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对颈部淋巴结肿大患者诊断分型与鉴别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09-2013年我院收治的颈部淋巴结肿大患者53例,回顾分析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与病理诊断的临床资料。结果 53例患者中颈部肿大淋巴结共78个,其中CLPN共41个、MLPN共10个、PLPN共15个、TLPN共12个,病理诊断与彩超诊断47例,符合率为88.68%。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影像学检查对颈部淋巴结肿大的诊断有较高的准确度,病理分型信号特征较为明显,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颈部浅表淋巴结结核诊断中的应.方法对2007年11月~2009年1月期间收治的76例浅表淋巴结肿大、疑为淋巴结结核患者可疑淋巴结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的高频探头进行扫查,并将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对照,观察超声诊断的符合率.结果本组76例患者中,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为淋巴结结核71例,经手术或病理证实为淋巴结结核68例,诊断符合率为95.77%(68/71).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部浅表淋巴结结核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可以作为临床确诊颈部淋巴结结核的首选影像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检查对颈部淋巴结病变定性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高频彩超检查120例颈部淋巴结病变患者,对其彩色多普勒声像图特点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颈部淋巴结病变良性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7.8%,颈部淋巴结病变恶性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7.3%;各类型颈部淋巴结病变声像图具有特异性.结论:高频彩超能明显提高颈部淋巴结病变良恶性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4.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部肿大淋巴结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建琼  肖兵  王海思  陈代途 《西部医学》2009,21(6):1004-1006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诊断颈部肿大淋巴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158例颈部肿大淋巴结患者,观察肿大淋巴结的超声表现及血流动力学特点。结果不同病因所致的颈部淋巴结肿大有其超声特征。急性淋巴结炎30例,非特异性反应性淋巴结肿大35例,结核性淋巴结肿大26例,恶性淋巴瘤21例,转移性淋巴结肿大46例。诊断准确率为97%。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部肿大淋巴结具有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可作为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对颈部淋巴结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以来收治的50例颈部淋巴结病变患者的高频彩超表现和诊断结果。结果:颈部淋巴结病变疾病的高频彩超诊断结果中,良性病变符合率为96.2%,恶性病变符合率为91.7%。同时,不同类型的颈部淋巴结病变的声像图特异性显著。结论:高频彩超检查可以有效诊断恶性颈部淋巴结病变,临床价值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高频彩超和低频彩超联用对于急性阑尾炎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从2015年4月到2017年9月收治于我院的76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前患者均进行低频彩超与高频彩超,将不同超声诊断方法的诊断结果和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单用低频彩超诊断的诊断符合率为56.58%(43/76),单用高频彩超诊断的诊断符合率为90.79%(69/76),低频彩超与高频彩超联用的诊断符合率为97.37%(74/76)。高频彩超与低频彩超联用的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高频彩超与低频彩超单用的诊断符合率(p均0.05)。结论:高频彩超和低频彩超联用和单用低频彩超或单用高频彩超相比,其诊断符合率更高,可为临床诊治提供更加可靠的参考依据,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高频探头观察颈部肿大淋巴结的声像图特征,确定其声像图鉴别诊断的要点,以提高颈部肿大淋巴结的诊断准确性。方法:采用高频超声和彩色多普勒检测77例颈部淋巴结肿大,确定其声像图鉴别诊断要点。全部病例经手术或穿刺并行病理检查证实。结果:术前经高频超声检查颈部淋巴结肿大77例,诊断正确71例,误诊6例,符合率为92.2%。结论:超声高频探头对颈部淋巴结肿大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正确认识和鉴别各种病因引起的肿大淋巴结声像图特征,能提高其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高频彩超对颈部肿大淋巴结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观察102例经彩超检查,并经穿刺或手术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的颈部淋巴结肿大患者,对其声像图特点进行二维图像和彩色血流指标综合分析.结果 良性和恶性肿大淋巴结在超声特征上有较大差别.结论 彩超对颈部肿大淋巴结良、恶性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可作为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9.
