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桂枝汤调和营卫的作用和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枝汤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其作用机理在于调和营卫。然其调和营卫 ,是通过不同途径达到的。就此 ,分述以下。1 调节营卫之性卫属阳 ,营属阴。“阴者 ,藏精而起亟也 ;阳者 ,卫外而为固了。”根据阴阳属性 ,卫气宜温宜固 ,营气宜养宜敛 ,阴阳互根 ,故应平调之。故桂枝汤方中 ,  相似文献   

2.
论汗     
一、汗与津液的关系汗为人体阳气蒸化津液而成。津液是随着三焦的气化散布于周身而起作用的。所谓三焦,指上焦的宗气,中焦的营气,下焦的卫气。所谓气化,指三焦阳气对水液的蒸化。人身阴阳,互为根本,互为功用。阴的功用是蓄藏精气而守于内的;阳的功用是密固于外而抗御外邪的。如果阳气在外有所行动,阴气在内必急起而应之,故《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  相似文献   

3.
研究《内经》,古人提出了许多重要方法,其中不可忽视的一条,就是必须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因为它有利于防止理论与实践的相互脱节,有利于加深理解经文的意义。笔者仅此略陈浅识一二。一、结合临床理解经文《素问·太阴阳明论》云:“太阴阳明为表里,脾胃脉也,生病而异者何也?岐伯对曰:阴阳异位,……故病异名也。帝曰:愿闻其异状也。岐伯曰:阳者,天气也,主外,阴者,地气也,主内。故阳道  相似文献   

4.
辟积《太素》以“精绝辟积”四字断句,“煎厥”作“前厥”,注云:“夏日阳气盛时,入房过多则阳虚起,精绝辟积,生前厥之病。”又云:“前厥即前仆也。”天雄按:杨注误以精为男性之精液,故以入房过多释烦劳;辟积之义,《素问识》考证甚精,当从王本与“于夏”二字连文,《太素》文注并误。人体阳气,静则藏,藏则为精气;烦则张,张则为亢阳,绝者,离绝之义,阳张于外则离于内,阳离于阴,使阴中无阳,故曰精绝。与后文“阴阳离决,精气乃绝”义同。夏月阳气本发泄于外,如果再加烦劳以摇阳根,天人相加,所以用“辟积”二  相似文献   

5.
《伤寒论》第七条说 :“病有发热恶寒者 ,发于阳也 ;无热恶寒者 ,发于阴也。发于阳 ,七日愈 ;发于阴 ,六日愈 ,以阳数七 ,阴数六故也。”关于“病发于阳病发于阴” ,历代注家有不同的看法 ,大致有如下几种意见。1 认为发于阳是发生阳径 ,发于阴是发于阴径  如钱潢说 :“发于阳者 ,病入阳径而发也 ;发于阴者 ,邪入阴径而发也 ,即《阴阳应象大论》所谓‘阳胜则身热 ,阴胜则身寒’ ,阴阳更胜之变也。”2 认为发于阳是发于太阳 ,发于阴是发于少阴  如张隐庵说 :“此言太阳少阴之标阳标阴为病也 ,以寒邪而病太阳之标阳 ,故发热恶寒而发于太…  相似文献   

6.
一切科学的认识首先在于探求事物产生和发展的原因,“比较一下在人类思想史上人们是如何理解这些原因的,就会得出无可辩驳的确凿的认识论”。中医对于病因一向非常重视,本文仅从分类学角度讨论中医病因学的有关问题。中医把病因也称为“邪”,是指“破坏人体相对平衡状态而引起疾病的原因”。对于复杂多样的病因,从古至今有不同的认识和不同的分类方法。《内经》首言:“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这是最早的中医病因分类法——阴阳分类法。按中医阴阳学说,外为阳,内为阴。所以,这种阴阳分类法实质上是后世提出病因的内外分类法的原始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是维持人体生理活动的主要脏腑之一。脾胃有病常可影响它脏,它脏有病亦可通过调理脾胃而获效,故研究脾胃病的特点及治法对临床具有重要意义。脾胃病的主要特点是: 一、脾病多虚,胃病多实: 《素问·太阴阳明论》说:“阳者天气也,主外;阴者地气也,主内。故阳道实,阴道虚。”指出了阳明病多实,太阴病多虚,及其病因。《伤寒论》说:“阳明之为病,胃家  相似文献   

8.
唐·王冰《素问次注·序》云:“世本纰缪”,“脱简不书,而云世阙”。“重合经而冠针服,并方宜而为咳论,隔虚实而为逆从,合经络而为论要,节皮部为经络,退至教以先针。”所谓世本,混淆欠清,重、并、隔、合,注者杂沓。兹简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素问·评热病论》中的“阴阳交”病,是湿病病变过程中“邪胜精消”的“死证”。由于经文在叙述上存在着“若隐若显”的不足,加之“其文简,其意博,其理奥,其趣深”。所以历代注家,争论纷纭,莫衷一是,难识其真谛。笔者不揣谫陋,略陈管见,以资探讨。一、集注历代医家对“阴阳交”的解释,约有七种。 1、作“交合”解:(1)阴阳正气交合不解。王冰说:“交,谓交合阴阳之气,不分别也。”周相俊亦说:“病之本于阴阳也……阴阳交,交者死何也?交则不  相似文献   

