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三氧水对肺癌化疗患者所致毒性口腔黏膜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收集61例肺癌化疗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使用三氧水漱口,对照组使用洗必泰漱口液漱口,观察从化疗开始至化疗结束后的1周内,患者发生毒性口腔黏膜损伤的情况并记录。结果使用三氧水漱口后,患者毒性口腔黏膜损伤护理效果有效率比对照组提升36.7%,效果满意。结论做好肺癌患者毒性口腔黏膜损伤的治疗和护理工作,对肺癌患者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恶性肿瘤患者口腔感染会导致全身感染,影响患者的化疗效果,增加患者痛苦,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因此,观察肿瘤患者口腔护理对预防感染有着重要意义.方法 实验组:50例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时予特殊口腔护理.对照组:50例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时予常规口腔护理.结果 特殊口腔护理组患者口腔感染及全身感染机会明显少于常规口腔护理组. 结论 特殊口腔护理明显提高了口腔及全身抗感染的能力,因此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应加强口腔护理. 恶性肿瘤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大剂量化疗后,造血及免疫系统受到严重抑制;化疗的直接损伤,化学药物的影响,直接破坏口腔黏膜屏障,口腔唾液分泌减少,溃疡和糜烂所致疼痛使口腔运动减少,细菌迅速生长繁殖;口腔内原有疾病如龋齿、牙龈炎、牙根尖周炎等等,均可诱发口腔感染.口腔感染会导致全身感染,影响患者的化疗效果,增加患者痛苦,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因此,观察肿瘤患者化疗时的口腔护理对预防口腔感染及全身感染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改良口腔护理对急性白血病化疗致口腔粘膜炎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估改良口腔护理对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口腔并发症的防治效果.方法 34例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改良口腔护理组和常规口腔护理组.在化疗前后不同时间对患者检查口腔及牙齿情况,寻找潜在感染病灶.在化疗第1、7、14、21、28d用牙龈指数评价牙周状态.结果 改良口腔护理组牙龈指数、口腔并发症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结论 改良口腔护理对急性白血病化疗口腔并发症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值得进一步推广与改进.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化疗时的护理.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我院肿瘤科2008年2月~2011年2月住院的212例肺癌患者中,合并糖尿病患者34例,总结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方法.结果 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中,31例顺利完成全程化疗.3例患者血糖控制不佳延期化疗并更改化疗方案.无1例并发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结论 T2DM合并肺癌的患者具有合并高血压、易并发感染的临床特点.对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加强化疗时的护理,可减少并发症,有利于患者顺利完成化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临床观察肺癌患者化疗前后免疫功能状态,了解肺癌患者免疫功能情况及化疗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46例肺癌患者化疗前后及22例健康人的细胞免疫功能(CD3、CD4、CD8和CD56);比较肺癌患者化疗前后免疫指标的变化,并比较其与健康人群免疫指标的差异.结果 化疗前后肺癌患者的CD3、CD4和CD4/CD8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CD8和CD56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但患者化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肺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化疗对患者免疫功能有一定影响,但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肺癌术后患者静脉滴注化疗药物渗漏性损伤的防治方法 .方法 对50例共240例次肺癌术后化疗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合理选用静脉、针头,掌握用药、冲管和拔针方法 ,指导患者自我观察,加强巡视,及时处理渗漏性损伤.结果 240例次肺癌化疗患者,发生化疗性静脉炎3例和渗漏7例.结论 化疗前做好患者的教育工作,正确掌握化疗渗漏性损伤的防治方法 ,能有效减少肺癌术后化疗渗漏性损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何圆  刘芳  钱晓涛  尤长宣 《重庆医学》2015,(20):2776-2779
目的 探索认知行为干预(CBI)治疗模式对晚期肺癌化疗患者焦虑、抑郁的疗效.方法 随机将100例晚期肺癌化疗患者(ⅢB期或Ⅳ期)均分为4组:第1组予CBI干预治疗晚期肺癌化疗患者及家属,第2组予CBI于预晚期肺癌化疗患者,第3组予CBI干预患者家属,第4组为无CBI干预组,干预时间持续4周,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CBI干预治疗前后SAS、SDS差值计算.结果 4组晚期肺癌化疗患者SAS差值、SDS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第1组干预治疗模式SAS、SDS值显著下降.结论 CBI干预晚期肺癌化疗患者及家属治疗模式明显改善晚期肺癌化疗患者焦虑及抑郁状况.  相似文献   

8.
