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银可络是银杏叶加工而成的天然植物制剂,具有扩张冠脉,改善脑循环和脑代谢,活血化瘀及清除氧自由基的作用。国内外有关银杏叶成分研究报道很多,也有一些测定生物体内黄酮类化合物的报道。芦丁为银杏叶中的黄酮式,在银可络原料中含量为10%,银杏叶制剂的质量标准中大多以其为代表物,但尚无有关服用银杏叶制剂后芦丁在动物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的报道,笔者以HPLC法研究了大鼠ig银可给后体内芦丁的代谢动力学过程。1方法与结果1.1色谱条件:流动相为甲醇-水=1:1(V:V),用HAc-NaAc缓冲液调pH7.0,流速为1.0mL/min,固定相:… 相似文献
2.
目的 考察甘草浸膏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紫外色谱法建立了甘草浸膏体内测定方法,并测定了大鼠血浆中甘草次酸的含量.结果 所用分析方法符合有关规范要求,可用于甘草次酸的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数据用D A S10药动学软件拟和,大鼠药-时曲线符合一室模型;结论甘草浸膏灌胃给药代谢、消除较慢(T1/2>3d),维持有效血药浓度的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大黄酚苷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 大鼠给予大黄酚苷25 mg/kg灌胃后,于不同时间点采血,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其血药质量浓度,用DAS 1.0统计软件拟合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大黄酚苷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分别为:达峰质量浓度13.13 mg/L、消除半衰期2.368 h、t时刻曲线下面积36.25mg/(L... 相似文献
4.
藤黄酸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目的:研究藤黄酸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大鼠静注单剂量藤黄酸后,采用HPLC法测定大鼠血浆、组织、粪便、胆汁及尿液中的藤黄酸。结果:藤黄酸在大鼠体内的平均消除半衰期仅为15 min。AUC与剂量呈现良好的线性相关性,提示藤黄酸在大鼠体内的处置属于线性动力学。静注给药后藤黄酸主要分布于肝、肺、脾、肾、胃、肠和心脏。静注给药后藤黄酸主要通过胆汁排泄,给药后16 h内藤黄酸在胆汁中的平均累积排泄百分率为36.5%;粪便中仅有少量的藤黄酸排出,其平均累积排泄百分率为1.04%;尿液中未检测到藤黄酸。在大鼠的胆汁中检测到藤黄酸的4个代谢物。藤黄酸平均血浆蛋白结合率为31.1%。结论:静注给药后,藤黄酸迅速从大鼠体内消除,并可在体内广泛分布和代谢,主要以原型和代谢物的形式从胆汁排泄。 相似文献
5.
研究苯酚类螯合剂8102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采用液体闪烁计数技术测量^3H-8102在血液、组织、尿和粪中的放射性强度。结果大鼠肌注8102(20、50、100mg/kg)后,其体内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符合二室开放模型,而静注8102(50mg/kg)其药-时曲线符合三室模型。肌注和静注8102其分上T1/2a分别为0.5和0.55h,消除相T1/2β分别为74.23和36.。31h。大鼠注8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牛磺酸(TAU)在血浆和组织中HPLC的测定方法,进行TAU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Wistar大鼠在清醒状态下以60 mg/kg尾静脉注射TAU,分别于给药前和给药后1、3、5、10、15、20、30、45 min,l、1.5、2h,从內眦静脉取血0.5mL,分离血浆后,以乙腈沉淀蛋白,2,4-二硝基氟苯(DNFB)进行柱前衍生化处理后,采用RP-HPLC法,以A:乙酸钠溶液(pH7.0),B:乙腈-水(40∶60,v/v)为二元流动相,经Venusil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分离,紫外检测器于波长360 nm处测定血浆中TAU含量,根据测定结果绘制TAU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并计算其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TAU以40 mg/kg、80 mg/kg、160 mg/kg尾静脉注射给药后,血中能迅速检测到TAU,其在大鼠体内药时过程符合非线性动力学,在房室模型的拟合上,符合一房室模型,其药代动力学参数T1/2分别为20.61、37.36和77.55 min,C0分别为317.28、477.63和818.02μg/mL,AUC(0-t)分别为10 132.0、18 305.5和59 508.6μg/(mL· min);3个剂量之间T1/2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随剂量增加而延长,AUC(0-1)明显随剂量增加而增大,并且与剂量不成比例;统计矩参数MRT(0-t)分别为28.579、42.549和49.701 min.