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治指南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近20年来,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s,IFI)的发病率正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增长,感染的真菌谱也有所改变,以往真菌感染常见的白色念珠菌有所下降,而非白色念珠菌及曲霉菌感染呈上升趋势[1-2]。为了进一步规范IFI的诊断和治疗,中华内科杂志编委会特约国内相关领域的著名专家,参照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组织/侵袭性真菌感染协作组(EORTC/IFICG)和美国真菌病研究组(MSG)有关标准,对癌症及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IFI的定义及诊断标准达成共识,于2005年首先制订出适合中国的“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  相似文献   

2.
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IFI)是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主要的感染并发症及致死原因之一.国内外流行病学研究均显示血液病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而且IFI的临床确诊困难,延迟治疗又会导致死亡率升高.临床研究显示念珠菌和曲霉菌感染死亡率近40% ~ 50%,严重影响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的长期生存[1-4].中国侵袭性真菌感染工作组参照欧美标准制定了我国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下称指南),并先后进行了二次修订,提高了国内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水平[5].在既往指南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国内血液病/恶性肿瘤真菌感染流行病学和临床治疗的最新进展和国外指南,经过反复讨论,工作组制定了中国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病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笔者就新版指南的主要特点,特别是重要的概念更新,做进一步的分析和解读.  相似文献   

3.
解读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草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新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6,26(21):1752-1753
2005年《中华内科杂志》发表了“血液病和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草案)”[1],在国内反响很大,对促进我国侵袭性真菌感染的防治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为进一步规范我国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PFI)的诊断与治疗,由感染学、呼吸病学和微生物学等领域10多位专家组成的中国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工作组,经过多次讨论制订了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草案)[2](以下简称“草案”),现就草案中的有关内容作一解读。1关于诊断标准1.1IPFI的定义IPFI是不包括真菌寄生和过敏所致的支气管肺部真菌感染,分为原发性…  相似文献   

4.
解读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草案)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周新 《中华内科杂志》2006,45(9):788-789
2005年本刊发表了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草案),在国内反响很大,对促进我国侵袭性真菌感染的防治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了进一步规范我国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PFI)的诊断与治疗,由感染学、呼吸病学和微生物学等领域10多位专家组成的中国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工作组,经过多次讨论制订了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草案)(以下简称草案),现就草案中的有关内容作一解读。  相似文献   

5.
恰如沈志祥教授在“关于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修订版)”中指出,“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修订版)”主要在治疗方面做了较大改动,旨在强调和推动治疗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大剂量免疫抑制剂、化疗药物以及广谱抗生素的应用,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fungal infections,IFI)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迅速上升。感染的真菌谱也随之发生变化,以往常见的白色念珠菌感染呈下降趋势,而一些不常见的非白色念珠菌及曲霉菌感染呈上升趋势,并已引起临床医生的关注[1]。在机会性真菌致病原中最为重要的是白色念珠菌、新型隐球菌和曲霉菌。IFI不但诊断较为困难且病死率高,近年来国内新出台的多个指南为规范IFI的诊断与治疗发挥着重要作用[2-3]。IFI的非培养快速诊断方法、药物预防与治疗均取得了较…  相似文献   

7.
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草案)   总被引:246,自引:1,他引:246  
近年来由于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实体器官移植的广泛开展、高强度免疫抑制剂和大剂量化疗药物的应用以及各种导管的体内介入、留置等,临床上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nvasive pulmonary fungal infections,IPFI)的发病率明显上升。IPFI也日益成为导致器官移植受者、恶性血液病和恶性肿瘤患者以及其他危重病患者的死亡原因之一。IPFI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至今尚未统一。为了规范我国IPFI的诊断与治疗,中国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工作组经反复讨论,参照欧美国家的相关诊断与治疗指南,结合中国国情,制订出我国IPFI的诊断标准和治疗原则(草案),供国内同道在临床实践中借鉴。  相似文献   

8.
侵袭性真菌感染(IFI)在恶性血液病患者中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近年来,对侵袭性真菌感染早期诊断的进步和新的有效药物的应用提高了恶性血液病患者首次抗真菌治疗的疗效,使更多患者获得再次化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机会。但既往确诊或临床确诊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血液病患者再次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或细胞移植时真菌感染复发的危险性增加,死亡率极高。因此,采取措施预防真菌感染的再发,即真菌感染的二级预防成为必然要求。真菌感染的二级预防已成为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共识。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血液肿瘤患者的侵袭性真菌感染(IFI)发生率显著增高,其在血液病患者的治疗中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1999—2003年,意大利对全国18个血液病治疗中心的11802例患者进行的回顾性调查发现,确诊及高度可疑的IFI占总病例的4.6%;真菌感染占总IFI的64.3%,酵母菌感染占35.7%;  相似文献   

10.
黄黎  黄河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6,26(17):1367-1370
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us,IFI)是造血干细胞移植及粒细胞减少患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虽然真菌感染的发病率比细菌和病毒感染要低,却有很高的病死率,使之成为因感染而死亡的重要原因。近几年,IFI的非培养快速诊断方法、药物的预防与治疗均取得了较大进展,本文就此作一综述。1流行病学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早期阶段(移植后2周左右)以细菌感染多见,而晚期阶段(移植后100d左右)则真菌感染更多见。最常见的病原菌是念珠菌属和曲霉菌属。引起念珠菌血症最常见的是白色念珠菌,其次依次是光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  相似文献   

