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仁汤出自《温病条辨》,具有宣畅气机,清热利湿的功效。李世增教授在临床上善用三仁汤治疗咳嗽、浸淫疮、头痛、淋证、虚劳、水肿等多种疾病,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文章首先介绍了三仁汤的出处和现代应用,然后阐述了李世增教授在临证使用三仁汤的经验:谨守病机,异病同治;三焦并重;祛湿为主,清热为辅;遵循治则,用药灵活。最后通过列举和分析临床上的两则典型医案,向读者展示李世增教授在临床实践中辨证论治的思路,以期为同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三仁汤具宣通气机、消化湿热的功效,而湿热是许多皮肤病的主要原因之一。笔者临证,以三仁汤为基础辨证加减,治疗痤疮、湿疹、接触性皮炎、带状疱疹等病,颇获良效,现介绍典型病例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三仁汤对本地区居住人群"欲病"阶段症状改善的疗效。方法将观察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62例服用三仁汤,对照组118例使用西药,两组疗程均为10 d。结果治疗组总疗效率为68.5%,优于对照组的52.5%。结论三仁汤在本地区治疗未病阶段的各种症状能够收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黄雅慧主任治疗脾胃湿热型胃肠病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老师面授、门诊及查房整理老师对脾胃湿热型胃肠病病因病机的认识、辩证精华、遣方用药。结论:脾胃湿热证乃内外因相合而致,HP感染是其重要的外邪之一;湿热壅滞中焦,运化失常,升降失调是其病机关键;慢性、复发性、缠绵难愈是其特点;辩证抓主症,察舌苔;治疗以清热利湿、宣畅气机为法,三仁汤化裁,临床疗效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国医大师路志正对治疗湿邪主张用宣、化、渗三法,即开宣上焦,芳化中焦,渗利下焦,尤其强调芳化中焦、健脾祛湿的重要性,常常以调理脾胃作为治疗湿邪的核心。在多年的临床中,路老善用芳香化湿代表方三仁汤加减治疗如胸痹心痛、头痛、眩晕、湿郁发热等各种以湿邪为主要矛盾的疾病。文章以辨病、辨证、随证加减为主,从病因、病机、辨证、方药等角度解析路老在湿浊阻滞之胸痹、湿热眩晕、湿郁发热、气分湿热之湿阻、湿热头痛等病证中应用三仁汤的经验。文章总结了路老对三仁汤功效、方药的理解,并对其加减进行阐释,尽可能地探寻路老应用三仁汤经验的全貌。其用三仁汤以分消湿邪为目标,以调畅气机为原则,以调理脾胃为根本,全方位地对湿邪的来源与去路进行干预,终得到良好的疗效。文章最终的目的在于继承与发扬国医大师的思想,提高中医临床能力。  相似文献   

6.
王晓翠  牛阳  陈洁 《中医学报》2021,36(5):1120-1125
目的:运用布拉德福文献离散定律和CiteSpace软件对三仁汤文献进行量化分析和研究热点分析。方法:以中国知网为资料来源,按照检索策略检索并筛选1990—2019年三仁汤文献。参考布拉德福定律,利用Excel对纳入文献进行发文量、文献类型以及三仁汤所治病症分科和分布量化分析。提取2000—2019年文献中同义关键词并进行合并,排除常规关键词"三仁汤",利用CiteSpace 5.6.R2进行关键词突现度检测。结果:共纳入文献673篇,发文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专家经验、医案、临床应用体会、病例观察类文献占全部文献量的92.87%。三仁汤所治病症涵盖临床各科和全身各个系统,以内科和消化系统病症最为多见。507篇文献关键词突现结果显示,三仁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胃湿热证/湿热证的临床疗效观察可视为现阶段研究热点。结论:三仁汤运用广泛是方药与疾病的证候和病机(湿热内蕴)相符合的结果,其研究从个案报道、个人体会逐渐向临床专科专病实际应用的方向发展。疗效和作用机制是当前研究中的不足之处,表现为疗效评价指标缺乏科学性和全面性以及作用机制方面文献量偏少。  相似文献   

