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皮胭静脉血流顺向性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可行性。方法对39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经健侧股静脉置入下腔静脉滤器后,穿刺患侧胭静脉,以胭静脉为人路,行血管内溶栓、血栓消融器消融和(或)球囊成形及腔内支架置人术等治疗。结果经皮胭静脉穿刺均获成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以患侧胭静脉为人路,血流顺行性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操作简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经颈静脉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预防肺血栓拴塞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对40例(急性起病21例,慢性反复并急性发作19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实施经颈静脉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滤器置于肾静脉开口以下。之后对其中39例实施经足背静脉持续顺行溶栓。随访1—48个月。40例经颈静脉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全部成功,成功率为100%。未发现与导管操作有关的并发症。未见有患者因肺血栓拴塞症而死亡。39例经足背静脉持续顺行溶栓的病人38例下肢肿胀得到明显改善,占97.4%。此结果提示,经颈静脉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预防肺血栓栓塞症安全有效。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人应尽早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并尽早进行溶栓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下腔静脉滤器在深静脉血栓介入治疗中预防肺栓塞的应用价值。方法 35例下肢及盆腔静脉血栓病变患,分别经股静脉(32例)和锁骨下静脉(3例)放置血栓病变患,分别经股静脉(32例)和锁骨下静脉(3例)放置下腔静脉滤器,每例1枚,位置均为肾静脉开口下方,再行积极的介入治疗。结果 35枚滤器均放置成功,随访1-36个月,均未发生肺栓塞,亦未见滤器移位或倾斜,腔静脉阻塞等并发症;全部病人症状,体征明显改善。结论 在深静脉血栓介入治疗中,放置下腔静脉滤器是预防肺栓塞有效。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深静脉血栓形成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与肺血栓栓塞症(PTE)为同一疾病在不同部位、不同阶段的两种表现形式,超声检查结合临床DVT危险性评估或D—二聚体检测为诊断DVT的首选方法。间接性CT静脉造影术可1次同时获得DVT及PTE的情况。磁共振静脉造影术能准确地确定盆腔和下腔静脉的血栓,还有潜在的鉴别新旧血栓的功能。当无创手段不能作出诊断或与临床评估不一致时,可考虑X线静脉造影检查。抗凝为DVT最基本的预防及治疗方法。溶栓、手术和放置下腔静脉滤器需要有选择地进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皮腘静脉血流顺向性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可行性。方法对39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经健侧股静脉置入下腔静脉滤器后,穿刺患侧腘静脉,以腘静脉为入路,行血管内溶栓、血栓消融器消融和(或)球囊成形及腔内支架置人术等治疗。结果经皮腘静脉穿刺均获成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以患侧腘静脉为入路,血流顺行性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操作简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穿刺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ICC)致上肢静脉血栓的治疗方法及并发症预防方法。方法PICC致上肢静脉血栓患者24例,均采取以抗凝为主的综合治疗,其中11例行上腔静脉滤器置人术。观察治疗效果及肺栓塞发生情况。结果24例患者住院时间10~17d,平均11.5d。出院时患肢肿胀完全消失17例,明显减轻7例。随访30d-2a,3例因晚期肿瘤死亡。11例患者行上腔静脉滤器置入术者随访至今均无肺栓塞表现,复查X线胸片未见滤器明显移位。结论PICC致上肢静脉血栓的主要治疗措施是抗凝,置人上腔静脉滤器可有效预防肺栓塞发生。  相似文献   

7.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预防肺动脉栓塞6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在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中预防肺动脉栓塞的作用。方法2003年3月至2005年2月,经股静脉或颈静脉穿刺放置永久性下腔静脉滤器61例,男性34例,女性27例,年龄34~90岁,平均66.7岁。深静脉血栓位于右下肢24例,左下肢34例,双下肢3例。常规行下腔静脉造影,了解并确定下腔静脉和释放途径无血栓形成,将滤器放置到肾静脉开口下的腔静脉。结果本组病例均释放成功,其中3例双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经颈静脉释放,其余均经股静脉释放;2例在超声定位下释放,其余均在静脉造影下完成。术后随访1~18个月,均无肺栓塞发生。