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低频电磁场对正常人甲皱微循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频电磁场对正常人甲皱微循环的影响王成传,邓秀荣,于云飞,徐梅资料和方法受试者均为健康成年人,男26名,女14名;年龄18~42岁,平均28岁。受试者均无服药、无烟酒嗜好。采用自身对照方法,实验期间起居、生活、活动规律均如常。采用洛阳产Al-3型低频...  相似文献   

2.
以我所统一标准,确诊为“肝阳上亢证”者,进行微循环观察,肝阳上亢证者90例;阴虚阳上亢证者88例,健康对照组48例。观察发现肝阳上亢组与健康对照组及阴虚阳亢组与健康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通过卡方证明本检测数据可靠,微循环观测可作为“肝阳上亢证”的客观检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夏爱萍  叶淑敏 《华西医学》1995,10(3):368-369
本文报导了19例妊高征、31例正常妊娠和9例正常妇女进行血液流变学方面检测,并随机抽查48例同时做了甲皱微循环检测,认为妊高征正常妊娠组间四项血液流变学检验指标均有增高(P〈0.01),甲皱微循环亦出现异常表现,说明定期检测妊高征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及甲皱微循环的观察,对本病病情监测,预后及指导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紫外线照射自血回输疗法对甲皱微循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短波紫外线照射充有氧气的血液,输到机体内,引起一系列的生物化学变化,临床上用于治疗某些疾病取得良好效果。除特殊情况外,绝大部分病人均采用自家血。故称紫外线照射自血回输疗法。我科对30例散发性脑炎患儿(儿科诊断)在做紫外线照射自血回输治疗前、后作甲皱微循环观察。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散发性脑炎患儿30例,均为我院儿科住院患儿,不伴有感冒发烧及其他合并症。男19例,女11例;年龄6个月~8岁;病程7天~12个月。患儿在检查前保持绝对安静,或入睡后  相似文献   

5.
刘冰  孙东亮 《临床荟萃》1993,8(20):946-947
在肾病综合征的发病过程中,机体内存在着不同程度血液凝固机制紊乱。本文测定26例肾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及甲皱微循环的变化,并对其临床意义作初步分析。 1 对象和方法 1.1 病例选择 26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均符合第二届全国肾脏病学术会议诊断标准。其中肾病综合征I型10例,Ⅱ型16例。男14例,女12例,年龄16~50岁。正常对照组30例,男13例、女17例,年龄20~35岁,均未发现有心、肿、肾、内分泌及代谢紊乱等疾病。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100例血管性头痛进行甲皱微循环的检测,观察其流态、形态、袢周状态和总积分;同时选择60例正常人仅为对照.结果表明:形态、流态的变化均不显著(p>0.05).袢周状态和总积分具有非常显著性改变(P< 0.01),提示这些病人甲皱微循环某些参数的改变,可能是诱发造成血管性关痛的因素.  相似文献   

7.
杨宇  赵丽娟 《现代康复》1997,1(3):221-222
本对42例类风湿关节炎患康复治疗前后与40例健康人进行甲皱微循环及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类风湿关节炎患甲皱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康复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改善,部分指标有显改善(P<0.05),提示康复治疗对改善微循环、降低血液粘滞度和高凝状态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血液稀释对雷诺氏病患者微循环和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血液稀释疗法,加扩血管药物硝苯吡啶(心痛定)治疗 10 例雷诺氏病患者,同时进行甲襞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表明治疗前后甲襞 微循环和血液流变的参数均有明显差异。通过治疗后患者在改善微循环,降低血液 粘度方面明显优于治疗前。  相似文献   

9.
10.
艾灸对正常老年人甲皱微循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潘秋兰  张莉梅  张玉兰 《中国临床康复》2004,8(12):2337-2337,2343
为了探讨艾灸对老年人甲皱微微环的影响,对本市75例正常老年人用艾条温和灸,每位受试者均观察其艾灸后左手无名指的甲皱微循环情况,结果表明艾灸能改变老年人血管舒缩的异常状态,抑制血细胞的聚集和黏附,从而改善了原先的淤滞状况,使得血流畅达。  相似文献   