11.
23例血液病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23例血液病患者并发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宿主因素、临床特点、抗真菌治疗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宿主免疫功能低下是导致IFI的重要因素之一。IFI中肺部感染最多见,占82.6%(19/23例)。发热、呼吸困难、低氧血症、肺部影像学变化是IFI最常见的临床特征,也是临床观察及判断疗效的重要指标。所有IFI患者发热占87.0%(20/23例),19例肺部真菌感染病例几乎均伴有发热、呼吸困难,并发低氧血症占84.2%(16/19例)。肺部真菌感染患者均出现肺部影像学改变,其中典型的光晕征或新月征占63.2%(12/19例)。上述临床特点不具备特征性,尽快获得病原学证据比较困难。目前综合上述临床特点、按照中国IFI诊断指南是临床诊断IFI的主要方法。本研究中抗真菌治疗总有效率(痊愈加显效)66.7%,抗真菌治疗药物安全性良好。结论:免疫功能状态与IFI发生及治疗疗效相关,早期诊断IFI困难。对真菌感染进行临床分层诊治是血液病发生IFI的重要诊治模式。  相似文献   

12.
重视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治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近年来,随着骨髓移植和强化化疗等技术的广泛应用,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fungalinfections,IFI)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并且其病原菌的流行病学也发生了显著改变。由于IFI诊断困难、治疗机会不易把握、病死率高,已成为困扰临床相关科室的一大难题。针对这种状况,多位有关领域的专家总结国内经验,并参考国外已有的成果,出台了我国的第一个IFI诊断治疗原则。结合此诊治原则的出台,本文针对如上问题,就血液病患者真菌感染的诊断与治疗进行讨论。1血液病患者IFI的现状以往感染性疾病的病原菌多为细菌,可供选择的药物也比较多,而真菌、病毒感…  相似文献   

13.
罗伟  冀林华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20):4568-4569
由于真菌感染无特征性的临床表现,且培养阳性率较低,容易误诊漏诊,延误治疗,使得侵袭性真菌感染(IFI)成为恶性血液病患者的重要死亡原因之一[1].同时,IFI也是免疫受损患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2].对于老年恶性血液病患者而言,由于接受大剂量的化疗、长时期的免疫抑制药物治疗等,导致身体机能长期处于免疫抑制状态,因而极易患IFI.本文拟观察老年恶性血液病患者IFI的临床症状并探讨其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恶性血液病患者因接受大剂量化疗,应用免疫抑制剂及广谱强效抗生素,造成中性粒细胞严重减少,免疫功能明显下降,极易发生侵袭性真菌感染(IFI)。抗真菌治疗疗程长,而多数并发真菌感染者的基础疾病重,对药物耐受性差,老年患者更为突出。我院采用卡泊芬净治疗恶性血液病并发IFI患者41例,观察其疗效和安全性,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恶性血液病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发生率日益增高,成为危及患者生命的重要危险因素.目前,伊曲康唑在IFI的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已成为部分类型IFI感染的一线选择[1].但是,对伴有肾功能不全的:IFI患者,伊曲康唑能否应用?是否安全?目前国内外很少报道.我们对15例恶性血液病伴有肾功能不全患者IFI应用伊曲康唑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了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16.
诊断标准 一、定义 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系指真菌侵入人体,在组织、器官或血液中生长、繁殖,并导致组织损伤及炎症反应的疾病。由于IFI的诊断标准一直存在争议,中国侵袭性真菌感染工作组经反复讨论,并参照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组织/侵袭性真菌感染协作组(EORTC/IFICG)和美国真菌病研究组(MSG)有关标准,  相似文献   

17.
侵袭性真菌感染(IFI)是机体的一种感染状态,临床表现包括三个类型:隐性感染,亚临床感染,显性感染即侵袭性真菌病(IFD).IFD是IFI的主要临床表现形式.近20余年来,随着疾病谱及治疗模式的变化,IFI的患病率和病死率均呈显著上升趋势[1].而恶性血液病患者常因伴有中性粒细胞缺乏(粒缺)、化疗、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等高危因素,更成为罹患IFI最主要的人群.现就恶性血液病患者IFI的现状和诊治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s,IFI)又称深部真菌感染,近年来,念珠菌血症和系统性曲霉菌病等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病率逐渐增多,而且对IFI的及时诊断、预防和治疗上也是非常困难的,相对应的与这些感染相关的病死率也非常高[1~3].只有加深对IFI诊治的认识,才能早期诊断,减少误诊率、漏诊率、病死率.本文就IFI诊治存在的若干问题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19.
侵袭性真菌感染(IFI)发生率日益增加,已成为危及恶性血液病患者生命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我们对伊曲康唑注射剂治疗恶性血液病患者IFI进行临床研究,对其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评价。一、资料和方法1.对象:58例恶性血液病患者均为我院2002年6月至2004年9月住院患者,其中男36例,女22例  相似文献   

20.
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IFI)系指真菌侵入人体,在组织、器官或血液中生长、繁殖,并导致炎症反应及组织损伤的疾病.中国侵袭性真菌感染工作组经反复讨论,并参照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组织/侵袭性真菌感染协作组(EORTC/IFICG)和美国真菌病研究组(MSG)有关标准~([1-2]),对我国原有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3])进行了再次修订,继续保留确诊(proven)、临床诊断(probable)及拟诊(possible)的分层诊断体系,并新增加了抗真菌治疗的分级预防和疗效判断标准,具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