化疗是目前治疗白血病的主要手段之一,白血病患者在化疗后免疫力低下,骨髓处于抑制状态,三系均低于正常水平,面对外界多种细菌及病毒的侵袭,极易发生各种感染.口腔黏膜炎是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最易发生的并发症之一,可出现口腔黏膜充血、溃烂、出血、疼痛、进食困难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若引发全身感染,严重者会危及生命,故防治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口腔黏膜炎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术后辅助化疗与常规开胸手术后辅助化疗的依从性.方法 选取2001年1月至2009年12月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胸外科收治的临床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共267例,其中,45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需进行术后辅助化疗,纳入本次研究.按照患者术后化疗依从性将患者分为未化疗(14例)、部分化疗(5例)和充分化疗(26例).比较患者术后化疗实施情况,分析术后化疗完成依从性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长期无瘤生存率的影响.结果 术后病理分期N1及以上患者45例,其中31例进行了术后辅助化疗,26例完成了4个周期.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化疗依从性随着年龄升高而逐步降低,胸腔镜手术可提高术后辅助化疗的依从性,但并非唯一影响因素.术后辅助化疗依从性对于术后长期无瘤生存率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临床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术后辅助化疗的依从性要好于常规开胸手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老年肺癌化疗患者生存质量影响因素,为实施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肺癌化疗治疗老年患者(≥60岁)60例,应用肺癌患者生存质量量表(QLICP-LU)、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A),测量老年肺癌化疗患者生存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变化,分析主要影响因素.结果 老年肺癌化疗患者生存质量各个维度评分: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共性疾状和副作用、特异症状等与抑郁、焦虑成负相关(P均<0.05);肺癌转移患者生活质量较无转移患者得分低(P<0.05).结论 老年肺癌化疗患者生活质量越差,抑郁、焦虑状况越严重;肺癌转移患者易出现抑郁、焦虑等症状.应重点关注其化疗不良反应、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方面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音乐治疗加心理行为干预方法对肺癌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250例肺癌化疗患者进行了心理干预临床试验研究.采用中国癌症化疗患者生活质量量表(QLQ-CCC)及卡氏功能状态量表作为肺癌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状况的测查指标.在实验设计和患者筛选时对医学变量进行了控制,同时对心理变量也进行了控制.结果肺癌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状况以化疗中最差.经过心理干预的肺癌化疗患者,化疗后其生活质量各功能指标均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的躯体、心理、社会、总体感觉分方面评分分别为:(26.9±2.7)分,(12.6±1.6)分,(8.7±0.7)分,(47.1±3.5)分,P值<0.05或0.01,KPS评分为(75.5±5.7)分,P<0.05.结论音乐治疗加放松内心意象法心理干预方法简便实用,可明显提高肺癌化疗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肺癌合并肺炎患者口腔与肠道菌群结构与全身炎症反应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8年6月—2020年1月收治的肺癌患者100例,将其纳入对照组;另外再选100例肺癌合并肺炎患者纳入观察组.所有患者进行口腔、肠道菌群结构与全身炎症反应指标检查.比较两组患者口腔血链球菌数量、前牙及后牙龈下菌斑数量、肠道大肠...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护理干预预防和减轻肺癌患者在化疗过程中产生的各种不良反应。方法总结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及其相关护理对策。主要包括心理护理、化疗药物外渗的处理、消化道反应的护理和口腔渍疡、脱发、骨髓制肝脏毒性的护理及泌尿系统毒性的观察。结果观察组化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为粒细胞下降5例(25.0%),血小板下降6例(30.0%),血红蛋白下降4例(20.0%),神经毒性1例(5.0%),恶心、呕吐5例(25.0%),脱发2例(10.0%)经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使患者的不良反应减轻,保证了化疗的顺利进行。结论认为护理干预可降低肺癌化疗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临床症状与延长生命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者发病时淋巴细胞绝对数(absolute lymphocyte count , ALC)与临床疗效、无病生存期(DFS)和总生存时间(OS)的关系,探讨ALC作为肺癌患者预后判断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学资料和实验室检查,对初发ALC与不同治疗方式的有效率、DFS和OS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组肺癌临床化疗、放疗的总有效率为57.83%,疾病初发ALC≥1.5×109/L的患者临床疗效较好,有效率明显高于ALC<1.5×109/L的患者(P<0.01). ALC与单纯化疗及联合放化疗的疗效密切相关,而与手术、放疗的疗效无关. ALC水平与患者的年龄、肺癌组织学类型无关,但初发ALC高的肺癌患者,其临床分期偏向于Ⅰ~Ⅱ期. 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log-rank分析显示,初发ALC水平与接受化疗肺癌患者的DFS和OS密切相关,初发ALC高水平的化疗患者DFS和OS明显延长.