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桔梗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是中医常用的一味止咳平喘良药。桔梗的药性功用历史悠久,有“诸药舟楫”之称,既能载诸药上行,又能引苦泄峻下,又因其可药食两用而被广泛使用。经查找发现古代对于桔梗在药性功用方面记载存在不同。故作者通过查阅历代本草书籍和相关文献资料,对桔梗性味归经及功能主治进行全面本草考证,理出桔梗性味归经、功能主治的发展脉络,为桔梗的质量评价提供本草学依据。经考证,桔梗的药性从东汉时期开始至今,存在由单药味“辛”转向复合药味“苦、辛”,归经从“手太阴”“手少阴”“足阳明胃”到“入肺,兼入心、胃”再到“入肺经”的不同看法;桔梗的功能主治古今取舍不同,历代本草归纳总结出来桔梗诸多具有研究价值的潜在功用。现代研究表明桔梗在镇咳祛痰、抗炎、抗肿瘤、抗氧化、抗糖尿病、抗肥胖、保肝、免疫调节等方面有显著药理活性。该文可为桔梗的质量评价提供本草学依据及文献支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药性寒与功能、药理作用、中医主治、现代医学主治、药味、归经、化学成分之间的关系.方法:根据“中药功能-药理-临床数据库系统”,查询“寒”与药理作用、药味、归经、功能、中医主治、现代医学主治、化学成分之间的关联频次,依据频次的多少,取涵盖最高频次2/3的定为基本范畴,涵盖余下最高频次2/3的定为联合范畴,其余的定为扩展范畴.结果:寒性药的基本功能为清热、解毒、凉血、消肿;寒性药的基本药理作用为抗菌、抗炎、抗肿瘤、解热、利尿、影响心血管系统、降血压、镇静、镇痛、抗癌;寒性药的中医基本主治为痈肿、咽喉肿痛、黄疸、丹毒、外治湿疹、疔疮、湿疹、风热感冒、热淋、热淋涩痛、喉痹、衄血、目赤、疮毒、吐血、痄腮、便血、水肿胀满;寒性药的现代医学基本主治为烧伤、湿疹、银屑病、细菌性痢疾、肝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高脂血症、便秘、胆囊炎、带状疱疹、宫颈糜烂、扁平疣、胃溃疡、慢性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荨麻疹、流行性腮腺炎、百日咳;与寒性药常联合的基本药味为甘、苦;寒性药的基本归经为肝、肺、胃、心、肾;寒性药的基本化学成分为有机酸、生物碱、糖类、无机物、氨基酸、苷类、黄酮类、酯类、鞣质、挥发油.结论:确定药性寒与功能、药理作用、中医主治、现代医学主治、药味、归经、化学成分之间的关系,并依据频次将寒性药分为基本、联合、扩展范畴,为寒性中药的药性理论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清热药与药理作用、中医主治、现代医学主治、药性、药味、归经、化学成分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中药性味现代数据库系统”,查询“清热”与药理作用、中医主治、现代医学主治、药性、药味、归经、化学成分之间的关联频次,依据频次的多少,取涵盖最高频次2/3的定为基本范畴,涵盖余下最高频次2/3的定为联合范畴,剩余的定为扩展范畴.结果:清热药的基本药理作用为抗菌、抗炎、抗肿瘤、解热、镇静、影响心血管系统、利尿;清热药的中医基本主治为痈肿、黄疸、咽喉肿痛、疔疮、吐血、目赤肿痛、热淋涩痛、衄血、水肿、喉痹、丹毒、头痛、风热感冒;清热药的现代医学基本主治为湿疹、细菌性痢疾、高血压、慢性气管炎、感冒、烧伤、百日咳、胃溃疡、肝炎、流行性腮腺炎、肺炎、带状疱疹、水肿、咽喉肿痛、十二指肠溃疡、化脓性中耳炎、皮炎、头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支气管炎、扁平疣、急性扁桃体炎、腹泻、高脂血症、咳嗽、黄疸;清热药的基本药性为寒、微寒;与清热药常联合的基本药味为苦、甘;清热药的基本归经为肝、肺、胃、大肠、心;清热药所含的基本化学成分为有机酸、黄酮类、苷类、生物碱、糖类、鞣质、氨基酸、酯类、挥发油、无机物、萜类.结论:确定清热药与药理作用、中医主治、现代医学主治、药性、药味、归经、化学成分之间的关系,并依据频次将清热药分为基本、联合、扩展范畴,为清热药的现代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5.
《中医学报》2013,(11):1692-1694
目的:探讨活血功能与药理作用、中医主治、现代医学主治、药味、药性、归经、化学成分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中药功能-药理-临床数据库系统",查询"活血功能"与药理作用、中医主治、现代医学主治、药味、药性、归经、化学成分之间的关联频次,依据频次的多少,取涵盖最高频次2/3的定为基本范畴,涵盖余下最高频次2/3的定为联合范畴,剩余的定为扩展范畴。结果:活血功能的基本药理作用抗炎、抗菌、镇痛、抗肿瘤、影响心血管系统、镇静、平喘、抗心肌缺血、抗病毒、保肝、抗血栓等;活血功能的中医基本主治为闭经、痛经、跌扑损伤、月经不调、风湿痹痛;活血功能的现代医学基本主治为冠心病,与活血药常联合的基本药味为苦、辛、甘;活血功能的基本药性为:温、平、微寒,活血药的基本归经为肝、心、脾;活血功能的基本化学成分为挥发油、黄酮类、有机酸、苷类、酯类、生物碱、糖类、萜类、鞣质、皂苷。结论:确定活血功能与药理作用、中医主治、现代医学主治、药味、药性、归经、化学成分之间的关系,并依据频次将活血药分为基本、联合、扩展范畴,为活血功能的现代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通过文献研究,对目前关于冬虫夏草的几个相关问题的错误认识进行纠正.作者提出,冬虫夏草是一种药物,不是两种药物的结合体.冬虫夏草之名字只是从现象层面做出了描述,没有深入到本质.其性味,归经、功用主治为:甘温平和,不燥不腻,归肺肾二经,能填精益气,培元固本.平补阴阳.  相似文献   