11.
阿尔茨海默病血液流变学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的改变。方法 30例AD患者,30例健康老年人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 AD患者血液流变学血粘度,红细胞刚性指数等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 5 ,P <0 .0 1)。结论 AD患者存在血液流变学异常,其测定对AD的诊断、预后及改善血液微循环的治疗方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3期慢性肾脏病(CKD3期)患者的体质、证候分布特点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就诊的300例CK3期患者进行中医体质问卷调查并根据四诊资料进行证候诊断,统计患者体质类型分布和中医证候分布,并探讨体质类型和中医证候的相关性。结果:300例CKD 3期患者体质类型主要以气虚质、阳虚质、湿热质、血瘀质为主;证候类型主要以气虚、阳虚、血瘀、湿热为主;主要体质类型与证候类型的相关性分析显示组间构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气虚质、阳虚质、湿热质、血瘀质是CKD 3期患者的常见体质类型,其体质类型与中医证候类型呈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920例青壮年患者与500例健康体检人群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变的特点,发现各种不同症状的青壮年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各有所改变。因此认为人类血液流变学变化而引起的各种血液系统疾病大都是在青壮年开始有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变。本文证明,青壮年是血液粘滞性和凝固性由正常转变为异常的重要时期,也是发生血液系统疾病的重要时期。在青壮年时期关注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变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肝病治疗仪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8月~2010年8月门诊确诊为非洒精性脂肪性肝病60例,所有患者采用肝病治疗仪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同时检测肝功能、甘油三酯、胆固醇及B超等。结果轻度脂肪肝血液流变学指标治疗前后改变不大(P〉0.05);而中、重度脂肪肝血液流变学指标在治疗90d后,各项指标改善明显(P〈0.05)。结论肝病治疗仪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善与脂肪肝严重程度及其疗效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遗忘型轻度认知损害(aMCI)患者的认知功能水平及其与中医证候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中文版、韦氏记忆量表中延迟故事回忆、临床痴呆分级量表(CDR),对来源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老年病科门诊和海运仓社区的居民129例进行进行认知功能评估,并筛选出aMCI患者、认知正常者(NCS)和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参照MCI中医证候辨证草案对3组人群进行中医证候要素评分。结果 aMCI组中痰浊证和热毒内盛证发生率低于AD组(P<0.05)。aM-CI组的痰浊证评分高于NCS组,低于AD组(P<0.05),气血亏虚证评分明显低于AD组(P<0.01)。aMCI组患者肾精亏虚证评分与画钟试验、空间定向力得分呈负相关(P<0.05);气血亏虚证评分与MMSE总分、时间定向力、即刻回忆、语言执行力呈负相关(P<0.05);痰浊证评分与注意计算力负相关(P<0.05);热毒内盛评分与时间定向力呈负相关(P<0.05)。结论肾精亏虚证、气血亏虚证、痰浊证、热毒内盛证与部分认知功能水平呈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报道1例冠状动脉发育不良(HCAD)合并小心综合征。方法:患者为73岁女性,因反复心绞痛入院。有10 a高血压病史,无糖尿病史。心脏超声示主动脉瓣增厚、钙化、关闭不全,左室舒张功能减低。X线胸片示心胸比值0.40。心电图无明显异常。结果:冠脉造影示右冠脉主干从后降支以远突然变细、变短,左冠前降支及回旋支变细,左室造影正常。经钙拮抗剂及阿司匹林等药物治疗后,症状缓解出院。结论:该患者为非常少见的存活下来的HCAD,同时合并小心综合征,这可能与心肌长期缺血致心脏发育不良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索己酮可可碱(pentoxifylline,PTX)吸入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凝状态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41例COPD患者,随机单盲分成两组:治疗组21例,PTX 100mg加入生理盐水5ml经超声雾化吸入;对照组20例,糜蛋白酶5mg加生理盐水5ml雾化吸入。两组均2次/d,疗程2周。治疗前后常规检查肺功能(FEV1)、动脉血气、肝。肾功能、血凝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等。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PCV、D-二聚体、血浆黏度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5),全血黏度(高切和低切)下降有极显著差异(P〈0.01);PaCO2下降(P〈0.01),PaO2及SaO2%增高(P〈0.01);血肌酐降低(P〈0.05);对照组各指标均无变化(P〉0.05)。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及尿素氮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本实验表明:PTX吸入治疗对改善COPD高凝状态和血液流变学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不同亚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变化。方法对164例ACI患者进行血液流变学指标测定,并按照牛津郡社区卒中计划(OCSP)分型标准分为4大亚型,分析OCSP各亚型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该组OCSP各亚型构成比为:完全前循环型13.4%、部分前循环型30.5%、后循环型19.5%、腔隙性梗死型36.6%。完全前循环型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最高,其次为部分前循环型,而腔隙性梗死型最低-1与腔隙性梗死型比较,完全前循环型、部分前循环型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ACI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随OCSP亚型的不同而变化。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与血液流变学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目的 :分析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与血液流变学的相互关系。方法 :测定 114例糖尿病患者的正中神经、尺神经、腓总神经和腓浅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 (SNCV)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 (MNCV)及其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SNCV异常率为 5 9.4 % ,MNCV异常率为 5 3.6 % ,(P <0 .0 1)。随病程越长 ,NCV异常率逐渐升高。NCV异常组的全血黏度及红细胞聚集指数高于NCV正常组。结论 :改善血液流变学有助于延缓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对心肺复苏患者血液流变学及其预后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02年1月~2006年8月急诊科的126例自主循环恢复的心肺复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成两组:A组在自主循环恢复后除采用常规的支持治疗外加用乌司他丁,B组采用常规的支持治疗。所有患者均在自主循环恢复后2h、24h、72h、第7d查血液流变学指标,同时观察患者的病死率、所需肾脏替代治疗的例数、所需机械通气治疗的例数、所需血管活性药物支持的例数,抗菌药使用时间超过两周的例数、存活出院患者的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自主循环恢复后2h、24h两组的血流变指标无明显的差异(P>0.05),但72h、第7d的差异明显(P<0.05,P<0.01)。乌司他丁治疗组的病死率、存活患者的住院时间、所需肾脏替代治疗的例数、所需机械通气治疗的例数、所需血管活性药物支持的例数均较常规组明显的减少或降低(P<0.05)。结论乌司他丁改善心肺复苏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缩短存活患者的住院时间、保护重要脏器的功能,降低心肺复苏患者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