏声像图的类型,进行归类比较。结果:本组138例HLD患者中,有82例胆囊异常,肝脏声像图表现为结节征型、岩层征型、树枝状型、星光点征型、脂肪肝型的HLD患者胆囊异常率分别为95.8%、54.0%、51.2%、50.0%、40.0%。结论:肝豆状核变性往往合并胆囊的异常,胆囊异常率与肝脏受损程度及疾病所处病程阶段具有相关性;常规超声检查联合采用改良Simpson法对胆囊排空功能测定能及早准确的发现胆囊异常,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信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5例经彩超诊断的乳腺癌的声像图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并与术后病理结果相比较。结果乳腺癌特征声像图表现:低回声,纵横比〉1,小分叶,毛刺,强回声晕,边缘成角,后方衰减,内部微小钙化,导管结构紊乱。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准确反映乳腺癌声像图特征性,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正>本文分析总结了52例乳腺肿块患者的彩色超声声像图特征以及各声像图特征的诊断价值,并应用病理组织学方法对手术切除的标本进行了处理观察,对乳腺肿块的声像图特征病理组织学进行了对照研究。结果表明:在乳腺肿块声像图诊断中,以边界回声特征最为重要,它是良、恶性鉴别的关键。乳腺癌多表现为肿块前、侧缘有不规则强回声(恶性  相似文献   

18.
肝肾B超检查在肝豆状核变性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在肝豆状核变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通过对159例肝豆状核变性住院患者肝肾超声检查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声像图特点。结果:①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肝脏声像图异常率为100%。②非肥胖儿童脂肪肝是肝豆状核变性患者早期肝脏病理改变的声像图表现,对诊断肝豆状核变性具有特异性。③肾脏同时呈现弥漫性病变声像图改变者占86.8%。结论:肝肾B型超声检查对肝豆状核变性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甲状腺腺瘤超声声像图与手术病理间的对照,分析超声检查在甲状腺腺瘤方面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4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29例甲状腺腺瘤患者为观察对象,用回顾资料法,将患者术前超声声像图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比较,指导临床诊治实践.结果:29例甲状腺腺瘤患者超声声像图多表现为中低回声、晕环、实性肿块,超声检查与术后病理组织学诊断对照,超声显像特异性为27例,达到93.10%.结论:甲状腺腺瘤超声声像图与手术病理对照存在着高度相符,临床上除利用甲状腺针刺活组织检查、相关生化检查诊断外,还应利用超声检查的特异性,为临床诊断增加确诊率.  相似文献   

20.
脂肪肝超声影像学临床诊断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殷玉梅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36):123-125
目的研究脂肪肝患者的肝脏、胆囊及脾脏的超声声像图的特点。方法采用彩色超声仪观察了160例脂肪肝患者的肝脏、胆囊及脾脏,进行了超声测量、对比、分析和研究。结果脂肪肝患者在超声上均有明显改变。结论超声检查在脂肪肝的诊断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