高频彩超对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价值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对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价值.方法:追踪随访我院2004年1月~2006年5月高频彩超诊断为肠系膜淋巴结炎的85例患者,经临床抗炎治疗证实80例、手术证实2例.阑尾炎4例,恶性淋巴瘤1例.结果: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肠系膜淋巴结炎符合率达94.0%.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是诊断肠系膜淋巴结炎的首选方法,对临床诊断治疗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但需要注意与阑尾炎引起的淋巴结肿大鉴别.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与介入性超声活检颈部淋巴结肿大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35例颈部淋巴结性肿大的患者,应用超声引导下进行穿刺、活检与超声声像图特点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CLPN诊断符合率达89.3%,其次是MLPN、PLPN分别达66.7%、62.1%,最低是TLPN为41.7%。结论介入性超声诊断淋巴结肿大的疾病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应用于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商丘市睢阳区中心医院收治的经病理确诊的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60例,均给予高频彩超检查,分析所有患者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的检查结果,并将其与病理结果比较。结果高频彩超检查转移性淋巴结共334枚,诊断符合率为91.51%。转移淋巴结的区域以Ⅱ、Ⅲ和Ⅳ为主。转移性淋巴结的各超声特征均高于非转移性淋巴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彩超应用于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诊断符合率较高,能有效判断颈部淋巴结是否转移,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颈部淋巴结转移癌的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的定量评估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通过对150 例临床怀疑的颈部淋巴结转移癌的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影像数据及手术后病理诊断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高频彩超提示转移性淋巴结癌42.67%(64/150),而病理结果提示转移性淋巴结39.33%(59/150),诊断准确率为87.33%.结论 高频彩超诊断颈部淋巴结转移癌准确率较高,为临床拟定治疗方案提供了客观依据,可作为术前常规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喉癌的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29例喉癌患者,分析其声像图表现与特征,并与喉镜及病理结果作对照分析。结果29例患者中,超声诊断喉癌24例,符合率为83%。其中5例侵犯甲状软骨,9例发现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11例发现同侧淋巴结肿大。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有助于观察癌肿浸润周边组织的情况、肿块与颈部血管的关系,及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情况,对诊断喉癌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颈部肿大淋巴结性质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97例颈部淋巴结肿大患者的97个颈部肿大淋巴结进行超声检查。先行常规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然后进行超声造影,观察淋巴结的超声造影表现,将常规彩色多普勒和超声造影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超声造影判定颈部肿大淋巴结恶性的敏感度为84%(48/58),特异度87%(33/39),准确率83%(81/97)。常规彩色多普勒判定颈部肿大淋巴结恶性的敏感度为72%(42/58),特异性度41%(16/39),准确率为60%(58/97)。结论:超声造影后的灌注显像特征能为颈部肿大淋巴结的鉴别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依据。超声造影对颈淋巴结的鉴别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二维彩色多普勒。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颈部淋巴结肿大的超声表现进行探讨,为临床疾病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颈部淋巴结肿大患者12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多普勒超声诊断技术对患者的淋巴结肿大的声像图特点、形态及彩色血流特征等进行分析,并与病理诊断进行比较。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颈部淋巴结肿大具有很高的符合率,对炎性反应性增生淋巴结的诊断符合率高达100%(66/66)。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诊断颈部淋巴结肿大的程度、性质与周围脏器及血管的关系,具有无创无痛、高分辨率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分析高频彩超应用于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夏邑县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疑似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高频彩超诊断,观察淋巴结门部回声、边缘有无缺损或钙化情况,同时对淋巴结纵径、横径、内部阻力指数和动脉血流收缩期峰值流速等进行测量,将其与病理确诊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高频彩超检测出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者37例(69枚),非颈部淋巴结转移者23例(102枚)。高频彩超检测的阳性诊断率为83.78%(31/37),超声敏感性为86.11%(31/36),诊断正确率为81.67%(49/60)。转移性淋巴结的部位以Ⅲ区和Ⅳ区分布最高,分别为80.56%(29/36)和61.11%(22/36)。转移性淋巴结的各超声特征均高于非转移性淋巴结(P<0.05)。结论对于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采用高频彩超诊断具有较高敏感性和准确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颈部淋巴结肿大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对92例颈部肿大淋巴结的声像图特点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结果:92例中非特异性反应性淋巴结肿大(CLPN)46例(30个淋巴结),恶性淋巴瘤(PLPN)11例(42个淋巴结),肿瘤转移性淋巴结肿大(MLPN)17例(40个淋巴结),结核性淋巴结肿大(TLPN)18例(14个淋巴结)。不同病因所致的颈部淋巴结肿大有其超声特征。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88.1%。结论: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颈部淋巴结肿大的鉴别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可作为鉴别诊断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CT结合高频超声对甲状腺乳头状癌(PT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北京市朝阳区桓兴肿瘤医院诊治的50例PTC疑似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均行CT、高频超声检查,比较分析CT与高频超声影像学相关资料、表现,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CT结合高频超声诊断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均明显高于CT、高频超声单独诊断。经病理诊断,50例患者有47例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转移率为94. 00%; CT联合高频超声诊断的符合率显著高于CT、高频超声单独诊断[95. 74%(45/47)比74. 47%(35/47),76. 60%(36/47)](P <0. 05)。结论 CT结合高频超声在PTC颈部淋巴结转移诊断中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且较CT、高频超声单独诊断更加准确全面。  相似文献   

19.
郑庆玲  何兴华  曾艳  程文惠 《西部医学》2008,20(5):1092-1093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疾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经过临床确诊的116例病因不同的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患儿,根据病因分为6组,分别对每组高频超声检查后的声像图资料进行分析,包括肠系膜淋巴结的大小、分布、形态、包膜、内部回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CDFI)情况等特点作出归纳。结果116例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的患儿中,单纯性肠系膜淋巴结炎67例,超声检出64例,超声诊断符合率95.5%;急性肠炎26例,超声检出22例,超声检出符合率84.6%;阑尾炎13例,超声检出11例,超声检出符合率84.6%;肠套叠5例,彩超检出4例,超声检出符合率80.0%;淋巴结核3例,恶性淋巴瘤2例,彩超均全部检出,超声检出符合率均为100.0%。结论高频彩超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疾病的鉴别诊断准确率高,对临床治疗具有指导作用,可作为小儿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疾病疑似患儿的首选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在颈部淋巴结检查中的作用。方法:对颈部淋巴结肿大的100例患者经高频超声观察颈部淋巴结。结果:根据淋巴结产生征象确诊转移性淋巴癌25例,淋巴瘤20例,结核5例,淋巴结炎50例。不同性质的淋巴结在高频彩超中笔者结合其二维声像图特征、淋巴结纵横径比值及彩色血流等方面综合观察,发现各类淋巴结病变均有其特有的特征性(尤其重点观察每个病变淋巴结皮质及髓质和门部改变特点)。结论:高频彩超检查颈部肿大的淋巴结对疾病的诊断有定性的结果,是一种无创的检查方法,准确率高,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