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耕雲医话     
五、传脾慢性肝炎,比较常见而反复难治。黄疸型肝炎,中医一向有治黄疸之法,疗效甚佳,故有人以此引伸,喜用清利湿热与清肝利胆之法治疗本病。不知慢性肝炎之病位虽然在肝,但其所表现之证,却以脾为突出。从临床表现来看,慢性肝炎患者,大都有怠倦乏力,食欲不振,恶心,腹胀便溏等一系列脾胃的症状;亦有胁痛,胁部不适,头晕失眠等肝的症状。从脏腑辨证而论,应属肝脾同病而以脾病为主之  相似文献   

2.
慢性肝炎,肝功能往往是ALT反复异常;球蛋白升高、白球蛋白比值接近或倒置;有的伴AST偏高,或麝香草酚浊度不正常;少数可见总胆红素量略高等。病毒表面抗原多阳性。临床主要症状表现为乏力、腹胀、纳差、肝区隐痛等。慢性肝炎病位在肝,病变在脾,故责之脾。治脾可调节人的整体机能,增强机体免疫力,从而有效地改善局部肝脏组织的代谢功能、促使肝组织机能恢复。这是一种治脾以疗肝的方法,亦可谓肝病脾治。在运用时一般辨证为脾虚湿阻、土壅木郁、湿热蕴脾、脾阴不足等4型。  相似文献   

3.
慢性肝炎的中医辨证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建平 《河南中医》2004,24(11):76-77
慢性肝炎分为慢性迁延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两种,属中医“黄疸”、“胁痛”、“积聚”等范畴。根据临床辨证可分为:肝脾湿热,肝郁气滞,肝血瘀滞,肝郁脾虚,脾虚湿蕴,肝肾阴虚,脾肾阳虚等证型。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杨晋翔 《广西中医药》1993,16(6):41-42,44
<正> 中医治疗慢性肝炎的临床优势日益受到国内医学专家学者的肯定和重视。在慢性肝炎的治疗过程中,常会遇到患者出现白蛋白含量减少,球蛋白含量增多之比例倒置,血清蛋白电泳γ球蛋白值升高等,主要是由于肝脏合成蛋白质的功能减退而引起的。近10年来,中医治疗慢性肝炎蛋白质代谢障碍有明显改善作用,现将其临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辨证分型治疗目前国内学者将慢性肝炎血清蛋白异常患者分为脾虚血亏、肝脾不足、脾肾两虚、肝肾阴虚等型。杨芬明根据患者血清蛋白测定及整体情况,将慢性肝炎血清蛋白比例倒置分为4型治疗:肝郁气滞,瘀血阻络型,治以疏肝理气,化瘀解毒;脾失健运,气血亏虚型,治以健运脾胃,补益气血;脾肾两  相似文献   

5.
张沛虬主任医师治疗慢性肝炎的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指出慢性肝炎以正气不足为本,以瘀、热、湿、滞为标,临床辨证分为标实和本虚两个阶段。标实阶段主要有肝脾温热、肝郁湿阻、肝经血瘀三型,分别以清化湿热泄肝运脾、舒肝和脾理气化湿、活轿化瘀柔肝养营为治则。本虚阶段主要有肝热阴虚、脾肾阳虚、气阴两虚三型,分別以养阴柔肝清泄郁热、温补脾肾理气行水、益气养阴柔肝健脾为治则。  相似文献   

6.
王佳赢  范赟芝  叶放 《陕西中医》2012,33(5):581-582
周仲瑛教授认为慢性肝炎迁延不愈终将发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的病机特点是本虚标实。本虚者,以肝脾不调、肝肾阴虚为多见;标实者,湿热瘀毒郁结复合为患,瘀热相搏为其关键。治疗上应围绕基本病机,随证加减,灵活辨证施治,常能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7.
慢性肝炎肝郁脾虚证的肝组织病变实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郁脾虚是慢性肝炎中常见的一类证型 ,1 995年~2 0 0 1年对 2 2 0例慢性肝炎进行中医辨证诊断及肝活检 ,其中有 4 1例为肝郁脾虚证 ,现将该组病例的肝组织病理实质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来源于 1 995年~ 2 0 0 1年在我院肝科住院及门诊经肝活检同时又作中医辨证分型的慢性肝炎患者 ,其中 ,属肝郁脾虚 4 1例 ,湿热中阻 1 0 3例 ,瘀血阻络6 5例 ,将湿热中阻、瘀血阻络设为对照 ,上述证型的一般资料情况 ,见表 1。  表 1各证型的一般资料年龄 (岁 )男女临床诊断病  原慢性肝炎肝硬化HBVHCV 病毒标志全阴肝郁脾虚…  相似文献   

