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观察尤瑞克林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1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尤瑞克林、丁苯酞治疗。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4 d,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及生活状态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对神经功能缺损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尤瑞克林和丁苯酞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单独使用依达拉奉治疗组(对照组,30例)和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组(治疗组,35例),比较两组治疗后14d的NIHSS评分和BI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后NHISS评分、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改善更明显.结论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尤瑞克林治疗急性椎基底动脉系统梗塞的疗效及对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 54例急性椎基底动脉系统梗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7例用加用0.15PNA尤瑞克林.对照组27例使用基础治疗.治疗前、治疗后14天进行NIHSS评分、Hs-CRP测定;治疗前、治疗后30天吞咽功能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和治疗后14天的NIHSS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和治疗后30天Barthel指数评分、吞咽功能评分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间治疗后14天的Hs-CRP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尤瑞克林治疗急性椎基底动脉系统梗塞,30天内效果均较为明显,且安全、有效,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辅助治疗急性期脑梗塞患者的近期疗效。方法:将4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丁苯酞组(20例),对照组予常规予阿司匹林肠溶片抗血小板聚集;阿托伐他汀钙片调脂稳定斑块;银杏达莫针改善循环;依达拉奉针清除氧自由基护脑等治疗,疗程14天。丁苯酞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上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100ml每天2次静滴,静滴间隔6小时,共14天。两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8天和第15天进行神经功能缺失评分(NIHSS评分)。结果:治疗前对照组和丁苯酞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经治疗后第8天及15天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比较改善明显。丁苯酞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期脑梗塞的近期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进展性脑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60)及观察组(n=60),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药物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及丁苯酞注射液,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及生活自理能力Barthel指数(BI),并监测治疗前后的血液学指标变化,观察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的血小板聚集率及血浆炎症因子水平优于对照组,两组均无明显出血。结论替罗非班联合丁苯酞注射液能够提高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对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双抗血小板疗效及神经缺损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纳入106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为治疗对象,根据治疗用药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n=53)和治疗组(n=53),对照组给予氯吡格雷片+阿司匹林肠溶片双重抗血小板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NHISS评分与Barthel指数、治疗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两组NHISS评分显著降低(P<0.01),Barthel指数显著上升(P<0.01),且治疗后治疗组下降或上升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86.79%,对照组67.92%,两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双抗血小板治疗进展性脑梗死,可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状态,提高生活质量,治疗效果显著,具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丁苯酞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入选我院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注射液0.1g tid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第14、21天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Barthel ADL量表评分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14d后NIHSS及ADL评分均优于治疗前,并且治疗21d后治疗组NIHSS及ADL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丁苯酞注射液有助于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远期神经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双重抗血小板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86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对照组给予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8及第15天行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观察并监测两组的不良反应。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第15天NIHSS评分显著降低,Barthel评分显著升高(P <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第8天,治疗组NIHSS评分显著下降,Barthel评分显著升高(P <0.05)。治疗组于治疗后第8及第15天比较同期对照组,NIHSS评分显著下降,Barthel评分显著升高(P <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重抗血小板治疗进展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周俊伟 《吉林医学》2022,(8):2167-2169
目的:评价对比丁苯酞配伍尤瑞克林与配伍普罗布考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以60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入选者划入对照组(给予丁苯酞配伍普罗布考治疗)及观察组(给予丁苯酞配伍尤瑞克林治疗),均为30例。评价对比治疗效果及患者神经功能、自理能力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76.67%),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缺失量表(NIHS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 d、14 d、28 d观察组NIHSS指数[(13.89±3.32)分、(7.59±2.50)分、(4.34±1.35)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治疗7 d、14 d、28 d后BI指数(65.28±12.34、76.32±12.59、83.12±13.4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苯酞配伍尤瑞克林可明显改善进展期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自理能力,同时提升临床疗效,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长春西汀注射液联合丁苯酞软胶囊对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112例无溶栓指征的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联合使用长春西汀注射液与丁苯酞软胶囊,对照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仅使用长春西汀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Baethel评分),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明显降低,而Baethel评分显著提高(P<0.01),并且实验组患者的NIHSS评分、Baethel评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春西汀联合丁苯酞软胶囊的治疗能明显促进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1.
病案信息管理发展趋势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韦丽群 《中国病案》2007,8(9):14-16
目的探索病案信息管理未来发展方向。方法将病案信息管理过程中所涉及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病案信息管理在医疗、教学、科研、医院管理、医疗保险、法律等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结论病案信息管理发生显著的变化,向数字化、高智能化的电子病案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心理治疗(CBT)在强迫症(OCD)患者各亚型治疗中的有效性和规律性。方法:本研究为临床对照研究。符合入组标准的强迫症患者按患者自愿原则分为两组,治疗观察3、6个月。疗效评定分别运用Yale-Brown强迫量表,自拟的自评好转程度量表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认知行为心理治疗合并药物治疗组31例,临床有效率70.9%,其中治愈率1.8%。单纯药物治疗组24例,临床有效率33.3%。Yale-Brown强迫量表在6个月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强迫症亚型(怕脏型、反复检查型和反复担心型)的疗效比较,怕脏型在治疗3个月末两组间自评量表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反复担心型在治疗6个月末两组间Yale-Brown强迫量表总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反复检查型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认知行为心理治疗合并药物治疗强迫症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强迫症的亚型在治疗中的有效性次序为:反复担心型〉怕脏型〉反复检查型。  相似文献   