结论经皮穿刺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操作简便,可以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患者肺动脉栓塞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滤器联合导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和临床应用。方法入选2013年2月至2015年8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连续收治的17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其中混合型血栓15例,中央型2例;16例血栓位于左侧深静脉,1例血栓位于右侧深静脉。所有患者均经健侧股静脉插管置入滤器后,将溶栓导管置入患侧下肢静脉进行尿激酶溶栓,期间定期复查下肢深静脉造影及下肢静脉超声。结果所有患者均一次性成功置入OptEase下腔静脉滤器并成功进行尿激酶溶栓治疗,患者临床症状在溶栓5~10 d后均明显改善及消失,其中7例溶栓后下肢静脉造影左髂总静脉狭窄大于90%;5例经球囊扩张后残余狭窄小于40%;2例球囊扩张后残余狭窄大于50%,并行支架置入术,术后残余狭窄小于20%。结论下腔静脉滤器联合导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安全、直接、有效,但长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小隐静脉—腘静脉途径置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疗效。方法选择DVT患者47例,置管前置入下腔静脉滤器,采用经小隐静脉—腘静脉途径置入溶栓导管,持续泵入尿激酶5~10万U/次,3次/d。术后每36~48 h经溶栓导管行深静脉顺行造影观察血栓变化,调整溶栓导管位置及尿激酶用量,共应用尿激酶7~12 d。观察术中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情况及置管情况。治疗6个月后,评价临床疗效。随访2年,观察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患者经小隐静脉—腘静脉置管均获成功,溶栓导管均通过髂静脉置入,置管成功率100%。治愈23例、显效15例、有效9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术后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经小隐静脉—腘静脉路径置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操作简便可行,溶栓疗效好,术后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可回收式下腔静脉滤器(IVCF)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导致肺栓塞中的的临床作用。方法4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为预防肺栓塞置入可回收式下腔静脉滤器,随访观察无滤器并发症发生及肺栓塞的出现。结果35例在放置12~14天取出,11例患者因滤器周围血栓形成,下腔静脉置管溶栓5~7天,5例血栓消失,滤器成功回收,另6例溶栓效果不佳,长期留置滤器。在取出的40例中,12例肉眼可见絮状血栓。结论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能安全、有效预防肺栓塞,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重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腔静脉滤器在老年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择77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将年龄≥60岁的48例为老年组,年龄60岁的29例为非老年组,2组均置入腔静脉滤器,术后采用接触性导管溶栓23例,外周血管溶栓54例,以治疗3 d后患肢膝关节上15 cm周径较治疗前的变化判断疗效。结果全部患者顺利置入腔静脉滤器,技术成功率100%。术后无肺动脉栓塞发生。与治疗前比较,老年组和非老年组治疗后患肢膝关节上15 cm周径明显下降(P0.05),但2组治疗前后膝关节上15 cm周径变化差值无明显差异(P=0.324)。接触性导管溶栓较外周血管溶栓治疗效果更佳(P=0.000)。1例成功取出腔静脉滤器,13例次出现抗凝过度情况。结论腔静脉滤器及温和的溶栓治疗,可以有效防止老年患者肺动脉栓塞的发生,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合并上肢深静脉血栓置入上腔静脉滤器的安全性及预防肺栓塞发生的临床应用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资料。在上腔静脉置入滤器后,术后观察上肢或头颈部症状,并复查胸片或胸部CT,观察有无肺栓塞形成及滤器情况。结果 20例患者均成功置入上腔静脉滤器,无症状性肺栓塞发生,无滤器移位、变形。经溶栓及抗凝等治疗后,上肢或头面部症状明显缓解。结论上腔静脉滤器置入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预防上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形成肺栓塞的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下腔静脉滤器预防肺栓塞的作用 ,以及经导管血栓内溶栓治疗深静脉血栓 (DVT)的疗效。方法 对 2 4例确诊为DVT患者均置放下腔静脉滤器 ,其中 11例患者指引导丝经健侧髂总静脉置入患侧髂总静脉 ,并置入溶栓导管 ;13例经患侧股静脉置入溶栓导管。 2 4例均经溶栓导管注入尿激酶 ,4 0~ 6 0万u/d ,连续 3~ 5d ,每例患者结束溶栓前均行造影。结果 无 1例发生肺栓塞。 