结论肺癌患者初发ALC水平与临床化疗疗效和化疗患者的生存期密切相关,提示疾病初发时高水平的ALC能够保护机体免疫系统功能,对减轻化疗药物的毒副反应、提高患者抗肿瘤能力有积极的意义. ALC有可能成为肺癌患者化疗后预后判断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一线接受替吉奥联合顺铂化疗的临床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52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初治给予替吉奥联合顺铂化疗。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患者心理护理、化疗前后密切观察病情、对该方案不良反应进行护理干预。结果:该方案总体客观有效率(RR)为21.2%,疾病控制率(DCR)为75.0%,患者常见的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口腔黏膜及消化道反应,经积极护理均获得较好的处理效果。结论:替吉奥联合顺铂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确定,充分的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多药耐药性相关蛋白基因--MRP基因(multi-drug resistance associated protein gene)对肺癌患者术后化疗疗效的影响. 方法"应用原位分子杂交结合免疫组化技术检测35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S)根治术后化疗患者石蜡组织标本中肺癌细胞MRP基因mRNA表达,并回顾性随访. 结果"35例NSCLC患者肺癌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MRP基因mRNA表达,其表达水平与术后化疗疗效密切相关. 结论"MRP基因mRNA表达水平与肺癌患者术后化疗疗效有密切相关性,检测MRP基因mRNA表达水平可预测肺癌患者化疗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康艾注射液对肺癌GP方案化疗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影响.方法 40例确诊的晚期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联合康艾注射液化疗组(20例)和单纯化疗组(20例).分别于化疗前、化疗开始后第2、9、14及21天采集患者外周血,应用血液分析仪检测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等指标,并加以比较.以40例健康体检者作正常对照.结果 肺癌患者PLT、MPV、PDW、PCT较正常对照组升高(P<0.01).和化疗前比较,化疗开始后第2天肺癌患者血小板参数下降不明显(P>0.05),而第9、14天肺癌患者PLT、MPV、PCT及PDW下降明显(P<0.05);和联合康艾注射液化疗组比较,单纯化疗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化疗开始后第21天上述指标均开始明显上升(P<0 05),和单纯化疗组比较,联合康艾注射液化疗组PLT、MPV、PDW上升更为明显,而PCT则不如GP化疗组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艾注射液可明显减低GP方案化疗对肺癌患者的骨髓抑制,减轻其血小板减少的毒副反应.血小板参数检测对了解肺癌化疗患者骨髓造血功能,指导个体化化疗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测定口腔黏膜细胞的凋亡和增殖率来评估化疗患者的营养状况.方法 选取65例因胃部肿瘤行胃大部切除术后1个月接受化疗的患者,根据化疗后不同程度恶心呕吐反应造成的短期食物摄入障碍分为轻、中和重度营养障碍组.用流式细胞术亚G1峰法和增殖抗原Ki67标记法分别检测口腔黏膜细胞的凋亡率和增殖率.通过统计学分析不同营养状态患者的口腔黏膜细胞凋亡率和增殖率的差异.结果 轻度和中度营养障碍患者的口腔黏膜细胞凋亡率和增殖率在化疗前后没有出现显著性改变(P0.05);重度营养障碍患者的口腔黏膜细胞凋亡率和增殖率则较化疗前显著下降(P<0.05).同时各组患者的血常规及血液营养指标检测未出现显著性改变.结论 口腔黏膜细胞凋亡率和增殖率与不同化疗副反应所致的急性营养障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曹燕  胡梅荣  吴国丽 《吉林医学》2013,(26):5463-5464
目的:对进行化疗治疗的老年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分组护理,采用不同的护理方式探讨临床上应用于老年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正确有效的护理措施,为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生活和生存质量提供可靠临床依据。方法:对照组老年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包括化疗前护理、胃肠反应护理、肝功能护理、穿刺部位护理、口腔护理、腹泻以及便秘护理、病情观察等;研究组老年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措施,包括心理护理、脱发护理、饮食护理、化疗后健康教育等。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老年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不良反应发生次数、焦虑情况以及抑郁情况均较对照组明显减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进行化疗治疗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与护理干预相结合的综合护理模式,可有效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改善患者焦虑以及抑郁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肺癌化疗间歇期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患者对导管维护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9年3月洛阳市第八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肺癌患者,均接受PICC。分析其化疗间歇期对导管维护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果年龄、学历水平、家庭支持态度与肺癌PICC化疗间歇期患者导管维护依从性有关(均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增长、学历低是肺癌PICC化疗间歇期患者导管维护依从性的危险因素,家庭支持是肺癌PICC化疗间歇期患者导管维护依从性的保护因素(均P<0.05)。结论年龄增长、学历低是肺癌PICC化疗间歇期患者导管维护依从性的危险因素,家庭支持是肺癌PICC化疗间歇期患者导管维护依从性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