结论:建立了HPLC法测定大鼠血浆中TAU的方法,能满足研究药物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其动力学行为符合一房室非线性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苯酚类螯合剂8102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采用液体闪烁计数技术测量3H-8102在血液、组织、尿和粪中的放射性强度。结果大鼠肌注8102(20、50、100mg/kg)后,其体内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符合二室开放模型,而静注8102(50mg/kg)其药-时曲线符合三室模型。肌注和静注8102其分布相T1/2α分别为0.5和0.55h,消除相T1/2β分别为74.23和36.31h。大鼠肌注8102(50mg/kg)后,组织中的药物浓度,以肾浓度最高,肺、肝、脾次之。24h内尿、粪排泄量分别为注入量的76.5%和0.8%。8102和血浆蛋白的结合率为36.5%~46.8%。结论8102进入体内后能快速分布和排泄,且具有组织分布选择性,均有利于加快体内核素的排除。 相似文献
8.
姜黄素脂质体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研究姜黄素脂质体口服液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行为。并与游离姜黄素溶液进行比较,评价姜黄素脂质体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大鼠灌胃给药,摘眼球取血,HPLC测定血药浓度;采用3P87药代软件模拟房室模型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当姜黄素的给药量1次接近300 mg/kg时,其药代动力学过程为非线性动力学过程。结论姜黄素脂质体口服液比姜黄素混悬液入血速度明显加快,有利于机体的吸收,并且消除减慢,血液中浓度高,在组织中分布广。 相似文献
9.
建立科罗索酸在正常及糖尿病大鼠血浆中LC-MS检测方法,同时比较其药代动力学差异。采用高脂饮食结合低剂量链脲佐菌素诱发大鼠糖尿病模型,灌胃给予两组大鼠科罗索酸(170 mg/kg),于给药前后不同时间点从眼底静脉丛取血,测定血药浓度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科罗索酸在正常及糖尿病大鼠体内的吸收均呈现双峰形式,大鼠在糖尿病病理状态下科罗索酸的cmax、AUC0-24 h明显增加,t1/2显著延长,CL/F显著减小,提示糖尿病会明显改变科罗索酸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行为,可为科罗索酸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大鼠糖尿病早期对头孢噻肟(CTX)药代动力学的影响。方法:用四氧嘧啶制做大鼠糖尿病模型,高压液相(HPLC)方法测定CTX的血药浓度,计算机计算各项药代参数。结果:糖尿病组动物的血药峰浓度和AUC值明显低于对照组,但两组的吸收和消除半衰期没有明显差别。结论:提示在糖尿病早期不影响CTX的吸收,而消除半衰期没有改变可能与在糖尿病状态下大鼠肝药酶活性降低和肾小球滤过率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灯盏花素在正常大鼠和糖尿病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差异。方法将5只正常Wistar雄性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再将经链脲佐菌素造模的5只糖尿病大鼠作为实验组,每组大鼠分别按16mg/kg的剂量静脉给予灯盏花素,于不同时间点采集血样,处理后,经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血药浓度,绘制灯盏花素平均药时曲线图,用DAS 2.0拟合药动参数,对比实验组和正常对照组的药动学差异。结果灯盏花素在糖尿病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参数药物达峰浓度、分布半衰期、消除半衰期和药时曲线下面积增大,清除率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灯盏花素在糖尿病大鼠和正常大鼠体内的药动学有显著性的差异,可能与糖尿病大鼠肝、肾功能受损有关,临床用药时应适当减小糖尿病患者灯盏花素的用药剂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前列腺素E1对链腺佐茼素(STZ)诱导的糖尿病肾病(DN)模型大鼠肾上腺髓质素(ADM)的影响,初步探讨前列腺素E1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方法30只Wistar大鼠分为正常组、糖尿病肾病模型组、前列腺素E1组。