2 1例造影显示小血管壁光滑 ,血流通畅 ,3例造影显示血管壁光滑 ,血流较缓慢 ;2 4例患者下肢肿胀明显消退 ,无脑出血、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下腔静脉滤器能有效预防肺栓塞 ,经导管血栓内溶栓治疗DVT安全、高效 ,尿激酶用量少 ,出血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后综合治疗与保守治疗在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04年1月至2010年8月确诊深静脉血栓形成的79例患者中,47例经同意后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并静脉溶栓合并抗凝治疗,进入实验组;32例作为对照组给予抗凝治疗。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治疗结果。结果实验组猝死率及肺栓塞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 vs.6.25%(2/32),P〈0.05;0 vs.15.62%(5/32),P〈0.05]。实验组患肢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0%(47/47)vs.81.25%(26/32),P〈0.05]。结论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后经患肢足背静脉给予尿激酶溶栓并抗凝综合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并能预防肺动脉栓塞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孙岩  张十一  刘洋  金星  袁海 《山东医药》2011,51(38):51-52
目的观察腘静脉置管溶栓联合髂静脉球囊扩张支架置入术治疗合并Cockett综合征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 41例合并Cockett综合征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在下腔静脉滤器保护下行腘静脉置管溶栓联合髂静脉球囊扩张,22例行髂静脉支架植入术。结果本组均无手术后死亡者,无肺动脉栓塞发生。术后3~5 d患者肢体肿胀开始消退,术后5~10 d肿胀明显消退。静脉造影示下肢静脉血栓溶解,少数残存短段血管壁毛糙。38例获随访23例下肢深静脉主干通畅、瓣膜形态良好;11例深静脉不完全通畅、瓣膜形态模糊,未发现支架移位和变形;4例髂静脉支架内血栓形成。结论腘静脉置管溶栓联合髂静脉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治疗合并Cockett综合征的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左髂静脉受压综合征的腔内治疗效果。方法50例左髂静脉受压综合征患者均采用腔内治疗,经股静脉人路行左髂静脉病变段球囊扩张加支架植入术。合并血栓形成者,先行下腔静脉滤器植入和左下肢深静脉插管溶栓术,二期处理左髂静脉病变;合并静脉曲张者,二期手术治疗。结果球囊扩张成功39例,支架置入30例,本组无死亡和肺栓塞发生。出院时肢体肿胀明显减轻;血栓完全溶解15例,部分溶解2例,血栓后遗症表现4例;静脉曲张者曲张静脉症状减轻;7例溃疡愈合。41例随访患者中,2例支架内血栓形成,1例支架狭窄移位。结论血管腔内治疗左髂静脉受压综合征对老年患者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近期效果良好,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7.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4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会明  王丽美  马健 《山东医药》2010,50(37):99-100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静脉系统常见病,多发于年老体弱、久病卧床及骨折患者,一旦形成血栓且治疗不及时,治疗较棘手,如血栓脱落易引起肺栓塞(PE)等并发症.预防性置入下腔静脉滤器(IVCF)是近10余年发展的介入治疗新技术,其作为预防PE的有效措施已广泛用于临床.2000~2010年,我院采用IVCF置入治疗DVT患者48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与肺血栓栓塞症 (PTE)为同一疾病在不同部位、不同阶段的两种表现形式 ,超声检查结合临床DVT危险性评估或D 二聚体检测为诊断DVT的首选方法。间接性CT静脉造影术可 1次同时获得DVT及PTE的情况。磁共振静脉造影术能准确地确定盆腔和下腔静脉的血栓 ,还有潜在的鉴别新旧血栓的功能。当无创手段不能作出诊断或与临床评估不一致时 ,可考虑X线静脉造影检查。抗凝为DVT最基本的预防及治疗方法。溶栓、手术和放置下腔静脉滤器需要有选择地进行  相似文献   

19.
临时腔静脉滤器植入并溶栓治疗急性肺栓塞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修麓璐  刘艳丽 《山东医药》2006,46(28):85-86
当急性肺栓塞(APE)患者伴有下肢大量血栓时,溶栓治疗可能造成部分血栓脱落,引起肺再栓塞的发生,联合应用下腔静脉滤器植入可有效预防再栓塞。我院2002-2005年共为7例患者行临时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并应用溶栓治疗,获得良好效果。现将其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下腔静脉滤器的临床应用及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导致肺栓塞的最主要原因,预防血栓脱落至肺动脉尤为重要.近年来,下腔静脉滤器广泛应用于临床,可以有效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所致肺栓塞.本文就下腔静脉滤器的发展史、适应证、并发症、临床效果评价及新型下腔静脉滤器等方面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