13.
郭晓芬  程宇甫 《中国医疗前沿》2012,(13):91+86-91,86
文学是为满足人的审美需求而产生、存在和发展的。文学以其对美的寻求、揭示、建构和表现,丰富着人们的精神世界,彰显着自身存在的价值。正如席勒所说:"审美是人性的完成"。文学和医学是两种互补的认识方式,文学可以说是医学的原动力。文学审美过程是促使医务人员自我完善的过程,可以提高医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促进医务人员的医患伦理建构。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不同脉象与血管容积图的关系,应用“BC-4型”定量式光电血管容积仪对432例受检者(包括正常脉象和10种常见病脉)进行寸口脉光电血管容积图检测,同步进行血流动力学参数分析。结果表明,与正常脉象比较,种种病脉在寸口脉血管容积图上均显示出各种脉象的参数特征,而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反映了不同脉象形成的心血管病理生理特点。提示寸口部光电血管容积图参数为各类病理脉象的临床诊断提供了客观化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从我院病案利用情况观病案资料管理的重要性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探讨医院病案管理的重要性。方法对我院2004年11月1日至2005年10月31日病案资料使用情况和复印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总结出病案在五大方面的作用,医院管理决策者和领导可利用病案信息对医院未来发展进行预测,并制定发展目标。结论病案资料客观、真实地记录了病人诊疗情况,为医院保险机构、执法部门、医学科研、教学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原始信息资料。  相似文献   

16.
目的针对住院病案缺陷的常见原因,提出解决方法。方法对2007年上半年出院病案进行质量检查。结果抽查病历924份,病历缺陷924份,共2540项次。结论加强医师的法制观念,加强责任感,强化基本功讪练,实行病案质量四级监控,杜绝缺陷病案归档上架,确保病案质量。  相似文献   

17.
18.
从病案信息利用的范围及病案信息利用的管理两大方面阐述了病案在信息时代所处的地位及其利用价值,同时就拓展病案利用价值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刘晋才  刘阳 《中国病案》2008,9(9):19-20
目的探讨地震伤员病历质量管理的方法。方法(1)首先网上快速检查每份病历书写的质量情况;(2)针对病历书写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3)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病历的管理。结果有效提高了地震伤员病历的内涵质量。结论地震伤员的病历管理以军字一号工程电子病历实时监控管理的方式最好,传统终末病历管理的方法价值不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应用缝匠肌前移治疗因髌韧带外侧紧张、内侧松弛、Q角大于正常所引起的髌软骨软化症、髌骨半脱位及复发性髌骨脱位。方法 游离缝匠肌下1/3段,止点不切断,移至髌骨前固定,建立髌骨向内的可变拉应力,使Q角变小。结果 治疗髌软骨软化症8例10膝,随访7例8膝,髌股关节痛消失;髌骨半脱位7例9膝,随访6例7膝,髌骨无再半脱位;复发性髌骨脱位15例18膝,随访12例13膝,髌骨无再脱位。结论 本方法设计合理、操作简单,适应髌骨向外侧移位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