8.
肝纤维化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发展至肝硬化的必然阶段,是影响慢性肝炎预后的重要环节,防治肝纤维化是阻断肝脏病病程发展的关键。笔者采用疏肝理脾汤辨证加减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36例。疗效明显。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历代医家和中医药多数文献对五脏阴阳、气血虚实治法以补泻论为多。然而对于肝脏,大多医家持"肝常有余""肝有泄无补"之说,仅仅强调肝气易逆、肝阳易亢,肝脏虚证多从滋补阴血论治,从未提及肝阳虚。究其原因:一是肝为刚脏,性喜条达,体阴而用阳,强调以血为体、以气为用,而忽视了肝阳肝气之不足;二是肝气易于郁结,郁而化火;肝阳易于上亢,故肝病多实热而忽视了肝的虚证。慢性肝炎不能仅局限于"知肝传脾",临床上也易于形成肝阳虚,亦当重视肝阳虚。肝阳虚证的设立既完善了慢性肝炎肝虚证在理论和临床上只有肝阴虚的不足,也弥补了慢性肝炎阳虚证只有脾、肾阳虚的缺陷,同时扶阳暖肝法也是对慢性肝炎的中医治疗方法的创新。  相似文献   

10.
慢性病毒性肝炎中医辨证分型与现代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病毒性肝炎简称慢性肝炎,其发病机理复杂,迁延难愈,国内外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手段,中医对其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并运用现代医疗科技手段,探讨了慢性肝炎多项理化指标的特异性,以寻找出中医各个证型辨证的现代指标,本文总结分析了近10年来慢性肝炎中医辨证分型与现代机理研究进展,现综述如下。 1 辨证分型与临床病理诊断 慢性肝炎的病机较复杂,通常认为与湿热疫毒不解,日久伤及脏腑和气血失调有关,中医的辨证分型常见的有肝胆湿热型、肝郁脾虚型、肝肾阴虚型、气滞血瘀型、脾肾阴虚型。肝胆湿热是疾病的早期阶段,贯穿于肝病的整…  相似文献   

11.
白术(庶虫)虫伍用治疗肝病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肝与脾的关系,无论是生理和病理都是极为密切的。“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金匮要略》)”这是古人关于脏腑相关性的认识;现代著名中医邓铁涛先生也认为:慢性肝炎,病在肝脾两脏,而主要在脾,脾虚为本病之共性,故健脾补气、扶正抑木是治疗慢性肝炎的总则。由此,可以得出,“肝炎”的治疗,重点在脾,只有脾土旺盛,才能反制偏胜的肝木,以达  相似文献   

12.
实脾,指运用益气健脾的方药调补脾脏。治疗慢性肝炎采用实脾的方法,是通过调补脾脏以达到治肝的目的,对缓解症状和肝功能恢复有明显效果。慢性肝炎病位在肝,但与脾的关系极为密切。盖肝木脾土既互相制约,又相互依存。肝之气血求之于脾,脾之运化赖肝疏泄:肝病多传脾,脾病亦  相似文献   

13.
慢性肝炎,指由肝炎病毒所引起,经过急性期治疗无效,病情反复,多年不愈的一类肝炎。今将本人对本病辨汪分型问题,谈一些肤浅看法。对病因病理的一些认识慢性肝炎在中医文献中散见于以其病变主要症状、体征为名的篇章中,如“黄疸”、“肋痛”、“腹胀”、“虚劳”等。概括文献,对本病病因病理的认识是:湿邪内侵,留恋不化,影响脏腑气血阴阳生理功能。湿邪首先侵犯“肝”和“脾”。肝喜条达恶抑郁,脾喜燥恶湿,湿邪渍于肝脾,肝  相似文献   