前列腺素E1组予前列腺素E1200μg/(kg·d)进行干预。治疗4周、8周后检测24h尿蛋白定量、血清尿素氮、血清肌酐水平;用定量双抗夹心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检测ADM的表达。结果糖尿病肾病模型组24h尿蛋白排泄明显增加(P〈0.01),Scr水平上升(P〈0.05),ADM量增加;前列腺素E1干预与糖尿病肾病模型组比较,尿蛋白排泄明显减少,Scr水平降低,ADM表达减少。结论前列腺素E1对DN具有一定肾脏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ADM水平、减少尿蛋白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制备DN大鼠模型,将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DN组和NAC组?8周后测定尿白蛋白排泄率,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组织NF-κB蛋白表达水平,观察肾脏病理标本?结果: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DN组和NAC组尿白蛋白排泄率增多(P < 0.01),血清hs-CRP?IL-6和TNF-α水平升高(P < 0.01或P < 0.05),肾组织NF-κB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 < 0.01或P < 0.05),肾脏病理改变明显;②与DN组比较,NAC组尿白蛋白排泄率减少(P < 0.01),血清hs-CRP?IL-6和TNF-α水平降低(P < 0.05),肾组织NF-κB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 < 0.05)和肾脏病理改变较轻?结论:NAC对DN大鼠肾脏有保护作用,其部分机制与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测定实验性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皮质中NO和内皮素 1(ET 1)的含量 ,探讨NO和ET 1含量变化在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链脲佐菌素 (STZ)诱导糖尿病大鼠 ,分别在成模后 2周、12周时处死 ,应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其肾皮质匀浆中NO2 -/NO3 -含量 ,应用放免法测定肾皮质匀浆中ET 1含量。结果 :糖尿病大鼠 2周、12周时 ,血糖、内生肌酐清除率、2 4h尿蛋白量、肾重 /体重比均明显高于同时期正常组大鼠 (P <0 .0 1)。糖尿病大鼠 2周时肾皮质匀浆中NO2 -/NO3 -含量明显高于 2周正常组大鼠 (P <0 .0 1) ,并与内生肌酐清除率呈正相关 (r=0 .75 ,P <0 .0 5 ) ,而肾皮质匀浆中ET 1含量则低于正常组 (P <0 .0 1) ;12周时糖尿病大鼠肾皮质匀浆中NO2 -/NO3 -含量明显下降 ,并低于 12周正常组大鼠 (P <0 .0 1) ,而肾皮质匀浆中ET 1含量则高于正常组 (P <0 .0 1)。结论 :糖尿病早期 ,肾皮质组织内NO含量升高 ,ET 1含量下降 ,参与早期肾小球高滤过机制 ;糖尿病晚期 ,肾皮质组织内NO水平下降 ,ET 1水平升高 ,可能参与肾小球硬化机制 相似文献
15.
SD大鼠糖尿病肾病模型构建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建立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模型的差异,以确定建立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的最佳方案?方法:清洁级健康雌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A组大鼠单侧肾脏切除后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55 mg/kg,B组大鼠单侧肾脏结扎后腹腔注射STZ 55 mg/kg,C组为假手术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缓冲液?大鼠造模后从第1周开始每2周称体重,取血测血糖(Glu)?血肌酐(Scr)?总胆固醇(Chol)和甘油三酯(TG),收集尿测24 h尿蛋白(24Upro)?尿肌酐(Ucr),并计算内生肌酐清除率(Ccr)?11周后,处死大鼠,取肾脏称重并进行肾脏病理?结果:A?B 2组的成模周期相当,B组的存活率高于A组?结论:单侧肾脏结扎后再腹腔注射55 mg/kg STZ可以用来作为建立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的理想方案? 相似文献
16.