7.
从历代本草记载及临床应用可见柴胡具有味苦、辛,性微寒,归肝、胆经等特点,能够解表退热、截疟、疏肝解郁、升举阳气,适用于肝郁气滞证、中气下陷证、少阳证、外感发热等,常与黄芩、黄芪、升麻、香附等药物配伍以增效。现代研究多认为柴胡具有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等功效,适用于外感发热,病邪在少阳寒热往来,疟疾,肝郁所致胁痛、乳胀、月经不调,气虚下陷之脱肛、子宫脱垂、胃下垂等。  相似文献   

8.
补气中药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中药功能-药理-临床数据库系统”,查询“补气”与药理作用、西医病名、药性、药味、归经、化学成分的关联频次,依据频次的多少,取涵盖最高频次2/3的定为基本范畴,涵盖余下最高频次2/3的定为联合范畴,剩余的定为扩展范畴,并依此确定补气药与药理作用、西医病名、药性、药味、归经、化学成分之间的关系,将补气药分为基本、联合、扩展范畴,为补气中药的药性理论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药性平特点及其现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舒雁  白明  苗明三 《中医学报》2013,28(6):860-862
  相似文献   

10.
健脾功能的中药多辛、温、香燥,具有化湿浊、解表邪、健脾胃的作用,代表药物有藿香、佩兰;若辛温性烈,作用更为强烈,则又能行气结、通积滞,如苍术、厚朴;若辛温香燥之性更烈,则更能祛寒温中,如砂仁、肉豆蔻、草豆蔻、草果。健脾中药在心血管、糖尿病、抗衰老方面都有很好的作用,因此具有健脾功能的中药在心血管、糖尿病、抗衰老这方面的研究有待加强,使其成为未来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1.
白癜风是一种常见的获得性的以局部或全身皮肤黏膜色素脱失为特征的皮肤病,直接影响患者的容貌,进而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白癜风的发病机制不清,存在多种学说如黑素细胞自毁、自身免疫、遗传缺陷、氧化应激、微量元素失衡等,但最终结果是黑素细胞减少、缺失和功能抑制。所以,黑素细胞的损害在白癜风的病机中占重要地位。中药治疗白癜风有确切疗效。借助于其他学科,中药治疗白癜风已研究至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12.
对比现代物理学与中医,会发现其中有很多相似之处,现代物理学的一些特性即整体性、变化性和意识与存在的相互关连性也在中医学中有体现,就这些特点,对现代物理学与中医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3.
中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瑰宝,数千年来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矿特类中药是繁多中药材中的重要部分。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矿物类中药的化学成分、鉴定学、炮制学和制剂学及药理学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研究、提高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论传统中国医学之特色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中医学是以《易经》象论思维方式为主的,以元气为物质基础的,天人合一的整体功能医学,必须把天,地、人三才作为一个整体来理解,在三才之中,以人的体质为本。中医学蕴涵了人文精神与人文科学的精粹,是人文,艺技相结合的医学,体质病理学提出的辨质论治是辨证论治的深化,简化,是中国式的个体化诊疗原理,中国的养生之道与西方人的体育锻炼和增加营养的观念不同,中医学为智慧医学,讨论传统中国医学之特色的目的在于进一步发扬其特色。  相似文献   

15.
长期剧烈的运动训练会引起运动性贫血的发生,严重影响运动员的运动成绩和身体健康。中药能改善红细胞膜的渗透性和变形性,改善消化道出血症状,改善铁代谢紊乱,增加血红蛋白含量,中药有利于抵抗运动训练造成的自由基生成增加对机体的不利影响,对维持和提高运动能力十分有利。中药还可以促进造血生长因子的分泌,影响造血干细胞、祖细胞的增殖分化等多个环节。  相似文献   

16.
传统中医文化的现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朱红英 《医学与社会》2009,22(11):24-25
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离不开先进文化的积极指导。中医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其蕴涵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人文精神在现代仍具有重要的价值。首先,中医文化所遵循的“天人合一”的整体观与科学发展观的价值理念是一致的;其次,中医文化所倡导的“悬壶济世、大医精诚、以人为本”的伦理道德有利于社会和谐;此外,中医文化所蕴含的“治未病、己病防变”的辨证医疗观可为当前医疗改革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十八反是中药重要的配伍禁忌,临床应用需采取慎重态度。但在临床的实际应用中,却古今皆有包含有反药同用的方剂相关记载。现代临床研究中,一些医生使用反药同用的方剂,在严格掌握其适应症、使用恰当时可获收益且收到奇效。文章对现代临床研究报道的反药同方方剂做一综述,结合现代机理研究现状,以期拓宽中医药应用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8.
反药同方之方剂现代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八反是中药重要的配伍禁忌,临床应用需采取慎重态度。但在临床的实际应用中,却古今皆有包含有反药同用的方剂相关记载。现代临床研究中,一些医生使用反药同用的方剂,在严格掌握其适应症、使用恰当时可获收益且收到奇效。文章对现代临床研究报道的反药同方方剂做一综述,结合现代机理研究现状,以期拓宽中医药应用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