7.
三仁汤临床新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仁汤原为《温病条辨》治湿温及暑温夹湿之方,现新用于病机属湿热内蕴所致盗汗,发热,阳痿,肾盂积水等不同疾病,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基于伏气温病理论,探讨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histiocytic necrotizing lymphadenitis,HNL)的病因病机和诊治思路。[方法]基于古代医籍对伏气温病理论的阐述和HNL的现代研究,分析该病的病因病机、症状特点及传变规律,总结其治疗原则,并报道医案一则予以佐证。[结果] HNL的病机以正虚邪伏为主,表现为在正虚基础上,外感邪气伏于膜原,阳郁化热,外发少阳三焦,内生痰瘀浊毒为病。治疗以扶正祛邪为法,重在祛邪,针对伏邪、郁热和病理产物内生三个病机环节,制定疏利透达、祛邪清热和清理夹邪、解毒散结的治疗原则;扶正重在顾护气阴和愈后调养,预防余邪复遗。所举医案为应用伏气温病理论治疗HNL一例,证属湿热毒蕴、痰瘀互结,先后方选升降散合三仁汤、甘露消毒丹治疗,随证加减,效果显著。[结论]从伏气温病理论探讨HNL的诊治思路具有临床实用意义,可为诊治HNL提供新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三仁汤源自清代吴鞠通所著《温病条辨》,主要治疗湿温初起及湿痉.作为传世治疫名方被历代医家所重视,在时行疫病新冠肺炎的防治过程中也发挥了中医药治疗疫病的优势.在用法用量上有着严格的标准.清代至民国等24部医学著作中收载了三仁汤,本着异病同治的中医辨证思维,以三仁汤为基础方随证加减被应用于治疗中医疾病如夹食伤寒、痰饮、疫疟...  相似文献   

10.
三仁汤出自吴鞠通的《温病条辨》,原书用于治疗湿温初起及暑温夹湿,邪在气分之内科病。在眼科治疗滤泡性结膜炎、慢性结膜炎、顽固性角膜炎、玻璃体混浊、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老年性黄斑变性等病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湿热证是中医临床常见证型,而湿热也是许多难治性疾病的重要病机,且其患病占比率逐年增加。三仁汤是开上、畅中、渗下的经典方剂,具有宣畅气机、清热利湿的功效,主要症状包括头痛恶寒,身重疼痛,面色淡黄,胸闷不饥等。现代临床将其广泛应用于呼吸、心血管、消化、泌尿等系统疾病,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三仁汤能够明显改善湿热证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尤其对一些难治性疾病,可以延缓病情发展,延长生存期。目前基于湿热证的三仁汤作用机制主要包括抗炎、调节免疫功能,调节水通道蛋白表达,调节神经内分泌功能,调节胃肠激素水平和胃黏膜蛋白差异表达,改善糖脂代谢及能量代谢紊乱等。笔者对近年来基于湿热证的三仁汤在临床疗效和实验研究进行整合与梳理,阐述了三仁汤的理论基础、临床与机制研究,为扩展三仁汤的现代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好发于中青年男性,原因不明。无有效治疗药物,早期激光治疗旁中心渗漏点做为其首选的治疗[1]。2008年1~12月我们应用激光治疗联合中药三仁汤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25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介绍全国名中医王行宽教授辨治慢性心力衰竭继发肺部感染的临床经验。王教授认为慢性心力衰竭所致内生之痰饮湿浊与外感六淫等邪气搏结,蕴生湿热之邪,在病机演变中起主导作用。治疗上主张宣利湿热与清营养阴并重,常以三仁汤合清营汤加减进行治疗,意在宣透渗利、驱邪外出的基础上顾护心营。而湿热之邪壅闭渐盛亦能袭扰中焦,造成高热稽留,炼灼脏腑津气为痰,治疗时要注重辨痰的性质,并灵活调整治法方药,常用方剂在三仁汤、清营汤的基础上又有麻杏石甘汤、小陷胸汤、沙参麦冬汤治之。此外,针对湿热伏居阴分所致潮热时间不同的特点,以青蒿鳖甲汤或清骨散治疗夜热早凉型患者,柴芩温胆汤治疗白昼潮热型患者,临床疗效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加味三仁汤对热郁肺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治疗效果.方法:通过对120例痰热郁肺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加用加味三仁汤治疗;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2周后对两组病例临床疗效及血气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两组在治疗后较治疗前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加味三仁汤对痰热...  相似文献   