10.
《内经》中的“精”字其含义约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泛指人体中的精微物质。如《素问·上古天真论》:“肾者主水,受五藏六府之精而藏之。”《灵枢·本藏》:“是故五藏主藏精者也。”二、指人身先天之精。如《灵枢·决气》:“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灵枢·经脉》:“人始生,先成精。”  相似文献   

11.
肾为先天之本,藏精气而主生殖。《素问上古天真论》说:“丈夫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素问·六节脏象论》说:“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说明肾为藏精之脏,生殖之本,天癸之源。男性不育,虽病因复杂,但总不外脏腑功能失调及寒热虚实变化。然“五脏之伤,穷必及肾”。男子之精气不足,则水亏其源,火衰其本,可致不射精或阳萎而不育;封藏失职,可致遗精早泄而不育。足见男性不育,肾为根本。本人根据上述机理,拟温肾助阳、益肾填精、滋肾降火三法,治疗男性不育,取得良好效果。今不揣浅陋,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从《内经》看情志异常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常的情志活动是人体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只要发而中节,对人体健康有保护和促进作用,所谓“恬憺虚无,真气从之”(《素问·上古天真论》)。但是急剧或持续过久的情志变化又常常导致疾病,故《内经》中许多经文指出过度的情志是致病的重要原因。《素问·调经论》中说:“夫邪之生也……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这里的喜怒即概括多种情志变化而言。《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还认为不节制情志活动可能会影响生命,所谓“喜怒不节,生乃不固”。《内经》对导致情志异常的原因也有较深刻的认识。研究这些原因对于  相似文献   

13.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酸苦涌泄为阴”。其中“涌泻”二字,历代注家均分别注释,认为“涌”谓涌吐,“泻”谓泻泄。如新版中医高校统编《内经讲义》即持这种观点。该书还引清代医家张志聪关于“言气味,固分阴阳,而味中复有阴阳之别。辛走气而性散,甘乃中央之味,而能灌溉四旁,故辛甘主发散为阳也。苦主泄下,而又炎上作苦;酸主收降,而又属春生之木  相似文献   

14.
脏与腑总的生理特点是“五脏藏粘气而不泻”,“六腑传化物而不藏”。脾在五脏中以其主运化,转输水谷之精做而居特殊地位,肌在六腑中以其能贮藏胆汁亦居特殊地位而为奇恒之一。胆在六腑中虽居特殊地位,但也只能限于六腑范围,为什么《素问·六节脏象论》中又说“凡十一脏取决于胆”呢?对此主要应从以下三方面理解。  相似文献   

15.
“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影。味伤形;气伤精.精化为气,气伤于味。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上段经文,见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是篇中较难理解的节段之一.历代注家对“味归形”等四句,多以味→形→气→精→化一气贯下,进行解释,如张景岳云:“归,依投也。五味生精血以成形,故味归于形;形之存亡,由气之聚散,故形归于气;人身精血,由气而化,故气归于精;精者坎水也……是水为万化之源,故精归于化。”  相似文献   

16.
“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一句,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历代注家对此虽不乏注释,但所注能令人信服者不多。本文仅根据笔者学习之所得,略陈管见,以就正于同道。  相似文献   

17.
《素问·上古天真论》有“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一段,其中“法于阴阳,和于术数”一句,历代注家多笼统地加以解释,如王冰日:“夫阴阳者,天地之常道,术数者,保生之大伦。”张介宾注日;“术数,修身养性之法”。高士宗则释为“取法于天地阴阳,调和于五行术数,知阴阳术数之道。”究竟什么是“阴阳”、“术数”并没有说清楚。因此后学之人对于本篇许多内容的理解在深度上受到影响,从而对其主要精神把握不准,产生理解的偏差。  相似文献   

18.
研经赘言     
“上古天真论”篇题辩上古,谓时间,远古也,注同。惟“天真”二字,历代诸注似有未确之处。吴昆谓:“此篇言保合天真,则能长有天命,乃上工治未病焉。”义虽通,然何谓天真?则未尝语及。从其语气看,当是释为真元之气。张隐庵注:“天乙始生之真元也。”程士德云:“元气本于先天,所以叫天真。”诸注略同,皆谓天真为先天真元之气。若以真元之气释,则篇名“上古天真论”译为现代汉语,即为“论远古人的先天真元之气”。先天真元之气,无论上古、中古乃至近人,无不是由父母两精、阴阳两气媾合而成,其气有何区别,而欲黄帝、歧伯作此整篇以讨论之耶?唯高世拭注“天性自然之真,毫无人欲之杂也”义近,惜未详加阐发。  相似文献   

19.
生气《礼记·乐记》:“合生气之和,道五常之行。”郑玄注:“生气,阴阳气也;五常,五行也。”古人认为“人以天地之气生”,所以郑注生气为阴阳气,人体阴阳和自然界阴阳是息息相通的,即生气通天之义。自古通天者杨云:“古,谓上古、中古者也·调阴阳而摄其生,则通天之义·”马云:“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也。”张云:“凡自古之有生者皆通天元之气以为生也,天元者,阴阳而已。”《集注》引朱济公云:“曰自古  相似文献   

20.
五子衍宗丸的用药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祖国医学认为阳痿、性功能减退主要病因为房室太过或少年误犯手淫,以致精气虚寒,命门火衰.《素问·六节藏象论》指出:“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景岳全书·遗精》曰:“因梦而出精者,谓之梦遗,不因梦而精自出者,谓之精遗……情动者当清其心,精动者当固其肾,滑精者无非肾气不守而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