14.
笔者通过多年临床观察和理论学习,认为慢性肝炎患者普遍存在脾阴虚。见肝之病,知肝传脾,不仅伤脾气,也易损脾阴。用濡养脾阴法治疗慢性肝炎,每能收到较好疗效。而相关文献书籍,对于慢性肝炎脾虚多述及脾气虚,阴虚多述及肝肾阴虚,  相似文献   

15.
自拟“软肝煎”治疗急、慢性肝炎、肝(脾)肿大及肝硬化早期已历二年,1985年曾对21例患者作了小结,其总有效率在80%以上。1986年重点观察慢性肝炎(迁肝、慢活肝)、肝(脾)肿大11例,临床效果满意,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陈祖琨教授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总结,认为耳鸣耳聋的发生多责于肝脾,宜从肝脾论治。临床辨证常以肝郁化火、痰湿上蒙、脾虚下陷、肝肾阴虚多见,宜给予清肝泻火、燥湿化痰、健脾益气、滋补肝肾之法治之。在整体辨证的基础上,注重耳窍局部病变特点,强调辨证与辨病的结合,临床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7.
辨证论治在中医临床中确占有重要地位,这是我在临床实践中体会最深的一点。在临床中只要符合辨证的规律又能选得相应的方剂则往往可以获得明显效果,甚至是出人意外的。我在临床实践中摸索到治疗慢性肝炎的一些方剂是值得推荐的,相当一部分病人辨证明确使用这些方剂后都能获得好的疗效。具有中虚证者用补中益气汤方;阴虚夹湿证者用猪苓汤;肝脾湿热证用柴平散;肝脾不合用逍遥散。以下举例说明准确辨证的意义。例一:病历号 C129733,男,24岁,病程3年多,肝功能持续不正常一年余。疗前有乏力、肝疼、  相似文献   

18.
慢性肝炎在我国有较高发病率,特别是乙型肝炎世界分布或流行的传染病,目前虽然有很多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和方药,但仍然是临床治步疗中较为棘手的一种疾病。笔者通过多年的临床治疗观察认为,对此病的治疗应以肝脾生理病理关系为出发点、以治脾法为中心,调整保持肝脏功能是治疗慢性肝炎的关键。为此,试作以肤浅论述。一、慢性肝炎治脾论说要点l.l肝与脾在生理病理上存在互相依存协调平衡的关系。肝脾同居中焦,其体阴而用阳。肝之阴血有赖于脾之水谷精微的充养,脾运健旺,肝血才能充沛,肝体不燥而疏泄健常。肝疏泄调畅,脾才能发挥其运化升清作用…  相似文献   

19.
原发性肝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康良石教授认为其多系在原慢性肝炎或肝硬化的基础上,因痰浊瘀毒、诸邪气重杳、脏气伤损太过,正不胜邪而现癌变。康良石教授在临床治疗中注意辨病与辨证结合,突出在辨病基础上进行辨证治疗,辨病使用近现代研究对肝癌有抑制作用的清热解毒、活血祛瘀中药,并结合患者的具体临床症状将原发性肝癌辨证分为毒瘀肝脾证、湿热瘀毒证、瘀毒伤损证3型,使用调理肝脾、清热利湿、益气健脾、滋阴降火中药,临床上常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20.
选取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医辨证属肝郁脾虚证者33例,随机分为清热解毒化浊片治疗组15例,疏肝理脾片对照组18例.结果:清热解毒化浊片在改善症状、降低ALT、CG及退黄方面与疏肝理脾片无差异;清热解毒化浊片还可降低AST、HA,而疏肝理脾片对此疗效无统计学意义.清热解毒化浊片与疏肝理脾片都能降低血浆内毒素水平,但疏肝理脾片治疗前后无统计学差异.表明:清热解毒化浊片对肝郁脾虚型患者有一定的护肝、抗肝纤维化的疗效,其机理可能是通过降低血浆内毒素水平,来阻断肝损害的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