芎嗪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讨川芎嗪对实验大鼠糖尿病肾病的预防作用。方法 SD 大鼠30 只,分为正常对照组(NC)、糖尿病对照组(DC)和糖尿病治疗组(DT) 。各糖尿病组以四氧嘧啶腹腔内注射制成糖尿病模型。DT 组采用川芎嗪30mg·kg- 1 腹腔内注射,每周5 次,共12wk 。取肾脏行光镜和电镜检查,并行蛋白糖基化产物测定。统计学处理采用方差分析。结果 川芎嗪治疗可明显降低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蛋白糖基化产物水平(DT与DC相比,P<0 .01);电镜则显示,DC肾小球基底膜明显不均匀增厚,而DT 大鼠病变较轻。结论 川芎嗪治疗可减慢实验大鼠DN 的进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赖诺普利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病变的保护作用。方法24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NC组,n=8)、糖尿病未治疗组(DM组,n=8)、糖尿病苯那普利治疗组(DL组,n=8)。应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模型,造模成功后,用赖诺普利(10mg·kg^-1·d^-1)对DL组进行治疗性灌胃,其余2组均用等量自来水灌胃。10周治疗后,观察了其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结果对照组糖尿病大鼠肾小球滤过率(GFR)、肾血流量(RPF)、滤过分数(FF)及尿白蛋白(Upro)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赖诺普利治疗后糖尿病大鼠GFR、RPF、FF及UA均较糖尿病对照组明显降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较糖尿病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早期应用赖诺普利能改善糖尿病大鼠肾脏的血流动力学异常,减少尿蛋白排泄,防止或延缓糖尿病肾脏的病理学进展。 相似文献
18.
大黄酸治疗大鼠糖尿病肾病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观察大黄酸对糖尿病大鼠肾脏损害的治疗作用及其对糖尿病大鼠尿、肾脏中内皮素的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大鼠糖尿病模型,观察12周时肾脏损害和尿、肾脏组织内皮素(ET)的变化,以及经大黄酸(70 mg/kg)治疗后的变化.结果糖尿病大鼠12周时肾质量/体质量(RW/BW)降低,肾小球平均面积(MGPA)和肾小球平均体积(MGV)增大,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血尿素氮(BUN)、24 h尿蛋白排泄量(UPE)明显升高(P<0.01).肾组织ET含量、24 h尿ET排泄量(UET)显著升高(P<0.01).经大黄酸治疗的糖尿病大鼠肾质量/体质量、MGPA、MGV降低,Ccr、BUN、UPE减少,UET和肾组织ET含量降低.结论大黄酸能改善糖尿病大鼠肾脏功能,这可能与减少肾脏ET的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测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脏组织中I型1,4,5-三磷酸肌醇受体(IP3R)的表达.方法:35只健康雄性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NC组,n=10)和DN组(以新鲜配制的枸橼酸缓冲液稀释链脲佐菌素成10 g/L的溶液,按60 mg/kg腹腔注射进行造模,当血糖值超过16.7 mmol/L,表明糖尿病模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霉酚酸酯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Toll样受体-4( TLR4)及白细胞介素-18( IL-18)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2)、模型组(n=11)、治疗组(n=11),后2组制作糖尿病肾病模型。治疗组每天给予霉酚酸酯15 mg/kg灌胃,余2组给予溶媒灌胃。于12周末采用HE染色、PAS染色观察肾脏病理改变,免疫组化、Western blot检测肾组织TLR4、IL-18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肾小球体积增大,基底膜增厚,炎症细胞浸润明显,而治疗组较模型组有所改善。3组大鼠肾组织TLR4、IL-18蛋白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模型组大鼠肾组织TLR4、IL-18蛋白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上述2指标较模型组下降( P<0.05)。结论:霉酚酸酯可能通过下调肾脏TLR4、IL-18蛋白的表达对糖尿病肾病大鼠的肾脏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