15.
运用三仁汤加减治疗3例均以湿邪为患的不同疾患,均取得理想疗效,说明三仁汤是治疗湿阻三焦的有效方剂,也体现了中医"异病同治"的特色和优势。  相似文献   

16.
文章旨在探讨温病名方三仁汤在湿热病症治疗中的一些相关理论及临床问题。通过推求《温病条辨》书中原义,提出三仁汤所治证为邪在上焦,三仁汤所体现的是湿热病症治疗中的重要治则"湿热治肺",认为后世医家从开上、畅中、宣下解读三仁汤,属于长期误读。通过研讨三仁汤方剂的方药组成原则,及方剂配伍次第,提出三仁汤方中杏仁、通草、滑石是体现"湿热治肺"的重要的三味药物,并通过辨析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证与三仁汤证的临证区别,进一步说明杏仁在三仁汤中主治湿自上受,三仁汤非由前方简化而来。探讨了"湿热治肺"理论的相关内涵,认为三仁汤正是这一理论的具体应用与体现。通过病案解读,对三仁汤临床治疗发热、内伤疾病及与甘露消毒丹、九味羌活汤等方证的临证应用鉴别进行了一定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从心、肝、脾、肺、肾五脏角度分别介绍运用三仁汤加减治疗胸痹、积聚、腹痛、哮病、腰痛的临床体会,从而推广三仁汤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湖北名中医刘林教授运用三仁汤治疗儿科疾病的经验。[方法]通过跟随刘林教授临诊和整理刘林教授的医案,总结老师运用三仁汤治疗儿科疾病的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并附验案举隅。[结果]刘林教授认为,小儿稚阴未长,肺脏娇嫩,脾常不足,故患病后易致湿热蕴结,出现上、中、下三焦的各种症状,儿科病的治疗应考虑到从湿热论治,同时应依据湿热之邪所居部位辨证施治。刘林教授善用三仁汤加减方治疗多种儿科病,依据邪居部位及临床表现的不同,临症进行各种灵活变通,治疗支气管炎用杏仁为君以祛痰止咳,治疗小儿厌食症用白蔻仁为君以燥湿运脾,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用薏苡仁为君以淡渗利水,治疗手足口病则三仁同用以宣畅三焦气机,循证诊治,临床每收良效。[结论]刘林教授运用三仁汤治疗儿科疾病疗效确定,其思想值得深入学习和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9.
盗汗是临床杂病中较为常见的一个病证,多属于阴虚之证。本篇所论述的盗汗属湿热所致,笔者实习期间在老师的指导下运用三仁汤治疗湿热盗汗30例,收到了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陈通  崔豪 《中原医刊》1992,19(6):29-30
三仁汤出自清.吴鞠通《温病条辨》一书,由杏仁、自豆蔻、生薏仁、飞滑石、白通草、竹叶、厚扑、半夏组成,功能宣畅气机,清热利湿.临床运用,确不失为行之有效之妙方,备受推崇,但运用之要,旨在辩证准确,证机相合,方能应手而效.笔者临床十载,凡遇有病机相符者,使用此方,每获良效,在此略举几例,浅谈临床治疗之管见.一、咳嗽黄××,女,32岁.1986年6月21日来诊,咳嗽两日,痰白而稀,并发热、身困、胸闷脘痞,苔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